我的爷爷于1935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丁家港乡,家里共有四兄弟,爷爷排行老大。爷爷结婚前,一家人都住在农村的小砖平房里,家里经济较为困难,没有什么家具,就是基本的木柜子、木床、木桌和木椅。通信主要依靠写信的方式(没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联系,因为寄信过程太麻烦)。如果距离较远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信才能到达对方手里。出行主要是步行,出远门才会乘坐汽车,有时也会坐船。那个时期,粮食缺乏,主要是吃大米,在没有吃的的情况下会挖野菜充饥。穿着打扮方面主要是棉质的服装,颜色以蓝黑为主,在广大农村,衣服都是补了再穿穿了再补,也没有所谓的潮流趋势,有衣服可穿就很不错了。
爷爷奶奶结婚后居住在一间小木平房里,小木屋临河而建,方便了生活,却在涨水时有很大的隐患,后来搬到了离自家地比较近的地方。
爸爸是家中第九子,于1968年12月出生,有一个哥哥,七个姐姐,一个妹妹。1978年,在爸爸10岁时,爷爷奶奶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同年,爷爷用攒的钱修了一幢红砖房,后来家里又添置了较好的衣柜和书桌。90年代末有了大哥大、BB机。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父亲只买了一台二手BB机。出行会依靠自行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父亲由于是最小的儿子,小时候的生活过得较为优越,食物的种类较之以前有所增多,蔬菜的供应也更为充足,粮食不再短缺。在穿着方面,衣服的更换频率有所提高,不用再一件衣服穿几年,但样式还是有限。受西方潮流的影响,喇叭裤、牛仔衫十分流行。父亲小学在离家比较近的乡小学就读,初中去了较远的另一个乡的初中就读,高中在县第七中学就读。父亲高中成绩不算优异,1986年高中毕业后便去了广州,在那里他和朋友们在一所技术学院学习烹饪,学成后回到家乡。回家后,又在常德市的一所技术学校继续学习。不久,开了一家餐馆,在餐馆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后来又通过关系找到了当时国营纺织厂的宿舍房,价钱更为低廉,房子的条件也更好。我的四姑妈和三姑妈从事的职业是小学教师,大姑妈是农民,其他的父辈都是个体商户。
1995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的我,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2001年,在我六岁时我们家由厂里分配的房子搬至自己购买的公寓房,大概一百五十个平方,直到现在我们一家仍住在这套房子里。家中的家具刚搬过去时,不是很多,只有衣柜等基本的家具。2002年,我们家购置了全自动烘干洗衣机、电热水器,2008年购置了一体机电脑,2010年家中的交通工具也从我小时候的自行车变成了小汽车,假期大多采用自驾游的方式在各地游玩。家中生活必需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较小,菜桌上的菜也越来越健康多样。衣服种类增多,款式也很多样,潮流对衣服款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小时候会比较关注衣服的款式,喜欢日韩风格的衣服,现在更多地会关注衣服的舒适性。通信工具主要是手机、电脑和各类通信软件。2008年我买了第一台三星翻盖手机,当时的价格是1680元,2012年买了第二台诺基亚手机,价格为1300元,2014年换成了三星触屏手机,价格为2500元。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的种类繁多,人们购物也不再需要各种票据,网上购物、快捷支付占据着较大市场,很大一部分物品都是在网上购买的。网购速度快、价格低廉,但也会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商品与照片不符。
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一个小家的变迁在细枝末节处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通过我们家三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人们的生活正一步步变得更好。
点评: 本文通过自己家庭三代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的进步,语言较为流畅,主题较为明确。不足之处是描写不够细腻具体,重点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