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南唐词研究情况述评

唐五代词历来被学界视作词体发展演变的原初状态,词在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堪与先秦诸子散文、汉魏乐府诗相并提。这一时期包括中晚唐文人词、敦煌曲子词、花间词、南唐词等,在词体价值和地位都不稳定的历史环境中,于题材、意蕴、技巧风格等方面为后世特别是宋词体创作提供了范式,并有助于逐步确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人冯煦在评述唐五代词发生发展中特别推崇南唐词的价值,甚而将其称誉为“词家渊丛”,为冯延巳词集所做的序《阳春集序》中云:“词虽导源于李唐,然太白、乐天兴到之作,非其专诣。逮到季叶,兹事始发,温韦崛兴,专精令体。南唐起于江左,祖尚音律,二主倡于上,翁(冯延巳)和于下,遂为词家渊丛。” 此序为较早的唐宋词学批评资料,影响深远。回溯词体研究的历史,毫不夸张地说,对南唐词的欣赏和研究伴随贯穿了中国词史发展的整个历程。

以现有文献资料梳理学界对南唐词的研究,可考资料主要从散见的宋人诗话、词话、笔记、词籍序跋、词学专著来看,宋代李煜文才已广为人知,作品也流传广泛,较早进入词学批评视野,评点较多。如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宋太宗称誉李煜“好一个翰林学士”,苏辙题后主《临江仙》(樱桃落尽)云:凄凉怨慕,真亡国之声也。李清照评江南李氏君臣词云: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有些评点较为突出的就是集中于纪词本事,如蔡绦《西清诗话》、陈鹄《耆旧续闻》、葛立方《韵语阳秋》、张邦基《墨庄漫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皆记李煜于城破之际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王铚《默记》、陆游《避暑漫抄》则论李煜被俘后因作词而引杀身之祸。明清时期对南唐词的研究,进一步与当时文艺观词学思想相连,注重南唐词言情特质和词学地位,与宋人较浓的政治色彩相比,更多的是鉴赏肯定南唐词本身的价值。如清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沈谦语: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皆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明清两代辑录唐五代词有比较重要的两项成果,明万历年间董逢元辑录的《唐词纪》和清康熙年间编纂《全唐诗》,是整理研究南唐词学的宝贵资料。目前可见的宋明清时期相关记叙南唐国别历史,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事,词人词作本事的正史、野史、笔记小说、别集、词话诗话等,主要有(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南唐)徐铉《徐公文集》,(南唐)李建勋《李丞相诗集》,(宋)陆游《南唐书》,(宋)马令《南唐书》,(宋)陶岳《五代史补》,(宋)郑文宝《南唐近事》、《江南余载》、《江表志》,(宋)龙兖《江南野史》,(宋)陈彭年《江南别录》,(宋)路振《九国志》,(宋)无名氏《五国故事》,(宋)王溥《五国会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宋)魏泰《东轩笔录》,(宋)文莹《玉壶清话》、《湘山野录》,(宋)张师正《倦游杂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明)阮阅《诗话总龟》,(清)李调元的《全五代诗》,(清)吴任臣《十国春秋》,(清)彭定求编《全唐诗》,今人陈顺烈、许佃玺《五代诗选》,以及(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胡仔《苕溪渔隐词话》,(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明)杨慎《词品》,(明)徐士俊、卓人月合辑《古今词统》,(明)茅暎编选《词的》,(明)陈子龙《幽兰草词序》,(清)彭孙遹《旷庵词序》,(清)贺裳《皱水轩词筌》,(清)郭麐《灵芬馆词话》,(清)王士祯《五代诗话》,(清)刘熙载《艺概·词概》等。

进入20 世纪,南唐词的研究与二三十年代和80 年代两次大的词学思潮联系紧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二三十年代的研究成果首先体现在对唐五代词的研究渐呈系统,重视词籍辑佚的整理工作。清末民初,较早从事唐五代词辑录整理的学者王国维编选了《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涵盖了包括花间词人、李璟、李煜的《南唐二主词》《金筌词》《红叶稿》《浣花词》《薛侍郎词》等作品,这被视作第一部唐五代词集,共二十卷,各卷之后附有跋,列举辑录依据,其辑录体例及文献价值影响深远。此外还有刘毓盘编著《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林大椿辑录《唐五代词》、胡适的《词选》中胡适对李煜词推崇备至。南唐词人在唐五代词众多流派中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一时段研究李后主及其词较有成果的还有郑振铎《李后主词》、曹雨群《李后主的著述及其版本》等。

30 年代词学界对词的起源问题、词史、词籍以及词人都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如刘毓盘《词史》、胡云翼《中国词史大纲》、王易的《词曲史》等。出版了多部相关南唐词人年谱及评传,如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衣虹《南唐后主李煜年谱》,郭德浩《李后主评传》,夏承焘《冯正中年谱》《南唐二主年谱》,此外,学界开始从词人身世、社会环境、宗教等方面深入分析作品文本,如龙沐勋《南唐二主词叙论》。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唐五代词集整理方面,张璋、黄畲的《全唐五代词》,较为全面地收录南唐词人李璟词 5 首、李煜词 45 首、冯延巳词 112 首。这一时期产生了对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璟、李煜等词集的新校注本和生平更详备的考证。如曾昭岷《温韦冯词新校》,杨琳《冯延巳还是冯延己》,傅正谷、王沛霖《南唐二主词析释》,高兰、孟祥鲁《李后主年表》,此外还有傅璇琮、张枕石、许逸民编纂的《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等,为深入研究南唐词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也是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文艺理论不断渗入,词学研究开始从意识、意象、文化学、比较学等角度对南唐词进行观照。20 世纪 90 年代这些研究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21 世纪初随着对唐五代词综合性文献整理和综述研究的加强,对南唐词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比较突出的是关于南唐词接受史研究和唐五代词定量分析。

总体而言,对南唐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1.作品文本的编纂整理:如王国维编纂的《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林大椿编《唐五代词》,1980 年张璋和黄畲合编《全唐五代词》。

2.重要词籍校注:比较有影响的是对《阳春集》《南唐二主词》的校订,以及 50 年代詹安泰著《李璟李煜词》和 80 年代曾昭岷著《温韦冯词新校》。

3.词人生平年谱的整理:如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唐圭璋《南唐二主年表》《李后主评传》,陈尚君《花间词人辑》等一些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

4.重要词人的研究:依据创作成就和文学地位对南唐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二李一冯,并从多角度分析词人词作。

5.风格流派渐趋清晰:词史演进中,唐五代词虽处于词体发生发展阶段,但敦煌曲子词、中晚唐文人词、花间词、南唐词,各阶段风格相对鲜明和集中,加强风格流派的研究也将探究南唐词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6.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拓展新的理论视野:尤其体现于新时期以来对南唐词的研究走出僵化、狭窄、单调的学术套路,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如比较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为南唐词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n/NE0j4raryZIMVUSQbsqXYaEXIQ6tBxiH6u3AdH9UexE2SYsKgadLQreK6TmHx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