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头白僧伽破禅寂
——拈花禅寺与拈花寺 每开博学鸿词科雅聚之所

拈花禅寺,即万柳堂,在广渠门内东南角,离夕照寺一箭之遥。

万柳堂,原为清大学士益都冯溥别业(墅),后归仓场侍郎石文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石文柱在万柳堂建大悲阁大殿、弥勒殿,舍僧住持。康熙甚喜,御书“拈花禅寺”额赐僧人德元,额悬于大悲阁上。因禅寺风景不俗,殿阁辉煌,康熙间,每开博学鸿词科,皆在此雅集,以待诏。

时毛奇龄就曾应博学鸿词科试,擢翰林院检讨后,在此雅会,并写有《万柳堂》赋。

拈花禅寺,周围有一顷余地,内有小土山,即昔时莲塘花屿。

徐乾学,与毛奇龄同朝,主修《明史》、《大清会典》等,官至礼部侍郎。多次来万柳堂,曾作《万柳堂陪宴益都公》诗,显然是写于万柳堂改为拈花禅寺之前。

丝纶阁外唱彤驺,

携客还为杜曲游。

种树卫成金涧胜,

凿池初引玉泉流。

绮堂晴带千峰秀,

碧宇云开万井秋。

醉吐车茵何足道,

夕阳洗爵重淹留。

朱彝尊、毛奇龄、徐乾学都为康熙时翰林院检讨,又都是博学有才的大儒。朱纂辑之《词综》,为研究词学提供重要资料。他的《上巳万柳堂宴集和相国冯夫子韵》诗,也写万柳堂的宴饮:

不到闲园已隔年,

绿杨高映女墙边。

无妨并马横桥渡,

更许深杯曲水传。

径仄易侵苹叶小,

日晴况有杏花妍。

舞雩幸忝从游列,

澹池春光过禁烟……

朱彝尊诗的风格,自相矛盾,既富王维、孟浩然诗的自然之趣,又喜夸耀才学,争奇斗胜,掉书袋,用险韵。此诗写拈花寺景物极尽铺张,而宴饮之场面却很少涉笔,“宴饮”二字就空了。

杭世骏《过拈花寺》诗,为我们呈现了与万柳堂时完全不同的佛庙景象:

清梵三时响粥鱼,

乱花空发老僧居。

危栏曲处青山露,

一桁(héng,檁)斜阳晒佛书。

半天婀娜绿梯抽,

拂拂新条乱打头。

两翼画栏红不断,

荻芽茭叶满春流。

溪风掠过打鱼矶,

匝地春阴绿正肥。

头白僧伽破禅寂,

柳花吹点水田衣。

值得玩味的是,在德胜门东八步口妙像胡同,有一千佛寺,孝定皇太后建。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也赐名拈花寺。殿额皆世宗御书,有世宗御制碑。寺内有明铸诸铜像,乾隆时尚存。 f/V3ROsGe1q+TMK5Qr9VhniFbrmG5+0zC3Cd4OwBjk7E8+FVMS1zmkXDBZz/9W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