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音韵學

一、切韵序[陸法言]

【叙题】

陸法言,名詞,臨漳人。隋代音韻學家,生卒年月不可考。其祖先為鮮卑人步陸孤氏。後魏孝文帝推行漢化,遷都洛陽,“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著,免所居官”。步陸孤氏遂改為陸氏。陸法言聰敏,官承奉郎;父爽,史載隋文帝時,爽提議“皇太子諸子,未有嘉名,請依《春秋》之義更立名字”,文帝從之;及太子廢,文帝追怒爽曰:“我孫制名,寧不自解?陸爽乃爾多事!扇惑於勇,亦由此人。其身雖故,子孫並宜屏黜,終身不齒。”法言竟坐除名,終未能重用而幾乎湮没不傳。《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録陸慈《切韻》五卷。王國維考證兩《唐志》之陸慈,亦即陸詞。《切韻》原書已不傳,現代有數種唐寫本現于世。學者考定其書分 193 韻,内平聲 54 韻,上聲 51 韻,去聲 56 韻,入聲 32 韻。平聲因字多而分二卷,上、去、入各一卷。共約一萬一千餘字,亦備簡注,成為漢語音韻學第一經典,史載“時俗共重,以為典規”,“盛行於世”,遂成唐宋韻書之始祖,其餘韻書漸不傳於世。唐孫愐《唐韻》、宋陳彭年《廣韻》均以之為基礎修訂而成。原書已佚。敦煌留有殘本三種,約為原書四分之三。陸法言是鮮卑族後裔,撰成一流的漢語言音韻專著,體現了古代鮮卑貴族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反映了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當今尚有“陸法言現象”之說。《切韻》上可追上古音韻,下啟唐宋漢語,有承先啟後之功,掌握《切韻》音系是研究語音史的基礎。

本序選自《廣韻校本》卷首,述《切韻》編撰之原則及體例,為了解古代音韻之寶貴資料。

昔開皇初,有儀同劉臻等八人,同詣法言门宿。夜永酒闌,論及音韻。以古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捨亦復不同,吳楚則時傷清淺,燕趙則多涉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又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魚(語居切)虞(遇俱切)共為一韻,先(蘇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溝切)俱論是切。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吕静《韻集》、夏侯詠《韻略》、陽休之《韻略》、周思言《音韻》、李季節《音譜》、杜臺卿《韻略》等,各有乖互,江東取韻,與河北復殊。因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選精切,除削舒緩,蕭、顏多所決定。

【注疏】

開皇:隋文帝楊堅年號。儀同:官名。八人:指劉臻、顏之推、蕭該、魏澹、盧思道、李若、辛德源和薛道衡,皆為當時學者,且身居要職。劉臻:字宣摯,沛國相(今安徽濉溪)人,精通《漢書》,時任儀同三司。顏之推:字介,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才學過人,歷仕梁、北齊、北周,隋文帝開皇時,被太子召為學士,是《切韻》的主要策劃者和審音者,有《顏氏家訓》20 篇,其中《音辭》一篇為古代音韻學研究之要籍。史書所載八人籍貫皆為郡望,實則前三人居建康,操金陵方言;後五人居鄴下(北周都城,今河北臨漳),属洛陽方言。據考證,這八人皆為陸法言父親陸爽之友,陸法言為晚輩,故陸爽亦应參加聚會,因後來獲罪,故文不提及。聲調:指語音。諸家:指前朝各家韻書。去聲為入:去聲的調值讀得如同中原的入聲。共為一韵:與下文“俱論是切”係互文見義。切:此處指韻,言當時有韻書将数韻合為一韻。廣文路:指詩赋写作。清濁:指語音。賞知音:指辨語音。輕重:指語音。此言若寫詩為文,相近之韻皆可使用,若辨聲析韻,則差異之處必須細分。

吕静《韻集》:诸人皆為南北朝語言學家,其所编韻書今皆已亡佚。乖互:差錯。南北是非:指南北方言中可取和不可取之处。古今通塞:指古今語音中相承和不相承之處。捃:摘取。精切:精當確切的音讀。舒緩:粗疏寬緩的音讀。

魏著作謂法言曰:“向來論難,疑處悉盡,何為不隨口記之?我輩數人,定則定矣。”法言即燭下握筆,略記綱紀。後博問英辯,殆得精華。於是更涉餘學,兼從薄宦,十數年間,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訓諸弟子,凡有文藻,即須明聲韻。屏居山野,交游阻絕。疑惑之所,質問無從。亡者則生死路殊,空懷可作之嘆;存者則贵賤禮隔,以報絕交之旨。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之為《切韻》五卷。剖析毫氂,分別黍累,何煩泣玉,未得縣金。藏之名山,昔怪馬遷之言大;持以蓋醬,今歎揚雄之口吃。非是小子專輒,乃述群賢遺意。寧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於時歲次辛酉,大隋仁壽元年也。

(正文據商务印書館 1938 年版周祖謨《廣韻校本》卷首)

【注疏】

魏著作:指魏澹,時任著作郎。英辯:精通音韻的辯才。更涉餘學:又研究其他學問。兼從薄宦:指任承奉郎之職。返初服:又穿著未出仕之服,指被除名免官。有文藻:指創作詩文。亡者:指已亡的當年參加策劃編書之人。作:起,指起死回生。存者:指當年聚會尚存之人。貴賤禮隔:言陸法言屏居山野時,辛德源仍在朝廷為官。以:即已。

毫氂:即毫釐,指細小。黍累:指輕微。十黍為一累,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何煩泣玉:用和氏抱璞泣於楚山之典故,意指《切韻》不像和氏璧那樣寶貴。未得縣金:用吕不韋懸金請人改《吕氏春秋》之故事,意指《切韻》不像《吕氏春秋》那樣無一字錯誤。縣:懸的古字。藏之名山:司馬遷《報任安書》言把自己所著《史記》“藏之名山,傳之其人”。藉以希望《切韻》能流傳久遠。馬遷即司馬遷。持以蓋醬:言後人可能不懂《切韻》而拋棄它。《漢書·揚雄傳》載揚雄“口吃不能劇談”,著有《太玄》。劉歆對揚雄說,時之學者有禄利,尚且不能學好《周易》,又怎能搞懂《太玄》?恐怕後人會拿去蓋醬甕。小子:陸法言自稱。專輒:擅自行事,指自定語音標準。群賢:指蕭、顏等八人。不出户庭:言傳於自家子孫。辛酉:601 年。仁壽:隋文帝年號。

二、毛詩古音考自序[陳第]

【叙题】

陳第(1541 ~ 1617),明代音韻學家、詩人。字季立,號一齋,福建連江人。萬曆秀才,學問淵博,喜談兵甲邊事,曾從戚繼光之軍,又應都督俞大猷之聘,出守古北口,歷薊鎮遊擊將軍十年,戰功頗豐,為一代儒將。後棄甲歸田著述。曾出遊五嶽,遍游全國,可謂旅行家。主要著作有《毛詩古音考》《讀詩拙言》《尚書疏衍》《屈宋古音義》《一齋詩集》《寄心集》《五嶽兩粵遊草》等。

《毛詩古音考》四卷,考證古音之變。列《詩經》中韻字 400 餘條,以《詩經》為本證,以古代其他韻語為旁證,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阐明古本音不同於今音,抨擊“叶韻”之說,實開有清一代古音學興盛之先路。毛詩:漢代傳《詩經》者有魯、齊、韓、毛四家,因魯人申公培、齊人轅固生、燕人韓婴、赵人毛萇而得名。西漢時,魯、齊、韓三家立於學官,《毛詩》未得立。東漢以降,《毛詩》逐漸取代三家,專行於世,三家詩遂先後亡佚。

夫《詩》以聲教也。取其可歌、可詠、可長言嗟歎,至手足舞蹈而不自知,以感竦其興觀羣怨、事父事君之心,且將從容以紬繹夫鳥獸草木之名義,斯其所以為《詩》也。若其意深長而於韻不諧,則文而已矣。故士人篇章,必有音節;田野俚曲,亦各諧聲。豈以古人之詩而獨無韻乎?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讀古之作,不免乖剌而不入,於是悉委之叶。夫其果出於叶也,作之非一人,采之非一國,何“母”必讀“米”,非韻“杞”、韻“止”,則韻“祉”、韻“喜”矣;“馬”必讀“姥”,非韻“組”、韻“黼”,則韻“旅”、韻“土”矣;“京”必讀“疆”,非韻“堂”、韻“將”,則韻“常”、韻“王”矣;“福”必讀“偪”,非韻“食”、韻“翼”,則韻“德”、韻“億”矣。厥類實繁,難以殫舉。其矩律之嚴,即《唐韻》不啻。此其故何耶?又《左》、《國》、《易·象》、《離騷》、楚辭、秦碑、漢賦,以至上古歌謠箴銘贊誦,往往韻與《詩》合,實古音之證也。

【注疏】

夫詩以聲教:语出於《禮記·經解篇》:“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其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可歌可咏:語出《毛詩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興觀群怨:語出《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學《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興:指激發鼓舞人之感染作用。觀:指考察社會現實之認識作用。群:指相互感化之教育作用。怨:指抨击不良政治之讽刺作用。

紬繹:闡述。乖剌:違背。悉委之叶:皆歸於叶韻之說。叶:叶韵。漢魏六朝時,有人以當時之語音誦讀《詩經》,因不少詩句頗不和諧押韻,就临時改讀某字依附某韻,即所謂“叶”,亦稱“協句”,確屬不當,却又因宋代朱熹等人提倡而盛行一時。

矩律:法度,此指分韻。啻:止,僅。《唐韻》:玄宗時音韻學家孫愐刊正《切韻》之作,在唐代影響極大。

或謂《三百篇》詩辭之祖,後有作者,規而韻之耳。不知魏晉之世,古音頗存,至隋唐澌盡矣。唐宋名儒,博學好古,間用古韻以炫異耀奇,則誠有之。若讀“垤”為“姪”,以與“日”韻,《堯誡》也;讀“明”為“芒”,以與“良”韻,《皋陶歌》也。是皆前於《詩》者,夫又何放?且讀“皮”為“婆”,宋役人謳也;讀“丘”為“欺”,齊嬰兒语也;讀“户”為“甫”,楚民間謠也。讀“裘”為“基,魯朱儒謔也;讀“作”為“詛”,蜀百姓辭也;讀“口”為“苦”,漢白渠誦也;又“家”,“姑”讀也,秦夫人之占;“懷”,“回”讀也,魯聲伯之夢;“旂”,“斤”讀也,晉滅虢之徵;“瓜”,“孤”讀也,衞良夫之譟。彼其閭巷贊毀之間,夢寐卜筮之頃,何暇屑屑模擬,若後世吟詩者之限韻邪?

【注疏】

垤:小土丘。《淮南子·堯诫》:“戰戰慄僳,日謹一日,人莫于蹪山而蹪(tuí)於垤。”“垤”與“日”為韻,陳氏謂當讀作“姪”。《皐陶歌》:為《尚書》之篇名。偽《古文尚書》又析出《益稷》篇,中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放:通“仿”。

宋役人謳:《左傳·宣公二年》載,宋役人歌嘲敗將大夫華元,華元答役人歌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宋役人歌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齊嬰兒語:《國策·齊策》載田單攻狄嬰兒謠:“大冠若箕,修劍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丘。”楚民間謠:《史記·項籍本紀》載:“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户,亡秦必楚也!”朱儒:《左傳·襄公四年》載朱儒歌:“臧之狐裘,敗我於狐駘。”

蜀百姓辭:《後漢書·廉范傳》載:廉范,字叔度,遷蜀郡太守。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然民更相隱蔽,燒者日厲。范入蜀後,乃毁削舊制,但巖使储水。蜀百姓以為便,於是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無襦,今五絝。”

漢白渠誦:《漢書·溝洫志》載《白渠歌》:“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秦夫人之占:《左傳·僖公十五年》載晉伯姬之占:“姪其從姑,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弃其家。”

聲伯之夢:《左傳·成公十七年》載聲伯之歌:“濟洹之水,贈我以瓊瑰。歸乎歸乎,瓊瑰盈吾懷乎!”

滅虢之徵:《左傳·僖公五年》載灭虢謠:“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衞良夫之譟:《左傳·哀公十七年》載渾良夫譟:“登此昆吾之虚,綿綿生之瓜,余為渾良夫,叫天無辜。”

愚少受《詩》家庭,竊嘗留心於此。晚年獨居海上,慶弔盡廢。律絕近體既所不嫻,六朝古風企之益遠,惟取《三百篇》日夕讀之。雖不能手舞足蹈,契古人之意,然可欣、可喜、可戚、可悲之懷,一於讀《詩》洩之。又懼子姪之學《詩》而不知古音也,於是稍為考據,列本證、旁證二條:本證者,《詩》自相證也;旁證者,采之他書也。二者俱無,則宛轉以審其音,參錯以諧其韻,無非欲便於歌詠,可長言嗟歎而已矣。蓋為今之詩,古韻可不用也;讀古之詩,古韻可不察乎?嗟夫!古今一意,古今一聲。以吾之意而逆古人之意,其理不遠也;以吾之聲而調古人之聲,其韻不遠也。患在是今非古,執字泥音,則支離日甚,孔子所刪幾於不可讀矣。

愚也聞見孤陋,考究未詳,姑藉之以請正明達君子。閩三山陳第季立題。

(正文據中華書局 2008 年版《毛詩古音考 屈宋古音義》)

【注疏】

逆古人之意:《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朱熹注:“逆,迎也”。孔子所刪:指《詩經》。《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本三千餘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禮羲(者)……三百五篇。”

三、答李子德書[顧炎武]

【叙题】

顧炎武(1613 ~ 1682),初名絳,字寧人。江蘇崑山亭林鎮人,世号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偉大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力倡“博學于文”“行己有恥”,其生母、胞弟均被清軍所害,故顧炎武積極參加抗清鬬争。後致力於學術,探究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巨大貢獻,被譽為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宣導“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治學方法,力主陳第“詩無叶韻”之說,證以羣書以相參考,奠定有清一代古音學之基礎,於音韻學史有承前啟後之功。其成就集中體現在《音學五書》中。另著有《日知録》《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韻補正》《亭林詩文集》等。李子德:名因篤,字天生,又字子德,明代諸生,音韻學家。清兵入關,遂奔走呼籲抗清。後歸而專意於學問。康熙中曾薦為文職,旋以母老辭歸,不復出。

本篇選自《音學五書》卷首,輯古籍文例以探討古代音韻。

三代《六經》之音,失其傳也久矣。其文之存於世者,多後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辄以今世之音改之。於是乎有改經之病,始自唐明皇改《尚書》,而後人往往效之。然猶曰:“舊為某,今改為某。”則其本文猶在也。至於近日锓本盛行,而凡先秦以下之書,率臆徑改,不復言其舊為某。則古人之音亡,而文亦亡,此尤可嘆者也。

開元十三年敕曰:“朕聽政之暇,乙夜觀書,每讀《尚書·洪範》,至‘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三復茲句,常有所疑。據其下文,並皆協韻,惟‘頗’一字,實則不倫。又《周易·泰卦》中‘無平不陂’,《釋文》云:陂字亦有頗音,陂之與頗,訓詁無別。其《尚書·洪範》‘無偏無頗’字宜改為陂”。蓋不知古人之讀“義”為“我”,而“頗”之未嘗誤也。

《易象傳》:“鼎耳革,失其義也;覆公餗,信如何也。”《禮記·表記》:“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是“義”之讀為“我”,而其見于他書者,遽數之不能終也。王應麟曰:“宣和六年詔,《洪範》復舊文為頗。”然監本猶仍其故。……

【注疏】

開元十三年敕:所引资料见《册府元龟》卷 40。無偏無頗:《尚書》原文于此句下文為“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恶,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好”,呼號反,与“道”為韻;“惡”,烏路反,與“路”為韵;“黨”舆“蕩”為韻。玄宗以唐代之音讀《尚書》,“颇”,普多反;“義”,宜奇反,故以為不韻,以為“為陂則文亦會意,為破則聲不成文”。《經典釋文·周易音義》言:“不陂,又破河反。”唐玄宗實為改經之始作俑者,然其未識古今音有别,故謬。

鼎耳革:言鼎耳革除,则无法贯耳举之,故失去宜;鼎足折,则食物倾覆,故失去信。语见《周易·鼎(九三)(九四)》等。遽數之不能終其物:語出《禮記·儒行》:“哀公曰:敢問儒行。孔子對曰:遽數之不能終其物。”遽:就,竟。終:尽。王應麟(1223 ~ 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學問淵博,長於考證。著有《困學紀聞》、《玉海》《困學紀聞》卷 3:“宣和六年诏《洪範》復從旧文。……監本未嘗復舊也。”宣和:宋徽宗年號。

《易·漸》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范諤昌改“陸”為“逵”,朱子謂以韻讀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讀“儀”為“俄”,不與“逵”為韻也。

《小過》上六:“弗遇過之,飛烏離之。”朱子存其二說,謂仍當作“弗過遇之”,而不知古人讀“離”為“羅”,正與“遏”為韻也……

《楚辭·天问》:“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詒,女何嘉?”後人改“嘉”為“喜”,而不知古人讀“宜”為牛何反,正舆“嘉”為韻也。

《史記·龜策傳》:“雷電將之,風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當之。”後人改“迎”為“送”,而不知古人讀“迎”為“昂”,正與“將”為韻也……

《隋書》載梁沈約《歌赤帝辭》:“齊醍在堂,笙镛在下,匪惟七百,無絕終古。”今本改“古”為“始”,不知“長無絕兮終古”乃《九歌》之辭,而古人讀“下”為“户”,正與“古”為韻也。

《詩》曰:“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他。”則古人讀“儀”為“俄”之證也……

《易·離》九三:“日昃之離,不載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則古人讀“離”為“羅”之證也。

《詩》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則古人讀“宜”為牛何反之證也……

【注疏】

范諤昌:北宋學者,生卒年無考。著有《大易源流圖》等,已佚。朱子:朱熹,南宋學者、理學家,徽州婺源人,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菴。著有《易經本義》等。

簡狄:傳說古有娀國之美女。嚳:高辛氏。玄鳥:燕子;或謂鳳凰,相傳有娀二女居九成之臺,帝喾令鳳凰往致聘而成匹配,後簡狄為喾之次妃,生子契,即商朝之始祖。

醍:較清、淺赤色之酒。《禮記·坊記》:“醍酒在堂”。镛:東方之樂為笙,西方之樂為镛。

泛彼柏舟:見《詩經·鄘風·柏舟》。副筓:古時王后及貴族夫人之假髻;綴玉之筓谓之珈,侯伯夫人用六珈。委委佗佗:從容自得貌。象服是宜:見《詩經·鄘風·君子偕老》。象服:法度之服。

左思《吳都賦》:“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長干延屬,飛甍舛互。”則古人讀“夸”為“刳”之證也……

《庄子》:“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又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則古人讀“迎”為“昂”之證也。

《曲禮》:“將適舍,求毋固。”《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則古人讀“舍”為“恕”之證也……

《诗》曰:“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則古人讀“下”為“户”之證也。

凡若此老,遽數之不能終也。其為古人之本音,而非叶韻,則陳第已辨之矣……

李白《日夕山中有懷詩》:“久臥名山雲,遂為名山客。山深雲更好,賞弄終日夕。月銜樓間峯,泉漱階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借。”今本改“借”為“惜”,不知《廣韻》二十二昔部元有“借”字,而“傷美物之遂化,怨浮齡之如借”已見於謝靈運之《山居赋》矣。

凡若此者,亦遽數之不能終也。(其詳並見《唐韻正》本字下。)

嗟夫!學者讀聖人之經與古人之作,而不能通其音,不知今人之音不同乎古也,而改古人之文以就之,可不謂之大惑乎?

(正文據中華書局 1982 年版《音學五書》卷首)

【注疏】

不將不迎:出自《莊子·應帝王》。無有所將:出自《莊子·知北遊》。

奠之:置之。牖下:窗下。此處所引詩句見《詩經·召南·采蘋》。

四、古無輕唇与古无舌上[錢大昕]

【叙题】

錢大昕(1728 ~ 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江蘇嘉定人,清代著名學問大師。乾隆進士。初從長洲沈德潛遊,詩賦冠於吳中七子。後歎道:“經之未通乃從而繡其鞶帨乎?”遂博覽羣籍。曾主鍾山、紫陽等書院。他不專治一經,而無經不通;不專攻一藝,而無藝不習。精通經史、文義、音韻、訓詁、歷代典章制度、官職、氏族、地理、金石以及中西曆算之法等。一生著述甚豐,代表作有《廿二史考異》《潛研堂文集》《十駕齋養新録》等。主張“實事求是,護惜古人之苦心,可與海内共白”(《廿二史考異序》),為乾嘉學術的代表人物。之前古音學家,多重古韻,而錢氏始注重古紐之研究,引用古書古音通假使用現象,發前人之所未發,證明後世讀輕唇之非、敷、奉、微,漢魏前皆讀重唇。又證古音本無舌頭、舌上之分,古舌上音知、徹、澄多讀作舌頭音端、透、定,與無輕唇音說同為音韻學中不刊之論。

以下兩篇選自《潛研堂文集》卷 15 《答問十二》和《十駕齋養新録》卷 5。

問:輕唇之音,何以知古人必讀重唇也?

曰:《廣韵》平聲五十七部,有輕脣者僅九部,去其無字者,仅二十餘紐。證以經典,皆可讀重唇。如“伏羲”即“庖羲”;“伯服”即“伯犕”,“士鲂”即“士彭”,“扶服”即“匍匐”,“密勿”即“蠠没”,“附婁”即“部婁”,“汶山”即“岷山”,“望諸”即“孟諸”,“負尾”即“陪尾”,“芯芬”即“馥芬”,“有匪”即“有邲”,“繁纓”即“鞶纓”,“方羊”即“旁羊”,“封域”即“邦域”,“亹亹”即“勉勉”,“膴膴”即“腜腜”,“蕪菁”即“蔓菁”。

“封”讀如“窆”,“佛”讀如“弼”,“紛”讀如“豳”,“繁”讀如“婆”。“亹”讀如“門”,“妃”,讀如“配”,“負”讀如“背”,“茀”讀如“孛”,“艴”讀如“勃”,“鳳”讀如“鵬”。凡今人所謂轻脣者,漢、魏以前皆讀重唇,知輕脣之非古矣。

(正文據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潛研堂文集》卷 15)

【注疏】

九部:指東、鍾、微、虞、文、元、陽、尤、凡九韻。

伏羲:傳說古代三皇之一。伯服:春秋時周大夫。士鲂:春秋時晉大夫。匍匐:見《詩·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而《禮記·檀弓》引作“扶服”。蠠没:見《爾雅·釋詁》:“蠠没,勉也。”附婁:見《說文》十四篇下阜部“附”字下:“附婁,小士山也。”陪尾:山名。《史記·夏本紀索引》:“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有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見《詩經·衞風·淇奧》。鞶纓:馬首轡頭之纓索。方羊:遊散之意。膴膴:肥沃貌。

窆:下棺。艴:艴艴然,不悅貌;又謂淺色,敷勿切,齊梁以後音。鳳:朋字,朋、鵬皆古文鳳字。

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牀”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說文》:“‘沖’,讀若‘動’。”《書》:“惟予沖人”,《釋文》“直忠切”。古讀“直”如“特”,“沖子”猶“童子”也。字母家不識古音,讀“沖”為“蟲”,不知古讀“蟲”亦如“同”也。《詩》“蘊隆蟲蟲”,《釋文》:“直忠反。徐徒冬反。《爾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韓詩》作‘烔’,音徒冬反”,是“蟲”與“同”音不異。(《春秋·成五年》:“同盟于蟲牢。”杜注:“陳留封丘縣北有桐牢。”是“蟲”“桐”同音之證。)

【注疏】

徐徒冬反:徐、郭,皆指《經典釋文》所引各家注音。此段證明澄母古歸定母。

古音“中”如“得”。《周禮·師氏》:“掌王中失之事。”故書“中”為“得”。杜子春云:“當為‘得’,記君得失,若《春秋》是也。”《三倉》云:“中,得也。”(《史記索隱》)《史記·封禪書》:“康后與王不相中。”《周勃傳》:“勃子勝之倘公主,不相中。”小司馬皆訓為“得”。《吕覽》“以中帝心”,注“‘中’猶‘得’”……

【注疏】

中失:語出《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以敬國子弟。”鄭注:“中:中禮者也;失,失禮者也。故書‘中’為‘得’。杜子春云:當為得,記君得失,《春秋》是也。中,丁仲反。”杜子春:東漢經學家,河南人,曾以《周禮》傳授鄭眾、賈逵。所注《周禮》今已佚。

《三倉》:即《三蒼》。秦相李斯作《蒼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以秦篆編寫,以官府名義公佈此三書作為同一文字的標準範例。漢代又合此三書以教學童,稱為《三蒼》,並改寫成隸書。魏晉時,增揚雄作《訓纂篇》、賈魴作《滂喜篇》,亦稱《三蒼》,又稱《五蒼》。小司馬:即司馬貞,唐河内人,字子正,撰有《史記索隱》等。《吕覽》:《吕氏春秋》。此段證明知母古歸端母。

古音“直”如“特”。《詩》:“實惟我特。”《釋文》:“《韓诗》作‘直’,云相當‘值’也。”《孟子》:“直不百步耳。”直,但也。“但”、“直”聲相近……

古音“竹”如“篤”。《诗》:“綠竹猗猗”。《釋文》:《韓诗》‘竹’作‘ ’,音徒沃反。”與“篤”音相近,皆舌音也。“篤”、“竺”並从“竹”得聲。《論語》:“君子篤於親。”《汗簡》云:“古文作‘竺’。”《書》曰:“篤不忘。”《釋文》云:“本又作‘竺’。”《釋诂》:“笃:厚也。”《釋文》云:“本又作‘篤’。”按,《說文》:“‘竺’,厚也。”“篤厚”字本當作“竺”,經典多用“篤”,以其形聲同耳。《漢書·西域傅》:“無雷國北舆捐毒接。”師古曰:“捐毒即身毒、天毒也。”《張騫傳》:“吾賈人轉市之身毒國。”鄧展曰:“毒音督。李奇曰:“一名天竺。”《後漢書·杜篤传》:“摧天督。”注:“即天竺國。”然則“竺”“篤”“毒”“督”四文同音。

(正文據商務印書館 1937 年版《十駕齋養新録》卷 5)

【注疏】

實惟我特:見《詩經·鄘風·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特。”《釋文》:指《經典釋文》。直不百步:見《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矣。”此處直猶但。此段證明澄母古歸定母。

綠竹猗猗:見《詩經·衞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篤於親:見《論語·泰仙》:“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汗簡》:文字學著作,宋代郭忠恕撰。古文:指古文《論語》。篤不忘:見《尚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經典釋文》:“篤本又作竺,東谷反。”師古:顏師古,唐代訓詁學家,作《漢書注》《急就章注》《匡謬正俗》等。鄧展:三國時魏南陽人,注《漢書》。李奇:生平不詳,亦曾注《漢書》。顏師古作《漢書注》曾引鄧、李之說。此段證明知母古歸端母。 lsOjl9i8h7XsqJBV2j0rKhWbv7ohgagAVFVRzHT6/G1HRCISUNEw3GYf6pLR6i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