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人类的起源

稚嫩的孩子可能会问爸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告诉他:“是妈妈生的。”那么他会疑惑地追问:“那么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好奇的学生可能会问老师:“人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告诉他:“是从猿猴变来的。”那么他会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猿猴又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学家也在追问:“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是来自欧洲?非洲?还是亚洲?”古人也一直在问:“人是神仙造出来的吗?”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自远古以来就始终困扰人类的古老问题。

近代科学研究揭示,约在 50 亿年以前,在浩瀚的宇宙空间的银河系中,存在着一片螺旋状的太阳星云,它是由宇宙碎片、尘埃、气体等物质构成。在引力的作用下,星云的大部分物质逐渐向自转轴中心收缩、聚合,形成了太阳。而残留在外围空间的剩余物质则逐渐聚合成为了环绕太阳运行的一些行星,地球就是这些行星中的一颗。

地球大约在 46 亿年前开始形成,因为在聚合过程中引力能的释放,最初地球是个炽热的火球,后来表面慢慢冷却下来,逐渐形成了大气、海洋和陆地。大约在36 亿年前,在宇宙辐射、太阳光照、风雨雷电、岩石风化等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地球上的有机元素如氢、碳、氧、氮、磷、硫等,逐渐形成了一些有机化分子。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化合,形成了生物单体,生物单体的进一步聚合,形成了生物聚合物如核酸、蛋白质等。蛋白质出现后,最简单的生命也就诞生了,由此也开始了地球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过程。

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地球所特有的两种最重要的物体——大气和海洋,起了关键作用。因为正是有了大气层的保护,地球上才有了有利于生命生成的温度环境。海洋则为地球提供了大量的水,而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最初的生命就是诞生于海洋。

生命在海洋中诞生后,开始生成一些单细胞的细菌和藻类等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变,这些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逐渐进化出了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又逐渐进化出多种植物和动物。在风浪和海啸的作用下,一些海洋中的生物被冲到岸上和海边的沼泽里,它们逐渐在那里生存了下来,于是有了陆生动植物。

在距今约 5.3 亿年的一个被称为古生代寒武纪的地质年代,地球上经历了一次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因为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在短短的几百万年里,各种各样的动物突然迅速地大量涌现,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脊索动物等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不约而同地迅速起源,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存在的繁荣景象。

但是地球生物的进化和繁荣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大爆发也有大灭绝。因为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的生态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它有温暖期,也有冰河期,还有灾难期。由于地壳的运动,地球上经常会有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大规模的地震和火山爆发会给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导致地球生物大灭绝。另外,宇宙空间的大陨石和小行星撞击地球,也会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大灾难。因此,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地球生物经历过多次的繁荣期,也经历过多次的灭绝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也是因为当时地球出现了一个非常适合于生物进化发展的生态环境。近代地质研究表明,在寒武纪以前,地球的气候非常寒冷,寒武纪开始后,地球气候逐渐转暖。

古生代在寒武纪后还经历了:奥陶纪——距今约 5.1 亿至 4.38 亿年,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志留纪——距今约 4.38 亿至 4.1 亿年,陆生裸蕨类植物出现;泥盆纪——距今约4.1 亿至3.55 亿年,鱼类繁荣,两栖动物、昆虫、种子植物出现;石炭纪——距今约 3.55 亿至 2.9 亿年,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

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是二叠纪——距今约 2.9 亿至 2.5 亿年。二叠纪地球发生了两件最重要的事件:一是地球上所有的陆地,经过漂移、碰撞,这时逐渐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所谓的“盘古大陆”;二是在二叠纪末期,地球上的生物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估计当时地球上 95%的生物在这一时期遭到灭绝。

科学家认为,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可能与当时地壳活动激烈有关,由于在形成盘古大陆的过程中,各陆地板块之间发生的激烈碰撞、挤压,导致了频繁而剧烈的地震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生物大灭绝。

盘古大陆(英文Pangaea的音译)意为所有的大陆。但是盘古大陆形成后地壳的活动并没有停止,距今约1.8 亿年时,盘古大陆又开始分裂。距今约1.5 亿年时已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北部的称为劳亚大陆,南部的称为冈瓦纳大陆。此后继续分裂,到距今 6500 万年时已分裂成了互相分离的 6 大板块,即北部的劳亚大陆分裂成亚欧板块和北美板块,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分裂成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板块。此后各板块继续漂移,印度板块不断地北漂移,在距今约 5500万年时开始与亚欧板块相撞,由此造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南极板块又分裂出了澳大利亚板块,并且不断地向北漂移形成了后来的澳洲大陆。非洲板块也发生向北的漂移,同时非洲板块的东北部也发生了分裂,形成了红海和阿拉伯半岛。在红海的张裂作用下,阿拉伯半岛向北移动,逐渐碰撞到亚欧板块,从而形成了从亚欧大陆经阿拉伯半岛到非洲大陆的大陆桥。南美板块和北美板块也在后来的漂移过程中发生了连接。至此,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陆分布状况。

距今2.5 亿年至6500 万年是地球的中生代,地球生物在中生代又逐步开始繁盛。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世界,各种爬行动物大量出现,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就是恐龙,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三叠纪——距今约 2.5 亿年至 2 亿年,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侏罗纪——距今约 2 亿年至 1 亿年,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白垩纪——距今约 1 亿年至 6500 万年,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但是在中生代白垩纪的末期,即距今约 6500 万年时,地球上又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45%的地球生物在这次事件中遭到灭绝,而恐龙在这次事件中却被完全灭绝。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有科学家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引起的地球生态灾难。

白垩纪出现的有胎盘哺乳动物是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因为人类也是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因此它被认为是人类最原始的始祖。但是近年来的地质考古发现表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就已经出现。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于 2009 年在中国辽宁的建安县发现了距今 1.6 亿年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中国和美国的古生物学家组成了合作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把它命名为“中华侏罗兽”。而此前发现的最早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是在 2002 年发现于中国辽宁的凌源市,这种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距今约 1.25 亿年,中美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把它命名为“攀援始祖兽”,因为它长长的足趾表明它善于攀爬。

中生代以后,从距今 6500 万年起直至今天,是地球纪年的新生代。新生代开始后不久,人类的直接始祖——灵长类动物就开始出现了。1977 年,在中国安徽的潜山县发现了距今 6000 多万年的娇齿兽化石,这是地球上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化石。1994 年,在中国湖南衡东县,考古学家胡耀明在衡阳盆地进行野外考察时,幸运地发现了一个包裹在岩石里的头骨化石。该化石起先并没有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考古研究所的高级技师精心修复,露出了它的真面目,这是一个距今 5500 多万年的真灵长类动物几近完整的头骨。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2004 年正式向外公布,它被命名为“亚洲德氏猴”。这是出现在地球上的最早的猿猴。

1985 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学家林一璞在中国江苏溧阳市上黄镇做野外调查时,发现了许多距今 4500 万年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这些发现引起了美国古人类学家的注意。1992 年,中美两国的科学家组成联合研究小组,在上黄地区开展了进一步的野外考察,发现了至少 4 种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曙是曙光,意思是人类起源的曙光。1994 年,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科学家联合提出了“人类起源于中国”的论断,这一论断得到了许多世界知名科学家的认同。

不久后,这一论断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1996 年,中国山西省垣曲小浪底水库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时,一支中美联合科考团在工地上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发现了一种比中华曙猿略大的猿类化石,生活在距今约 4000 万年前,从而为人类起源于中国提供了新的证据。它被命名为“世纪曙猿”。

灵长类动物在中国出现后,逐渐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向西,灵长类动物到达了欧洲,在德国法兰克福东南地区,发现了一具非常完整的、距今约 4700 万年的灵长类动物骨骼化石,它是在 1983 年由一个业余爱好者在麦塞尔化石遗迹中发现而收藏起来,20 年后才被德国古生物学家得到,并对它进行了研究,后被命名为“艾达”;向南,灵长类动物到达了东南亚,1999 年法国古生物家在缅甸蒲甘地区发现了距今约 3700 万年的灵长类动物化石,该化石略晚于中国山西的世纪曙猿,属于高等灵长类动物,因此被命名为“邦塘巴黑尼亚猿”;灵长类动物到达非洲的时间比较晚,因为非洲大陆早在中生代就已经与亚欧板块分离,从而被大海隔开,直到新生代开始后,在距今大约 3600 万年时才与亚欧板块重新相连,因此,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灵长类动物化石距今 3000 多万年,它是在紧邻亚洲的北非埃及法尤姆地区发现的,被称为“原上猿”。近年来在非洲的乌干达也发现了距今约2000 万年的古猿化石。另外,在北美洲也有古灵长类动物化石被发现,科学家一般认为它们是从东北亚经西伯利亚到阿拉斯加的大陆桥过去的。

在灵长类动物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的同时,猿类动物在中国又开始了它漫长的进化过程。1956 年,在中国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煤矿的第三纪褐煤层中,先后两次发现了距今约 1500 万年的古猿牙齿化石。前一次发现的 5 颗是同一下颌骨上的,左、右前臼齿和臼齿;后一次发现的 5 颗是下颌右侧的前臼齿和臼齿。开远这次发现的古猿化石数量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然而不久后,1975~1980 年,在云南禄丰石灰坝煤矿的褐煤层中发现的古猿化石数量却非常惊人,共发现:头骨5 个、下颌骨10 个、颅骨破片6 件、上下颌破片41 件、上下牙列 29 件、单个牙齿 650 颗、指骨 2 根、肩胛骨和锁骨各一块,其年代距今约 800 万年。

紧接着,1986 年,在离禄丰不远的云南元谋县小河村,也发现了大量的古猿化石。经多年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头骨、上颌骨、下颌骨、牙齿在内的大批化石,光牙齿就有1266 颗。这些古猿化石出土于元谋盆地的沉积地层中,年代距今约500 万年~ 400 万年。

另外,1992 年,在云南保山市羊邑煤矿的煤层中也发现了距今约 400 万年的古猿化石。化石为相当完好的带有 6 颗牙齿的左下颌骨及一颗单个的前臼齿,下颌骨的形态很像禄丰古猿,但臼齿上的齿冠更宽而短,显示出了它的进化过程。

以上的发现都是在云南,这说明云南的古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于古猿类的生存。从化石的发现地大都在煤层中来看,当时云南的气候应该是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森林密布,而古猿就生活在这些茂密的森林里。

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类与猿类的分离变异大约开始于 500 万年~400 万年前。人类学家认为,在那以后,类人猿开始出现,并逐渐学会了使用石块、木棒等工具捕猎野兽和攫取食物。在长期的用上肢抓握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类人猿逐渐产生了手和脚的分工,并在距今约 200 万年前开始站立起来,成了“直立人”。云南元谋县和保山市发现的古猿类化石正是属于这一分离变异时期,而这一时期以后的古人类化石在中国也有大量的发现,而且年代越往后的越多。

2000 年,在中国安徽淮南市的八公山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 300 万年的两颗古猿化石。发现地属喀斯特丘陵地貌,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地层富含古脊椎动物化石。

1968 年,在中国湖北建始县,中科院的一个野外考察组在一个中药材收购站收购的“龙骨”和“龙齿”中,挑选出了 200 多颗古猿牙齿化石,并根据其来源,一路寻找到了一个被称为“巨猿洞”的大山洞。洞长 120 米,内有 10 个支洞,洞里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当地农民经常来这里挖掘这些被称作“龙骨”的化石卖给中药材收购站。1970 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巨猿洞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包括巨猿在内的 87 种古哺乳动物化石,632 件石器和石制品、65 件骨器。其中有 5 颗牙齿化石经鉴定为直立人的牙齿,因此被命名为“建始人”,年代在距今 215 万年~195 万年之间。

在距建始县仅 80 公里之遥的重庆巫山县,考古人员循着当地农民挖掘龙骨的踪迹,找到了一个叫龙骨坡的地方。1985~1986 年,中科院组织的考察队对龙骨坡进行了考察发掘,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生活遗迹。在龙骨坡一个洞穴里的堆积层中,发掘出了古人类的一块带有两颗牙齿的左下颌骨和 3 颗门齿,以及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器和骨器。经鉴定为直立人化石,并被命名为“巫山人”。后经美、英等国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年代在距今 204 万年~ 201 万年之间。

2003 年,中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对龙骨坡遗址进行了三次联合考察,弄清了遗址的地质文化分层。在 8 米厚的角砾层下面,是厚达 12 米的化石文化层,文化层分 20 个文化带,年代约为距今 200 万年~ 180 万年,跨度约为 20万年。考察队发现了一个 3 平方米左右的化石层,重叠堆积着大量的大型动物的前后腿骨化石,并发现了许多加工过的石器,这些化石的年代距今约 200 万年。动物骨化石上有明显的石器砸削痕迹,证明了这里曾有古人类活动。这种堆积方式可能是古人类食用动物后,把剩下的骨头遗弃在那里,经长期累积而成。这些动物骨化石大都是前后腿骨则说明了古人类在野外捕猎到大型动物后不便搬回,因此只能把肉最多的前后腿切割下来,搬回洞中储藏食用。这些动物化石主要来自于象、牛、羊、鹿、麂子等大型食草类动物。

1965 年,在云南元谋县,地质工作者在进行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了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经中科院古人类所鉴定,是直立人的牙齿,同属一男性成年人个体,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被命名为“元谋人”。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 17 件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同时还发现了有人为加工痕迹的骨骼和大量的炭屑,炭屑分布的上下界约 3 米左右,在发掘的探沟底还发现了两块烧骨。这说明元谋人不仅会制造工具,而且还学会了使用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类用火痕迹,它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人类与动物的第一个分野是使用和制造工具,人类与动物第二个分野就是火的使用。火的使用太重要了,首先,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兽生活,开始食用加工过的熟食,这极大地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从而使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身体长得更高大,智力趋于更发达,从而在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取得了更大的优势,最终成了生物界的主宰。其次,火能使许多原来无法食用的食物,经过火的加工能够食用了,这极大地增加了人类食物的来源。第三,火可以用来御寒,在寒冷的冬季里,古人类在他们居住的洞穴了生上一堆火,那么再寒冷的气候他们也可以舒适地度过,这使人类的生存活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他们可以从温暖地带逐渐迁移到更寒冷的地带去生活了。第四,火可以用来防御和攻击野兽,这使古人类在捕猎动物和防御野兽攻击时有了更得力的武器。另外,火还可以用来照明,这方便了古人类在夜间和在洞穴深处的活动。

学会用火以后,古人类开始从温暖的中国南方向较寒冷的北方迁移扩散。在中国北方的陕西蓝田县,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址。1954 年,在蓝田县的公王岭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破碎了的古人类头骨和一些石器,并发现了多处用过火的炭灰遗迹,头骨经复原后鉴定是一个年龄在 30 多岁的女性,年代距今约 115 万年,被命名为“蓝田人”。1981 年,在蓝田县秦岭山区的一个叫锡水洞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又发现了更为明显的古人类用火遗迹。在洞中的古人类遗址堆积层里,发现了厚达 1.6 米的灰烬层,其中有炭屑、烧骨、烧角、烧石、烧土块,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一大批石器、骨器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鉴定为距今约90 万年。另外,在蓝田县的陈家窝,考古学家也于1963 年发现了一处古人类遗址,出土了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和大量的石器,这些石器包括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年代鉴定为距今约 65 万年。

在紧邻蓝田县的陕西洛南县,近年来,考古人员在田野调查时也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人类活动遗迹。1995 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考古人员在洛南县对洛南盆地的花石浪龙牙洞、孟洼、张豁口等遗址进行了重点考古发掘,共发现旧石器旷野点 480 多处,发掘出旧石器 10 万多件,其年代跨越了从距今 80 万直至距今 3 万年的漫长历史阶段。其中对龙牙洞遗址的发掘持续了 3年,洞穴中出土了各类石器 77000 多件,器物类型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等,出土了象、牛、马、鹿、貘、野猪、熊猫、河狸等哺乳动物、鸟类、水生动物的化石 20 余种。在发掘的 140 多平方米的遗址面积中,清理出了 3 层古人类居住踩踏面,并发现了灰烬层、烧骨、烧石等古人类用火遗迹,在遗址附近的旷野点还采集到了丰富的手斧、手镐、薄刃等石器。

孟洼遗址在洛南盆地的西部,2010 年 8 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石器1700 余件,还发现了石器制造和修理工具。这些修理工具中既包含有重型的砍砸器、手镐、薄刃斧、石球等器物,又有轻型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器物。孟洼遗址的年代距今约 15 万年。

张豁口遗址在洛南县城东南 2 公里处,2011 年 3 月对遗址的旷野点进行了发掘,遗址不同年代形成的堆积层中出土了各类石制品 16000 余件。除此之外,还在遗址周围陆续采集到脱层石制品数百件,包括用于石器制造的石料、石锤、石砧、石核、石片,以及经过二次加工的工具等。在修理工具类型中有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石球、大型石刀、三棱手镐、刮削器、尖状器等。张豁口遗址的年代大约距今 25 万年至 7 万年。

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蓝田县和洛南县虽然在秦岭的北面,属于中国北方,但是它紧靠秦岭,因此气候并不十分寒冷。然而古人类的步伐也并没有在这里停止,他们继续向更寒冷的北方迁徙扩散,考古学家在那里也找到了许多古人类的活动遗迹,这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的周口店。20 世纪 20 年代,考古学家在北京郊区的周口店做出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1921 年,中国北洋政府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杰及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来到了周口店的龙骨山,在当地民众的带领下找到了一个叫“猿人洞”的天然石灰岩大溶洞。该洞有 140 米长,洞内最宽处有 40 多米,最高处也有 40 多米。他们在这里进行了多次试发掘,出土了一批古动物化石和两颗古人类的牙齿。由于这一发现,中外考古学家组成了联合工作组,从 1927 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发掘,当年又发现了一颗古人类牙齿。考古学家对已发现的 3 颗牙齿进行了鉴定,确认为直立人牙齿,年代距今 70 多万年,因此被命名为“北京人”。

1929 年 12 月 2 日,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动了世界学术界。进化论学者们认为,这一发现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明确而有力的证据。1937 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人员被杀,发掘工作被迫中断。这时,已经发现的完整头骨已有 5 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 147 颗牙齿。可惜这些记录着人类起源的无比珍贵的化石,在这场日本发动的罪恶侵略战争中不知去向。

1949 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得到恢复。经多年的发掘,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头骨、一具下颌骨、5 颗牙齿、一段上臂骨、一段胫骨等。如果把前后发现的都计算在内,那么总共得到了 6 个头骨、15 件下颌骨、157 颗牙齿以及大量的身体其他部位骨骼,它们属于 40 多个不同的北京人个体化石。同时,还发现了超过 10 万件的石器和石制品,以及丰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遗迹,还有大量的其他古生物化石。遗址堆积层厚达 40 米,数量巨大,经数十年的发掘,至今还只发掘一半。近年来经最先进的方法测定,遗址内化石的年代是从距今约 78 万年延续到距今约 20 万年,也就是说,北京人在这个山洞里祖祖辈辈延续不断地生活了58 万年。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生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且是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北京人的平均脑量为 1088 毫升,介于猿与现代人之间(现代人为 1400 毫升)。据推算北京人男性身高约 156 厘米,女性身高约 150 厘米。因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北京人平均寿命比较短,野兽、疾病、饥饿、灾害,常常使他们丧失生命,能够活到 30 岁以上的只是少数,超过 1 /3 的人都死于 14 岁以前,能活到 50 岁以上的不超过 5%。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用火留下的灰烬层,较大的灰烬层有 4 个,最厚的灰烬层厚度超过了 6 米,灰烬层中发现有烧石、烧骨、烧土块和大量烧焦的朴树籽。成堆的灰烬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很好地保存火和管理火。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数量巨大,已超过 10 万件。这些石器有打砸器、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钻具及球形器,材料多为脉石英、石英岩、燧石、砾石和砂岩,也有从两公里外的花岗岩山坡上找来的水晶。水晶的硬度极高,其硬度相当于现代的钢锉,是一种极好的加工工具。北京人根据材料的不同分别采用砸击法、碰砧法和敲打法制作石器。他们挑选扁圆的砂岩和石英砾石,用砸击法把它们打成石片,再从一面或两面敲打出刃口制成砍斫器,这类石器一般尺寸较大。而刮削器的尺寸却有大有小,而且形状多种多样,有直刃、凸刃、凹刃、多边刃、盘状刃,是石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尖状器和雕刻器数量较少,但制作非常精致,尺寸也比较小,反映出很高的工艺技术水平。在世界已知的同时期遗址中,还从没有过精致程度可与之匹敌的同类石器。在遗址中还发现了用于制作石器的一些石锤和石砧,可以看出,北京人已经有了用于制作石器的加工作坊和专业的工匠。另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北京人用野兽的头盖骨做盛水的容器。

北京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狩猎动物和采集植物,捕猎的动物有鹿、羚羊、野猪、野狗、野牛、野马等等,种类繁多,他们也会捕食一些蛙、鼠、蛇、鸟等小动物以及昆虫。采集的主要是一些植物的果实、茎叶、块根,朴树籽是他们的重要食物,烧焦的朴树籽在遗址的灰烬中成层的被发现,这种野果美洲印第安人至今还在食用。

北京人遗址北面是重叠的高山,西面和西南有低缓的群山环绕,东南是广阔的平原,遗址的东边有一条河流。他们生活在这里的几十万年里,这里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曾屡经变化。早期气候比较冷,还曾经经历过冰河期,这一时期的动物化石中,显示出喜冷的动物如狼獾、洞熊、大角鹿、披毛犀等等比较多。中、晚期的气候较温暖,化石显示喜暖的动物如竹鼠、硕猕猴、德氏水牛、无颈鬃豪猪等比较多。而发掘出安氏鸵鸟和巨副鸵等动物化石则说明,这里有过干旱时期,甚至出现过沙漠化。而水獭、河狸等喜水动物化石的发现,则说明这里曾有过潮湿多水的环境。但无论气候环境如何变化,北京人始终没有离开这里,这得益于他们的穴居生活方式,因为山洞里冬暖夏凉,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洞内的温度都能保持在 20℃左右,即使是在酷寒的冰河期,在山洞的深处生上几堆火也能使温度维持在 20℃以上。

遗址中的堆积物还显示,北京人居住的猿人洞里还曾经发生过多次塌方,而他们在距今约 20 万年时之所以离开这里,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洞顶塌方,为安全起见,他们迁居到别处去了。但是他们不会走远,因为古人类和自然界的许多其他动物一样,都有领地意识,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地盘,为了保护自己领地内的食物资源,他们都会与侵入自己领地的异族群发生打斗甚至战争。在已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上都有被暴力击打过的痕迹,研究者曾经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原始人是不是自相残食,敲破头颅,吸食脑髓。其实这些头骨都不是普通人的头骨,它们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敌对部落重要首领的头骨,在部落战争中被己方捕获或打死,把他的头颅作为战利品带了回来(这种情况在古代部落战争中十分常见);另一种可能是,本部落的威望非常高的首领的头骨,他或是在部落战争中或是因其他原因死亡后,被本族人作为偶像,供奉于洞中。而部族一般成员的遗体是不会被留在洞中的,但也不会随意遗弃,因为古人类是具有高度智慧和丰富情感的高级动物,同伴死后,他的亲属和朋友会把他掩埋起来,以防野兽的撕咬吞噬。

果然,在 20 万年前北京人居住的猿人洞出现塌方后,他们并没有走远,1967年,就在离猿人洞仅 80 米远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山洞,考古人员在那里发现了他们的遗迹。1973 年开始对这个新洞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出土了一颗古人类的牙齿和许多石器,在他们用火留下的厚厚的灰烬层中发现了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遗址中还发掘出 40 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经鉴定,年代大约在距今 17.5万年~ 13.5 万年前,他们被称为“新洞人”。但是,这还并不是全部,因为周口店地区像这样的山洞还有很多,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几处北京人的遗址,这些遗址现在仍处于发掘研究中。2001 年,在离猿人洞遗址西南 6 公里处,田园林场的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了北京人的一处洞穴遗址。2003 年考古人员对田园洞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古人类骨骼化石,经放射性碳 14 检测,年代约为距今 4.2 万年~ 3.85 万年前,他们被称为“田园洞人”。但是可以肯定,还有一些北京人遗址未被发现,因为现已发现的遗址之间在年代上还有断层。

另外,早在 1930 年,在猿人洞遗址的山顶上,发现了一个山洞,洞中出土了三具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和他们的一些躯干骨,他们被称为“山顶洞人”。近年来用最先进的方法对这个遗址的化石进行了年代测定,被确认为距今约 3.4 万年~ 2.7万年前。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面貌与现代人已基本无异,脑量已达到 1300 ~1500 毫升,男性身高约为 1.74 米,女性约为 1.59 米。发现的三具骨骼埋藏于洞中的一个下室里,经鉴定为一个老年男性、一个中年女性和一个青年女性。在老年男性的左侧,发现了用穿了孔的介壳和穿了孔的狐狸犬齿做的装饰品,在他的骨盆和股骨周围发现有赤铁矿粉和赤铁矿石,这反映出在他安葬时曾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他可能是部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袖,那两个女性可能是他最宠爱的两位妻子,也可能是地位显赫的女祭司。

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石质的箭矢和标枪头,这说明他们已经在使用弓箭和标枪进行狩猎。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鱼骨化石,这说明他们不仅会在陆地上捕猎,而且已经会下水捕鱼,食物的来源扩大到了水域。而如此大量的鱼骨化石说明他们可能已经会制作渔网和舟筏,捕捞已成为了他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骨针,这说明他们已经会缝制衣物。衣物不仅可以掩护身体、抵御风寒,而且还可以装饰美化人体的形态,在原始社会里衣物和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遗址中还发现了 4 根用鸟腿骨制成的骨管,管体摩擦得非常光滑,可能是他们的骨笛,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音乐活动。遗址中发现的装饰品非常多,共达 141 件,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审美意识。装饰品中有穿孔的石珠、穿孔的各种兽牙,还有穿孔的海蚶壳。海蚶壳来自海洋,而周口店离海洋甚远,这说明他们与远方的其他部族之间已经有了物品交换或者是易货贸易。

古人类一个群落,据估计会有几十至几百个人,而一个群落所拥有的领地估计也不会少于几十至几百平方公里。因为根据当时的自然条件,一般来说,平均一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所能提供的自然食物最多只能够养活一个人。而在自然条件贫瘠的地区,养活一个人则需要几平方公里甚至更多的土地。因此原始人的群落在人口出现增长,且达到一定数量以后,会分出一部分人,在一个新首领的带领下,去寻找和开辟新的生存领地。而对于分离出来的北京人来说,他们要寻找新的领地,更多的可能是往北方迁徙,因为他们是发源于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但那里已人满为患。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人类遗址有 300~400 处,其中 80%以上是在长江流域。

北京人往北可以向辽河流域发展,那里近年来也发现了许多古人类遗址,比如辽宁营口的金牛山人。1984 年,考古学家在金牛山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一具距今约 28 万年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再往北他们可以向兴安岭山脉和黑龙江流域发展,那里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然后进入西伯利亚,再沿着西伯利亚的森林地带向西迁徙,那里的森林一直到达了欧洲。但是他们不会向北方的荒漠草原上发展,因为在空旷的大草原上他们没有藏身之地,无法抵御冬季的冰雪严寒,也无法防御猛兽的袭击,而且在荒漠草原上也难以找到足够的食物。在没有学会畜牧以前,古人类无法在草原上生存。

在距北京西北 100 多公里外的河北省阳原县,近年来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那里也做出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在阳原县的泥河湾盆地,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古人类活动遗址 80 多处,被统称为“泥河湾遗址群”。泥河湾遗址群已经揭示出,从距今200 万年前一直延续到近代的古生物和古人类连续不断的活动遗迹,从发掘和地质情况来看,可以把这一时期上推到距今 300 万年前。因为泥河湾盆地在 300 万年前是个古湖泊,经不断沉积而形成了盆地,它记录了 300 多万年以来古湖变迁的完整过程,地层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湖时期的动植物化石和古人类活动遗迹,成了一个天然博物馆,是研究古生物、古人类、古地理、古气候及地质新构造运动学的宝地。泥河湾地层是中国与世界进行第四纪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它包含了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跨时代地层,在国际地质界和考古界享有盛誉。

最先在泥河湾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的是个法国人。1936 年,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来到阳原县,在称为更新世早期的泥河湾地层下部发现了一些石器,其中有一个粗糙的手斧。与石器相伴的还有许多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些骨骼上还有人工打击的痕迹,有些鹿角像是人工有意识地制成了匕首。于是他将这些材料整理成论文,发表在法国出版的古人类学杂志上。文章推断,泥河湾一带曾经生活过北京猿人,甚至有更早的人类。但是另一个法国古生物学家在看了这些标本后不同意这些观点,并也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予以反驳。因此,这一发现后来没有再引起人们注意。

直到 1972 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的两名年轻研究人员,在阳原县沿桑干河调查旧石器遗址时,在泥河湾地层的粗沙层内找到了一件具有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此后,又进行了针对性发掘,在不远的同一层位中,找到了数件小型长薄石片和若干曾经人工打击但尚未成型的石器,与之伴生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马、鸵鸟、鼠、兔等等。由此也引起了一场争论,但争论的焦点不在石器,这些石器没有任何疑问,只是从与之伴生的动物化石来看,无法断定这些石器是比北京猿人更早的类型。不过人们仍然认为,在华北地区能够寻找到比北京猿人更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

1978 年 8 月,古人类研究所第四纪组的研究人员又进入泥河湾盆地考察,在官厅村附近的小长梁找到了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泥河湾地层的下部。在小长梁遗址发现了 2000 多件石器,若干有打击和刻划痕迹的骨片,以及吃剩丢弃的三趾马、三菱齿象、披毛犀、羚羊、牛、鹿等动物的残骨和牙齿。三趾马是第三纪标志性动物,可延续到第四纪早期,从伴生的这些古老的动物化石来看,确实比北京猿人的时代要早得多。小长梁遗址后来发现了大量的现今世界上最早的细小石器,重量大约在 5~10 克之间,包含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锥形器等类型,这是一种需要镶嵌在骨质或木质的手柄上使用的石器。这些石器经过古地磁专家测定,年代距今约有 160 万年。在 160 万年以前即有如此进步的石器,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1992 年,河北省文物局考古人员在泥河湾盆地芩家湾村的马圈沟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石器。经过连续的发掘,2001 年出现了惊人的发现:在发掘探方的南部区域,散落着一组以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和天然石块构成的古人类集体进食的场面。多数骨骼上都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迹,生动地展现了古人类群食大象,刮骨食肉、敲骨吸髓的情景。马圈沟遗址的层位更低,年代更早,距今约有 200 万年。

另外,中国科学院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和卫奇,在泥河湾盆地西北部的侯家窑,发现了一处旧石器中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古人类骨骼化石 18 件,包括头顶骨 11 块,枕骨 2 块。年代在距今 10.4~12.5 万年之间。侯家窑遗址出土的石器有 14000 多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出土的数以千计的石球。这些石球最大的超过 1500 克,最小的不足 100 克,它是古人类用于打猎的“飞索石”,举世罕见。

泥河湾地层保存完整,在世界上同类地层中它的剖面最多。泥河湾遗址群没有年代断层,经多年的发掘,已发现有:距今 200 多万年的马圈沟遗址;160 多万年的小长梁遗址;136 万年的葡萄园、广梁遗址;100 多万年的麻地沟、东谷坨、山祖庙咀、霍家地、许家坡、飞梁、东梁、照坡、后土山、芩家湾等遗址;78 万年的马梁、雀儿沟遗址;12 万年的侯家窑、细弦子、山兑遗址;10 万年的曼流堡遗址;7.8 万年的板井子遗址;2.8 万年的上沙咀、新庙庄遗址;1.16 万年的虎头梁、油房、西沟、西白马营遗址等等。泥河湾遗址群于 1988 年开始对外开放,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前来考察,从而拉开了泥河湾对外开放的大门,至今,已经接待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的 500 多位专家和学者,发表了有关泥河湾的各类论文 700 多篇。

中国其他地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以前的古人类遗迹比较重要的还有:郧县人,湖北郧县龙骨洞,1989 年发现两个头骨化石,年代距今约 100 万年~ 80 万年;沂源人,山东沂源县下崖洞,1981 年,发现头骨碎片 4 块、牙齿 8 颗,肱骨、股骨、肋骨各一段,年代距今约 50 万年;南京人,南京江宁县葫芦洞,1993 年当地工人在采石时意外发现一具较完整的头骨化石,后又发现一具,化石年代距今约 35 万年;和县人,安徽和县龙潭洞,1980 年发现一个头骨化石,年代距今约 20 万年;大荔人,陕西大荔县,1978 年发现了一个约 30 岁的男性头骨化石,年代距今约 15 万年;丽江人,云南丽江市木家桥,1956 年发现一女性头骨化石和 3 根股骨,年代距今约 10 万年;许昌人,河南许昌市灵井镇,2005 年发现一破碎的头骨化石和大量石器,年代距今约 8 万年;官渡人,重庆巫山县官渡镇大石洞,发现头骨碎片、牙齿、肋骨、听骨、指骨、肢骨,年代距今约 3 万年;河梁人,重庆巫山县河梁区迷宫洞,1999 年巫山县商人在开放旅游资源时,在迷宫洞深处发现大量古动物化石,后经考古学家发掘,出土了古人类头顶骨化石一件和石器 40 余件,经碳 14 测定,年代距今约1.5 万年。在距今1.5 万年以后,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的曙光已在中国出现,人类将告别洞穴,住进自己建造的居所。

从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成进化的全过程。从距今 1.6 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在辽宁建安县出现的人类最原始的始祖——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到新生代开始后距今 6000 多万年前在安徽潜山县出现的人类直接始祖——世界上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娇齿兽”,再到距今 5500 万年前在湖南衡东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真灵长类动物“亚洲德氏猴”,再到距今 4500 万年前在江苏溧阳市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中华曙猿”。以及此后在云南连续不断出现的古猿,如距今 1500 万年的云南开远古猿、距今 800 万年的云南禄丰古猿、距今 400 万年的云南元谋古猿,人类进化的足迹一步步从中国的北方走到南方。然而,在南方的亚热带丛林中完成了从灵长类动物到古猿的进化过程后,它们又开始向北面的温带发展。在四季分明的长江流域,它们完成了从古猿进化到直立人的分离变异过程,并逐步扩展到中国南北各地。最终,古人类在中国的大地上完成了从直立人进化到智人,再到现代人的人类进化全过程。

人类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在欧洲和非洲都能够发现古猿类动物和直立猿人的遗迹,尤其是在热带的非洲,那里发现的古猿类和直立猿人的化石比较多,寒冷的欧洲却比较少,而美洲和澳洲则因为与亚洲大陆远隔大海,因此几乎没有。不过,有许多人类学家认为,那些迁徙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古猿类和直立猿人与现代人类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科学研究显示,现代人类的基因是如此的相似,以致他们只有可能是在近 10 万年以内,由某地的某一个族群发展并扩散至世界各地而形成。

也有科学家注意到,距今 6 万年前,在东南亚赤道附近的群岛中,曾经发生一次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出来的大量灰尘弥漫了整个地球的上空,给地球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次灾难再一次造成了地球生物的大灭绝。科学家们认为,当时大多数的古代动物,包括古人类都在这次大灾难中死去了。然而,在某地,也有少数古人类幸存了下来,他们逐渐向各地扩展,直到布满全世界。不过在发生这样一场大规模火山爆发的情况下,能够躲过这场灾难的一定是离赤道较远的,穴居在山洞深处的那些古人类。

这次火山大爆发不仅造成了当时的生物大灭绝,而且,因为火山灰长期滞留在大气层中,遮挡了太阳光,从而导致了地球再一次出现冰河期。这次冰河期延续了近 5 万年,直到距今约一万年前,才逐渐结束。因为冰河期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在冰河期形成时,地球上不仅南北两极的冰圈扩大,而且所有海拔较高的山脉和高原都会被冰雪覆盖。这些白皑皑的冰雪会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从而减少了地球对太阳热量的吸收。因此当时像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那样的世界高原地区,都已被终年不化的冰雪所覆盖。而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在低 130多米。

关于人类的起源地,达尔文在提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论后,曾经提出过人类可能起源于非洲。但达尔文的设想没有任何考古证据,只是因为非洲的猩猩等猿类动物比较多,而它们与人类的血缘关系最亲近。此后,欧洲人从考古学入手,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最初,在白人至上主义的思想下,他们认为人类的起源应该是在欧洲。但是欧洲实在找不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古猿类和古人类活动的化石,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人类起源于欧洲的设想,把目光投向非洲。

1924 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距今约 250 万年的幼年古猿头骨化石,它被认为是最早发现的人科动物化石,并被命名为“汤恩幼儿”。1959 年,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瓦伊峡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夫妇,在荒野山谷中历经 20 多年的寻找,终于发现了一个距今约 175 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它被命名为“东非人”。1972 年,路易斯·利基的儿子理查德,在东非肯尼亚的特卡那湖发现了与“东非人”同一类型的一些遗骸化石,并在那里发现了一些简单的石制工具。1974 年,一个由美国、英国、法国考古学家组成的科考队在东非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历尽两年的寻找,在一处沟壑中发现了一具距今约 370 万年的女性古猿骨架化石约 40%的残片,它被命名为“露西女士”,从骨骼来看,她已经可以直立行走,因此被当作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证据。1994 年,美国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瓦什河谷发现了一些约 440 万年前的古猿骨骼化石,被称为地猿始祖种。2002 年,考古学家在中非的乍得发现了距今约 600 万年~ 700 万年的古猿化石,被称为乍得撒海尔人。

因为非洲发现的这些古猿遗迹多是在非洲东部,那里在距今 1000 万年前因地壳的隆起,逐渐形成了高原,因此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原来的森林环境大多变成了草原和沙漠。因此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种从森林变为草原的环境,使猿类改变了生活习性,从树上来到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为直立人,并据此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高原。

其实这种人类起源于草原的观点并不成立,因为猿类不是食草动物,在草原上无法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在森林退化时,猿类动物会发生迁徙,迁移到适合他们生活的森林地区去。而且东非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并非在草原上,而是在峡谷里,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大草原也从未发现过古猿类的化石。实际上近代大量的考古发现都已证明,古人类是居住于山林洞穴里的穴居动物,而并不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露宿动物。在学会建造帐篷以前,在空旷的草原上他们无处藏身,无法躲避夏季的狂风暴雨和冬季的冰雪严寒,更无法躲避猛兽的袭击。

地处热带的非洲其实并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进化,直至今天,对人类来说,那里的生存环境仍然还是十分恶劣。非洲酷热的气候非常不利于人类的劳作,而劳动是猿类进化成人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类的皮肤没有体毛,因此难以抵御非洲强烈的光辐射和烈日暴晒。非洲的热带气候有利于疟蚊和毒虫的滋生,而人类没有体毛的皮肤也无法抵御这些蚊虫的叮咬,因此会染上疟疾和各种热带瘟疫,在没有现代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人类在那里的存活率非常低。

而地处温带的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却非常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那里气候温暖湿润,多山脉和丘陵,森林密布,四季分明,植物在夏季生长繁茂,冬季枯萎。古猿类在地处亚热带的云南繁衍增殖后,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他们迁徙扩展来到长江流域。在这里,夏季他们有充足的植物和小动物可供食用,冬季天寒地冻时他们能够藏身于山林中的洞穴深处躲避严寒。因为这里的冬季树木都已枯萎,难以寻觅到可供食用的植物,小动物也难寻觅,因此,这一方面促使他们学会了在冬季到来之前采集储存坚果类及其他各种食物供冬季食用;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在冬季冒着生命危险去捕食大型动物,这些因素反而造就了他们从事劳动和使用石块、木棒等工具的能力。在长期的劳动和使用工具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他们站立了起来,成了直立人。为抵御冬季的严寒,特别是冰河期到来时的漫长冬季酷寒,他们学会了使用火。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长期的洞穴生活和烤火取暖也使他们的体毛逐渐退化,这也是他们有别于其他林栖和树栖猿类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冬季,他们用火加热冰冻的食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烧熟的食物更好吃,于是他们开始食用熟食,这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体质和智力。随着智力的提高,他们不断地加工改进工具,以提高捕猎的效率,并学会了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技能,最终进化为现代人。

反观非洲,那里找不到古人类长期聚居的洞穴遗址,找不到任何像中国古人类洞穴遗址中那样成堆的、厚达几米的、确凿无误的古人类用火的灰烬遗迹。能够找到的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炭屑和灰烬,那可能只是森林野火和物体自燃留下的痕迹。虽然,非洲也找到了一些石器,但也只是找到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石器,完全无法与北京猿人遗址中一个山洞里就出土 10 多万件石器相比。至于作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所谓证据——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露西女士”,其实我们都知道,猩猩和许多其他猿类也都可以直立行走。而且非洲最初的猿类动物就是从亚洲迁徙而来,后来也会有其他的古猿甚至类人猿不断的迁往非洲。但是,真正进化成为人类的只有那种居住于洞穴中的穴居猿类。这种穴居古猿中国很多,欧洲也可以找到,而唯独非洲没有,因此,最不可能进化出人类的恰恰就是非洲。

其实非洲更为适宜于猿猴类动物的生存。因为猿猴类动物是以植物的果实、茎叶、块根为食,偶尔也会捕食一些昆虫和小动物。而地处热带的非洲一年四季都绿树如茵,草木繁茂,硕果累累。终年都不缺乏可供食用的植物和昆虫及小动物,因此那里的猿类没有必要冒着酷暑去劳动,不辞辛苦的采集储存食物,也根本用不着冒着生命危险去捕食大型野兽。看看现在的非洲,野生动物成群,至今仍然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反观中国大地,野生动物难觅踪影,许多大型野生动物在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就已绝迹。而且生活在非洲炎热气候里的猿类动物也完全没有烧火取暖的需要,反而会因为惧怕火焰的高温,而唯恐避之不及。因此,非洲猿类动物根本没有进化成为人类的必要外部环境因素。

实际上造成人类与猿类分离的决定因素还是地理气候环境,而中国的温带气候,是产生这种演变的关键。正是因为古猿类从中国南部的亚热带丛林迁徙到中部的温带山林地区后,为渡过温带气候的冬季严寒,进入了山林的洞穴中生活,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成了有别于林栖和树栖猿类的穴居古猿。而生活在炎热非洲的猿类动物并没有躲避严寒的需求,因此也没有产生穴居的需要。也正是因为中国温带冬季的严寒使树木枯萎,生活资源匮乏,才迫使那里的古猿们储存坚果和捕猎野兽,从而使他们学会了劳动、使用武器和制造工具,并产生了手与脚的分工,成了直立人。而地处热带的非洲一年四季都不缺乏可供食用的植物,那里的猿类没有储存坚果、捕猎野兽、使用武器和制造工具的需求,因此也不会产生手与脚的分工而成为直立人。同样也是因为中国温带冬季的严寒,使古猿人产生了取暖和用火的需要,而用火又使他们学会了熟食,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体质,并最终使他们产生了从猿到人的彻底变化。而生活在炎热非洲的猿类并没有取暖和用火的需求,因此也不会产生用火而带来的这些进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工作的开展,大量的古人类生活遗迹在中国被发现,一个愈加全面的古人类进化过程全貌,在中国大地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因此世界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古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是起源于中国。人类在中国大地进化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当距今 6 万年前的那次地球大灾难发生后,地球上的生物很多都被灭绝,而灾难造成的冰河期,也使古人类可以获得的食物大为减少,因此他们不得不加快了向四周迁移扩散的步伐。这时他们已完成了人类进化的几乎全部过程,与现代人已基本无异。他们已学会了制造弓箭、渔网、舟筏、缝制衣物等等这些农业文明出现前的几乎所有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使他们能更有效的战胜困难和获取食物,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这些先进生存技能,克服艰难险阻,逐渐向世界各地迁徙扩散,最终布满了全世界。

古人类走出中国向世界各地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三方向:往西、往南、往东。他们在中国本来皮肤是黄色的,属黄色人种,迁徙到世界各地后,因各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肤色和体貌特征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形成了不同肤色的人种。

往西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中国西北经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另一条是从中国东北沿西伯利亚森林地带越过乌拉尔山脉到达欧洲。向西迁徙的古人类由于长期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那里的太阳紫外线辐射较弱,因此皮肤逐渐变白,而寒冷的气候也使体貌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成了白色人种。后来白种人有些经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越海达到了北非,也有些经中东到达了北非和阿拉伯半岛。

往南的路线也有两条:一路从亚热带的中国南方,进入热带的东南亚半岛,然后越海来到地处赤道的东南亚群岛。另一路经中国西南和缅甸进入了酷热的南亚。这些地区都在热带,太阳紫外线辐射非常强烈,因此他们的皮肤逐渐变黑,成为棕色人种或称小黑人种。当时地球还处于冰河期,海平面比现在要低 130 多米,因此,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一些海脊和海岭都露出了海面,形成了一些海岛和大陆桥,因此古人类可以通过这些海岛和大陆桥逐步迁徙到达澳洲和非洲。另外,生活在东南亚群岛上的古人类有很多以出海打鱼为生,而海上的风暴、季风和洋流常常会使他们漂流到澳洲和非洲海岸,他们也可能因此而在那里定居生活了下来,成了澳洲人和非洲人。非洲因为地处赤道,太阳紫外线辐射特别强烈,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皮肤变得更黑,他们成了黑色人种。而澳洲地处亚热带,太阳紫外线辐射不是特别强,因此澳洲人仍然是棕色皮肤。据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人类到达澳洲的时间比较晚,大约是在距今 4 万年~ 5 万年。

往东的路线是:从中国东北,经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最晚,据考古发现大约只有 2 万年的历史。因为美洲与亚洲远隔浩瀚的太平洋,唯一距离较近的白令海峡也是处于极寒冷的北极圈内,古人类很难到达。估计是在距今约两万多年前人类学会了用野兽毛皮缝制成厚厚的御寒皮袄,生活范围扩大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北极圈内,然后在酷寒的冬季,越过冰封的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的阿拉斯加。也可能是在最后这个冰河期海平面很低时,白令海峡或阿留申群岛露出了海面,形成了连接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的大陆桥,古人类通过那里到达了北美洲,然后逐渐扩散到了美洲各地。因为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不长,而且美洲大部分地区都不是很热,太阳紫外线辐射也不是很强,因此他们基本上还是保持了原来的黄色皮肤,都属黄种人。

越海到达非洲后皮肤越来越黑的黑色人种,逐步扩散布满了以撒哈拉大沙漠和红海为界的非洲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形成了所谓的黑非洲。而从欧洲和西亚南下的白种人却占据了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北非和红海以北的阿拉伯半岛。撒哈拉大沙漠和红海成了黑种人与白种人之间明显的自然分界线,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实情况。而持人类起源于非洲说的人却认为,非洲黑人是沿红海进入阿拉伯半岛和中东,然后一路往北到达欧洲而形成白种人,另一路往东到达亚洲,然后经亚洲到达美洲和澳洲而形成黄种人和棕种人的。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在红海和撒哈拉大沙漠以北,应该有人种的肤色从黑种逐渐变为较浅色的棕种或黄种,然后再到白种的过渡,但现实情况显然与此完全不相符。因此,从人类肤色的分布情况来看,也完全否定了人类走出非洲说。

近年来人类学家运用了基因检测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地。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基因检测,结果发现:非洲人的基因变异最大,基因多样性最多,其中尤以埃塞俄比亚为最。而东亚的中国人基因变异最小,基因多样性最少。在非洲与东亚之间呈现有规律的递减。这一结果再一次充分证明了,现代人类是起源于东亚的中国。因为,人类在迁徙的过程中基因会发生变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迁徙得越远,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变异就越大,他们的基因变异也就越大。另外在迁徙的过程中,与他们交配的族群也更复杂多变,这也使他们基因多样性越来越多,在遗传学上这称为杂合体。而留在原地没有迁徙的族群,他们的生存环境基本没有改变,他们交配的族群也比较单纯,在遗传性上这称为纯合体。

因此,在人类发源地的中国,人类的基因变异最小,基因多样性最少。而非洲的迁移路线离中国最远,所以他们的基因变异最大,基因多样性最多。为什么埃塞俄比亚的基因变异尤其大呢?因为非洲北部被撒哈拉大沙漠隔绝,只有通过地处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西亚的白种人才能到达东非。因此,一些来自西亚的白种人从这里进入了东非,并与这里的黑种人发生了交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而且都是基因变异最大的人种交配在一起,他们的基因变异当然是最最大的。

其实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这种从东亚往世界各地的人口迁移和文明传播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关于此,我们在后面的历史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直到 16 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以后,这种人口和文明的迁移传播方向才开始有所改变。但基本上都遵循着,人类从强势地区向弱势地区迁徙扩张,人类文明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传播扩散的规律。 1jO1MAM/qX+I2NudzHjJn9byFYRcyUwubjThP7YUeE4gT/rAW+olWsFj8O42rrs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