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词中元宵

1.都市狂欢夜

初次读到宋词中写元宵节狂欢的情景令笔者惊讶,并非是下班后匆匆买几袋速冻汤圆、或早或晚匆匆吃了就过了节,那是全城上下的狂欢节。

1000多年前的元宵节是五彩缤纷的城市发生和上演无数人间欢乐的节日。

在我们的想象中,农业社会,虽然是城市,夜生活能丰富到哪儿去?在史料的记载中,古代的都城还实行“宵禁”,为了皇室贵族的安全,全城禁止居民夜行,并有官兵巡街查防。但是,元宵节期间,皇帝会下令取消往日的“宵禁”,允许居民通宵达旦观灯游赏。这种间歇式的“开放”管理,不只是一种“善政”的需要,确实是“民生”的需要。全城人多少天的热情、智慧、欢乐、思恋因这个节日突然引发,并涌动。

热情、智慧、欢乐和思恋涌动在恋人间,涌动在突然相遇的故人间,涌动在一见钟情的情侣间,涌动在相依相偎的亲人间。

热情、智慧、欢乐和思恋也涌动在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成为流传千古的故事,成为我们今天诵读的美文,成为我们历史的记忆,成为我们今天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也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城市的一份大参考。

柳永的《迎新春》正是引起笔者这样思绪的一首词。

迎新春

柳 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词首三句“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中嶰管,指箫笛等竹制乐器;律,指用竹管或金属管做成的定音的仪器;青律,引申指音乐或其他事物的律变和规律。此处以嶰管变青律带出季节的变换,以节令之变换,突出帝京新春和暖,天气晴朗,气候宜人,为引出下文节日欢乐气氛,给读者暗示和引导。

“庆嘉节、当三五”中的“三五”,即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但这只是一个概括的和习惯性的说法,宋代元宵节并不是只有正月十五一天,而是正月十四及以后的四天四夜。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每年灯节从正月十四至十八日放灯,至十九日收灯,故元宵节在宋代惯称“帝城五夜”,元宵节延长至五夜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元宵节节日的作用和效率,使元宵盛况受益于民。

“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这几句中的“罗绮”“香风”代替男女人群,“九陌”“十里”极言热闹的面积之大,“绛树”,指张灯结彩的花树,“鳌山”,灯彩堆成一座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的山。箫,代表管乐器,鼓,代表板乐器,节日里吹吹打打,箫鼓喧天,热闹非凡。“列华灯、千门万户”这两句描写元宵节所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穿锦衣着华丽装饰游玩赏灯的人到处都是,十里长街上点燃的蜡烛、灯笼像火树银花一样怒放、高高的彩灯堆成像巨鳌一样的小山,还有各种器乐吹吹打打、箫鼓喧天、热闹非凡。

《迎新春》表达的是当时都城汴京元宵佳节的游乐盛况,读到此时我们已经看到了城市一派节日的华丽。在正月十五庆元宵佳节的时候,都市笼罩着阳春和暖的气氛。节日的晚上,千家万户挂着华丽的彩灯,城市里到处飘拂着罗绮香风。张灯结彩的花树像火把一样点亮了十里花街,还有高耸成山的灯彩,喧天的箫鼓。

此时我们看到了气候、灯景、乐器等热闹的街景,但是,狂欢夜的主角——人,还只是衣锦飘香、若隐若现。

接下来,词作者以静带动,让我们从热闹的街景中抬起头欣赏月亮,并以“渐天如水,素月当午”表明时间的推移,月亮渐渐升高,时候已经是午夜,月光如水泻地。

但是,此时是宋朝元宵节的月夜,不是唐朝的《春江花月夜》,词作者引领我们在此时此地、在这样的月夜看到的不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静夜,看到的不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静月,看到的也不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静景,当然,引不出词作者和我们“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幽思。

这是宋朝都城的月夜,是人潮涌动的月夜。这月夜与唐诗《春江花月夜》相比完全是另一派景象,除了千门万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香风飘荡,十里长街灯树闪烁,彩山高耸、箫鼓喧天之外,这月夜并不只有月和灯景是主角。

在宋朝都城的月夜,在千树万树的花灯中,在千里万里的月光中,是无数涌动的人,是各种各样兴奋的人群。

这月夜是人的会聚,人如潮涌,是人感情交流的大舞台。在太平繁华、民康物阜的京城,元宵佳节正是狂欢极乐的月夜,是人作为主角的月夜。

作者用了三句话来描述元宵节月夜狂欢的风情,“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绝缨”“掷果”是两个典故,形容男女之间的吸引和相娱。

“绝缨”说的是“君子好逑”的故事,相传在楚庄王一次夜宴群臣的晚会中,忽然蜡烛熄灭,全场漆黑一片,武将唐狡趁黑牵扯王妃许姬的衣服,企图亲近,许姬在惊慌中扯断了唐狡帽子上的缨带留证,要求楚王查出此人,庄王却命令在点灯继续欢饮前每个人都扯断冠带。事后,唐狡很感激,后来又为庄王立了大功。词中用“绝缨”形容“君子好逑”。

掷果,讲的是美男受追捧的故事。晋男子潘岳英姿美仪,潘岳时常在街上被女性遇见后,都是被团团围住,并朝他扔花果,他常常满载花果而归。后来,多用“投果”或“掷果”比喻妇女对男子的爱慕。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给我们呈现的是那样一片景象:花果飘香的路上,留下无数扯断的缨带,丢掷的花果,有多少激情狂欢的故事发生;花阴烛影中,有多少帅哥靓女奇遇结缘,有多少两情相悦的人儿倾诉衷肠……太平盛世,举国齐欢。

宋祁的一首《鹧鸪天》以及随后发生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夜遇美女而起相思之意的感情经历,为柳永的这首词中的“少年人、往往奇遇”作了一个详细生动的注解。

鹧鸪天

宋 祁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词中“灵犀”,指犀牛角。古人把犀牛视为灵异的动物,因为犀牛角的中央有像线一样的白纹,直通两头,后人多用“灵犀”比喻两人心心相印。词中借用李商隐的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心灵上有默契的恋人那种心领神会、不宜公开的隐秘感情,以及两人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恨不得化作彩蝶双双避开世人的痴情。

金作屋,借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小时候喜欢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并说过“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贮之也”,这里用“金作屋”指代宫女居住的豪华后宫。

这首《鹧鸪天》讲的是,在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节日之夜,在“车如流水马游龙”的繁华大街上,宋祁的车与另一个车迎面相撞,“画毂雕鞍狭路逢”,拥挤之中各自的车夫在赶马调整车的去向;宋祁看到对面车中绣帘后的美女,听到了她的娇声轻语“这不是小宋吗?”眉目传情间,宋祁心中激起一番情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恨不得化作蝴蝶随那花车而去。虽然是初次遇见,但那简单的一颦一笑都让自己感到无限美好,传递了无限柔情。只可惜马车早已擦向而过,一见钟情的美人已消失在如水人流中,“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这首相思词不胫而走,迅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金曲,传至皇宫,当皇帝知晓这个故事后,遂萌生消除有情人之间的“万重蓬山”,下令将与宋祁相遇的宫女找出来,赐予宋祁为妻。

宋祁的奇遇以及良缘,只是“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中的一个记载下来了的“佳话”,还有元宵夜无数的奇遇、良缘在宋代的城市中,也在我们的想象中。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从元宵节的风光热闹词作者又转到对城市承平繁华的感叹,良辰美景与城市太平景象相互交融,词作者的感觉是如此吉祥、贵气,并为热闹背后的城市“佳话”“奇遇”、吉祥富贵深深感动,对此美景充满留恋,以至于开怀畅饮、文思酒兴勃发、一醉方休,“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当年的元宵节,因为柳永的这首《迎新春》,在穿越千年之后,那些“佳话”“奇遇”,那份吉祥富贵,仿佛陈年美酒,使世人久久回味。

辛弃疾的《元夕》,也是一首描写元宵夜狂欢的词,《元夕》像柳永的《迎新春》一样,写到了元宵夜的彩灯、人流、乐声、美女,遣词造句是那样的别致、华丽、婉约、使我们像读柳永的《迎新春》一样,读后难忘千年之前的中国狂欢夜。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节皇帝下令取消“宵禁”,取消“宵禁”的规定仿佛东风“夜放”催开了千树万树花灯,也吹落了射向半空的焰火礼花。“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节日的大街上不仅有花灯,有焰火如花的流星雨,有月光映照下鱼形和龙形的灯彻夜舞动,还有宝马、美人、香车、箫声。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节日的夜晚,大街上美女如织,她们头上戴着珠宝,摆动的首饰像鹅黄色的柳丝一样飘拂,欢语中透出款款深情,但美人的亮丽和笑语随车而去,一晃而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人流车流中要追寻到自己中意的美人,是那么不容易,要“众里寻他千百度”,但在蓦然回首中,却发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那是怎样一种惊喜。

很难想象,“花千树”“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作者辛弃疾在抗金的战场上是“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的武将,辛弃疾在战场上的英雄本色与这首词的婉约似乎毫无相似之处。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被金国占领,他在金人统治下长大,21岁投奔山东同乡耿京领导的忠义军,加入抗金行列。后来,辛弃疾代表义军归附南宋朝廷,当他带着皇帝的命令北还时,义军首领耽京被部下张国安杀死,大部队也被张国安拉着投降金国,驻守在山东济州。辛弃疾带领五十勇士直奔济州,借口求见张国安,闯入大殿内杀死了张国安,并策反济州守军,将起义抗金的大部队重新带回南宋都城。

辛弃疾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驰骋沙场的豪迈,也不放却心底万般柔情。英雄只在特殊场合,生活却是感受平常,如果没有他那平常的心,我们就不会读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佳句。没有那一代人留下的文字,我们就不会想象有那样华丽、狂欢的元宵节。

在柳永和辛弃疾这两首描写元宵节的词中,比华丽的街景更令我惊讶的是那些狂欢的人群,那些狂欢的人的激情与欢乐。人生是忙碌的,但人生总不能直线忙碌下去,从来人生多艰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不能总是忙忙碌碌,人生需要休闲来调剂。如同大餐美味少不了作料,人生少了休闲,那将是多么乏味的回忆。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就已经悟出了这个道理。

元宵节,城市撤除戒严,全城花也“夜放”、人也“夜放”,到处是彩灯花树,满城是罗绮香风,这样的良辰美景,忙里偷闲去逛逛街,花点工夫去看看亲戚和朋友,或者是在节日中找到暗恋已久的心上人,或者是遇到一见钟情的佳人,那真是人生乐趣所在。

节日,无疑是休闲的最好借口,元宵节,正是古代名副其实的休闲狂欢节。

但是,大餐缺少作料不能成为美味,大餐缺少烹饪、缺少火候,照样也不会使美味成真。取消“戒严”、华丽的花灯街景、延长元宵节前后时间等管理措施正是这节日狂欢的“火候”。

2.那时的“黄金周”

在宋词中,我们看到元宵盛况并不只是正月十五那一天,“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元宵之前都城早已是歌舞升平,为元宵盛事铺开了彩色序幕,在晁端礼《鹧鸪天》一词中我们可以读到此种情景。

鹧鸪天

晁端礼

阆苑瑶台暗路通,皇州佳气正葱葱。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阆苑瑶台暗路通,皇州佳气正葱葱。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阆苑瑶台,指华美的宫苑楼台;皇州,指当时宋都城东京;淡荡风,指和风。还未到元宵节,但都城喜气洋洋、佳气葱葱,华美的宫苑楼台人来车往。明月笼罩高楼,午夜笙歌回荡在和风中。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在一派节日的气氛中,都市的大街上,满城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放眼望去酒楼画阁林立,绣户珠帘盈盈;雕车宝马金碧耀目,欢声笑语于柳陌花衢,笙管弦乐于茶馆酒肆,万家行乐醉醒中。在这个都市“万物充盈”“万国景仰”“礼乐纵横”;“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而“集四海之珍奇”流通于街市,人们生活富庶喜乐,这里何须等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天天都在过节。

据史载,除了宋代元宵节长假以外,唐代也有过春节、冬至时的“黄金周”长假,唐玄宗曾颁布《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与宋元宵节十四到十八放假日期不同,唐春节长假以大年初一为界,初一前后各放三天假,加上初一,刚好一个“黄金周”。

在农业社会,春节之前是农活闲下来的时节,不仅春节放长假,春节之前的节日也多,假期也多。进入腊月,有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过小年;紧接着还有立春;腊月期间碰上皇帝家里红白喜事,全国也要放假;对于官员而言,每十天还有“旬休”;过了春节黄金周,又是元宵节。所以春节前后节日一个连着一个,遇到好年景好皇帝,春节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周,几乎是一个多月了。

看来,无论在哪个朝代,体察民生、安邦治国不仅仅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富强问题,在这些之外,还不能缺少休闲娱乐。

在宋词中,因为元宵盛况不只是元宵节那一天的狂欢,我们可以看到元宵节的“狂欢”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当时的深刻感受,多少年后仍然是他们回忆往事刻骨铭心的记忆。人们难忘元宵节那持续多日的盛况,难忘元宵节夜夜的游乐,在这些盛况游乐的背后,是人们感受到轻松、快乐、安宁、富贵、奔放、充满激情的生活。李清照中年时在南宋都城面对灿烂的晚霞,面对全城大街小巷花灯如山耸立、鼓乐喧天,情不自禁回忆起往日青年时代的元宵节: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在南宋,李清照失去了丈夫,这是她家庭唯一的成员和依靠,她融不进眼前的欢乐,她难忘昨日的欢乐记忆:那时天下太平、家道隆盛,恰值青春年少,每逢元宵节总要用各种首饰特意装扮一番,与闺中好友簇拥着上街观灯,尽情欢度元宵之夜。

欧阳修是先于李清照出生的北宋词人,他没有经历李清照那样国破家亡的经历,但他对元宵节狂欢深刻的记忆与李清照是相同的。他的《御带花》一词里开头两句“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这是作者记叙京城生活中人们对元宵节的看重,也是直言自己对元宵节的“偏爱”。词中大段的描写,全部是作者形象比喻以及记叙京城元宵夜的繁华富丽景象。

御带花

欧阳修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腾虎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青春,指春季草木青葱。春天何处风光无限,那就看看帝京的元夕吧:万重灯彩,将夜空装点得金碧辉煌。

“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腾虎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宝檠银釭,指华丽的灯架和灯盏;耀绛幕、龙腾虎掷,各种罩红色纱幕的灯像龙飞虎跃。在元宵夜的金碧辉煌中,华美亮丽的灯盏,如龙腾虎跃一般在眼前舞动。在繁华的大街上,放眼望去,远处是一辆辆雕轮绣毂的轿车,穿梭于王府权贵府邸之间。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在温暖明亮如白昼的灯火里,乐府里歌女宛如天仙般美丽。锦绣般的大街上,少年人成双成对,倾诉衷肠。

“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在狂欢中不知不觉月亮已经发白,拂晓即将来临、夜晚的钟声越来越弱了,但是“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虽然夜已经发白,清晨寒意拂来,但对那些正当青春年少的男儿,面对狂欢夜的良辰美景、美女、美酒,不畅饮到醉,回来如何甘心?

当年元宵节的狂欢那是与青春年少一样美好的回忆。

3.华灯、美女

在描写欢庆元宵盛况时,华灯、美女,是咏元宵词中少不了的两个主题,很多词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提到这两个方面。而且,不少词的作者如笔者一样对元宵节花街灯市的繁华和风流胜景感到惊讶,所不同的是:笔者是初次读到时的惊讶,他们是初次见到时的惊讶。如李邴《上元》一词:

上元

李 邴

帝城三五,灯火花市盈路,天街游处。此时方信,凤阙都民,奢华豪富。纱笼才过去,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北顾南顾,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归去。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

“帝城三五,灯火花市盈路,天街游处。”三五即正月十五,天街指京城大街。正月十五京城到处都是灯火花市,富丽堂皇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游人。“此时方信,凤阙都民,奢华豪富。纱笼才过去,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凤阙,指都城;小来且住,即暂且停留;才子艳质,指靓男美女。看到帝城三五时的花街灯市,看到满街携手并肩低语的才子佳人,才能相信京城市民如此奢华豪富、风流胜景。

“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北顾南顾,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归去。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北顾南顾,即四面望去;神仙无数中的“神仙”指代青楼妓女;末句中胡觑,指随意窥视。词人初次置身于倾城游乐的人流车流中,游街逛市、观灯赏花之余,左顾右盼,看才子佳人成双成对,看美女买玉梅争戴,看酒楼歌舞升平、歌女舞女无数,看得词人眼花缭乱,引魂似醉。但这位词人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所以自我心理暗示,如果抵挡不住这些香车美女,“不如趁早,步月归去”。

“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

是的。人性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

宋代的华灯,当然不是电灯,那是千万支蜡烛的聚集,但那不是简单的蜡烛堆集,万盏蜡烛藏在龙形或鱼形的草把里,外面有青布包裹着火把,这些火把挂在城门的大门上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举在大街上游走,宛如鱼龙舞动。

元宵节的灯火除了火把形状外,还有像星星一样闪烁的万千灯盏,那是实实在在的各式各样的灯。在伊水文著的《宋代市民生活》一书中列举了20多种形状的灯的名称,那些灯名大多是我们今天不知道的,如用白玉做成的福州灯;浑然如玻璃球的新安灯;五色琉璃制成的苏灯;用五色珠为纲,下垂流苏,灯上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的珠子灯;珠光宝气围绕着星星的万眼罗灯;还有坐车灯、衮球灯、槊绢灯、日月灯、诗牌绢灯、诸般王留珊子灯、诸般巧作灯、平江玉珊灯、罗帛灯、沙戏灯、火铁灯、进缒架儿灯、像生鱼灯、一把蓬灯、海鲜灯、人物满堂红灯,等等。

那些灯名中也有些是我们能想象到的和比较熟悉的,如镞镂精巧的羊皮灯;如球灯、镜灯、字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以及竹制的莲花灯等。

那些灯中今天我们最熟悉的是走马灯,那种回转如飞、灯罩上绘出各式传说人物的走马灯,仍然是现在节日中人们喜欢的装饰品。

元宵节的灯火除了火把、灯笼外,一盏一盏莲花灯的烛光也是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记忆:长竹劈开一半,下面是花柄,上面劈开的部分仿如盛开的莲花花瓣,中间放点燃的蜡烛,烛光火红,成片的红烛在风中摇曳,在烛光的映射下,一盏盏莲花灯宛如沾上清露,逐渐烧残而销蚀,但很快又接上了一支支怒放的红烛。

元宵夜的灯火就是那样愈燃愈旺,随销随点,纵有风露,也丝毫不减其灿烂光灼,这就是周邦彦《解语花·上元》一词开篇给我们描绘的情景: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词名中的“上元”即元宵节,根据道教的说法,在古代又称为上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元宵夜,满城烛光在风中怒放,一派灯火通明。抬头望月,月色是那么皎洁,似风华绝代的美女,那里确实也住着仙女嫦娥。嫦娥带着女子特有的香气,如同桂花一般令人向往,在云开月出之际,“耿耿素娥欲下”,那仙女似乎正在朝我们飘飘而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在良辰佳节之际,在灯火通明和月光映照下,有多少平常不出门的美女都出来观灯赏月了,她们衣着淡雅,楚楚细腰。在箫鼓喧天、人影参差中,一路上飘满沁人心脾的香味。天上嫦娥、地上楚女,这情景是天上人间,还是人间天堂?

眼前这热闹的元宵夜,又让词作者想起了当年京城元宵赏月的情景。那也是“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京城上元之夜也是烛光在千家万户门前闪耀,大街上满是观灯赏月的游人,还有坐着考究的金丝轮子马车出去约会的美女,她们与人约会见面时,身后常常还有骑马男子跟踪护从。

可是,“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那是多年前,年轻时的热闹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饱经沧桑的自己,已经没有昔日狂欢达旦的激情了。“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眼看着夜渐深沉,不如乘车赶快回家,远离欢歌艳舞的热闹。

周邦彦词后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给我们一点感叹年华老去的悲凉;但是,他淡淡地看“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他欣赏那些在鼓乐喧天、人影参差中的纤腰楚女衣裳淡雅,满路飘香麝。他的叹息似乎在提醒我们,人生的每一时刻都是唯一的;既然如此,那也是在提醒人们,人生该来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你必须面对的,淡然处之而不是过度喜怒哀乐,才能承受那些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也许,这些也正是词作者所做到了的,因为正是他在年华老去、历经沧桑之后,还会写出这么美的元宵节之夜,千年来留给我们后来人欣赏和感叹。

“从舞休歌罢”的叹息只是随风而逝的一句啰唆话而已。

元宵节,不仅仅是龙擎烛戏,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还有无处不在的美女,她们总是用各种装饰把自己打扮得分外娇艳。在宋代,女性首饰因为游玩产生大量需要,其式样和制作工艺因而大量翻新,以至于各种各样的首饰多得不知道怎么用书面文字称呼其名。如晁冲之《上林春慢》中对元宵节的描写,就会引起我们对当时这些生活细节的想象。

上林春慢

晁冲之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扁金锁。

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著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嚲。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中“宫花”,即皇帝赏的花,元宵等节庆日皇帝要在皇宫里“赐群臣宴”,并“赐臣僚花”;凤辇,指皇帝所乘的轿车;龙擎烛戏,火把灯挂在大门左右两边上立起来,像双龙戏走一样;端门,皇宫正门。“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是说作者傍晚刚刚参加国宴,受到皇帝的接见,帽子上戴着皇帝赏赐的花,衣服上沾满了皇室的香气,当上了国家级劳模心情很舒畅,走在大街上还在回想刚才的光荣和兴奋。而且,因为心情好他自己的兴奋与大街上的兴奋合二为一,他马上又沉醉在热闹的元宵夜中。他看到“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皇宫大门前万枝灯火,一片辉煌。

“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扁金锁”,禁街,指皇宫周围的大街,那里平时禁止行人往来;“不扁金锁”中的“扁”,上锁之意,“不扁金锁”强调指禁街不禁。节日氛围充满往日戒备的禁街,满大街上都是车马,在一轮明月和满城灯火中,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

“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著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看,那灯火如画的高楼上有女子向街上意中人投掷花果,她们穿着纱裙、身材苗条,隔着珍帘望去也是满脸欢笑;各种首饰为她们锦上添花,“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蛾、蝉、蜂、蝶、雪柳、玉梅、灯毯等装饰使那些女子袅袅满头,髻鬓篸插,美丽妖娆。

“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嚲。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翠翘,也是古代女子一种首饰,此处指代女性。嚲,音朵,下垂之意。夜深了,但是高楼上的宴赏往来如同大街上的车流人马一样昼夜不止,有无数人正在此时讨美女的欢心;有无数美女在元宵节夜夜欢度,直到拂晓才酒醉归来,虽然脸带倦容,向“晓窗梳裹”,但是来不及休息一会儿,她们又要出门了。

这就是元宵节,不仅词作者自己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心情欢畅,全城都在狂欢,包括那些锁在深闺的玉楼人。

这首词像记事式的流行歌曲一样,为我们通俗地展现出宋朝元宵节的风情和盛况。词中的诸多细节使人觉得这元宵节过得真讲究,非比寻常日子。除了城市、大街、香径、花荫的各种华丽装饰外,皇宫周围的大街也“不扁金锁”对百姓开放,大臣可以得到上级的宴请,并且还可能“帽落宫花”,带上由皇帝赐予的花果。女性在这华丽的节日里,各种各样的首饰、袅娜衣衫衬托得她们无比妖娆。在满城灯火和月光中,那些穿着新衣、戴着鲜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人不游乐至深夜根本不尽兴。

4.人月圆
人月圆·元夕

王 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这首词与前几首写元宵节的狂欢夜景相比有些不同,在描绘元宵夜景的同时,传达的是华灯盛照时,月圆人也圆的幸福。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早春桃花正在绽放,正月十五的元夕来临了,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也是相恋相知的人相约见面、共度良宵的时刻,得把节日穿的裙装拿出来试穿一下,准备迎接“人月圆时”的欢庆时刻。

“禁街箫鼓,寒夜轻永,纤手同携。”在京城的街上,不仅灯火辉煌,而且箫鼓朦罩,拉着女友纤纤细手,逛街观灯,感觉这夜晚深长而温暖。

“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五更打完,天就要亮了,但在这月圆之夜,在这欢乐的节日之夜,在这人月同圆的幸福时刻,也是城市的不眠之夜。即使天将破晓,更阑人不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亲人们在温暖的室内相聚,笑语声不时从一家家帘帏后传出来,天涯共此时。

灯火相映,月光如水,箫鼓喧天,车马人流络绎不绝,那仅仅只是元宵节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也是元宵节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是元宵节的重要目的,这就是亲人的欢聚。

元宵节如果灯市依旧,月光依旧,但没有人的团圆或者佳人失约,那将是比平日双倍的惆怅。《生查子·元夕》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描写元宵节的。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用平淡隽永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另外一个元宵节常见的“人月圆”的故事:去年元宵节,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满街花市被灿烂灯光朦罩,大街上一派节日的欢乐,我们相约在月亮升上树梢的黄昏后,节日的欢乐酿造青春和爱情的美酒,烛光和月光是我们两情相悦的见证。

但是,今年元夜时,我们却是天各一方,虽然“月与灯依旧”,只有我独自看着满街的热闹,泪水禁不住湿透衣袖。那酿造爱情的美酒依旧,但在这一片欢乐中,我就像一叶漂移的浮萍,被那一片欢乐和灿烂的灯火击打得到处游荡,孤独地浮在这热闹的节日之外。没有你,就没有去年元夜时的那份欢乐和柔情,此情此景叫我难以忘记去年元夜我们共度的良辰。面对一片欢乐,一片灯火,思念着你,我心中满是惆怅和悲伤……

欧阳修这首元夕的词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元宵节“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的意境,那是与大街上狂欢的热闹相连又如此不同的一种意境。

下面也是一首怀念元宵节“人约黄昏后”的词,是作者多年后对元宵节相聚的回忆。

鹤冲天

贺 铸

鼕鼕鼓动,花外沉残漏。华月万枝灯,还清昼。广陌衣香度,飞盖影、相先后。个处频回首。锦坊西去,期约武陵溪口。

当时早恨欢难偶。可堪流浪远,分携久。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不似长亭柳。舞风眠雨,伴我一春销瘦。

“鼕鼕鼓动,花外沉残漏。华月万枝灯,还清昼。”遥想那一年的元宵夜,月光明媚,灯火辉煌,震天动地的鼓声伴着人们兴致高涨的喧闹声,充满那节日的夜晚,低微的滴漏声晃荡在这热闹之外,它提醒着人们,时间在飞逝,但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似乎忘记夜已很深很深。

那个欢乐的夜晚,也是我初次遇见她的时候,“广陌衣香度,飞盖影、相先后。”在人声鼎沸中,突然我看见了那个如七彩幻境般的女子。在月夜中,她衣香幽幽,车影朦胧,我情不自禁地尾随在她的身后。

“个处频回首。锦坊西去,期约武陵溪口。”她也发现了我,她同样为情所牵,频频回首,并且最后还下车与我相约下次见面的地方。

“当时早恨欢难偶。可堪流浪远,分携久。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不似长亭柳。舞风眠雨,伴我一春销瘦。”但是,匆匆之间,这些转眼已是多年前的偶遇了。从那时到现在,我流浪在远方,欢聚的时刻是那样短暂,无限的思念伴随着长久的分离。真是“当时早恨欢难偶。可堪流浪远,分携久”。在这长久的分别里,想必她已与他人牵手,像“长亭柳”那样与我为伴是不可能的,舞风眠雨中,自己的关心思念伴着“一春销瘦”缠绵无穷。

有些人和事,像缀在青春岁月的风铃,当夕阳西斜,微风吹来;当自然界物换星移时,桃杏初开时,那串青春的风铃便会随风摇曳,让你思念过往的铭心刻骨的一件事、一个人。

元宵节的欢聚,就是这样一串青春岁月让人不能忘怀的风铃。

元宵夜的相遇相约,也许是人一辈子美好的记忆和思念,特别是当那些当事人远离京城、漂泊在外,远离青春、历经沧桑时。

贺铸这首《鹤冲天》不能不带给人这样的感觉。

“花市灯如昼”与“人约黄昏后”是元宵节的两个主题,“花市灯如昼”是一幅画,“人约黄昏后”是画中盛开的花。因为有难以忘怀的“人约黄昏后”,使得“花市灯如昼”也铭心刻骨,因为“花市灯如昼”的衬托,所以“人约黄昏后”是一种幸福的思念。 3WchZzZIh9lcwNTliPeVZMbUo45bfZqAxAfMXGTqoEfqEcUweWUc1rLKC6wlJ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