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教学简况】

授课对象 :大学二年级学生

学时安排 :绪论安排 3 学时,每学时 50 分钟;其中实践教学 1 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特征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弄清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革命人生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

学习思考

1.从科学性、阶级性、民族性、实践性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

3.青年学生如何学习、运用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4.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是如何转化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教学过程】

内容设计 :绪论共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四个内容,计划用 3个学时。

教学组织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

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与教师黑板辅助性板书结合。

教学方法 :教师体系讲授、视频、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结合。

绪论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绪论·序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契合点、可行性和融入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而且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良传统。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正确树立,使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科学认知、正确把握、深入领会、价值端正、精神提升、修德明理、励志笃行、明辨是非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步骤二:讲授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含义、基本原理、基本特征、产生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维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的,就是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创立是时代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每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创立的思想文化资源。19 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大思潮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家们求索时代课题的尝试,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创立的自然科学文化资源。19 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不只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两千多年整个人类文明科学结晶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

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无能为力。时代课题吸引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人运动召唤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怀抱伟大理想的年轻思想家以自觉的历史担当,迎接时代的挑战,成为新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创立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也是分不开的。当时,众多的思想家和革命者,都处于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为什么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成为了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呢?这与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对社会底层大众生活状况和命运的关注和担当是分不开的。概括起来有三大品质:一是立志崇高,为人类幸福而斗争的崇高理想和愿望。二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三是勇于实践、注重现实、亲自参加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实现思想转变、做出伟大的理论创造的最深厚的根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首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工人运动的精神领导者。

(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需要继续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人类性和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必须民族化,获得民族的根基和民族文化的内容及形式。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需要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和资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理论的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这其中主要包括苏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个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第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最高形态,它既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又是历史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一政治立场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所以,《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百七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四,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所以如此,乃在于它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实现科学性、开放性和革命性、阶级性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一般来讲,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两个不同而又融为一体的概念。传统文化包含文化传统,即由凝固下来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为形式所呈现出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心理结构的一种现时代体现。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存在和前行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的文化传统或中国文化的传统,是指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人传承至今的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式,具有稳定、恒久的特点,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源泉。2014 年 5月 4 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传统”是活的不是死的,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表现出“学习—自新—创新”的特点。2014 年 9 月 24 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习近平还指出,从这绵延两千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特点。其一是宇宙论。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万物一体”论,即认为世界是万物相互关联的有机大体,万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摄涵,互相感应,形成了广大贯通的统一体。其二是本体论。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并坚持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如,孔子所言“未知生,焉知死?”王充的《论衡》则以“疾虚妄”为宗旨,批判了种种迷信,对唯物论作出了贡献。范缜的《神灭论》提出了“形为质而神为用”的观点,批判了佛教的神不灭论。北宋张载坚决地否认了宗教思想中所谓鬼神的存在,提出了“太虚即气”、“凡象皆气”的观点。明代的罗钦顺、王廷相,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清代的戴震,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传统。其三是朴素辩证法思想。如儒家的“中和”观念,道家的“反衍”观念等等。中华传统哲学文化中富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其中的变易之学(或“有对”之学)成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2.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及特点。重德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如《尚书》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重德思想。这种重德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特点,首先表现为仁爱观念。儒家文化认为,“德是对道的自觉,义是对利的自觉,礼是对行的自觉”。从根本上说,“仁”就是道德的自觉。“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根基。《论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说人对自己负责,按照人类总体的发展需要和规律来建构“道”,而不是“道”在人先。孔子有“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孟子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观念,宋朝大儒张载还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其次表现为民本观念和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再次是忠恕之道。通和之道是中华历史上多元文化融会的主要思维和价值倾向。《易传》就讲“感通”、“会通”。四是包容精神。儒家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德服人”、“厚德载物”,反对“以力服人”,提倡包容性。有容乃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中华文明具有强大内聚力和兼容性。

3.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大都倡导“行胜于言”。如《论语·学而》第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孔子看来,躬行实践,将所学到的理论用于实际行动,十分必要。《大学》系统而深刻地强调了学习、践行和创新的意义,其总精神即是要通过格正外物、诚正内心,以达到修己、新民、治平天下邦国的目的。荀况认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司马迁将“国”放在首位,称赞“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观点。“经世致用”还表现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主张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不只是一种方法,而是信念、理想、大道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

4.励心铭志,自强不息的品格。“善学者必有其志”,是中华文明又一重要观念和特征。如儒家以学习自新为立身之本。《周易·乾卦》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突出强调了个体努力、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孔子主张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不能”(《论语·学而》),把道德养成的立足点放在个体的自觉提升和自我努力之上。《大学》认为“有德者必有其位”,明确了个人自觉自律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诚意、正心是明善之要,诚身之本,是个人修养的“当务之急”(朱熹《大学章句》)。再如,追求崇高是成人、成仁的具体表现。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5.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智慧。如《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厚德载物”出自《易传·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应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所谓“生”,一是自然界创造了生命,本身就是生命体;一是“生”是生命的有机系统,人和万物都在这个生命系统之内。所以,“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儒家、道家、墨家等均主张“和则生”的观点。《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程颐说:“生之性便是仁。”朱熹说:“仁是天地之生气。”“仁是生的意思。”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和则生,同则绝,和而不同,生生不息,这既是万物发展的法则也是文化发展所需。中华文化经数千年之演进,绵延不绝,总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

6.探索社会理想,追求历史大道的高尚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见于《礼记·礼运》的“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认为:“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大同”理想的思想,不但继承了早期儒家思想,而且在不少地方也继承了墨家的“选贤举能”和“尚贤”思想。“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的理念,既显示了仁人的高尚道德境界,又显示了理想的社会政治境界,这正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所向往的社会理想境界和美好精神家园。

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也是今天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民族的“根”和“魂”一脉相承、延续至今,中华民族才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自觉地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教育结合起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系。生活在 21 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一)立德树人,以文育人

首先要认清形势,把握时局,明确任务。其一,就国内形势来看,国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四个多样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由于这些变化,人们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相应的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其二,从国际形势来说,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化,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影响,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应创新模式,立德树人,以文育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优势。大学应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文化潮流、提升人生境界的责任和使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持为人与为学的统一,实现知识与修养的均衡发展。

(二)学思兼修,知行合一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代大学生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二是当代大学生应勤学、修德、明辨、笃实。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首要、是方向。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应把准精神需要之脉,引领文化育人所向。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的生命力源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我们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自身文化的根本属性。保持对自身文化的定力,最根本的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

生活在 21 世纪的大学生应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在 2016 年 5月 17 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果说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说是“千年第一理论”,并且是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20 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必要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培育民族精神

首先,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炬,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演进和积累,已形成一条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文化长河。它们都已积淀为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中国历史进步、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出了积极贡献。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毛泽东还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离不开原有的习惯、情感和语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毛泽东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各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中国共产党人,网络建设新文化,为了推进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批判地继承自己国家的哲学和文化遗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当加以总结。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同指导中国现实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其次,传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紧紧依据时代精神和历史大势。

2016 年 5 月 17 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激扬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活力,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时代先声。”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地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未来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中国根深叶茂,获得新的发展,还取决于它同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相结合的程度。恩格斯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健全的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尤其是“从德国本国哲学必然得出的结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外国的先进文化,恰恰相反,在现代科技和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必须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既对世界发生自己的影响,也借鉴和利用世界上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来充实与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世界哲学”,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体现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中西文化和哲学交流融合的产物,它在 21 世纪必将保持这种开放性的特质而使自己具有更加强盛的生命力。

五、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性的学说,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其基本路径是:

首先是,应该站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高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指导,一个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蔑视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也要防止以高扬传统文化为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拒斥西方先进文化的保守主义。要反对“以儒反马”、“以儒化马”、“以儒淡马”,又要防止“以马否儒”、“以马代儒”、“以马反儒”。

其次是,改善话语体系,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深刻领会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深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努力做到“三进”,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三入”即入耳、入脑、入心。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是价值取向的符号化表达。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要进一步改善话语体系,着力推进话语的感性化、亲民化和日常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教学小结】

效果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的特点是突出的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和阶级性,是“思政课”中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程,特别是第一、二、三章“哲学部分内容”,第四、五章的资本主义理论也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阶级性、逻辑性、时代性和现实性,第六、七章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内容不但具有理论性、政治性、阶级性、现实性,还具有精神性、信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应以丰富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历练为根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要有理性引导,又要有情感动员。马克思曾经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教师讲授知识需要坚持理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新、讲深、讲透、讲清”,收到“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效果。

教学经验

1.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融通理论与价值的内在关系。

3.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儒家优秀文化相结合,达到学习、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目的。

改进措施

1.引导学生潜心研读马列经典原著,原汁原味地感悟理论魅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2.指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当今时代精神,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使大学生深化知识之理,明辨是非之据,追求人生之愿。 c7wTcRrbdCo4gd6eMHyf3h4Jp8MpPE2oZQoP3GKBU/9xQLBf3h8vj+NzqmtGez4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