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虽然遇到了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也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这一时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有两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是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12月,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目标;二是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处讲到了这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这一时期我们党能形成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中国怎么发展的问题。他先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毫无疑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但是不能把现代化建设理解得过于狭窄。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也就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讲的“两点论”。即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略甚至忘记次要矛盾。在抓重点时不能忽略甚至丢掉非重点。在邓小平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并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总体布局。

在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由此形成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历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的安排都是依据这一总体布局来部署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个总体布局。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还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实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实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因而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就是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代价过大,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到“两手抓”、“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科学发展的指针。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绝非独立分割,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比如,近些年来,由企业发展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招致群众不满(水污染、大气污染、雾霾等),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这其实就是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决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需要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在为政治建设打基础。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运用经济建设的方法,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应当创建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生产方式当中,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各个方面。

第一,全面落实总布局,经济建设是基础。只有加强经济建设才能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重要的任务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五个统筹”,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经济基础。

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做后盾,一切都是泡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强国梦就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纸上谈兵。中国就没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中华民族就有可能还会被列强欺凌。所以经济建设永远是第一位的,发展经济永远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才能筑牢民富国强的物质基础,才能奠定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前提。十八大要求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五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二是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三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四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要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实践中要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两个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全面落实总布局,政治建设是根本。只有加强政治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根本保证。政治建设是人类政治生活全面进步成果的总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道路和正确方向。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为此,十八大要求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三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三,全面落实总布局,文化建设是灵魂。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创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华文化,铸造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精神脊梁。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十八大的部署要扎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方向”,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达到五个目标,即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践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全面落实总布局,社会建设是保障。只有加强社会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障。社会建设具有统合和辐射功能,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社会建设是重中之重,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多,风险最大,但这是人民愿望最强烈、期盼最殷切、利益最直接的伟大事业。按照十八大的部署,要富有成效地开展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五个有”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在实践中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第五,全面落实总布局,生态建设是条件。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更加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自然生产力等。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创造性回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实践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落实总布局的基础是把握客观规律,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改革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目的是全面落实这一实现和发展人民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反映人民的新诉求和新期待、造福于人民的科学布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把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外,党的十八大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伟大事业,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党的建设是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科学性与时代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唯物史观“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人类社会要生存,必须进行生产。由此产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关于社会形态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动力。“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一理论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整理得井然有序”,使丰富多彩的社会形态得到了“生动描绘”。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唯物史观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深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的内涵和外延。马克思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也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是由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等组成的。各个不同的系统既自成体系,完成各自的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列宁把社会有机体的经济系统称之为骨骼,把上层建筑称为血肉,是很恰当的比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现阶段的具体体现,不仅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制度特色。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生产方式,也就是经济建设,是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个原理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应该把经济建设当作整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经济建设不只是上层建筑的基础,除了上层建筑要以它为基础以外,其它的社会现象也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搞好了,不仅决定上层建筑的巩固和发展,还决定上层建筑以外的其它社会问题的解决。由“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到“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体制和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强调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为它开辟道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提供政治保障等等。实际上国家政治上层建筑不仅为经济基础服务,它也为经济基础以外的社会工作、文化工作,甚至还要为生态文明工作服务。所以,政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东西,要巩固起来,使之经常化、持续化都必须靠国家强有力的后盾,都必须通过国家政权制定一系列规范性的制度来维护。由“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到“政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为我们党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文化的服务、规范、巩固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回过头来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而社会意识里面有意识形态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两方面,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其它文化的作用呢?也承认有,也注意过,但是强调的不是很多。今天综合来看,所有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有的是提供智力支持,有的是提供思想动员,合起来就是提供精神动力。所以,文化建设领域我们也要“两手抓”,一手抓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一手抓非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使之相辅相成,充分发挥整个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由“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到“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以往的教科书为了简便起见,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归为两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又在这两类里面抽象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然后制定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这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进行提炼是必要的,否则的话抓不住社会的本质。可是在提炼完了以后,并不是说那些非基本矛盾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回过头来,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还应该想到它,把整个社会看作是社会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的统一体。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基本矛盾中的问题多数由经济、政治、思想建设来解决。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社会建设从狭义上看是指社会基本矛盾以外的其它社会问题;而从广义上看,不仅是指非基本矛盾的社会问题,而且是指基本矛盾里面的一些不能完全归结于经济、政治、思想哪个领域的社会问题。比方教育,它就是社会问题,它不好说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但它同时又涉及思想上层建筑和生产力领域。因此,这些渗透于基本矛盾里面的问题,也应该看成是社会建设的问题。综合来看,社会建设是整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内在条件。由“社会是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的统一体”到“社会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条件”,为我们党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五,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过去的讲法,必要条件就是必须有的、缺了就不行的条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都要生存在一个地理位置上面,没有就不行。但是过去说,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句话本来是对的。可是我们有一个错觉,似乎这个地理环境可以重视也可以不重视,因为它不起决定作用嘛。现在应该强调,不起决定社会本质和发展趋向的作用,但是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呀,条件破坏了,社会也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今天我们党意识到地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也涉及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环境,使环境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要求,也是社会生活方式的要求。由“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到“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我们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第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讲到结尾的时候,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相对领袖、相对个人来说,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力量是足够大的,人心向背决定社会发展的趋向。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关心人,首先是重视作为整体的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党的核心立场。同时,我们应该关心群众中的每一个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为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整体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根本方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运用和发展,它要求我们应该全面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而且必须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以使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更综合、更系统、更深刻。 Mwyv2TYJpt/PJb5c+qHjG4tWZJGdEn2KgWfigaZW/YqrJXwe0JhC0UiUiWp5j2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