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印度

我们在讲述古印度文明时,其范围并非只是今天的印度,而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古印度的农业文明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方向:一种是从西北方向进入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以种植小麦、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麦作农业;另一种是从东北方向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恒河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也正是因为游牧民族不断的侵略和征服活动,把这两种文明和两大流域联系到了一起。

在 20 世纪20 年代以前,历史学家都认为古印度文明的历史是从公元前15 世纪雅利安人的入侵开始,直到 1921 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上游发现了巴拉哈遗址,他们才认识到自己观点的错误。1924 年,考古学家又在印度河下游发现了摩亨佐·达罗遗址,经测定,这两处遗址的年代都在公元前 2300~1750 年之间。令考古学家感到震惊的是,这些遗址的文明程度是如此之高,与之相比,雅利安人带来的简直就是一个野蛮黑暗的时代,他们使古印度河文明至少倒退了一千年。

巴拉哈和摩亨佐·达罗都是城市文明遗址,这两个城市的周长都在 4.8 公里以上,其居民各自约有 3.5 万人。两城相距 644 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的都城。此后,考古学家又陆续发现了与此相似的大大小小的遗址数百处,年代都在公元前 1000 年以前,其分布的地域比中东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文明遗址范围都要大几倍。但是,它是个被人遗忘的文明,如果说苏美尔人的文明还能从神话传说中找到影子的话,那么,古印度河文明连个神话传说的影子也没有留下。好在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们,使这些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的遗址得以重见天日,也使我们能够对这些文明有个大概的了解。

古印度河流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豆类、芝麻,饲养的家畜有狗、猪、牛、驴、骆驼等。此外,他们还种植蔬菜、椰枣、果树以及棉花,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和使用棉织品的地方。他们的工具还是以石器为主,但已经掌握了青铜制造技术,并能够对金、银、铅、锡等金属进行加工,甚至还能用焊接的方法对金属进行加工。铜制品有刀、斧、凿、锯子、镰刀、鱼钩等生产工具,还有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

他们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制陶业和纺织业都有较高的水平。陶器是用陶轮制作,陶窑的设计也非常合理,火焰可以烧到顶层,有些陶器上还绘有精美的图案。纺锤和纺轮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染缸的存在说明当时已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此外,手工艺品的制作也有很高的水平,如项链、耳环、戒指、手镯、臂镯、足镯等装饰品,既有金银制品,也有象牙和宝石制品。出土的一个青铜雕塑的舞蹈少女,佩戴着手镯、臂镯,梳着披肩长发,身材婀娜,造型优美,显示出他们优雅的艺术风格。

商业贸易也非常兴旺,他们通过印度河的出海口,经由波斯湾与中东两河流域进行贸易,在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 2300 多年的废墟中就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同样,在印度河流域的遗址中也发现有美索不达米亚的圆形印章和金属制品。另外,在波斯湾的巴林岛上也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产品,这说明当时巴林岛是印度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之间进行商业贸易的一个中转站。在他们的南部沿海地区还发现了远古时期的港口和造船台。

最能体现古印度河文明发达程度的是他们发达的城市及其建筑艺术。在这些数量众多的城市遗址中,最大的是巴拉哈和摩亨佐·达罗,而且摩亨佐·达罗保存较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摩亨佐·达罗来洞悉古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概况。

摩亨佐·达罗城占地面积 266 公顷,城的西部是建筑在高台上的卫城,卫城有高厚的城墙和塔楼。东部是生活区,生活区内有居民住宅和贸易集市。整个城市有一道宽厚砖墙围护,使其形成一体,城内公共设施完善。城市中心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浴池,长 12 米、宽 7 米、深 2.4 米,用砖砌成,涂有沥青以防漏水。浴池附近有供水的水井,并有排水沟。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浴池不单纯是为了用来洗澡,可能也是举行某种宗教祭祀仪式的场所。浴池的西面是个大型粮食仓库,浴池的东面、南面、北面都是富丽堂皇的大型建筑物,这些建筑可能是议政厅和政府官员办公的地方。城区是按规划建造的,大街笔直,有东西向,有南北向,垂直相交。主要大街宽达 10 米,街道十字路口的建筑物墙角砌成圆形,以方便交通,街道上还有许多分布均匀的灯柱,供夜间照明用。在街道下面,有一整套下水道网络,其设计之精巧合理令人赞叹。下水道用砖砌成,上面盖有石板,还有些楼房上用陶管连接通往街道下的下水道。街道两边都是建筑物,但是建筑物的窗户都不临街开,而是开向自己的院子,门大多也都是临小巷子而开。

从摩亨佐·达罗城的街区建筑物来看,社会显然有贫富差别,因为有的街区街道整齐,建筑物豪华,还有楼房,并备有水井和浴室。有的街区则街道狭窄,房屋简陋,室内无浴室,街道下无下水道,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他们已经进入阶级社会。但有些学者却对此持不同意见,因为摩亨佐·达罗城里并没有发现宫殿式建筑,而且在已发现的大多数其他城市遗址里,都没有发现明显的贫富差别,似乎都是一视同仁的平民房屋,也没有发现任何象征地位高贵的豪华物品,人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的社会结构可能仍然是氏族公社性质的平等社会,虽然有政府官员,也有较富裕者,但是,政治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可以看出,古印度河流域在这些时期非常和平,没有战争,因为他们的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任何军事防御设施,城里也几乎没有兵器。而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印度河流域三面都是大山脉,一面是海洋,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在游牧民族没有出现以前,他们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一般的野蛮原始部落是很难通过远途跋涉,越过这些屏障来威胁到他们。然而,游牧民族出现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印章是古印度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特点,那里现已发掘出土近三万枚印章。印章上的图案五花八门,有动物图形,也有象形文字,文字约有四、五百个符号,但是这些文字至今都没有人能释读。这些印章可能是他们在与别人打交道时的信用凭证,也可能是他们用来领取粮食或其他物质的。他们的城市中间都有一个非常大的粮食仓库,不知他们是不是把平时收获的粮食都交到仓库里共同保存,需要的时候再带印章去领取。

古印度河文明的建筑物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都有明显的不同,三地都有各自的特点。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物是使用晒干的泥砖建造,古埃及是使用石材,而古印度河流域是使用砖窑烧制的火砖建造。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印度河流域经常发生大面积洪水,房屋经常遭受大水淹浸,而火砖砌的房屋在遭受到水浸时不会倒塌。但是,遭受到特大洪水时仍然难以幸免灾难,因为大洪水会把房屋冲倒,建筑物将被汹涌的洪水卷走,比如,从遗址发掘的情况来看,摩亨佐·达罗城就曾经 5 次被洪水摧毁,然后又在原址上重建。

古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 2000 年前后达到鼎盛,当时农业文明的分布范围达到 1000 公里长,1000 公里宽的广阔地域,远远超过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但此后就再没有发展了,甚至开始逐渐衰弱。衰弱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是频繁的洪水,但实际上更有可能是因为农业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土地沙化。看看现在遍布印度河流域的大片沙漠我们就可以知道,印度河流域的生态其实很脆弱,因为这里的气候炎热而且干燥,降雨量很少,印度河主要依靠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夏季融雪。但是自然界的生态一旦被破坏,靠河水的灌溉是不可能恢复的,它只能依靠自然环境的逐渐改变。在远古时期农人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的生态环境应该是非常好的。农人们开辟耕地,发展灌溉农业,创造出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但也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就要求开垦出更多的农田,最终超过了当地气候条件下土地的承受能力,结果导致了土地沙化。这种现象在中国干旱的西北部也经常发生,比如在新疆,那里的许多文明古国都被风沙逐步吞噬,许多都已经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其中就有著名的楼兰古国。

古印度河文明被发现,使考古学家感到无比惊奇,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是谁创造的?又是如何毁灭的?而且毁灭得如此彻底,以致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甚至是一个神话传说也没留下。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毁灭于游牧民族的入侵,游牧民族从公元前约 1500 年开始,一批又一批地越过北面的兴都库什山脉侵入印度河流域,毁灭了这里的文明。考古发现表明,最后一个被毁灭的城市是罗塔尔,它被毁灭于公元前 1000 年前后。

游牧民族人人都是勇猛的战士,因此他们很容易就征服了这些和平的居民。入侵者摧毁了这里的城市、村庄和农田,把土地变成了他们的牧场。他们自称雅利安人(意为高贵人),而把这些居住在城市和村庄里从事农业的人称为下贱人,他们藐视农耕文明,认为游牧才是高贵的生活。他们杀掉了所有敢于反抗的成年男子,把妇女和儿童留下来做奴隶。雅利安人的社会还处于原始野蛮状态,文明落后,没有文字,但是,在他们的祭司口口相传的赞美史诗中,还是讲述了这些入侵的历程。在这些后来被编入《吠陀经》的赞美史诗中,那些创造了丰功伟绩的先辈们都是高大英武的勇士,这些勇士一人一次就可以吃下几头牛。

雅利安人建立起了种族奴隶制社会,在这种社会里,雅利安人是高贵种族,而那些被征服的当地人民都是下贱种族,只能世世代代给他们做奴隶,而且高贵种族与下贱种族之间是严格禁止通婚的。雅利安人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他们有贵族会议,也有雅利安平民的民众会议,军事和政治领导人由选举产生。但是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而且不受法律保护,可以任意的驱使、打骂甚至是杀害。雅利安人并没有在整个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以氏族部落为主体建立起了众多互相独立的小国。

雅利安人最初只是从事游牧业,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畜牧经济已经不能养活那么多人口,因此,慢慢地他们也开始经营那些下贱人所擅长的农业。这时雅利安人内部的社会组成也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阶层,也称三个种姓。婆罗门是最高种姓,他们由掌管宗教神灵和文化的祭司组成;其次是刹帝利,他们由掌管军事和政权的军事将领和行政官员组成,刹帝利虽然名义地位在掌管神权的婆罗门之下,但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军队,因此,婆罗门有时也不得不屈服于他们;再其次就是吠舍,由普通雅利安平民构成,他们大多数都是劳动者,从事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他们在氏族村社中能够分配到土地耕种,但是要缴纳赋税和服劳役。当然,最下层的还有由原土著居民构成的奴隶阶层,他们被迫从事苦力劳动和下贱的工作,他们也成为一个种姓,被称为“首陀罗”。这样就构成了印度四个等级的种姓制度,各个种姓的职业都是固定的,世代相传。种姓制度在印度后来的发展中越来越等级森严,各种姓之间界限分明,不能在一起吃饭,不能在一起活动,不能通婚,如果实在要通婚,也只能是高种姓的男人娶低种姓的女人,而低种姓的男人是绝对不能娶高种姓的女人的。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就会沦为各个种姓都不接纳的最下贱人,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不可接触者甚至不能和其他人一样住在村庄里,只能远远地住在村外,他们只能从事一些最下贱的工作,如埋葬死人、清理粪便、屠宰牲畜等等。

刹帝利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他们利用所掌握的军权和政权占有大量的土地,并拥有大量的奴隶为他们劳动。婆罗门也不从事任何劳动,他们也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隶,而且他们还是最富裕的阶层,因为他们掌握着宗教神灵和寺院,人们为了获得神灵的护佑,不断向他们捐赠土地和财物。吠舍凭借自己的劳动能够致富,但也可能陷入贫困,富有的吠舍也拥有许多奴隶为他们劳动。首陀罗则只能从事苦力劳动,没有政治权利,不受法律保护,而且不允许参加宗教仪式,他们是“一生族”,即死后不会有来世,而由雅利安人组成的其他三个种姓是“再生族”,死后可以来世再生。

大约从公元前 9 世纪开始,雅利安人越过印度河流域东面的高原地区,开始入侵恒河流域。因为地处从中国和缅甸通往印度河、西亚和中东的古商道上,公元前 20 世纪前后,水稻种植开始传入恒河流域,由于水稻种植的高能效性,那里的经济发展得更快,因此比印度河流域更加富庶。入侵的雅利安人征服当地的土著人民,掠夺了他们的财产,霸占了他们的土地,把他们沦为奴隶(即首陀罗)。不过这时的雅利安人已经开始经营农业,因此他们没有再毁掉农田,而是役使这些首陀罗为他们耕种土地。雅利安人逐步地向东扩张,直至征服了整个恒河流域,从此,恒河流域也处于了雅利安人的种姓奴隶制度统治之下。

雅利安人在入侵恒河流域的过程中社会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这时分封制开始流行,入侵的军事统帅们把被征服的土地大量分封给那些随同他们出征的有功将领,于是封建制度开始出现,这些分封有土地的领主们建立起了众多互相独立的封建王国。但是,印度后来并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印度特有的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而且农村原来的氏族村社体系基本上仍然得以保持。封建领主们在他们的直辖领地里是使用奴隶来进行生产劳动,但是在直辖地之外则主要以收取租税的方式来进行统治。

恒河流域在印度的北部,而印度南部的半岛上多山脉和丘陵,不易进攻,而且那里的经济也比较落后,因此雅利安人并没有能够侵入到那里。但是,种姓制度却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影响了南部的半岛,在那里的氏族村社里,土著祭司成了婆罗门,部落首领成了刹帝利,氏族平民成了吠舍,一些地位低下的穷苦人则因债务或其他原因成了有权势者和富人的奴隶,即首陀罗。不过半岛南部基本上都还是氏族公社制度,奴隶很少。

公元前 6 世纪古印度进入了一个战乱不断的列国时代,各国为争夺土地扩大势力范围互相攻打。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已经东移到恒河流域。而印度河流域不仅因经济落后而失去了原来的重要地位,而且在公元前 518 年被波斯人占领,成了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这时的古印度有 16 个大国和众多的小国,而大国之中最为强大的是位于恒河流域东部的摩揭陀。据说摩揭陀有 8 万个村社,每个村社都设有村长和村议会,国王之下有大批的官吏,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还有由村长组成的全国大议会。但王位的产生方式已发生改变,民主制度名存实亡,有 5 个国王都是通过弑父登上王位的。摩揭陀王国还不断地进行扩张,据文献记载,摩揭陀王国到难陀王朝时期已经有 2 万骑兵、20 万步兵、2 千战车、3 千头战象。公元前 4 世纪,摩揭陀难陀王朝基本上统一了恒河流域。

列国时代古印度的经济有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铁器已经开始使用,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手工业已非常发达,据文献记载当时已有 18 种手工行业,重要的手工行业还组织有行会,行会的头领通常都是能接近国王的有权势的人物。商业贸易也非常兴旺,当时有 8 个大城市,贸易在各城市的市场进行,各城市之间有商路连接,商人还组织商会,他们控制物价,谋取厚利,易货贸易已被淘汰,用银或铜铸成的货币开始通行。对外贸易也很活跃,与缅甸、中国、斯里兰卡、西亚、中东等地都有商业往来,商人通常结成商队,由保镖护送,商队的规模也比较大,通常都有几百人。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有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场面。但是,他们是宗教思想的百家争鸣,而不是世俗思想的百家争鸣。此时的印度,竟出现了 96 个不同教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耆那教、佛教等教派。他们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世,逃避现实,而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争论的问题是如何救世,改变现实,两者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大相径庭。不过,有些宗教也有劝人行善和通过说教促使人们改变思想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

耆那教的创始人是筏陀摩那(公元前 599 ~前 527 年),他被尊称为摩诃毗罗,意为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但是正统的耆那教认为在大雄之前还有 23 个教祖,大雄是第 24 个,也是最后一个教祖。筏陀摩那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但他并不感到幸福。筏陀摩那婚后育有一女,大约 30岁时,他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痛苦的途径。他游历了许多地方,途中艰难困苦,衣衫破烂不堪,从此他裸体行乞。当他苦行修炼 12 年后,终于在一株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此后他四处传教,组织教团,宣传教义长达 30 余年,直至 72 岁去世。

耆那教认为不存在宇宙创造神、保护神和破坏神,世界是由极微物质(原子)构成,不由神创造。耆那教否定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针锋相对地提出吠陀并非真知,祭祀杀生只会增加罪恶,婆罗门是言行不一的祭司。耆那教宣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神灵崇拜,用耆那教经典对抗吠陀经,强调苦行和戒杀以对抗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耆那教主张灵魂解脱,业报轮回和非暴力,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都是神圣的,都不能伤害。人的灵魂在未解脱前为业所束缚,并无限轮回,只有通过修炼,使灵魂摆脱业的束缚,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要获得解脱必须实行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耆那教认为,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苦行修炼,才能清除旧业的束缚,达到“寂静”,并将禁欲和苦行视为解脱的最佳途径。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 566 ~前 486 年),他被称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哲,也称为佛陀(大雄和佛陀与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同时代人)。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据说他结婚较早,但 29 岁才得子,也就在这一年他离家出走,过起了禁欲主义的苦行僧生活,苦行 6年后,在一次长达 7 天 7 夜的冥思苦想中,他终于大彻大悟,得道成佛。此后他在恒河流域传教 40 多年,直至 80 岁去世。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即四条神圣的真理。四谛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人生有各种痛苦,如生、老、病、死等;集谛是说人之所以有各种痛苦,其根源是因欲望而造成;灭谛是说既然苦因是产生于欲望,那么灭苦因就要灭欲望,这样才能达到超脱的理想境界,即达到“涅槃”;道谛是指达到涅槃境界的具体方法,即修道的 8 种方法,又称 8 正道,即:正见(正确的信仰)、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言论)、正业(正确的行动)、正命(正确的生活)、正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思想)、正定(正确的自我专心)。佛教的其他教义还有因果说、来世说等等,由因果关系就构成了,前世、现世、来世之间的前世因与现世果,现世因与来世果的二重因果业报轮回。生死轮回不息,因此,只有皈依佛教,才能得到解脱,超越轮回,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

耆那教和佛教产生的原因都与反抗雅利安婆罗门的宗教专制压迫有关。婆罗门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垄断了宗教神权以及政治、思想和文化。刹帝利、吠舍,以及印度土著民族的宗教、土著人民,都受到他们的压制,因此,人们创建不同的宗教来与之抗衡。耆那教公开的反对婆罗门至上和种姓制度,佛教也强调“众生平等”和“普度众生”。这些教义对广大中下层人民很有吸引力,因此耆那教和佛教都很快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耆那教和佛教后来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元前 3 世纪时,取代了摩揭陀王国的孔雀王国还把佛教奉为了国教。耆那教和佛教还走出了印度传播到了亚洲各地,特别是佛教,后来成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现在仍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但是公元 8 世纪以后,它们在印度开始衰弱,当时婆罗门教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进行了一些改革,使婆罗门教在印度重新占据了宗教统治地位,成了印度的国教——印度教。公元 12 世纪以后,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的入侵,伊斯兰教传入印度,他们对耆那教和佛教进行了大肆镇压,大批的僧侣被杀,寺庙被捣毁,耆那教从此处于衰微状态,佛教更是在印度几乎消失。

公元前 4 世纪,马其顿王国在巴尔干半岛北部崛起,它先后征服了半岛南部的希腊各城邦国家,力量逐渐强大。公元前 336 年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不久后他开始发动对波斯的进攻。经过近 10 年的艰苦征战,亚历山大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包括伊朗高原、中东、埃及、中亚部分地区及印度河流域),公元前 326 年,亚历山大攻占了印度河流域,完成了他征服波斯帝国的辉煌历程,建立起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马其顿帝国。但是马其顿人在印度河流域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久。公元前 325 年,亚历山大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行省并留下一支军队后,率军撤走。一年后,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孔雀的年轻印度人带领印度人民发动起义,赶走了马其顿人,解放了印度河流域。随后,旃陀罗笈多又趁势挥师向东进入恒河流域,打败了摩揭陀王国,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王国——孔雀王国。

据说旃陀罗笈多是摩揭陀王国一个王子的后代与女仆的私生子,少年时因被摩揭陀国王放逐而远走他乡。马其顿人侵占印度河流域时他曾去拜见亚历山大,当时,亚历山大没有把这个小青年放在眼里。然而,一个叫考底利耶的婆罗门却看中了他的身世和才能,决定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考底利耶帮助他组织了一支军队,发动了反对马其顿人的起义,起义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响应,马其顿人的统治很快被推翻。旃陀罗笈多趁胜进攻摩揭陀王国,推翻了难陀王朝,占领了首都华氏城(即今:巴特那),建立起了孔雀王国,统一了包括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内的印度北部地区。

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病逝,马其顿帝国随即分裂为以帝国在欧、亚、非各洲的领地为主体的三部分,从而分别建立了三个王国。亚洲部分被他的部将塞琉古据有并建立了塞琉西王国。公元前 305 年,塞琉古率军进攻孔雀王国,欲夺回印度河流域,但是被旃陀罗笈多打败。之后双方签订了友好条约,塞琉古把他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旃陀罗笈多,旃陀罗笈多则赠送了塞琉古 500 头大象。

旃陀罗笈多晚年皈依了耆那教,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宾头沙罗,自己前往森林中去修苦行,以求得到灵魂的解脱,最后遵照耆那教的解脱方式绝食而死。

宾头沙罗继位后继续进行扩张,把领土推进到了孟加拉湾和印度半岛中部的德干高原。公元前 273 年宾头沙罗病逝,王族子弟们为王位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互相残杀,经过长达 4 年的血腥争夺,最后阿育王夺得了王位。

阿育王 18 岁时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后来在镇压旦叉始罗城的叛乱中立下大功。父王宾头沙罗病重时,阿育王回来争夺王位,传说他杀了 99 个兄弟后才坐稳了王位。这个传说可能有些夸张,但由此也可见当时王位争夺的激烈血腥程度。杀人无数的阿育王即位后仍不改他凶狠嗜杀的性格,他挑选最凶恶的酷吏,并设立“人间地狱”来残害反对者,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个残忍的暴君。

阿育王继位后继续发动扩张战争,先后征服了湿婆罗、羯陵伽等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公元前 261 年发动的征服孟加拉沿海的羯陵迦国之战,这次战争使孔雀王国基本上统一了除印度半岛南部以外的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但也造成了 10 多万人被杀,15 万多人被掳的惨烈结果。这一战是阿育王人生的转折点,阿育王被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所震撼,深感后悔,他从小相信佛教,但是被权欲所迷惑走上了杀戮的道路。在与高僧伏波毯多次长谈后他终于醒悟,决心皈依佛门,彻底改变统治方法。

阿育王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是不得已的战争也要尽量减少伤亡。阿育王宣布佛教为国教,并将他倡导的正法精神和有关诏令刻写在伫立于全国各地的石柱上。他倡导的正法主要内容有:对人要仁爱慈悲、要孝敬父母、善待亲戚朋友和众生,对动物也要尊重它们的生命,因为它们也是“众生平等”的一部分;要多做有助于公众的好事,如修路架桥、种树建亭等;要对其他宗教宽容,给予耆那教、婆罗门等宗教应有的地位,禁止不同教派之间互相攻击。这些正法的内容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

阿育王还亲自到各地去朝礼佛教圣迹,修建佛塔,访问有名的大德高僧,修建了许多大寺院供他们讲经。又在国内的名胜地方,把佛经刻写在大石崖上,使人们都知道佛的教诲。有些崖壁石刻和阿育王的石柱法敕至今仍然得到保存。阿育王在全国修建的佛舍利塔多达 84000 座,并多次对佛教僧团施舍大量地土地和财物。阿育王还聘请佛教高僧在华氏城结集,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法会,重新整理佛教经典,并编纂了《论事》。这是佛教创建 300 年以来的第三次结集。结集后,阿育王又派许多大德高僧到全国,乃至外国去传教,使佛教传播到了缅甸、斯里兰卡、中亚、西亚、中东,甚至包括埃及(佛教后来在公元 2 世纪时经中亚开始传入中国)。当时佛教徒都认为他是个理想的国王,尊他为“护法名王”。

阿育王不仅是宣传佛教,他还身体力行的做善事,他在印度各地修建了发达的道路系统,道路沿途设立驿站,还在道路两旁种树,每隔几里挖一口井,设立行人休息的亭所。并在交通要道处建立国家粮食仓库,以供紧急时使用。为提高农业产量,他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水库,兴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系统。

孔雀王国的政治体制已经具有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性质,阿育王本人拥有行政、军事、司法方面的绝对权威。但是,孔雀王国中央集权的程度并不高,因为它实行的是帝国行省制,全国分为若干个行省,行省的总督通常由王子担任,而行省内部仍然保持自治,甚至还保留着许多独立的部落和一些半独立的小邦国。因此,这种帝国制度很容易分裂,省总督可能会据地为王摆脱中央的控制,行省内的部落或半独立的小邦国也可能闹独立。这与中国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秦朝建立的是郡、县、都、乡、邑、聚,六级行政管理,中央通过各级官僚把管辖一直延伸到每个农户家庭。

孔雀王国的土地从理论上来说是属于国有,但实际上原来的土地制度并没有改变,因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只是税收,即按收获物的 1 /6 征收土地税。而婆罗门、寺庙僧侣,刹帝利贵族等,仍然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且他们仍然不用交税。原来的农村公社所有的土地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些土地的使用者(大都是吠舍)都要向国家缴纳土地税。原来的种姓制度和奴隶制度也没有改变,奴隶仍然大量的使用。另外王室宗亲和功臣武将也受封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可以世袭,但不能买卖,他们也都不用交税,这些土地大都是使用奴隶耕种,但也有的是租佃给农民耕种。

据认为,古印度在远古印度河文明时期是有文字的,但雅利安人入侵后,那些文字随同那些文明一起毁灭了。从公元前 6 世纪的列国时代开始,印度又开始出现文字,这是一种采用从波斯传入的字母改造成的婆罗谜文。婆罗门用这些文字来记录他们世代口口相传的赞美史诗,把它们编撰成了《吠陀经》。书写材料是经过处理的树皮,因为这种书写材料不耐腐蚀,所以当时的文书都没有实物保存下来,现流传下来的印度最古老文字是阿育王的那些石刻铭文。婆罗谜文由 47 个字母构成,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语法结构与古波斯语相似,公元 7 世纪时这种文字发展成梵文。《吠陀经》也是印度最早的文学作品,而其中最古老,最有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诗歌总集,共有 1028 首诗歌,以歌颂神为主,也有世俗诗歌。因此它并不单纯是宗教的经典作品,也有哲学、法学、历史、社会、以及各种科学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雅利安人和印度社会的各方面情况。

孔雀王国的贸易非常发达,当时丝绸、香料、珠宝、象牙等商品的贸易都已经非常兴旺,他们与东方的中国以及希腊化的中东和埃及等地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因此,古印度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比如古印度的建筑物和艺术中就融入了不少希腊风格。

公元前 232 年阿育王去世后孔雀王国很快就陷入了分裂,王国内战乱不断,尽管王国后来的几位统治者仍然定都于华氏城,并继续保留孔雀王国的称号,但是其势力仅及恒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公元前 185 年,孔雀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被他的部将巽伽杀死,孔雀王朝灭亡,巽伽王朝取而代之,印度又回到了四分五裂的地区性独立小王国分治的局面。

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少有的统一王朝,此后的印度一直分多合少,而后来几个比较统一的王朝也只是统一了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区,南部的半岛上一直是处于众多的部落邦国分治状态。游牧民族也不断地从西北山口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侵入印度,例如安息人(属斯基泰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等等,印度北部的几个比较统一的王朝也大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比如公元 1~4 世纪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公元 10~12 世纪由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公元16~18 世纪由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等。

印度位于东亚、西亚与南亚的交汇处,同时,这里也是世界三大人种的交界处,而且历史上又屡遭外族入侵,因此它的人种特别复杂,既有南亚土著的小黑种人,又有来自中亚和西亚的白种人,还有来自东亚的黄种人。虽然印度有界限森严的种姓制度限制各种姓之间的通婚,但是仍然不能阻止各人种之间的融合,因此,印度可以说是人种的大熔炉。 Kr2fA3MccrRdoPVsmTBSQFRnucnzbomrdZ3IOjO6mZ6KPJn/laXyrowK2dpzrBZ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