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系统本能的哲学探讨

系统学尚未建立的困难之一,是各种系统理论的脚手架难易拆除,比如局限在机能现象的《协同学》中自组织动力学方法不能到处套用 。系统科学(诸如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等)的丰富发展,为研究系统“本质和本能”提供了资料背景,为从哲学角度研究“为一切研究领域提供用系统观点考察对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提供了切入口。这里,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立足系统机能科学研究,打破“脚手架”,透过“系统机能”抵达“系统本能”,尝试对“系统及内诸要素的‘存在’的本能”、“诸要素相互作用成‘系统’的本能”及其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本能模式等展开哲学探讨。

一、系统本能的自分形力动因

“系统自己使自己运动”表现的是物质自我辩证逻辑的系统本能。伽利略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了对经验超越的人。他用实验证明:所谓“力”的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实现了对亚里士多德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认为“力使物体运动”的超越,经典运动学从此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牛顿曾从物理学角度探讨宇宙第一动因,一直未有收获,并因此放弃科学转而研究神学。把宇宙看作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之外不存在他物,该系统动应只能来自“自身”,即揭露从一种状态生成或演化到另一种状态的“物质本原”动因。如果,我们从逻辑上把整体的宇宙压缩抽象为一个点,则,其自身动因将使宇宙分化展开并获得各种内部的具体形态和形式。

立足系统科学普遍分形现象研究,认为宇宙第一动因是“自分形力”——这里的“力”不局限在对于物体的速度的改变效应——而核心是指对“潜在”和“显在”物质的“存在与显现”的改变效应。物理上的“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效应”只是哲学上的“力是改变物质存在和显现效应”的一个具体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既表现出哲学向科学逻辑展开的一致性,也表现出科学向哲学逻辑收敛的自洽性。

(一)分形现象

1975年,美籍法国数学家曼德布罗特自造了一个英文单词,即fractal,中文译为“分形”。其词义在于表达那种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对象。很明显,云彩不是球,山峦不是锥,海岸线不是圆,树皮不光滑,闪电也不沿着直线展开 。在科学研究中,描述事物的空间几何形状与结构,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几何学,如欧氏几何、黎曼几何、微分几何,研究的都是规则的形状。而客观世界自然存在的许多事物不仅不具有规则形状和规则的结构,而且其外部和内部还具有极其复杂的、互相嵌套的形状与结构。例如,哺乳动物肺的血管,我们司空见惯了的树木,就都是这样的形状,具有这样的结构。实际上,这种形体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比比皆是,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峦,分叉的树木和河流,纵横交错的血管,思想的创造性分化,科学革命的结构 。康托、科赫、谢尔宾斯基、朱利亚等欧洲科学家凭借社学数学思维的巨大抽象力从整形几何中发现了非整形,以数学方法创造出一系列复杂图形,由于未发现这些奇怪形状有什么实际意义而未受到重视。

曼德勃罗于1951年发表了关于语言分布的文章,受到维纳的注意;50年代至60年代,他凭借过人的几何直觉,从现实世界中接触了分形的不同方面,他认为,现实世界在规则整齐形状之外,还存在大量极不规则、极不整齐、极琐碎的形状,正如曼德勃罗所说:“云彩不是球体,山岭不是锥体,海岸线不是圆周,树皮并不光滑,闪电更不是沿着直线前进。”这些非整形的复杂的几何形状,在简单性科学一统天下的时代,一直被排除在几何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之外。1967年他发表了《英国海岸线有多长?》的关于讨论分形的论文,1975年在关于分形的专著中创造了fractus,即分形一词迅速得到国际学界公认,成为20世纪创造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科学概念之一。1985年,曼德勃罗写了《大自然的分形几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分形研究取得巨大发展,有关分形的理论研究早已超越了几何学,形成了一个广阔的科学新领域。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造就了数不胜数的分形对象,比如海岸线、山脉、河流等。海岸线和河岸先都是不能用传统几何学描述的分形曲线;山脉分叉出支脉,大支脉嵌套小支脉,大山头上隆起小山头,山的表面既非平面,也非光滑的曲面,属于分形曲面。河流的主干分叉为支流,大支流分叉为小支流,一直到下雨天的小水沟。在自然分形的基础上,数学家用数学方法造出了分形应用,即数学分形,或人工分形式,比如康托集合等都是人工分形

分形具有其自身特点。虽然分形就目前而言尚无公认的严格定义,但它具有一些特征:(1)不规整性。与整形相比较,分形对象直观看去最显著的特征是曲曲折折,曲折带来的众多细节,大小不同尺度上都有的细节,给人以琐碎、纷乱、无序、复杂的感觉。(2)层次嵌套性。在琐碎、粗糙、不规整的表观无序下存在一种复杂的有序,一种以往的科学无法把握的有序,就是结构的层次嵌套性,大曲折中嵌套着小曲折,小曲折嵌套着微小曲折,层层嵌套,难以穷尽。(3)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有某种相似性。把分形对象的某个局部放大后,可以看到与整个图形相似的特征;把部分的部分再放大还可以看到相似的特征;例如树是一个分形体,从树干逐层分叉,一个分支类似于全树,分支的分支还类似,一直到一片树叶上还可以观察到分支结构。分形的自相似性不像整形的相似那样严格,而是非严格的、近似的自相似性,相似中还有不相似。整形中,三角形只有大小尺度差别,科赫曲线整体是封闭曲线,但任一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这一点就不相似。

分形的自相似性意味着,部分与整体一样的复杂;整形几何适用于还原方法,因为部分比整体简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可减少复杂性,分形则不适宜还原方法,因为部分与整体都具有复杂性,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杂性,但不能在研究上有效地减少复杂性——真正研究方向上还原方法不能降低该方向上的复杂性,而只能在粗糙的还原方向上降低它的复杂性。分形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具有自相似性,分形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也具有自相似性。自然分形认为,山山水水的分形结构,各种地质的、地理的分形体,各色自然分形对象,都是大自然无意识力量造就的,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构,自然分形无处不在,它跟整形一样具有意义。因此,曼德勃罗说,大自然运作的几何规则本质上是分形几何。

“分形”对应的对象在传统数学看来是不可描述的,但分形概念却比较真实地和更接近地反映客观事物——我们应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分形”这样的事物一直存在着,其历史比人造的规则几何形体的历史要长——顺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分形”概念创始人曼德布罗特对所谓“分形”有过几种说法或定义,吴彤综合给出这样一个分形的描述性定义:所谓分形是指某种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形状的,同时其部分又与整体具有某种方式下的相似性、其维数不必为整数的几何体或演化着的形态,与此相应,我们把那种形状规则的、维数必定为整数的几何体或形态称为整形。

(二)分形假说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近年来科学哲学研究表明,科学革命也具有复杂性的结构,各种科学革命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分形的意义在于它的自相似性,而自相似恰恰是跨越不同尺度的对称性,它意味着递归,意味着嵌套,意味着嵌套在不同层次的演化、出现和交替。……分形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语言,通过它我们把握的是由分支产生的整个结构,把握的是表现为复杂性的分支统一行为。” 自相似性,存在于世界任何方面,即孕育着普遍抽象物质和具体物质事物的自相似性,它表现出从系统科学探寻分形现象背后的哲学意义,它也为系统本能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线索资料。

在分形的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以数学为切入点研究认为:“分形是观察无穷的有形思维方法。……科克曲线可以通过简单规则而生成复杂至极的非规整形状,反之,极其复杂的事物也贯穿着极为简单的统一规律性。这表明,过去思维不能通过自身使复杂性的无限自我嵌套形象化,而有了分形概念,并且通过分形几何的方法,思维似乎看到了复杂性的无穷世界。”

分形自相似性和经典系统科学的加和是不一样的,加和是一种内部构成整体的一种描述,分形是事物自己生成系统的一种描述。人们发现部分与整体有自相似性,认为这是向经典物理学观点的回归,即再次发现了部分之和等于整体。实际上,分形发现的部分与整体的自相似性质完全不同于“部分之和即整体”的命题。经典科学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部分的性质”相加后的“集合”等于“整体性质”,而分形理论中,是任意小分形(或任意一部分分形)与整体自相似。可见两者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自然界山水、气象、地质特征诸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具有自相似性。从大陆板块尺度到物质分子尺度之间有数不清的层次嵌套,在具备滋养生命的条件这一点上具有相似性。生物多样性跟生态环境的分形结构之间存在基本的联系,没有大自然的分形结构就没有生物的多样性。动物,不管其他差异,就躯体规模看,从大象到兔、鼠、蜜蜂、蚂蚁等小生命,再到细菌等,正是地球生态环境的分形结构使它们各自获得安身立命的小环境。——更有意义的是,它们都是生命分形的结构,它们本身作为动物就具有动物的自相似性,这是更深一层次需要探讨的。

分形研究越来越明显地表明世界存在普遍的分形现象。苗东升教授在中国第十六届系统科学年会上曾提出“关于分形能不能推到一切复杂系统的讨论”;这里试图从哲学角度将“分形”进行改造并推广到“一切物质运动”。超越一般分形研究,拆除具体分形研究的脚手架,探索物质世界普遍分形现象背后的动力机制,即探讨分形自然现象的动力原因的哲学研究。

自然世界的动因,比如,地球为什么会绕着太阳转?这个问题并不是在“日心说”提出就解决了的,牛顿在17世纪解释这一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第一推动力”的学说,认为“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能单单出之于某一个自然原因,而是由一个全智的主宰的推动”。这个说法既形而上学(到事物之外去找事物运动的原因)又唯心主义(把事物运动的原因归之于上帝),显然是不对的。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辩证法认为是吸引和排斥的对立统一造成的:一方面太阳与地球间强大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不断地改变其运动方向而落向太阳;另一方面,地球又具有很大的动能,力图沿原来的运动方向飞离太阳,表现出一种排斥作用。这种吸引和排斥近乎平衡就形成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吸引和排斥不断地斗争又不断地转化从而维持了地球的环绕运动。地球绕日运动,直至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思维的整个世界,归结为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无数的矛盾构成,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由于太阳和地球都是显现的机能物质系统,因此,唯物辩证法对于显现的机能物质运动的矛盾解释是普遍有效的,但是,在解释终极抽象物质世界即未开显机能物质态(潜在世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重要的是解释,本能物质和机能物质,即物质在未开显态和已开显态(普遍具体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的问题。哲学家对分形具有浓厚兴趣。苗东升认为,分形的提出,显示了辩证法的新胜利。分形与整形可以相互转化,是互补的。分形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规则与不规则、有序与无序、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等,这些对立面在分形中获得奇妙的平衡。

借鉴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模型假说的方法来研究分形现象的形而上的问题。假定:分形现象的内在的有一种力使事物出现分形现象,这种力就称为“分形”。分形是任何事物生而具有的(任何事物存在即具有),即是“物质”自身具有的第一推动因:任何物质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信息牵引物质能量)具有参照与整体相似的方式展开以获得事物系统整体最大开显性而普遍存在的内部自相互作用。分形的理论资料来源是系统科学的分形理论。分形理论刚开始作为一门数学,为混沌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描述工具。1985年,曼德勃罗的《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告诉人们,大自然按照分形几何原理创造几何形状,人们按照整形几何原理创造几何形状。透过大自然分形几何的表象,从哲学上探索自然世界系统之所以产生分形的原因,发现:分形几何并不是大自然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而仅是大自然变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数学描述,它的内在动因是——能够使大自然按照分形几何原理演变的内在动因,就是分形。

本能物质和机能物质的根本动因都是自分形,一般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内在矛盾动因是来源于自分形展开的产物。分形是普遍世界的自身动因,是任何物质形态、任何时候都具有的本原动因。任何物质都是自分形运动发展的:

(1)本能物质在未开显态,有且仅有自为开显的分形运动(趋势)唯一性;

(2)本能物质自为自分形具有不均匀性;

(3)本能物质自分形不均匀性开显的机能物质,作为具体的物质,具有普遍存在的现实系统物质的“不一”的各种自身特性及其具体分形运动特性。

总的来看,物质的分形是使物质具有运动发展特性的本原动因。

分形是事物展开的自相互作用。这种自我作用力是物质唯一具备的最高抽象的力——这种力揭示了物质的“本原抽象存在”向“现实存在”的过渡。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就任意一个绝对独立事物而言,它的自我发展动因是自分形,它的发展目的(系统目的)是自分形开显最大化——最大化是一个过程,在指向目的的进程中,事物是曲折变化发展的。自分形最大化只是指物质自分形开显的一种趋势——具体机能物质就已然展现了本能物质这一特性,如果这一特性被禁锢,那么物质是僵死的,生命将失去活力,世界将是一成不变的、冰冷的一团漆黑……事实上,我们面对的世界是永恒运动发展的。

对于处于现实世界中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它不仅具有自分形,还有来自其他事物的自分形的影响(称为他分形),因而是复杂的。在具体事物系统中,同时存在自分形和他分形的共同作用。系统科学研究的分形现象和分形结构是由事物的自分形和他分形共同相互作用产生的。所谓他分形,是研究事物以外的事物的自分形对于研究事物的分形的影响,即他分形是指两个以上自分形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研究对象自分形的影响作用描述,它是相对的,本质动因来源于不同的自分形。任何一个事物系统,都同时存在自分形和他分形的问题。

通常,一个事物的发展,根本动因是自分形,他分形作为事物发展的环境。从字面意思来讲,事物的“发”和事物的“展”,都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形式的“发”和“展”,即壮大、变大、展开的意思;本质上与分形的“事物获得最大开显”的目标是一致的。这里用分形假说来深刻描述发展的哲学表达。

分形研究包括形而上研究和形而下研究。形而上的分形研究,侧重本能抽象物质的研究;形而下的研究,是具体机能物质的分形研究,即分形在具体事物的表现复杂,比如系统科学研究的“分形现象”——它是分形在现实世界“表现”的一种典型性特例。

(三)自然物质系统的自分形

任何事物都具有系统存在形式,则任何事物系统都具有分形;总体上讲,分形将使事物系统展开,即呈现运动发展状态。抽象物质在分形特性下展开自己,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自然机能物质世界(其中系统科学的分形现象是典型的分形现象)。

在自然界而言,分形现象是一种系统的自然现象:一方面,自相似的诸多部分生成与部分具有相似的整体;另一方面,整体分划为具有与整体相似的诸多内部部分。分形现象深入的研究,应当跳出分形几何的束缚,应当跳出数学的束缚。

分形造就分形现象的本质是指:整体作用整体自身,以内部信息为牵引,分化开显具有与整体相似的诸多内部部分。典型分形现象是指以自分形为主,他分形几乎可忽略的分形现象。而通常的事物系统,他分形并不可忽略,因此其虽不呈现典型的分形现象——但可以寻找到分形的痕迹。许多事物在复杂作用中失去了这种“典型”的分形显现和典型的分形形态,但它们本质上却是遵循分形机制。例如受精卵细胞分裂到个体生成,这种分形作用占据了核心重要的地位,尽管这种分形现象不如“海岸线”那么明显,但本质上更加显现“分形造就分形现象”。“自相似的诸多部分生成与部分具有相似的整体”,这个过程就是自相似组分之间具有整形力而生成整体——整形力一旦使这种自相似发生质变,并不断重复,则“分形之初事物”在“复杂分形后”将面目全非。这就是指普遍存在的分形造就分形现象,它通常被称为非经典分形现象。

对于典型分形的研究,发现它们共同存在某种规律性,即无特征尺度,然而曼德布罗特却发现,无特征标度却意味着某种自相似性。事物是由自分形而获得自身的变化发展,因此这种内在的自分形下的典型的自相似性则无论采用什么样大小的尺度度量对象,其形不变。这就是典型分形的不变性。法克涅总结归纳分形的一些基本不变特性为:分形具有精细结构、高度的不规则性、某种程度上的自相似性、分形的某种意义下的维数大于它的拓扑维数等。分形造就分形现象具有丰富的意义,物理学家惠勒认为:在今天谁不知道分形和混沌,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分形是一切宇宙内部事物,以及宇宙整体所具有的来源于基质(任何基质)的宇宙第一动因。分形作为自然世界的内在动因,驱动自然世界不断的演化发展,并且表现出大自然的分形几何表象。系统科学认为,分形是大自然的一种自组织机制,比如人体依靠血管分形来完成人体的生命养料和氧气输送,社会系统的分形结构,自组织留念和它组织理论也可运用分形理论展开研究。大自然是按照分形原则创造生命的,人类是按照分形原则创造社会的。——大自然按照分形原则创造生命,这一过程的揭示是系统学的基本使命,它的本质是信息的一致性,复制性,夹杂着物质和能量载体,反过来承载该复制信息的物质和能量的信息反馈影响着信息,使信息发生变异,如此反复循环,在某一个角度看,所有的部分和部分都具有某种信息的一致性,但所有的部分与部分又都是不同的(因为夹杂着变异的信息返回合成具有一致性基础上的新成分)。

随着分形理论的研究发展,发现自然界和社会到处都存在分形。分形理论背后的哲学规律在自然界和社会犹如无形的手支配着它们以系统的方式存在演化和发展。

社会生物学中提到“有机体只是DNA制造更多DNA的工具”。 威尔逊解释,基因有四个主要特性:永恒性、再生性、复制的准确性和自私性。郑雪教授等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有机体的各种复杂行为,包括攻击、自私、爱情、利他、信仰等社会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复制、增加自身的一种技巧。” 社会生物学家认同自私是生命的本性之一,自私反映在基因中操纵生物演化过程的各种表现。在生物系统中,自然世界的自分形的展开主要是以基因的特性表现的,生物自分形最大化要求生物具有复制性和再生性,使生物获得数量上的最大化,基因的永恒性是分形的不断复制和再生的基础,自私性是生物自分形最大化的一个基本保障和根本特性之一,没有自私性,就谈不上分形最大化。

个体自分形通常会以一种自稳定、自适应最佳的生物体模式和行为模式存在——这种外在和内在的模式使个体生物自分形的生存和再生具有最大化。个体自分形通常会有一个生物体模式,这个生物体模式的第一来源是基因遗传,生命体模式一旦展开,生长发育获得生物体模式……生物体模式的行为,首先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来自遗传的行为模式,比如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利用习性学来研究遗传、生理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动物的固定动作模式和欲求行为 。固定动作模式是来自基因遗传的对简单而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表现的动作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不直接由外部环境决定,也不由经验决定,是本能的来自基因的动作行为模式。固定的行为模式不单单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而更重要的是个体中本能释放的行为——释放器,洛伦兹指出:“释放器显示于某一特定动物种系的个体,可引发出一个系统的本能行为模式。” 且这种释放器可激活内在的先天释放机制,……认为欲求行为是根据目的而随环境变化的行为。

世界是系统的,其根本动因来自自分形,总体方向是自分形最大化。自分形最大化对于整体的宇宙物质系统而言,是指其“自为的目的态”,拥有自为的标准(并非直接的人类“感觉”的应有的标准,例如时空标准)。自分形最大化对具体系统而言,表现为“自我比较机能属性”,比如空间、时间、影响力、机能等;对整个宇宙而言,自分形最大化的“自我比较”是抽象的和唯一的,体现为开显、运动或变化的本意,其他任何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属性都将收敛于此。因此,整个宇宙系统自由表现的就是自分形演化最大化发展,是超循环螺旋最大化 ,即永恒变化。

二、系统本能的整形动力

事物系统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依靠自分形推动的,但在实际事物系统研究中,由于环境事物的存在,不同自分形的相互作用存在,不仅要研究自分形,也要研究他分形,尤其多个自分形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一种力——它是相互作用相互普遍联系的本质,对各个事物都产生作用,它可称为“整形力”。对系统研究来说,分形力是系统的内在根本动力,而整形力是系统意义的核心动力。

有人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处处皆分形,他们甚至否认存在整形,认为整形纯粹是人工创造物,如技术的各种产品。这是错误观念。分形只是自然世界根本动力形式,整形是在该基础上获得的具有系统整体意义的标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无限的宇宙中,联系不是个别事物的暂时的、特殊的现象,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是由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每一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都体现着整体的联系;同物质世界的存在和运动一样,物质世界中的联系也是无限的、永恒的。 对于自然世界事物而言,事物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任意一个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其“被联系”则其意味着“被整理”,被联系将使该事物具有被束缚、整理和控制的意义——而使该事物成为“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的一个内容。如果说,该研究事物不被整理,不具有联系和作用,则该研究对象不能进入“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事实上,世界中没有不处于“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的事物,没有不处于联系和作用的事物;反过来,任何事物都被“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的内部联系和作用“整理着”。因此,把世界作为一个系统,即“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其涌生事物亚物质整形支配万事万物的相互作用,称为整形力——它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的根本原因。

(一)整形力假说

世界是可分的。在我们的身边,房子可分为窗户、门、墙体等,汽车可分为轮胎、发动机、车架等,单位可划分上级、平级和下级……但我们同时也知道,它们等之所以称为房子、汽车和单位,是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整体,整个自然世界也是一个整体……这是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宇宙整体、自然世界整体、生态系统整体、人类社会系统整体、国家整体、家整体、人个体整体、海洋整体、沙滩整体、石头整体、分子整体、原子整体、基本粒子整体……透过这些整体,我们需要研究“什么力量使这些整体自觉地成为整体”。

系统中,“分形力”相互作用造就“整形力”。缤纷多彩世界的根本动力是自分形力。世界中,假定组分A和组分B均自分形最大化,那么组分A的分形会影响组分B的分形,组分B分形也会影响组分A分形,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答案是“博弈”。它们之间博弈涌现生成共同的涌生事物亚物质,它是组分A和组分B相互作用时瞬间产生的,既不属于组分A,又不属于组分B,它是相对独立的现实亚物质存在。涌生事物亚物质既影响组分A的分形作用,同时又影响组分B的分形作用,综合起来就是对系统内组分进行整合——通过这个整合使系统内组分保持某些序,达到相对稳定并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就是该涌生事物亚物质支配整体下的系统)。涌生事物亚物质是系统科学的涌现研究的对象来源和载体来源,其承载着系统科学研究的涌现。涌生事物亚物质,虽然相对独立,但其根本来源是组分,组分的自分形又是永恒的,涌生事物亚物质也必然是不断变化的,即系统总是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循环发展状态,支撑这个运动的本质是系统不断变化(量变和质变)的涌生事物亚物质产生的整形力。

整形力,是系统内部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涌生事物亚物质产生对系统组分进行支配作用的哲学描述。整形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任何相互作用,包括自身与自身的相互作用和自身同其他的相互作用,都是属于整形力的范畴。通常,只要是系统就一定存在该系统相应的整形力,系统内部事物即受系统内部整形力束缚。没有整形力的系统将不是系统,没有整形力的世界将不是系统的世界。世界是普遍相互作用的,没有不相互作用的两事物;如果两个事物,没有整形力,那么该两事物是绝对分隔的——这样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上帝跟我们尚且存在联系,更别说我们头顶的星星、内心的道德,身边的海浪、沙滩、竹林、溪水和炊烟了……因此,世界是一个具有最庞大的复杂的统一的整形力,在支配世界内部的一切事物的系统。

透过自然世界整体提出整形力,是可能的。对世界系统做这种亚物质整形力假说,有利于解释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系统的存在、演化和发展,即解释一般系统整体的存在、演化和发展。

整理力在社会性群居动物中表现尤其明显。从社会生物学来看,动物的利他行为和自我牺牲行为是生物社会系统整形力的表现结果。动物作为一个类系统的整形力来源于动物个体的自分形,动物社会系统的整形力归根结底是为了动物类的自分形最优化和最大化。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进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但是达尔文曾发现很难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和自我牺牲行为,因为他的理论表明每个有机体都在追求自身的生存,而利他行为往往会失去自身的生存机会,比如母羚羊为保护孩子引开捕食者,群体动物中的警戒哨,鬣狗家族和狼族群的等级进食,等等。生物系统中的整形力,支配着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一方面生物个体的自分形未能战胜系统涌生事物亚物质整形力,而受整形力制约,比如狼族群的等级进食,低级狼个体未能战胜高级狼,受制约于狼进食体系;另一方面生物个体的利他同宏观的生物系统的自分形方向是一致的(尽管生物个体利他与自身生物个体的自分形可能是冲突的),生物个体利他甚至牺牲却获得群体系统自分形最大化,这是个体生物自分形置身于生物种群系统只中的回归于抽象生物“类”的自分形最大化表现。生物的利他通常是在近亲方向上进行的,最近的近亲就是生物体自己,这自分形的纯粹自私性;其次的近亲关系是生物体与孩子,再次的近亲关系是生物体与家族种群,再之后的近亲关系是生物体与与之相关的生物链生物体(比如鲨鱼保护为他从事清洁工作的清洁鱼,某一动物为另一动物提供猎食者危险信号警报,等等),再之后的近亲关系是生物体与非直接相关的生态系统……顺着近亲向远亲直至一般物质的方向,利他在逐渐减弱;反过来,顺着一般物质向生物个体的方向,自私在不断增强,利己在不断增强,直到利己等于自身,即自己利自己的纯粹自私性。总的来说,不管是无穷的利他,还是纯粹的利己,都受系统整形力支配。

整形力具有来源于组分特质的决定意义。从生物族群系统来看,受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的自分形影响,利他性在家族里面比较强烈,而对远邻或者陌生人来说,利他性相对微弱。在人类系统中,利他性来源有三种:(1)人作为人类系统中的个体具有整体人类系统的自分形基因,表现的利他性而使人类自分形最优和最大化,比如对于身处危险的陌生人的人道主义救援,这是来自个体内心的本能反应;(2)由于人的意识相对高度独立的互惠性潜意识的社会互利互处作用,我们之所以施之于人,是因为想在自己需要时取之于人,这是个体自私性的自分形的现实表现;(3)受人类社会整形力作用而不得不在该作用或该束缚下的被迫利他行为,比如奴隶为奴隶主的利他行为,等等。社会生物学家特利夫把人类的利他行为只归结为肤浅的互惠利他性,解释了人们对宗教、国家或者其他神圣机构的忠诚和献身行为——但根源上要从自分形与整形的往复运动相互作用上来理解认识。

(二)自然物质系统的整形力分析

自然物质系统的整形,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涌生事物亚物质表现出来的一种支配力,对系统内部的事物具有束缚、遏止、压抑、淘汰或者具有协同、支持、促进、激励(甚至倍增)等各种效果;另一方面,涌生事物亚物质具有同组分一起构成“整体”的意义,即对外具有使组分生成为整体的意义,即具有使组分在线性加基础上变为非线性加和而呈现系统整体形态和效应。

自然世界的整形力,使对象事物在自组织聚合中呈现系统整体形态。整形力作为一种哲学上的力,它与物理学的力是相对区别的。世界是系统的,任意两事物只要相互作用就一定生成共同涌生事物亚物质,就一定具有该涌生事物亚物质的支配力,即整形力。在世界的任何层次都存在整形力,自然世界的整形力分析,主要可从微观、宏观和宇观三个方面展开。

1.微观整形力分析

众所周知,量子理论产生于“黑体辐射的能量谱中出现非连续性与传统的牛顿力学的连续性结论相矛盾”的解释研究。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能量子”假说创立了量子物理,后来发现不管是辐射还是吸收,都是能量子的。量子为什么能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份子出现——根本的原因在于,量子作为自身相对分形前的量子,受束缚于相互作用涌生事物亚物质的整形力。当量子受到激发,量子自分形相互产生的整形力无法束缚某些量子,该量子获得自身的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内容整行力支配,进而逃逸了外部整行力束缚——即它作为一个整体的量子被激发出来。它们就形成了离散的过程,反过来吸收也是如此。因此,要产生量子的激发,必须具有使量子有能力自己脱离所在大系统整形力(涌生事物亚物质)束缚的条件,即量子能够获得自身整体逃逸的条件(由频率控制)。

科学界对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存在争论。以玻尔为代表的科学家从整体的观念出发认为,量子力学必须满足空间不可分隔性、非定域性(测不准)和全域相关性,量子系统是相容又完备的系统,形成正统解释的正统派。而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从实在的观念出发认为,量子力学满足因果性、定域性和连续性,量子系统是相容但不完备的系统,要使其成为完备系统需要引入一个外加的“隐变量”——1951年博姆大大发展了隐变量理论,形成新的“隐变量派”。正统派和新隐变量派也一直是争论的。这里认为,量子作为微观世界的一种成分,它在量子系统中可为实体组分,而在宏观世界中,它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涌生事物亚物质。在量子系统中,它既具有组分特性又具有涌生事物亚物质特性——实体组分特性与涌生事物亚物质特性之间的区分已经非常模糊且微妙——因此,就对象而言,量子世界是整体的;就现实而言,量子之间分隔是模糊的、量子与量子之间是全域相关的——它作为一个完备系统,任何的测量,都会干扰它存在的自身相互作用——并且这个“干扰”相对于量子自身的存在来说是巨大的,因此我们无法同时测量质量和动量——这种测不准不是量子世界本身的问题,而是测量的干扰对量子世界的影响带来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测量能在低于量子的更加微观的工具条件下进行,即测量的干扰作为低于量子层次的事物,对于量子之间的涌生事物亚物质干扰是微小甚至可以忽略时,量子世界也是可以测准的(而事实上,人类极其工具所在的世界都是高于量子世界的)。这样看来,量子世界作为完备系统应当这样理解:量子系统内提出的一切问题都应当在不超出该系统范畴的意义下得到解决——利用高于量子系统范畴或低于量子系统范畴的事物工具(或研究坐标)研究量子系统,要考虑研究采用的中介性或工具性是否会对量子系统产生某种干扰,以获得合理解释。对于量子世界系统层次是这样,对于宏观世界系统和宇观世界系统也是这样。一个世界系统层次,具有自身层次系统的整形力的特点和规律,用另一个世界系统层次的工具事物来研究的时候,可能出现认识方法、研究工具、实践工具的选择问题而带来的干扰。在同一个世界系统层次,认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本身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与对象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存在差异(或匹配),但通常它们遵循同一世界系统层次的整体束缚和支配规律,当主体与对象的系统层次发生交叉的时候,研究应当考虑中介工具和中介方法干扰产生的认识差异问题。

2.宏观整形力分析

宏观整形力层次是人类与之共生共存的层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现在讨论宏观生物系统,比如在某个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链子系统中,兔子和草两个实体组分之间,具有整形力;整形力既对兔子具有支配作用,也对草具有支配作用。如果在系统相对稳定条件下,兔子多了,整形支配力就要让兔子少;当兔子少了,整形支配力就让兔子多些——前提是系统相对保持稳定——草少了,整形支配力就要让草多起来,当草多了,整形支配力就要让草少些……这就是整行力支配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现实的平衡生态系统。当整形力失去这样的直接作用的时候——并不是整形力“自身”失去了这种作用,而是整形力的性质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某种形式的整形力被另外形式的整形力替代,或者说旧整形力的支配地位被新整形力所取代——实质上是,新的系统内部涌生事物亚物质通过与旧涌生事物亚物质博弈获得了支配地位。比如兔子和草的系统,兔子增多了,超越了旧整形力的束缚,产生了新的整形力,兔子多了把草几乎都吃光了,此时系统的整形力发生质变,偏向了兔子吃的分形——当草被吃光了,系统中草的组分几乎可以忽略,此时沙土组分替代草而与兔子形成“兔子和沙土”的涌生事物亚物质——这一支配必然在该整形力下使兔子组分死亡,兔子一死亡,则系统的兔子组分也几乎可以忽略,系统演化为了“沙土和沙土”的涌生事物亚物质支配的系统……

从“兔子与草”到“兔子与沙土”到“沙土与沙土”,显示生态系统正逐步丧失了组分的多样性,丧失了涌生事物亚物质支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生态系统不断恶化。通常来说,自然生态系统是在自分形的基础上,具有多样性的并存和演化发展的;如果人为的破坏这些分形共同涌生事物亚物质支配效果,即破坏了整形力,则将有新的整形力支配系统,导致原生态系统的恶化。比如对某一生态链条的某一实体组分的杀戮,或对某一组分子系统比如草场、湿地、森林、物种的破坏,人为使其发生质变,必然导致相关涌生事物亚物质的支配地位发生变化,尤其是相邻的事物之间的涌生事物亚物质的变化,其承载的整形力也发生变化,甚至发生质变——整形力质变,必然对被受支配的组分比如兔子、鱼、鸟、动植物等具有新整形力的支配作用,这种作用有时候是使被支配组分数量增加的,有时候是使被支配组分数量减少,甚至被系统淘汰的。总体来说,整形力作为系统的核心力,是以看不见的形式存在并自然的支配着世界系统的。

3.宇观整形力分析

宇观世界系统的整形力分析,以太阳系系统为例。在太阳系中,太阳和地球都是这个系统的组分,太阳和地球都具有自身的分形,同时它们博弈将涌生事物亚物质——产生整形力支配太阳和地球,形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地球自分形对太阳系的整形力影响较弱,而太阳自分形对太阳系的整形力影响较大——因为太阳组分是太阳系的核心,太阳自分形亚物质占据着太阳涌生事物亚物质的引领和支配地位,即具有太阳系整形力的支配地位。

(三)人类系统的整形力研究

人类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研究整形力,是系统研究的新探索;而系统整形力假说则是人们整体把握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新探索。世界中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普遍的整形力——它使该系统成为系统。整形力和分形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整形力,作为系统的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力——系统一旦生成,就自然的存在、显现并发挥作用。世界从来都是系统的,因此整形力从来都是在世界系统内部发生着作用,我们呼吸、吃饭、聊天,包括我们的生老病死,都在系统的整形力支配下进行。

社会系统是受其内部公共社约亚物质 支配的。人与社会公共社约亚物质之间的博弈,是人在社会系统中参与社会系统整形和被整形的重要内容。人同社会的公共社约亚物质相互作用,即人与一切社会物的整形力关系。在人类社会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制度法规、宗教信仰、道德等都是无形的社约亚物质,都具有强大的整形力支配效用。人触犯了法律,要受到制裁;人违背了信仰和道德会受到良心谴责。整形力在组分事物变化条件下,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它一方面支撑系统,另一方面随系统变化而变化。例如,法律,其作为社约亚物质的表现支配形式是不断变化,当法律变化时,社约亚物质效应能力变化,其支配作用也变化,即其整形力也变化——对社会系统整体的支配作用也变化。比如新改进一部法律的内容,或新建立一部法律,一旦对系统相关内容的支配地位确立,就新产生了系统内部的某些整形力,就要支配相关社会系统对象在整形力下的改变。制度也是如此,当制度改变的时候,作为系统的涌生事物亚物质(制度)要支配系统内的个体按照系统整形力的要求发生改变,如果不受该系统整形力的支配,要么整形力被系统个体自分力为主的博弈取代整形力,要么离开该系统。

人同人之间的博弈,是人与人之间整形的全部形式。人同人的博弈整形力区分三类:一是直接的肢体博弈,包括直接的肢体博弈搏击,也包括使用间接实体工具比如棍棒、刀枪等对相互之间实体产生支配的博弈;二是主体社约亚物质博弈,所谓主体社约亚物质是人脑内的涌生事物亚物质信息模式的通过不同形式的外化,主体社约亚物质博弈,即思想的交锋,也包括通过语言的直接交锋,和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中介的间接交锋;三是思想和行为的混合博弈。比如吵(打)架,既有思想的争吵,又有行为的扭打。在这里,首先分析主体社约亚物质的博弈以及产生的涌生事物亚物质的支配整形力的研究。

人与人之间博弈整形最激烈的莫过于战争,它是人与人之间整形力的极端形态。战争对于人类系统的整形力的改变是巨大的;因为,战争消灭的是人个体实体(它携带的一切主体社约亚物质都将因为实体身体的消失而消失——它已经转化融入公共涌生事物亚物质的信息模式也将直接消失或间接逐步消失)。人类的思想是伟大的,作为主体社约亚物质不仅能被产生个体携带,而且能被雕像、文字书本和其他一些非主体物相对携带,准确地说是“被以信息模式”相对携带,进而对后来的人类在激发状态下具有整理和支配人类系统的意义,即文化的意义(人化的意义)。

三、系统本能的超循环螺旋演化模式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是系统的,系统是世界的普遍存在形态。鲁宾在《论自然》一书中说:“在石头和植物中,可以找到同样的生命的主要原则,和在人类机体所找到的一样;一切差别是在于这些形质的组合,在于各种器官的数量、比例、排列和形状。”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书中认为:鲁宾的观点,“这是完全否认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质的差别,否认生物和非生物、植物和动物、动物和人类之间的质的差别,这同时也就否认了事物有发展和变化的可能。”在承认事物运动发展中,从系统角度来研究和探索世界的统一性,应当直至物质本原。“石头、植物和人类”统一于物质,同时也都是系统,那么这些系统有没有同样的“主要原则”——既使它们区分为不同的质,同时又使它们联缀在永恒发展的“物质”大链条上?如果存在这么一个“主要原则”,否定之否定揭示了物质连续运动规律,超循环理论有力解释生命起源运动演化问题,那么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系统科学的超循环在这个“主要原则”中又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这里探讨物质抽象共同原则下,展开为具体丰富物质且连缀在抽象物质发展大链条上的“主要原则”,即系统科学超循环与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交融的解释:把超循环理论与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交融研究,将获得世界在抽象物质展开下的、系统形式存在条件下的关于联系、运动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新认识,呈现出既具有超循环意义又遵循否定之否定本质规律的超循环螺旋形态。

(一)系统科学的超循环

生命起源问题至今仍然是对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达尔文在拉马克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物种进化论,第一次给生命起源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说明。现代生物学把自然选择原理和基因理论结合起来,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基本机制,发展了进化论,揭示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的演化轨迹。但是,关于最初的原核生物的起源问题,没有给出答案;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属于物种演化的自组织理论,还不是生命起源的自组织理论。系统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超循环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生命起源问题的研究。德国生物物理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根在1970年首次提出超循环理论,发表了《物质的自组织和生物大分子的进化》、《生物信息的起源》等论文,1979年与舒斯特出版了《超循环:一个自然的自组织原理》,以论述细胞起源为目标而建立自组织理论。

艾根认为,从哲学上看,生命起源问题常常归结为因果问题。难题在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艾根指出,这个难题是由于把因果界限绝对化的机械论造成的。从演化的观点看,世界原来既无鸡、也无蛋,因而就当时而言没有“鸡和蛋之间的循环”。苗东升认为,演化的本质或奥妙之处就在于老子所谓“有生于无”,循环来自非循环,没有鸡与蛋互为因果的早期世界在漫长演化过程的某个临界点上发生突变,同时出现了鸡和蛋以及二者的因果循环。问题不在于确定细胞中核酸与蛋白质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即哪个为因、哪个为果;问题在于揭示从不存在核酸与蛋白质互为因果的循环联系的前细胞物质,如何进化到出现这种因果循环的原始细胞。奥巴林等人在20世纪早期认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是原始大气、能量和原始海洋,从无机物中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大分子,在由有机大分子生成多分子体系,解释了如何从一般物质分子进化出化学大分子,他的学说贡献在于有机分子具备产生物质分子的物质基础,它属于化学进化阶段的自组织理论。艾根发现,从化学大分子到第一个活细胞,其间还有许多进化的困难有待克服。达尔文进化论没有考察细胞的起源问题,奥巴林学说回答不了细胞起源问题,在化学进化与物种进化之间必定存在另一个进化阶段,它的任务是把这两个阶段连接起来,实现从化学大分子经过自组织运动而产生活细胞这一独特的进化目标。称为分子进化阶段,超循环论就是关于如何从化学大分析进化到活细胞的自组织理论,因而又称为分进化论。艾根合理地假定在化学进化阶段末期,地球上已经分别进化出原始核酸(核酸的前体)与原始蛋白(蛋白的前体),在积累到一定丰度之后,它们将随机地、但又不可避免地相遇,通过碰撞找寻一种相互适应的耦合形式,从而把自组织系统集结所必需的一切性质都集结起来,获得向生命细胞继续进化的能力。一旦完成了这种耦合,正式的核酸和蛋白质及其因果循环就完成了从无到有的演化。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系统现象或系统机制。日落日升,冬去春来,生命体内的血液循环等,都是循环。系统之间相互偶合的方式千差万别,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1)开链式连接。不同组分之间因果界限分明,随着演化进程把所有的优势都传给序列中的最后成员,极不利于整体优化,严重阻碍系统形成足够的规模,承受冲击的能力差。比如一字长蛇阵行军的军队。2)分支结构或树状结构。稳定性差,某个分支被选择,意味着其他分支被淘汰,同样限制了系统的规模。树状结构,本质是若干开链式结构的并置,不能产生组分之间的相干作用,不利于系统自我增强和生长。3)循环连接。各组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每个组分的优势均可被其他组分利用,导致系统整体不断自我增加。循环结构必有反馈,有反馈才有循环。只要利用得当,可使新生事物非线性放大,也可使陈旧因素非线性衰减。超循环以分子生物学、非平衡统计物理学和系统理论为依据,论述细胞起源的自组织理论,应用现代动力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提出一种细胞起源假说的同时,从一个独特角度阐述了系统自组织的机制,该理论还属于生物学范畴,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拟种)还不能进入系统的概念体系,但它关于自组织运动规律性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具有普遍意义,为系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二)自然世界超循环螺旋形态

超循环理论,是分形在生物学方面的一个应用研究,也是系统整体支配系统(整形力)的应用研究。超循环研究分两个方向:一是精细方面的自组织研究链条,比如细胞起源的化学进化与物种进化之间的连接链条。二是宏观整体方面的自组织研究链条,包括化学进化、物种进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链条在内的生命问题研究,扩展到动物以外的植物和矿物,直至整体的世界的自组织链条,既世界存在和运动的链条。这里重点对后者进行讨论。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以系统的形式遵循着超循环理论规律。世界存在和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物质的形态从“存在元”演变到“一般存在物”是个极端复杂过程,并不断的运动演化着。在生成过程中,在高度关联的系统组织中,经过不同层次因果的反馈循环、自我选择和组织,自催化与交叉催化嵌套起来,突变组织成的多重循环逐步地强化自我稳定。在新的稳定系统中,其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信息不断积累,并层层转换传送,最终使系统整体得以稳定生长,实现向高度有序的宏观组织进化。这一过程,主要反应于生命系统的高级系统。李曙华认为从生成角度看,机制可分三个过程:一是,自选择过程:即具有进化优势的突变体作为偶然涨落而出现,并通过自复制实现自我选择。这种自复制机制相当于“正反馈”放大作用。通过自复制,信息选择质料,功能相似的突变体越生越多,它们逐渐聚集起来,使进化信息得以积累。二是,自组织过程:经选择生成的突变体通过自组织进行功能整合。选择出来众多突变体经相互竞争、相互协同,功能慢慢耦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负反馈机制,最终生成总体稳定的封闭环。这样,突变体通过自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作为更大循环功能整合的单道进入更高层次的进化过程。三是,自稳定过程:在高度关联的组织中,经过不同层次因果的反馈循环、自我选择和组织,自催化与交叉催化嵌套起来,突变组织成的多重循环逐步地强化自我稳定。在新的稳定序中,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完善,信息不断积累,并层层转换传送,最终使系统整体得以稳定生长,实现向高度有序的宏观组织进化。

世界的存在和运动的主体,即物质,区分前存在物、现存在物和后存在物的具体形态。在前存在物向现存在物的一般系统自组织进程中,前存在物在系统目的方向条件下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前存在物在偶然涨落的情况出现,在非偶然涨落情况下前存在物的存在情况发生逆反或倒退——通俗的说,就是前存在物在萌芽及生长状态的消亡过程;另一种是前存在物在偶然涨落的情况出现后,且这种偶然涨落情况发展为有利条件,或者系统本身的偶然涨落的情况成为一种规律或者反复出现,前存在物在不断地自选择条件下,数量增多,同时逐步增多的前存在物开始有效的影响原来系统——自身组成一个逐步增多的系统,前存在物明显作为系统的新组分或变化的组分,在系统定聚性和变聚性的作用下,使其在系统中与它在组分事物进行定在和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协同和进行功能耦合。自选择,作为现存在物的瞬间状态描述,自选择一旦产生,进入自组织。自组织,首先有一个自我复制或它在复制的意义,使现存在物的数量逐步增多,在系统科学中相当于“正反馈”,但事实上,它比正反馈复杂得多。在这里,信息具有巨大作用。现存在物通过自复制或它复制获得增多,且具有信息选择质料,并使进化信息积累的本性。信息是系统中的涌生事物亚物质束缚组分事物的核心特性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具有选择组分事物的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信息选择质料”。组分事物同时携带涌生事物亚物质,随着前存在物转变现存在物的增多,携带的涌生事物亚物质增多,信息得到积累;反过来,这又促进组分事物的“信息选择质料”,整个过程建立“负反馈”机制。这是一个不断地自组织的过程,通过前存在物向现存在物过渡的相互之间的竞争、协同和相互耦合,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系统——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新前存在物,即现存在物。现存在物作为更大循环功能整合的单元进入更高层次的进化过程,此时该演化了现存在物相对于现存在物来说称为后存在物。这个过程不断地延伸和扩大,适合描述整个世界的演化过程。

系统科学的基本研究概念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但它们归根结底是统一于物质的。世界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中,宇宙大爆炸假说是当前的趋同认识。超循环理论在最极限处应当揭示宇宙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特殊的闭合圆——向外概括表现为闭合圆,向内实质展开为螺旋式上升结构,没有开始点,也没有结束点。在宇宙中,由于人类生命有开始点和结束点,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时以此归纳出一切世界内部事物(并将之强加到整体世界系统)都存在开始点和结束点,这是人类思维的某种局限,因为这种归纳在“极端处”并不一定符合世界本原。但为了方面研究,假定世界是有一个开始点(宇宙大爆炸点)——就如磁场的磁力线一样仅作为方便研究的工具。同时,我们也假定宇宙大爆炸点是宇宙超循环过程的开始点,是循环闭合圆的开始点,也是循环闭合圆的结束点——该结束点作为下一个螺旋式循环的开始,却是不同于前一个开始的开始;它的下一个圆的过程轨迹(超循环过程轨迹)也不同于前一个循环过程——但这个两过程“投影”形成一个抽象的圆轨迹,事实上超循环是个螺旋上升,投影宏观抽象条件下是一个封闭圆轨迹。超循环的作用,不仅是选择,也有对系统功能的整合。系统在远离平衡条件下,从稳定到不稳定,又到重新的整体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系统自学习、自适应的过程。当从粒子演变到分子,地球的深入研究现状表明出现了两种走向,一为无机存在,二为有机存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化,以超循环理论为标志,使系统科学在该领域获得科学意义——细胞起源是不可还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部组分事物相互作用涌现产生了不可还原的涌生事物亚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化,标志着不可忽略的不可还原处理的系统特征性事物(涌生事物亚物质)的相对独立显现。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化,代表着组分事物和涌生事物亚物质的相对显性独立的分化的开始。有机物之所以称为有机物,是因为,其涌生事物亚物质相对显性独立体现,但是,在其体现极其微弱时候,其和无机物是接近的,组分事物和涌生事物亚物质胶合于混沌状态;即使,其是有机物,但没有成为有机系统时候,其涌生事物亚物质性质还是不能很好地显现出来——这个显现过程就是相对独立过程,通俗的说,就是有机物在没有构成生命系统时候,它的涌生事物亚物质性质还是没能有效显示出来的。但是,有机物的产生为涌生事物亚物质的性质相对独立显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有机物的进一步发展,生命的出现,涌生事物亚物质的性质相对独立显示。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了:生物存在体作为一个在世界演化进程中较高级、较完整、能被人直观感觉相化和印象化的系统,它们从已经存在向不同生物系统层次之间的“宏观”相互转化和演变的关系——适者生存,并向高级的演化发展,即进化的理论。动物出现,实现了“相对独立显性”分化,即实现了两个相对独立(组分事物和涌生事物亚物质,比如思维细胞体和思维信息)及其有机的统一。人脑的出现,组分事物和涌生事物亚物质于人脑中得到高度的相对独立,使人脑认识条件下,主观和客观得到相对有效独立的区分,这使认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三)自然世界超循环螺旋辩证

辩证的联系就是物质的联系,“联系”本身是物质自分形与整形博弈的相互作用的描述与表现。联系的本质,蕴涵着对立统一规律,其发展经历量变质变而具有总体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辩证发展的实质就是不断的扬弃,舍弃事物旧的形态或灭亡事物旧的形态,收获事物新的形态或生成事物新的形态;在扬弃中,突破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关节点,则产生事物的质变;在前一个关节点和后一个关节点之间,事物不断扬弃的变化,则属于量变。量变必然走向扬弃的关节点——突破——则开端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相互过渡、相互交替——这种交替的链条,通过不同数量和不同中介层次的衔接构成“回到出发点”的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大链条,而具有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大链条的交替,通过不同数量和不同中介层次的衔接构成“超循环”的“回到出发点”的事物“类”的大尺度链条……事物在联系中发展的量变质变链条,不仅是否定之否定的抽象下的具体细胞链条,而且更是超循环否定之否定的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链条细胞。它在辩证法中,具有连贯“对立统一的事物发展源动力”与“否定之否定的总括形态”合乎整体辩证的意义。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带有总括的性质,揭示事物自我运动的整个过程,其中事物运动的根本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而事物运动整个过程中的关节点和阶段则由质变量变规律来揭示。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源泉,承认发展是事物自身否定自身,具体的描述就是事物的自分形与整形的相互作用。事物的螺旋发展具有上升性和前进性,这是事物的自分形和整形相互作用的不可逆的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发展是由辩证否定所组成的链条,如何来描述这个链条?

传统辩证法主要是以“正——反——合”(否定之否定)来描述这个链条;在当前系统科学蓬勃发展的条件下,吸取系统科学优秀精神,丰富和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产生“超循环否定之否定”思想,即超循环螺旋思想,用超循环否定之否定来描述这个链条,具有更强的意义。超循环否定之否定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超循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形态的理解。“事物的发展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亦肯定。这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归,但由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到了一个相似于肯定阶段又高于肯定阶段的阶段。因此,这一辩证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从表现形态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前进的过程。”

二是超循环否定之否定的“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的理解。辩证运动是事物通过自身来发展自身的运动,表面上看,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藐似“回到了出发点”应这样来理解:一是否定之否定具有回到出发点的意义,具有“对立面的统一”的意义,也就是列宁关于“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的著名论断意义;二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是否定之否定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笼统的概数,并非局限于精确的“正——反——合”,而是具有“正——反——合”解释意义精神的多级别的、多层次的自分形和整形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来看,否定之否定是一种最简单的、最经典的事物发展系统。这个系统是特殊的系统:1)事物的自我运动过程只需有两个“质变”就完成;2)否定之否定,达到的“正——反——合”,肯定和否定的“对立面的同一”,是某一特定事物简单的自我运动的完整过程。通常的事物系统,自我运动过程,需要两个以上,甚至N个质变,才能完成自我运动过程的整体性体现;并且,只有通过多个否定,才能充分展示事物自我运动的蓬勃生动的丰富内容,比如种子,经过第一质变生根发芽,经历第二质变长大……经历N-1个质变开花,经历N个质变结果为种子。如果我们笼统的把中间的多个明显的质变,都抽象归拢为两次质变,即否定之否定——对于现实和实践则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否定之否定,在系统科学下,应当产生“形变”,尤其针对复杂具体系统,否定之否定要转变为超循环否定之否定,即抽象起来可以概括为否定之否定,展开中具有多个具体的否定连接生成抽象的否定之否定。

三是超循环否定之否定的“超循环”的理解。事物的每一次自分形和整形相互作用都产生出新的内容,否定之否定舍弃了前一环节中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和发扬了其中的积极成果,从而把事物推向更高阶段。黑格尔在谈到概念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时说:“它从一些简单的规定性开始,而在这些规定性之后的规定性就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具体。因为结果包含着自己的开端,而开端的运动用某种新的规定性丰富了它”,“它不仅没有因其辩证的前进运动而丧失了什么,丢下了什么,而且还带着一切收获,使自己的内部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 在这里,任何事物都由使自己的内部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的趋势和能力——这是由物质的自分形的永恒存在的本性决定的。事物的螺旋式形态的链条仅仅用“否定之否定”描述显得笼统,因为事物的否定方式因不同性质的事物而不同,另外即使是同类事物的发展的曲折性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在大尺度上,可能出现出发点形态和跨越大尺度的发展呈现形态之间的“面目全非”的链条节点对比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用否定之否定缺乏具体针对性,为此引入系统科学的超循环思维,提出了超循环否定之否定。这里重点强调“超循环”意义。从事物发展的链条来看,事物具有螺旋形态,分析整个螺旋形态可发现:宏观投影贯穿,越过这个阶段,螺圈出现分叉,有些螺圈向上移动,有些向下移动,有些向左移动,有些向右移动,上移动自成一体的宏观螺圈投影秩点和下移动自成一体的宏观螺圈投影秩点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规定性,两个螺旋不同的事物在进化演化中诞生了。超循环螺旋融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大特点:宇观上来看所有具体的超循环螺旋投影会出现不同事物的分叉;宏观上来看被研究的超循环螺旋可以在某一同质规定性的研究条件下被“同质”投影贯穿;微观上来看超循环螺旋是否定之否定永恒进化、永不回到“出发点”。例如,生态系统中有乔木、灌木、草、猫科动物和鸟类……从宇观上来看,具有生物进化中不同物种的超循环投影分叉,这些分叉起源于生物点,而分叉为不同的类,动物类、植物类;动物和植物下又分具体的类,这些具体的不同类的轨迹就体现在宇观投影分叉中。另外生物与矿物的在抽象物质类具体化点上的分叉;物理学的暗物质与显物质的物质类点的分叉,等等,都属于宇观上的投影分叉。宏观上的在某一同质规定性的研究条件下被“同质”投影贯穿,是经典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突出“合”的意义,是具体的类之所以为类的原因,比如猫科动物中的狮子的具体个体之所以为狮子,因为每一头狮子都具有回归狮子原点的投影——虽然每个个体是不同的,但具有相同的投影,即相同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形式。微观上超循环螺旋是否定之否定永恒进化、永不回到“出发点”,是典型的否定精神,也是否定之否定的第二个“合”(肯定)区别与第一个“合”肯定的必然描述。 vuJBFYHLAdrB/DX/2ziR8aF/ZL6nb9cjBQryJMuaFhlO6acD/fPlxr6La10Lff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