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4学时)

教学步骤二:讲授知识

温故知新

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解决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论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第二节主要阐明物质世界为什么会发展,怎样发展,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集中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普遍联系原理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立的画面”。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不是主观臆想的,我们必须反对和防止唯心辩证法、诡辩论。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有三层含义:一是事物内部是相互联系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处于相互联系中(系统性)。三是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脱离这个统一整体而孤立存在着的(整体性)。需要指出的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是通过中间性的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同时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素与系统的辩证统一关系。反对和防止孤立的、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和行为。

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抗战”形势的正确判断,对“速胜论”、“亡国论”的批判,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如,习近平总书记的“以地利尽人和,以义利促发展”邻国观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同样反映出普遍联系的道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原文: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释义:宇宙和大自然的法则中,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随处可见。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中曾引用过《礼记·中庸》中的这句经典,被评论者认为“这是国与国共处之道,也是人与人相处之道”。

再如,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阴阳互补、相依相待、五行变化、相生相克、三材共建、万物一体”等思想观点也表现出世界普遍联系发展原理。《洪范》“九畴”记载的“五行”、“五气”、“五性”(五种物质、力量、能力)的活动与功能,它们彼此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克制的原理,及其与阴阳、四时、万物生长收藏的关系。《周易》称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材”。

另外,我国古代“坐井观天”、“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从反面揭示了违背唯物辩证法,必然会导致“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错误和笑话。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世界上的事物不仅千差万别,而且千变万化。恩格斯在谈到自然界的运动时,曾把自然界的运动概括为四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形式。这是由于各种事物不同的物质基础构成了不同的运动形式。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一序列的概念。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向原理)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具有不可战胜性。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继承、吸取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样也是一个过程。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事物永恒发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树立事物永恒发展的观念;确立新事物不可战胜的信念;把握事物发展的过程性特点;坚信人类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理想;保持和培育人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反对颓废低迷,不思进取的态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革新图强的精神

如,《诗经》云:天命靡常。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周易·杂卦传》言: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传·系辞》言:日新之谓盛德。《周易·革卦》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孔颖达疏:殷汤周武,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后因以顺天应人谓顺应天命,合乎人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卦》)。

如,“四书之首”《大学》主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

再如,西汉后期思想家杨雄在《太玄·玄莹》中所言: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

唐代思想家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草原送别》又名《草》)的诗句都蕴含着生生不息、革新求进的思想和顽强精神。还有,北宋思想家和政治家王安石说:三十年为一世,则其所因,必有革。革之要,不失中而已(《周官新义》附《考工记》卷上)。明清时期思想家王夫之说:善用其革者,岂有一定之成法哉!(《尚书引义》卷五)等都蕴含着重视发展、主张创新、力倡革新的观点和思想。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世界的过程性就是“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开”。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1.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

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的作用,结果是被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现象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关系原理有助于人们增强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如,《礼记·中庸》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取得成功,不然就有可能招致失败。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陈六事疏》中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贯彻执行贵在全力。在《答中丞孙槐溪书》中说:“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勇于开局还要谋划好事情的终结,成功源于开始时的精心设计。由此可见,张居正开创的“万历新政”绝非偶然。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

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一般的、共性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表现于外,本质深藏于内。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不管是真相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认识活动要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关注现象,更要注重本质。

如,老子所言“美言不善,善言不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三句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角度,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的矛盾的对立关系,是善者、圣人(具有最完善人格的人)立言、立学、求知的准则。孔子所言:巧言令色,鲜以仁(《论语·学而》),意为: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还有,“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这句贤文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3.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

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起积极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起消极作用。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既要重视内容,又不要忽视形式。反对非形式主义,又要反对形式主义。

如,重形不重神的“东施效颦”故事,重表不重里的“买椟还珠”故事,从反面说明了形式与内容之关系的道理。尤其是,待人不应以貌取人,要注重人的心灵之美和仁爱之德。今天,在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上,一定要正确处理文化载体与文化内涵、文化形式与文化观念、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又如,汉代荀悦在《申鉴·俗嫌》中说: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原文是: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意思是: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为官大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并“反四风”,亲自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针对“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开刀,好干部“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

所以,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做人做事应求真务实,“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申鉴·俗嫌》)。

4.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

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既要重视必然性,又不要忽视偶然性;反对片面夸大必然性作用的机械决定论、神学目的论和宿命论;又要反对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

如:按照天道不干预人事的思想,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反对神怪、风水等迷信思想。他批评《礼记·祭义》中载宰我与孔丘的问答,认为“尤为诞浅而不经”。他说:“且生生死死,人道相续,冥冥而昭昭,神道常存,焉有待人死之气而后为神,待人死之魄而后为鬼者乎?骨肉为土,气为昭明,使神道之狭果如此,岂足以流通于无穷乎?”(《习学记言序目》卷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自然科学的发展还不足以否定鬼神的迷信,但叶适认为对这个问题还是保持孔丘那种“绝神怪而不言”的态度为好。

5.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意义

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包括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包括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没有可能也就没有新的现实。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同学们设计自己的未来前景时,肯定会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所以,同学们应当立足现实、创造条件,争取使最理想的最能展示自己才华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如,我国古代帝王自称自己为“朕”,何谓“朕”?“朕”者,“预”也(《新华字典》)。西汉·戴圣在《礼记·中庸》里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毛泽东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意思是说,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导入新课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环节的展开,包含并体现为一系列基本规律。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还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呢?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中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最后,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矛盾

引《韩非子》“自相矛盾”的故事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所说的“矛盾”还只是人们思维中的逻辑矛盾,并不是唯物辩证法中的辩证矛盾。

那么,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又是什么呢?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如:物生有两,无独有偶,合二为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也同样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宝贵思想。《易传·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中说:物生有两。《礼记·杂记下》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庄子·天下》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张载说:一物两体,气也。以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盖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阴阳之消长隐见不可测,而天地人物屈伸往来之故尽于此(《张子正蒙注·太和篇》)。朱熹说:无独必有对。凡物皆有两端。物皆有对。独中又自有对(《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如:春秋战国时期,《周易》、《道德经》等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这些论述,体现了矛盾同一性的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这些论述具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思想。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其次,矛盾与运动的关系: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再次,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避免形而上学的观点:将同一性绝对化,或者将斗争性绝对化。

毛泽东的《矛盾论》

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毛泽东深刻阐发并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思想和策略,并实现了“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同一求团结则团结亡”的目的,取得了胜利。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矛盾思想

《诗经》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易传》载:“阴”“阳”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相互生成。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周易·系辞下》)。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泰卦》)。《老子》第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五十八章中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孙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兵法·势篇》)。

再如,董仲舒所言: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春秋繁露·基义》)。这里,它承认对立面的普遍存在,具有辩证法的因素。

王安石在《洪范传》中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道立于两,成于三,变于五。张载认为:一物两体。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两已(《正蒙·太和》)。朱熹说:一物两体。一分为二。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语类》卷六七)。

方以智认为: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东西均·反因》)。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交也者,合二为一也(《东西均·三征》)。王夫之说:反者有不反者存(《周易外传》卷七)。故合二为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周易外传》卷五)。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两端归于一致(《老子衍》)。心有两端之用,而必合于一致(《尚书引义·益稷》)。万殊之生,因乎二气;二气之合,行乎万殊(《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因此双方构成了互以对方的发展作为自己发展前提的关系。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不过,无论哪一方处于主要方面,它们都必须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起作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蕴含着“物极必反,革故鼎新”伟大思想

如:《老子》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五十八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反者道之动。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再如,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思想家管仲认为: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管子·重令》)。《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杨雄说:极寒生热,极热生寒;信道致诎,诎道致信(《太玄·玄机》)。王充说:昌必有衰,兴必有废(《论衡·治期》)。王弼说:物极必反(《周易注·大畜》)。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周易注·困》)。朱熹说:无独必有对。凡物皆有两端。物皆有对。独中又自有对(《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王夫之说:反者有不反者存(《周易外传》卷七)。上述思想都蕴含着对立统一、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等观点。

再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则讽谏人们要领会事物里蕴含的矛盾关系,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才能取得成功。

4.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谐”思想,关键在于,“和”并不等于“同”。《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如果“去和取同”,那就会“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进一步区分了“和”与“同”,认为“和与同异”,只有杂多和对立的事物才是相济相成的。晏婴说:和与同异,相反相济。荀子说: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荀子·乐论》)。

孔子更加重视“和谐”,认为“和谐”就是“道”和“德”。孔子则从做人的角度区分了“和”与“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不论是墨子提出的“兼相爱”的社会,孟子描绘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还是《礼记·礼运》提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还是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和谐。

《淮南子·泛论训》讲:阴阳和平,天地之气,莫大于和。董仲舒认为: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春秋繁露·基义》)。张载说:仇比仇到底,仇必和而解(“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王夫之认为: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仇;乃其究也,互相以成,无终相敌之理(《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以上思想观点,都包含着对立面的普遍存在,具有丰富深刻的辩证法因素。这些思想过多强调协调服从的关系,具有保守倾向。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如德国科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中,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具有特殊性、多样性。概括来讲,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第三,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所以,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原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 年 3 月 27 日)中曾引用此句,习近平在 2015 年 3 月 28 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再次引用。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各国各地均有自己的文明形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也是历史必然。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条件的改变,普遍性、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毛泽东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是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贯串于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是理解一切矛盾问题的基础。只有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才能理解所有矛盾问题,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抓住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进而弄懂整个唯物辩证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传统文化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思想

“白马非马”论、“离坚白”,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家著名的哲学观点,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名家属于“善辩之家”,他们的哲学观点和思想合理之处在于看到或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错误之处在于为达到“善变”的目的而“偷换概念”,片面或分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应吸取其合理思想,而避免“偷换概念”或分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错误。

公孙龙(前 320—前 250),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公孙龙十四篇,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是“离坚白”学派的主要代表。与他齐名的是另一名家代表人物惠施。

墨子对“白马非马”论的评价。墨子认为:“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意思是白马是马;乘白马是乘马。骊马是马;乘骊马是乘马。这就是“是而然”(《墨子·小取》)的情况。关于“个别”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名家割断二者的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

汉初五大夫之一司马谈认为:“《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史记·太史公自序》)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仲长统认为: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意林》引)。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若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又如,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宗羲的“一本万殊”学术史观。黄宗羲认为: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者为真,凡依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指《明儒学案》)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明儒学案·凡例》)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质和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与此相应,才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才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必须首先从什么是质、量、度讲起。

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2013 年 5 月 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用,告诉广大青年一定要艰苦奋斗。

1.质、量、度

(1)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它们各自内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

所谓性质,就是由“性”规定“质”,或者说,“质”是由“性”规定的,“质”者,“性”也。所谓“性”,就是生物、生命内在的生息、繁衍的基因和方式。其方法论意义在于要求人们应掌握定性分析方法。认识事物质的规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实践的起点。大千世界,万物峥嵘,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看到的事物繁花似锦、无限多样。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去认识每一个事物,并把它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呢?其实,我们认识事物就是去认识这一事物的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相互区别。否则就谈不上对事物的认识。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面对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状况,1925 年 12 月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明确地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本质和特点的分析,分清敌、我、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了基础。建国后,1956 年 4 月毛泽东写的《论十大关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

(2)量: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即与质相关的各种数量。

方法论意义在于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精确化。没有对事物量的认识,就没有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例如我们看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每一种元素都和其他的元素有着质的区别,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一个化学元素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就要对它进行量的分析。

(3)度:度是事物的量和质的统一,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度”的原理)。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掌握适度原则,就是要求按照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办事。我们平常所说的要掌握“火候”,注意“分寸”,指的就是要求人们掌握好事物的度。毛泽东说过:“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强调的就是把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重要思想精华。如:孔子创立的儒家主张“道、德、和、礼、中庸、过犹不及”等思想观点,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中性思维”和“中观智慧”。《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之用,和为贵。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中庸》中讲: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孟子主张: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再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引“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此语教诲我们,要修养诚敬谦和的仁德。诚是真诚,敬是恭敬。内心有真诚,外面言行都表现得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够谦卑,必定能够跟人和谐相处,这是仁德。有这种诚敬谦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够敏于事而慎于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语自然就会谨慎。要存养仁爱之心。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如我们常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充分体现了事物量变的特征。

量变形式的复杂性:量变的是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事物的变化。二是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变化。

比如,音乐通过七个音符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乐曲。既有雄壮的交响乐,也有抒情的小夜曲。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质变形式的复杂性:质变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实现的质变。一种是爆发式的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实现的质变。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是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如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征途千里是一步步完成的,江海浩瀚是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阐明了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的道理。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任何事物单纯的量变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元代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中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比喻中墨两国人民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说明了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的道理。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有两种情形。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所谓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说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因而叫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所谓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说事物就全局来说,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它只要不改变全局,就属于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就是说,质变也具有量的特征。

4.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个坚持辩证发展观,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的科学武器。在量变和质量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或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两种极端形式,都是形而上学的。第二,在实践上,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这一原理,就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革命的气魄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量变质变规律的思想

如,《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表明中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易传》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老子》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荀子告诉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荀子·儒效》)。尽小者大,积微者著(《荀子·大略》)。韩非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

再如,贾谊说: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汉书·贾谊传》)。董仲舒说:“积善在身”犹如一日时间不断延续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如火焰消耗蜡烛而人不见也,只有“圣人”才能从这些变化中看到其结果。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说:积微成显,积著成象(《潜夫论·慎微》)。

又如,张载说: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正蒙·神化》)。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横渠易说·乾卦》)。雷霆感动虽速,然其所由来亦渐尔(《正蒙·参两》)。朱熹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周易本义》卷一)。罗钦顺说:积微而著,由著复微(《困知记》)。

又如,“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原典: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释义:《韩非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韩非子解释了《道德经》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此,他举反面的例子加以论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就是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由来。韩非子由此得出结论:“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就可以避免危难;慎重地处理细小的事,就可以远离大灾。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不欺小节,才能走向成功与辉煌。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全诗为“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原典:铭曰: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与贤,或为霸强。建不克嗣,济北疏疆。齐人德之,其族称王。……乃金石刻,揭于道陲。松耶柏耶,有洛之湄。过者必下,来观信辞。2014 年 5 月 21 日,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意思是说,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水是由点点滴滴长期积聚才长流不断的。两个“积”字,突出了量变的作用。不断的积累,山可高,水可长。学业、事业也如此,知识和业绩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过程,点滴努力,铸就成功。古人对积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诸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劝学篇》中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看出刘禹锡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对于《荀子·劝学篇》的吸收和继承。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原典:桓公与管夷吾连语三日三夜,字字投机,全不知倦。桓公大悦。乃复斋戒三日,告于太庙,欲拜管夷吾为相。夷吾辞而不受。桓公曰:“吾纳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为相。何为不受?”对曰:“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则用五杰。”释义:大厦的建成,不能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润泽,也不是仅凭一条河流汇聚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大海之润”化用为“大海之阔”。与“大厦”之语相类,西汉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说:“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将“一木之材”扩大为“一丘之木”。北宋苏轼在《谢兼侍读表》中则强调“一木”的重要性:“大厦既构,尚求一木之支。”与“大海”之语相似,《荀子·劝学篇》亦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所以北宋慧南禅师说:“夫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学会积累,方能成功。

一勤天下无难事。此为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一曰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二曰眼勤。从细微之处识人。三曰手勤。养成一个好习惯。反省的习惯。读书习惯。写家书。四曰口勤。与人的相处之道。“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五曰心勤。坚定的意志品质。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矛盾运动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新旧事物交替中的辩证联系,以及发展过程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性质,指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辩证否定观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认为: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简单说就是既克服又保留。保留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克服对自身发展不利的因素。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否定就具有这种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唯心主义体系,保留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有着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对待我国历史遗产和外国文化的问题上,我们所要坚持的态度是:第一,对中国历史遗产应该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复古主义,又反对虚无主义。第二,对外国思想文化应该有选择地吸收,既反对崇洋媚外,又反对盲目排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必须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2.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事物的发展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过程,这样,就使事物的发展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特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坚持否定之否定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有迎战困难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认识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关于《学记》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论著,是古代教育界的一本教科书,是闪耀着儒家光辉思想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专论之一。《学记》中蕴含着深刻的“学之道”,反映出“学”中的辩证发展特点。《学记》文学简约、灵活生动如行云流水,富于乐感。其中有些比喻已经传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一直为今所用。《学记》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学记》再言: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UL9htK0KwfcePd1UppkHLzi8L2BVITvnB300lyCIQtqXiR4gw6O2ukyr88jIex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