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带一路”战略与两岸关系的发展

刘国奋

自 2013 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大陆从未将台湾排除在这一战略之外,也印证了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一贯提倡的与台湾同胞共创、共享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与发展成果的主张。然而,2014 年 3、4 月间台湾发生“反服贸运动”后,不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被搁置,连对两岸协议的“监督条例”都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未有结果,扩大和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步伐被人为放缓。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大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台湾有关方面的态度为何,今后将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对深化发展两岸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将逐一展开探讨。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台湾在此战略中的地位

大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考虑到台湾的利益,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大陆乐于与台湾分享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换句话说,台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其位置,可以发挥优势作用,并有分享更多成果的机会。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其成形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即“一带一路”战略)。国务院在 2015 年 3 月 28 日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两年来大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逐渐使其具体化。“一带一路”战略设想是,它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连接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另一头连接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中间有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具体讲,“一路”建设是指,建立中蒙俄经济合作走廊,形成新亚欧大陆桥;建立中国—中亚—西亚经济合作走廊,直通地中海沿海国家;建立中国—东南亚—南亚经济合作走廊,直达印度洋。“一带”建设是指,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重点港口为起点,一条海上通道是经过南海、穿过印度洋和地中海,到达欧洲地区;另一条是通过南海,到达南太平洋地区。据报道,沿线有近 60 个国家、90 多个城市,拥有约 70%的世界人口和约 75%已探明的能源资源,其生产总值大约占全世界的 55%,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2014 年 11 月 4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11 月 8 日,在北京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 400 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2014 年 12 月 29 日,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立,首期资本金为 100 亿美元。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2015 年 6 月 29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有 57 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年底之前如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亚投行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启动,将使“一带一路”建设更添新动能,它们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投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尤其是亚投行的成立,可在金融方面以多边框架落实“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福建等自贸区建设的落实,大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已稳步展开。此外,中国正和相关国家合力推动以基础设施将欧亚大陆相连接的构想。中国政府已申请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投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银团贷款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台湾机遇及相关安排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台湾的机遇是多方面的,将会对台湾经济产生短期的和长期的利好影响。

1.从短期利益看,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地利和人文等便利条件,不少台商已瞄准大陆福建自由贸易区及海上丝绸之路商机,积极参与大陆相关商贸活动,为赢得商机提早布局。

2.从长远利益看,有利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摆脱经济欲振乏力状况。

3.从受益人群来看,在大陆“三中一青”的政策下,大陆鼓励台湾年轻人登陆创业,这对许多有创业意向的台湾青年来说是较好的机会。

4.从受益产业来看,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产业,及其与之相关的产能需求都将迎来好时机。

5.在大陆活动范围看,有利于台商进入大陆中西部及周边地区。大陆 2015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相继出台,从相关数据来看,增速高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6.在大陆以外活动范围看,有利于台湾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投资和基础建设的机会,开拓新的市场,并加快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步伐,特别是与东盟地区的经济整合。

大陆强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同属一中的海峡对岸——台湾自然不会被排除在外,大陆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就指出:“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妥善安排”。大陆正在积极推进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各个自贸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福建自贸区则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探索闽台经贸合作新模式的试验场。如果台湾还有一定的顾虑,不妨先从其参与福建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做起,逐渐为其经济发展增加新动力。

二、台湾的困境及其相关选择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台湾经济从 21 世纪以来处于下行通道,经济欲振乏力,问题较多。台湾经济是外向型经济,选择何种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摆脱经济疲软状况,对台湾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至关重要。

(一)台湾面临的经济社会困境

自 2000 年以来,台湾面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局面。2008 年金融危机让台湾雪上加霜,所幸马英九上台后,回归“九二共识”,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使台湾经济避免大的波折。但总体而言,由于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困难,民间投资不振,产业外移等问题较严重。在此背景下,台湾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官方债务攀升,而就业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年轻人薪资过低,工资增加迟缓,社会收入差距拉大。今年 10 月 30 日,据台湾“行政院”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台湾的生产总值较 2014 年同期增长-1. 01%,是近 6 年来首次出现季度GDP负增长;台湾失业率上升至 3. 79%,创近几年来的新高。面对这些经济社会问题,急需想法改善与解决。

台湾是一个岛屿型经济体,其腹地狭窄,资源有限,必须靠与外界交流交往才能保持经济的竞争优势。但要解决台湾目前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有必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必须走出去”,即参加包括大陆在内的区域经济整合,但对台湾来说,如何整合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

二是“必须请进来”,即吸引包括大陆在内的资本入岛投资,而不是对陆资进行种种限制。

(二)台湾的选择

台湾的对外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走,在台湾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从大陆走向世界”,即先搭上大陆高速发展快车,与大陆发展好经贸关系,再经由大陆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活动。国民党大体认同这种主张。另一种主张是“从国际走向大陆”,即通过发展与外国的经贸关系、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等,壮大台湾经济实力,然后再与大陆发展经济联系。民进党则持这一主张。

在20 世纪60—70 年代,台湾经济与美国、日本相联系,创下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然而时势发生了变化,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由美国转向了中国大陆。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自上世 90 年代后期以来,囿于政治因素,台湾有关方面无视大陆经济对于台湾的重要性,不是由当局主导“戒急用忍”、“积极管理”,就是由民进党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不时踩刹车。

在涉及与中国大陆关系的议题上,台湾方面常不能持相对中肯的立场,尤其是一些民进党人士和“台独”分子,他们不但反对两岸扩大和深化交流合作,而且也时常附和西方各种版本的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崩溃论”,看坏、看衰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以蔡英文为代表的民进党主张“从国际走向大陆”,而不是“从大陆走向世界”,因此,他们对大陆的“一带一路”战略有着天然的排斥感,这对马英九当局的对外经济战略选择有相当多的牵制作用。由于台湾政党恶斗,尤其是民进党死守“台独”立场,对于马英九当局任何深化两岸关系的举措均持反对态度。民进党曾对马英九的十年内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说法很不满意,要求马英九当局尽快采取行动加入TPP。在这种压力下,马英九当局近两年来对于台湾加入TPP转趋积极,希望通过加入美国主导的TPP和以东南亚为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来解决台湾的经济难题。马英九在“习马会”的国际记者会上表示,他已向习近平提出台湾加入TPP的意愿。最近,马英九又表示台湾要在两年内加入TPP。而对于加入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建设,台湾方面则仍在“研讨”之中。

台湾有关方面对大陆“一带一路”战略的态度有从疑虑排斥到弹性接受的过程。台湾财经高层曾强烈质疑认为“那是大陆的对外政经阴谋”,但从今年 3月随着大陆“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具体化,台湾有关方面开始对亚投行的态度转趋弹性务实。对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来自绿营的反对声音不多,其原因有三:一是民进党忙于选战无暇顾及,且某些民进党人士对这一战略能否成功还有疑虑;二是民进党为骗取选票,在两岸关系议题上尽可能藏拙回避,以免露出破绽,吓走中间选民;三是认为如果明年选举取胜,参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不会在民进党的近期战略规划之内,因为民进党的对外经济战略是“从国际走向大陆”。

三、“一带一路”战略与两岸关系之发展

经过多年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已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囿于意识形态因素,从近期马英九当局的言行看,其在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问题上,首选TPP,其次是RCEP,而对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只是口头表示,还没有实际行动。也就是说,为避免招致反对党的批评攻击,马英九当局对采用避开大陆的方式加入区域经济整合更为积极主动。不过,我们要指出的是,台湾必须从本身产业结构状况出发,选择与自我产业互补性强的合作对象签订自由贸易合作协议。此外,经济的自由化与国际化也并不全然是能救台湾经济的灵丹妙药。所以,台湾必须抛弃意识形态的观念,正确面对大陆的变化与发展。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中国政治经济“崩溃论”,然而中国政治经济非但没在崩溃,反而日益发展强大,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经济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更加理性和长远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大势,正是从这种理性、长远的视角,对TPP、 RCEP和亚投行、“一带一路”建设的选项上,也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是台湾摆脱经济困境的关键,但这个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应包括与大陆经济的一体化。大陆与台湾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仅如本文前述的,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有较多机会。为此,台湾方面应以积极理性的态度看待“一带一路”战略,尽可能参与到相关建设中,这样既有利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结构的营造,更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两岸服贸协议,台湾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无论在大陆范围内经营,还是参与到大陆以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对台湾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1.有助于打破目前两岸因“反服贸运动”造成的两岸经贸关系深化迟滞的状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2.有助于扩大台湾企业的商机,特别是台湾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化解部分台湾人士认为的两岸经济“普惠不平衡”的疑虑。

3.通过发挥台湾优势,尤其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创意等活动,将可较大程度地增强台湾民众的自豪感,增加台湾经济发展新动能。

4.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台湾的“反中”思维,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扩大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度。

5.有利于两岸民众通过创新两岸合作模式,让两岸社会各界走得更近,形成命运共同体。

在对待两岸经贸关系问题上,除了政治因素,台湾还须破除旧思维的影响,即沉浸在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昔日辉煌里,认为台湾以往经济高速发展期没有大陆照样发展。然而,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看到一个事实是,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心在转移,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在相当程度上扮演世界经济引擎的角色。我们认为,没有与大陆市场连接,台湾人民的日子可以过下去;失去大陆这么好的市场,台湾人民的日子会过得不那么舒坦,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大陆的“一路一带”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它绝不是在炒作概念。大陆的“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已启动,大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合力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为搭上“一带一路”建设列车,也都纷纷采取相关行动争取更多的参与机会。为此,在地理相近文化相同、与大陆同为一个国家的台湾,对于“一带一路”的疑虑应可消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更是一个对台湾发展前途十分有利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 年 3 月 28 日发布。

[2]《“一带一路”开局在即台湾何去何从》,中国台湾网,2015 年 3 月 9 日。

[3]《丝路基金的“五个W和一个H”》,新华网,2015 年 4 月 21 日。 qub4F+67yUNgw2mdY4m6/F9AhBotNYqyKjz1aqGi6O6VDCa4pce+qQF8dj9hd9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