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乡都

旧三十一里,今存社十六、屯十一 乡名附

沙程 赤崖 槐套 会东 静安 石门 安峰 两山 洋山 顺德团一 团二 刘平 葛一 葛二 在城

嘉颖 延昌 禧福 兴善 兴宁 归厚 康乐 安和 正业 永受宜春

【注释】

①乡都:宋元时基层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县下分乡,乡下分都,并称乡都。

【附录】

里社

昌黎县,旧三十一里,今存社十六、屯十一。两山社、团林社一里、团林社二里、沙程社、赤崖社、槐套社、会东社、静安社、石门社、安峰社、刘平保社、葛家庄社一里、阳山社、顺德社、葛家庄社二里、在城社;嘉颖屯、延昌屯、禧福屯、兴善屯、兴宁屯、归厚屯、康乐屯、安和屯、正业屯、永受屯、宜春屯。

(选自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卷之一)

[注释]

①里社: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借指乡里。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

昌黎县:凡社十六:曰城社,其东二十里曰两山,西二十里曰葛家一、曰葛家二,三十里曰安峰,三十五里曰刘平,五十里曰静安,六十里曰石门、曰顺德,南三十里曰团林一,二十里曰团林二,五十里曰槐套,六十里曰赤崖,八十里曰沙程,西南三十里曰洋山,六十里曰会东。屯十一:西十里曰兴宁,二十里曰嘉颖,二十里曰永受,三十里曰正业,四十里曰延昌,五十里曰安和,六十里曰归厚,西南三十里曰禧福,六十里曰兴善,西北四十里曰宜春,南四十里曰康乐。

(选自清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永平府志》卷之五《里市》)

两山庄 城东八里。

梁各庄

思各庄

坎上庄 俱城东十五里。

裴家堡

张各庄 俱城东二十里。

梨园河 城西八里。

风台庄 城西十五里。

葛家庄

念坨庄

蔡家坨

崔刘庄 俱城西二十里。

【注释】

①两山庄:位于昌黎县城东北。两山之地,原建有前两山和后两山两个村。前两山为明朝前期山西陈、郑两姓移民建立,村址位于两山之南;后来,前两山分建为前、中两个两山村,中两山村位于昌黎县城东北 4.6 公里处。后两山村为明朝前期山西孙姓移民建立,村址位于两山之北,在中两山村北偏东 0.8 公里处。

②梁各庄:位于昌黎县城东北 8.2 公里处。为明朝杨、梁二姓山西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杨梁庄。后杨姓迁出,改称梁各庄。

③思各庄:今城北施各庄。在昌黎县城东北偏北 7.1 公里处。建于明朝年间,因村中有崔、杨、贾、罗四户人家,故取名“四家庄”。后因杏黄山有一凶僧,横行乡里,一施姓官员为民除了此害,遂改村名“施各庄”,以志纪念。

④坎上庄:今东坎上,原名坎上。为明朝山西陈姓移民建立,因坐落于杏黄山麓黄土坡上(现村西公路边),故名坎上;现为与县内同名村庄区别,改称东坎上。

⑤裴家堡:位于昌黎县城东偏北 9.6 公里处。建村年代久远,附近曾有城堡。相传此地曾为裴姓久居,名裴家庄;后全县分六堡管辖时,立为裴家庄堡,现简称为裴家堡。现村中裴姓已无,焦、曹等姓居多,为明朝时山东移民后裔。

⑥张各庄:位于两山乡东北部,北与抚宁县接壤,距离昌黎县城 10 公里。明朝年间有张、耿二姓移民来此,以姓氏得名张耿庄,后耿姓迁居关外,遂改名张各庄。今以沙河为界,分为河西张各庄、河东张各庄。河西张各庄村历史上曾建有三座寺庙,分别为老爷庙、老母奶奶庙、水峪寺。老爷庙内有张飞金身塑像;老母奶奶庙有庙会,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水峪寺位于村庄南部的水峪,水峪寺三面环山,南面为水峪,北面为永清山,西面为平台顶;环境清幽,松林茂密,规模宏大,寺内有正殿、厢房、山门;水峪内常年泉水流淌,甘甜清澈,村民称之为“龙眼”。寺庙均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拆毁,现仅存水峪寺的庙基和残碑一通。

⑦梨园河:今犁湾河。位于昌黎县城西南偏北 4 公里处,有 4 个行政村。其中犁湾河一村靠南,犁湾河二村在一村之西,犁湾河三村在偏东北部位,犁湾河四村在偏西北部位。据传,犁湾河建村于明嘉靖年间,初时因村东饮马河畔有一个梨园,得名梨园河;后由于饮马河改道,在当地形成一条大的河湾,貌似犁杖,遂改称为犁湾河。居民姓氏较多,其中一村以邱、李、王、张等姓为主,二村以王、苏、张、韩等姓为主,三村多王姓和赵姓,四村以邱、刘、蒋姓居多。

⑧风台庄:今封台片村。位于昌黎县城西南七公里处。包括龙封台、边封台、左封台、后封台、杨封台 5 个行政村。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曾在此村筑台封王,故称封王台。现封王台遗址尚存于杨封台村,并于 1985 年被昌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⑨葛家庄:今北各庄、中各庄、南各庄。据村中庙碑记载,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葛姓移民建立,起名为“葛家庄”。后陆续迁来董、魏、毛、张、李、王、高、秦、潘、赵、孙、才、贾、胡、刘、艾、任等姓居民分别建庄,形成 18 个小村,统称为各庄。新中国成立初,因村庄较大,按方位分为三个村。居北者,取名北各庄,包括原董、魏、高、毛、才、任等姓小村;居中者,取名中各庄,包括原刘、李、胡、孙、赵、贾、秦等姓小村;居南者,取名南各庄,包括原潘、张、王等姓小村。

⑩念坨庄:今康埝坨、邵埝坨、李埝坨、于埝坨、武埝坨、燕埝坨。为明朝前期山西康、邵、李、于、武、燕姓移民建立,因这一带有一道又高又宽的南北土埝,以姓氏和地势分别得名康家埝坨、邵家埝坨、李家埝坨、于家埝坨、武家埝坨、燕家埝坨。现简称康埝坨、邵埝坨、李埝坨、于埝坨、武埝坨、燕埝坨。

⑪蔡家坨:今晒甲坨。位于昌黎县城西南偏北 10 公里处。整个村庄分成晒甲坨一村、晒甲坨二村、晒甲坨三村 3 个行政村管理。据传,建村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前期,山东蔡姓移民来此,以村南有一道沙坨子,以姓氏得名蔡家坨;后蔡姓绝户,村民遂以传说唐朝大将薛礼征东时在此遇雨,在沙坨子上晒过盔甲,将村名改为晒甲坨,沿用至今。晒甲坨村的范围,还曾包括与其紧邻的铁庄和杨家庄。铁庄位于晒甲坨村西偏北 0.7 公里处,清咸丰年间,一李姓铁匠从山东到此,形成村落后,称为铁匠村,后简称铁庄。杨家庄位于晒甲坨村西 1.3 公里处,为明朝时由山东迁来的孙、杨两家建立,后称为杨家庄。公社化时期,铁庄曾名晒甲坨四村大队,杨家庄曾名晒甲坨五村大队。1982 年 4月,昌黎县人民政府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决定将晒甲坨四村、五村大队,依据原村名改为铁庄大队、杨家庄大队。

⑫崔刘庄:今垂柳庄。位于昌黎县城西偏南 10.3 公里处。相传为明朝前期山东崔、刘两姓移民建立,初以姓氏得名崔刘庄,后刘姓无,改为崔庄;至民国年间,崔姓亦无,遂以谐音转称为垂柳庄。现有刘、费、杨、贺、秦等姓居民。

抬头庄

*柳河庄

窎坨庄 俱城西二十五里。

*张家庄

安山庄

*蛤泊店

牛栏庄

*坨 上

*梭头湾

牛甫庄 俱城西二十里。

【注释】

①*:村名前面标有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卢龙县。下同。

②柳河庄:今属卢龙县孟柳河、周柳河、宋柳河、苏柳河、高柳河、杨柳河,地处柳河岸边。孟柳河,明崇祯初年(约 1628 年),孟氏由山东迁此落户。周柳河,明崇祯初年(约 1628 年),周氏由山西迁此落户。宋柳河,明万历初年(约 1573 年),宋氏由抚宁县宋庄迁此落户。苏柳河,明天启初年(约 1621年),苏氏兄弟由山东逃荒到此落户。高柳河,明天启初年(约 1621 年),高氏由山东迁此落户。杨柳河,明万历初年(约 1573 年),杨氏由山东迁此落户。

③窎坨庄:今东窎坨、西窎坨。为明朝山东李姓移民建立,因地处名“窎坨”的沙坨东、西方位而得名。

④张家庄:今属卢龙县张庄子。明崇祯初年(约 1629 年),张、齐二氏奉诏由山东迁此立庄。因姓氏而得名。

⑤安山庄:昌黎县城西 15 公里处,为安山镇驻地,是一个片村。因其所包括的自然村都位于安山脚下,故名安山。安山又名九龙山,故村名也称九龙山。安山包括安山街、后石庄、贾庄、万庄 4 个自然村。安山街的建村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村中有一主要街道,得名安山街。后石庄村位于安山街东北0.25 公里处。相传为明代山东石姓移民建立,因位于安山街后面,以姓氏定名后石庄。贾庄村位于安山街西南偏北 0.5 公里处。为明代山东移民建立,初时因落居之地比较低洼,得名洼里,后因当地有一大土岗,又名岗上;明末清初,村中贾姓有人做官,遂更村名为贾家庄,简称贾庄。万庄村位于安山街南偏西 0.5 公里处。相传万庄为明代山东移民薛、李二姓建立,原分为两个小村,以姓氏称薛庄、李庄;后改村名为万庄。安山街村民万春耕家中保存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编修的《万氏家谱》中记载,昌黎万氏家族的先祖,为元朝永平路知事万宁。万宁世居江西南昌郡,是汉前将军万修的后代,解职后定居昌黎安山庄。其孙是昌黎名宦万信,明宣德二年(1427)岁贡,曾任开封知府。

⑥蛤泊店:今属卢龙县蛤泊东街、北街、南街、前西街、后西街。传说其一因原村中一泊,多蛤蜊,故名;二因村庄形态似蛤蜊,故名。

⑦牛栏庄:今大牛栏。明朝时山东移民建立。因此地曾有牧民的牛栏,因而得村名。

⑧坨上:即今属卢龙县后坨、中坨、前坨。均为元泰定年间(约 1328 年)山东移民奉诏建庄。

⑨梭头湾:即今属卢龙县梭头湾。明崇祯初年(约 1628 年),李氏由山东迁此落户,始名锁头关,后讹为今名。

⑩牛甫庄:为明朝时山东牛、方二姓移民建立,初时以姓氏取名牛方庄,后方姓无,改名为牛福庄(取福禄之意),现写作牛甫庄。

下 庄 城西三十五里。

史家庄

贯各庄

垫子庄

白庙庄

曲旅港 俱城西四十里。

木井庄

阚各庄 俱城西五十里。

高葛庄

大岭店

团 店

石门庄

岭头庄 俱城西六十里。

【注释】

①下庄:今属卢龙县下岗上村。明洪武年间(约 1385 年),冯氏由山西迁此建庄,因地处山冈之下而得名。

②贯各庄:即今属卢龙县朱贯各庄、万贯各庄、杨贯各庄、丁贯各庄、高贯各庄、陈贯各庄、秦贯各庄、阎贯各庄、冯贯各庄、李贯各庄、潘贯各庄、田贯各庄。人称连贯十八庄,故名。朱贯各庄,据碑文载,大明年间,朱氏迁此立庄,以种地及烧砖瓦为生,始名瓦子坨。民国初年改称今名。万贯各庄,明崇祯年间(约 1628 年),万氏由山东迁此立庄。杨贯各庄,明建文初年(约 1399年),杨氏随“燕王扫北”军队迁此立庄。丁贯各庄,隋末丁氏由山西迁此立庄。高贯各庄,隋末高氏由山东迁此立庄。陈贯各庄,唐初陈氏由山西迁此立庄。秦贯各庄,隋末秦氏由山西迁此立庄。抗日战争时期五区公所常驻此村,1943 ~ 1945 年村北设地下粮库,贮军粮 1 万公斤。阎贯各庄,隋末阎氏由山东迁此立庄。冯贯各庄,隋末冯氏由山西迁此立庄。李贯各庄,隋末李氏由山东迁此立庄。潘贯各庄,隋末潘氏由山东迁此立庄。田贯各庄,隋末田氏迁此立庄。

③垫子庄:即今属卢龙县东大李佃子、柏佃子、东李佃子、陈佃子、小李佃子、郭佃子、费佃子、郝佃子、翁佃子、大顾佃子、小顾佃子。东大李佃子,明永乐年间(约 1414 年),李氏由山东逃荒到此立庄,因地处“荒草佃子”故名。柏佃子,清康熙年间(约 1680 年),柏、邸、郑三姓来此建庄,以柏姓名村。东李佃子,清康熙年间(约 1683 年),段氏由山东迁此立庄,始名段庄子。约 1920年,13 个佃子成立联防,又因位于大李佃子村东,故改今名。陈佃子,明崇祯年间(1628 ~ 1644),陈氏弟兄由山东来此,给剪庄子周家当长工,后立庄,故名。小李佃子,据庙钟文载,村始名东小庄。1920 年,13 个佃子成立联防,包括此村,又因西邻大李佃子,故改今名。郭佃子,明初,郭氏弟兄 4 人来此落户建庄,故名。费佃子,民国 20 年(1931),费氏由郝佃子迁此落户,故名。郝佃子,明末,郝、费二氏由山东逃荒至此立庄。翁佃子,清康熙年间(约 1683年),翁氏由山东迁此立庄,故名。大顾佃子,清康熙年间(约 1680 年),顾氏三兄弟由山东迁此分别立庄,兄居此,故名。小顾佃子,弟居此,故名。

④木井庄:今属卢龙县木井。隋末由山东大榆树移民来此立庄,以村中木砌水井名村。

⑤阚各庄:即今属卢龙县东阚各庄、西阚各庄、南阚各庄。宋代建庄。据明朝九道圣旨考查,此处居民多来自山西。始名阚各庄,后分成三庄,按方位定名。东阚各庄村北有殷商遗址,出土孤竹国时期文物多件。

⑥高葛庄:今属卢龙县石门镇高各庄。位于石门镇政府驻地东北 2.8 公里。明洪武初年(约 1308 年)邸氏五兄弟由山东奉诏来此建庄。以在北坡建筑高大瓦房名村高葛庄,后演变为今名。村中孟姓为孟子后裔。存有《孟子世家流寓永平府昌黎支谱》(高各庄),清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未仲夏(1907)续修,亚圣七十三代孙孟庆棠作序,该支始迁祖系亚圣六十二代孙孟闻通。村西六音山之书院山有“夷齐读书处”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书院山得名于汉武帝刘彻,武帝东游至此,见此山钟灵毓秀,仙气升腾,又因此处为伯夷、叔齐读书之处,钦命此山为书院山。旧时六音山香火鼎盛,山上建有药王庙、云居寺、皈圣寺、香莲寺、白衣庵、胡家庵。每逢庙会,各地信众前来上香还愿,祈福求安,各庙宇敲响庙钟,六音之声不绝于耳。

⑦大岭店:今属卢龙县马大岭店、齐大岭店、卢大岭店、尤大岭店、阎大岭店。马大岭店,明万历初年(约 1573 年),马氏由山东迁此立庄,以开店为生,又因地处山坡,故名。齐大岭店,早年由齐氏建庄开店。卢大岭店,卢氏最早在此建庄。尤大岭店,明洪武初年(约 1371 年),尤氏由山东迁此立庄,在永平府大道旁开店。阎大岭店,据庙钟记载,明万历元年(1573),阎氏由山东迁此,以开店为生。

⑧团店:今属卢龙县杜团店。明洪武初年(约 1371 年),杜、许表兄弟由山东迁此落户立庄,以邻村称谓,故名。

⑨石门庄:今卢龙县石门街、唱石门、孟石门、铁石门、张石门、胡石门、李石门、南祖石门。石门街,位于卢龙县城南 17 公里。明洪武初年(约 1368年),薛氏由山东逃荒来此立庄,始名薛小庄。后以村北石门更为今名。唱石门,明永乐初年(约 1403 年)唱氏由陕西渭南县大板桥迁此立庄,随邻村称谓名村。孟石门,明崇祯年间(约 1644 年),孟氏由山东邹县迁此立庄,随邻村称谓名村。铁石门,明洪武初年(约 1368 年),铁氏由山东逃荒来此立庄,随邻村称谓名村。张石门,明永乐初年(约 1403 年)张氏由山东迁此立庄,随邻村称谓名村。胡石门,据庙钟文载,明朝建庄,始名彭庄。清代改名胡家坡,后又以邻村称谓改为今名。李石门,明崇祯元年(1628),李氏由山东逃荒来此立庄,因南邻石门街,遂名。南祖石门,据庙钟文载,明万历元年(1573),章、祖二姓来此,因地处祖石门村南,遂名。

龙山庄

朱各庄 俱城西六十五里。

沙河庄

中祚庄 俱城南十里。

新近铺

溺井庄 俱城南二十里。

莫各庄

留心庄 俱城南二十五里。

【注释】

①龙山庄:今龙山上庄、龙山下庄。龙山上庄,明万历年间,山东王姓移民到此,因村址位于龙山西山坡上,被称为龙山上庄,现简称上庄。龙山下庄,明万历年间,山东李姓移民到此,因村址位于龙山西山坡下,被称为龙山下庄,后简称下庄。此村西北原有小耿庄、小傅各庄,现统称下庄。

②朱各庄:位于昌黎县城西偏北 30.7 公里处,为朱各庄镇人民政府驻地。朱各庄镇地处昌黎、滦县、卢龙三县相交的三角地带,其辖域西隔滦河与滦县相望,北依武山与卢龙县毗连。朱各庄村为明万历年间山东朱、葛二姓移民建立,原名朱葛庄,后改称朱各庄。现无朱姓或葛姓先民后裔,任姓为村里大户,还有赵、王、李、陈、周、刘、吴等姓。1990 年 3 月,河北省文物局旧石器调查小组,在朱各庄村附近一片土坡的粉砂质地层中,发现新石器。其中主要是大型石英砂岩质石核和辉绿石磨光器,并发现少量与陶片共存的青绿色燧石质小型石制品,其文化年代属新石器时期或稍晚。

③沙河庄:今西沙河、东沙河。位于昌黎县城东南偏南 6.5 公里处。为明朝山东常、艾、韩、赵四姓移民建立,因位于饮马河畔,得名沙河庄;后河流改道,将村庄分割为两个自然村,居河西岸者,称西沙河,居河东岸者,称东沙河。

④中祚庄:今中卓庄。位于昌黎县城南略偏东 4.4 公里处。据传,中卓庄建于明朝,以四户人家围绕一个石座建房,故被称为中座庄,后写成中卓庄(简称中庄)。中卓庄村有聚落存在的历史可追溯到辽、金时期,村民有郭、田、吴、李等姓。小学校园南部有一棵千年古槐,据庙碑记载,金贞祐三年(1215)重修三官庙时,就已有 200 多年的树龄了。古槐的西面,有一方高约 1米的石碑,上刻四个大字:“乾罡戊己”。中卓庄人视此树为保佑一方平安的神树,重点保护,每年春节开展祭拜古槐活动。

⑤新近铺:今新金铺。位于昌黎县城西南偏南 10.3 公里处。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朱、邢两姓移民建立,为祈祷兴旺安宁,取名兴宁堡。清朝时改称新近铺。民国 17 年(1928)改称新金铺。

⑥溺井庄:今泥井庄。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 10 公里处。建村年代可追溯到明初或更久远。据传为明初山东王、张二姓移民建立。清道光年间村中庙钟记载,泥井村原名密井,因村中开掘的土井数量多,分布密得名。后来,密井被称为泥井。新中国成立后,设有泥井一村、泥井二村、泥井三村 3 个行政村(实行公社体制时期称泥井第一、二、三大队)。一村在西南部,以齐、李等姓住户为主;二村在西北部,以郑、董等姓住户为主;三村在东部,以李、王、刘等姓住户为主。泥井各村的住户还有张、范、冯、赵、梁等姓,并有齐家街、后董庄等小地名。

⑦莫各庄:此村包括郭庄、赵庄、王庄、张庄、于庄、李庄 6 个自然村,均由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而建,以姓氏名庄。据传最早落户者姓莫,建有莫家村,后来村庄渐多,形成片村,统称为莫各庄。明、清时曾与堡子村合称莫各庄堡,简称莫各堡,为全县六堡之一。

⑧留心庄:今牛心庄。建村于明嘉靖年间。刘姓首先来此,因嫌独居孤单,遂从刘田各庄请来一户张姓人家同居,村名因此被称为刘请张各庄,后称为留心庄,年久又谐音称为牛心庄。

上 庄

团林庄

刘家庄

林子里 俱城南三十里。

尹家坨 城南三十二里。

诗歌庄 城南三十五里。

青坨庄

荒田庄

腾远村

杨柳庄 俱城南四十里。

【注释】

①上庄:今坨上。为明朝山东白姓移民建立,因村南有一片碱坨子,故称为白碱坨子。清光绪年间白姓绝户,改名坨上庄,现称坨上。

②团林庄:位于昌黎县城南偏东 14.5 公里处,是一个片村,包括团林西村、团林中村、小庄子、李村、团林东村 5 个行政村。团林西村,曾为团林人民公社驻地(在其村西 0.4 公里处),原名杨家甸子(又作杨家佃子),明初由山西杨姓移民迁此立庄,因村址坐落在七里海畔的洼甸子处,以姓氏而得名,后以地处团林片村西部改称团林西村。团林中村,位于团林人民公社驻地东偏北 1 公里处。明初由山东郭、费二姓移民迁此立庄,原以居地分别建有郭庄、费庄,后因地处团林片村中部,被称为团林中村。小庄子,位于团林人民公社驻地东偏北 1.5 公里处。明前期由山东郭姓移民迁此立庄,居地原被称为前小庄子、后小庄子,后合称为小庄子。李村,位于团林人民公社驻地东偏北1.7 公里处。明初由山东李姓移民迁此立庄,居地以姓氏被称为李小村,后简称李村。团林东村,位于团林人民公社驻地东偏北 2.2 公里处。明初由山东郭姓和山西薛姓移民迁此立庄,分别立郭庄、岗子上两个小村;后刘、张等姓人家迁入,又立刘庄、张庄;后以其地居团林片村东部,被统称为团林东村。元或金、辽时,团林一带就有了村落,为海防团练(政区名)驻地,村名也由团练演变而来。清代称团林镇,分为五排,一排是现在的团林西村,二排为团林中村,三排为小庄子,四排为李村,五排为团林东村。还有个二厘五,即在团林之东的聂庄,故有“团林为五排二厘五”之说。聂庄在团林东村东北偏南1.5 公里处,清代前期由团林聂姓迁此立庄。

③刘家庄:今刘家林子。位于昌黎县城西南 12.5 公里处。由刘家林子与吴家林子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刘家林子,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移民刘志迁此立庄,因村子周围为一片荒林,以姓氏得村名刘家林子;吴家林子位于刘家林子村南,与刘家林子同期建村。刘家林子的村民以刘姓为主,还有王、吴、白、焦等姓人家;吴家林子的村民以吴姓为主,还有刘、王、徐等姓人家。清后期,刘林子村形成较有名的四大家族,分别叫西烧锅、东钱铺、花员外和游击府。西烧锅、东钱铺,以开烧锅(酿酒)、办钱庄出名。花员外指一个刘姓财主,花钱捐了一个员外郎官职,得称花员外、花老爷。游击府指刘林子村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考中武举人的刘国瑞家。在公社体制时期,刘家林子与吴家林子统称刘林子。

④尹家坨:今尹坨。为明朝尹姓移民建立,村西为一片沙坨,以姓氏定名为尹家坨,现称尹坨。

⑤诗歌庄:今城南施各庄。在昌黎县城西南偏南 16.3 公里处,今属马坨店乡管辖。由施各庄东村和施各庄西村两个行政村组成。明初,由许、王、朱、马等姓移民迁此立庄,村中关帝庙曾作为灾年开仓发放施赈粮食之地,逐渐被叫成为施赈庄,后改称施各庄。清光绪十五年(1889)昌黎传入基督教,在该村建有福音堂。村里大姓为邵姓,占据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据说,邵姓是明初山西移民,先到原属昌黎、今属乐亭的常坨,后迁居到施各庄,并逐渐成为大姓族群。新中国成立初期,分为一、二、三、四村,后以村中间的南北路为界线,将一、二村划为西村,三、四村划为东村。

⑥青坨庄:今陈青坨、郭青坨、张青坨。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 21 公里处。均为明山东移民迁此,以姓氏立庄。陈青坨村南旧时修建有两座宝塔,相互对峙,名双阳塔,现仅存其一。该塔 8 面 5 层、实心密檐;在第二层塔身南向,镶砌有石匾一方,上刻“赵翁宝塔大明万历癸丑孟夏吉旦修建”。2008 年 10月 23 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⑦荒田庄:今荒佃庄。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 21 公里处,明前期由山东蒋姓移民迁此立庄,因村址坐落在一片荒草甸子上,得名荒草甸子庄,后改称荒佃庄,曾被书写为黄天庄。民国 22 年(1933)《昌黎县志》绘制的昌黎县地图之中,在荒佃庄一带标有“乐邑属”(乐亭县属地)“飞地”,所圈的村庄,不仅有荒佃庄,还有黄土庙、左营、大营等村庄。1994 年 9 月《乐亭县志》记载,乐亭县在昌黎县境拥有“飞地”,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被裁掉的山海卫“拨归乐亭卫地黄土庙等十八个庄、耕地六十五顷五十八亩五分”,“此卫地在县境东北,昌黎县属境之中”。民国 30 年(1941)伪冀东道整理各县“飞地”,将其全部归属昌黎县管辖,荒佃庄开始成为昌黎县辖管的一个村落。1948 年,中共昌黎县委和昌黎县人民政府驻地荒佃庄,1949 年 6 月,迁至昌黎县城。

⑧腾远村:今东腾远、西腾远。据传,由明朝山西杨姓和山东张姓移民迁此立庄,初时称同野村,后以村名粗俗,改称腾远村。后村庄扩大,分为东西两村。

⑨杨柳庄:明崇祯年间由阎、周、鲁三姓迁此立庄,因村东有两棵杨柳相互盘根结枝,故取名杨柳庄。

小寨村

王各庄

少府林

仓上庄

濡河庄

葛家庄

野团瓢

灰聚坨

白草林

刘台庄

皮家庄 俱城南五十里。

【注释】

①小寨村:建于清朝。因滦河泛滥,原在河滩居住的李姓与姜家泡子村民相继迁此立庄,用秫秸夹成寨子,故得名小寨。

②王各庄:今前王各庄、后王各庄。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 26.5 公里处。据传,两庄原为一村,明永乐二年由山西王、张、孙、史四姓移民迁此立庄;因王姓户主年长,村名遂被称为王各庄;后分为两村,居南者称前王各庄,居北者称后王各庄。

③少府林:今少佛林。明朝前期由山西韩、丁二姓移民迁此立庄,因村内大佛寺在滦河泛滥时冲走一只铜佛,故得名少佛林。

④仓上庄:今东仓上、西仓上。明朝前期由山西移民迁此立庄。据传一王姓人为储粮备荒,率众在村里建了一座粮仓,村庄因而得名王家仓上,后简称仓上。清光绪二十年(1894)滦河泛滥,原村址塌进滦河,村民迁至现址,形成东、西两个自然村,居东者,称东仓上,又称东顺庄;居西者,称西仓上。

⑤濡河庄:今茹荷村。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 24.5 公里处,与其北 1 公里许的张家铺同为一个行政村。茹荷村,明嘉靖年间由山东冯、王二姓移民迁此立庄,因居地处于芦苇丛生的盐碱滩,得名芦花村;后因有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改名为芦河,后依谐音改称茹荷。张家铺,清光绪年间由大葛庄搬迁该地开荒的张姓俩兄弟搭铺立庄,逐渐形成村落的。

⑥葛家庄:今大葛庄、小葛庄。大葛庄,明朝前期由山东葛、顾两姓移民迁此立庄,初以姓氏得村名葛顾庄,后他姓迁入,改称葛各庄。明朝后期,部分村民在其东另辟新村,此村遂被称为大葛各庄,现称大葛庄。小葛庄,明朝后期由葛各庄郭、李等姓人家迁此立庄,取名小葛各庄,现称小葛庄。

⑦灰聚坨:今会君坨。明朝由山东赵姓移民迁此立庄,因村址建在堆有草木灰的坨子上,故得名灰聚坨,后谐音转义,雅称会君坨。

⑧白草林:今白枣林。明朝初期由山东曹姓移民迁此立庄,因村址原为一片树林,其中有棵白枣树,故得名白枣林。

⑨刘台庄:位于昌黎县城南 19.8 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刘姓移民建立,以居地附近有俗称马台子的烽火台和炮台,得名刘台庄。刘台庄村从南到北曾分称西前头、东前头、小庄子、庙东、庙西、碾子旮旯和后赵庄等,后以公路为分界,大体分成 4 个村。东北部为刘台庄一村(主要为后赵庄),东南部为刘台庄二村(东前头与小庄子),西北部为刘台庄三村(庙东、庙西、碾子旮旯),西南部为刘台庄四村(西前头)。

⑩皮家庄:今裴各庄。明朝由山西移民迁此立庄。原有解庄、陈庄、张庄、大柳树庄、阴家店、前庄和小庄子等 8 个小村,后因裴姓在村内成为大户,遂统称裴各庄。

磨田庄 城南五十五里。

史家口

▽会里庄

▽中堡里

▽勒柳河

尖角庄

▽长坨庄

槐各庄

黄河寨

▽高阁庄

赤崖堡

石各庄

▽贾滩庄

▽姜各庄 俱城南六十里。

【注释】

①▽:村名前面标有符号▽,新中国成立后属乐亭县。下同。

②史家口:今大史家口、小史家口。明朝一史姓人家在滦河渡口摆渡为生,并在附近建庄,取名史家口。后来部分村民迁出另建小史家口村,原村遂称大史家口。

③会里庄:今属乐亭县会里。片村名,是二郎庙、财神庙、马神庙、祖庄子、后封、街上 6 村的统称。在乐亭东北 9.3 公里。明末清初,这里是驻军的集会地点,故名。

④中堡里:今属乐亭县中堡王庄。在乐亭北 9.6 公里。王姓建庄,因这里原为昌黎县套里堡,且位置居中,故名。

⑤尖角庄:位于昌黎县城西南 22.3 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移民刘治奉诏在昌黎刘林子建村,其父和其弟到尖角建村。原村址在套里堡南1.5 公里左右。清嘉庆十八年(1813)滦河决口,将房屋大部冲毁,整个村庄被迫迁到了今址,居民主要有刘、王、韩等姓。

⑥槐各庄:今包括槐李庄、槐贾庄、前吴家坨、后吴家坨、槐冯庄、郑庄、东佃、狮子桥、北房子、坨子东、前冯庄 11 个自然村。建村年代可追溯到明朝以前,以槐姓人家最先定居,得村名槐家店。明朝前期,山西移民先后来此建立了李庄、贾庄、冯庄、郑庄等村,形成一个片村,统称槐各庄。

⑦黄河寨:今皇后寨。位于昌黎县城南偏西 25 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由刘姓移民迁此立庄。据昌黎民间故事记载,很久以前,一位姑娘住在滦河东岸的一个村庄,因爹娘早逝,和哥嫂一起生活,受到虐待。嫂子不让她裹脚,又用开水烫掉了她的头发,头上生满了秃疮。忽然有一天,皇帝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个红脖子的鸟对他说,顺着滦河,过一千一百一十一个村,再进一个村子,村头有古庙,庙后有一女子“头顶盔,脚踩碑”,本是皇后,正等着迎接。第二天,皇帝派老臣前去,果然找到了这个村庄。老臣命令吹鼓手在村口奏乐。百姓都出来看热闹,姑娘因为长得丑,穿得破,就拿起家中的瓦盔顶在头上,赤着脚站在庙后的一个石碑上看热闹。老臣远远地看见了她,正对皇帝梦境,立刻跑上前去,叩首下拜,将她扶进轿中,启程返京。说来也怪,他们往回走了三里多路,坐在村口歇息时,一阵轻风,将轿帘吹开,老臣看到皇后长出了满头黑发。后来,人们把这个村庄称为换头轿,就是现在的黄土庙村。又往回走了十多里路,到了一个村庄,当老臣给皇后敬茶时,发现皇后的脚已经变成了“三寸金莲”。人们称此村为尖角。回到国都,皇帝看到皇后美如天仙,乐坏了。这个村子因出了皇后,所以得名皇后寨。此村曾建有法华寺,现在村内尚存残碑和赑屃。

⑧赤崖堡:今赤崖。旧赤崖村,紧依滦河北岸。主街呈弓字形,东西长近千米,由东到西分别为孙立庄、街上和街西构成。赤崖一带有呈红色的土崖,村名因此称赤崖。相传,此村建于明朝之前。村内居民姓氏有张、孙、刘、董、马等姓。乾隆年间滦河改道后,河水从赤崖村南向东入海,赤崖建起土码头,成为滦河入海口近处的通商重镇。民国 38 年(1949)夏,滦河洪水泛滥,塌去大片良田,不少村民外迁,赤崖村向北迁移,常住人口急剧下降,由鼎盛时期的两千多人降至四百多人。人均土地由 1947 年土改时的二亩八分,降至现在的不足一亩半。旧时村内有关帝庙、三公庙和娘娘庙等古迹。

⑨石各庄:今石各庄、东石各庄。明朝前期由山西移民迁此立庄,原在滦河南岸,清光绪五年(1879)为避水害迁到北岸,分建为两个村庄,其一仍称石各庄,居东者称东石各庄。

⑩姜各庄:今属乐亭县。在乐亭县城东 18.8 公里。古名姜蛤庄,因地下有大量蛤蜊皮,民间传说蛤蜊皮是姜女鞋,故名。后改今名。

▽山猪圈

▽桥头庄

▽黑王庄

▽苇场庄

▽华皮屯

▽庄 俱城南七十里。

▽南坨庄

▽于家坨 俱城南八十里。

▽沙乜庄 城南九十里。

东沙河 东南十五里。

蒲 河 东南二十里。

两 河 西南八里。

静安堡 西南(五)十里。

小心庄 西南十五里。

安岐庄 西南二十里。

双坨庄 西南三十五里。

【注释】

①桥头庄:今属乐亭县。在乐亭县城东偏北 16.2 公里处。由大庄、桥头刘庄、王秀士、前梁庄、后梁庄、桥头新庄子、南北 7 村组成。分布于稻子沟两岸。因村中稻子沟上有一座大桥,故名。

②黑王庄:今属乐亭。在乐亭县城东北,分前黑王庄和后黑王庄两个村。滦河流经黑王庄村东北,向南入海。从前是一片平坦沙滩,后来有一个叫黑王的军队将领奉旨在此屯兵,形成村落。

③东沙河:位于昌黎县城东南偏南 6.5 公里处。明朝由山东常、艾、韩、赵四姓移民迁此立庄,因位于饮马河畔,得名沙河庄;后河流改道,将村庄分割为两个自然村,居河西岸者,称西沙河,居河东岸者,称东沙河。

④蒲河:今大蒲河村、小蒲河村。大蒲河,位于昌黎县城东偏南 11.5 公里处。据村中庙碑记载,永乐二年(1404),山东移民曹、常二姓人家定居立庄,以其地濒临长满蒲草的蒲泊得名,后改称大蒲河。小蒲河,位于昌黎县城东南偏北 9 公里处,原由邵庄、李村和西地等几个小村落组成。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邵、李两姓移民迁此立庄,因其地多长满蒲草的水坑,初时与大蒲河村统称为蒲坑村;后来,以居大蒲河村西,改称小蒲河。

⑤两河:位于昌黎县城西南偏南 4 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刘、阎两姓移民迁此立庄,以互有亲戚关系的两姓人家合居一村,相处和睦,得村名两合;后来,依据村庄地处饮马河和虹桥河(即贾河)汇流而合的地域之间,定名为两河。

⑥静安堡:今靖安南村和靖安北村。位于县城西偏南 25 公里处。靖安,一名静安。据传,这里曾为唐朝侨置的柳城军所在地,“安史之乱”后,取“平安、安和”之意,改名为“靖安”。明、清时,为昌黎县六堡之一。明嘉靖年间,洪姓回族居民从山东迁入靖安定居。后来,白姓和其他姓氏的回族居民,先后从河间等地迁入靖安,使回族成为昌黎县境居住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清道光年间,靖安回民在靖安村西建有清真寺。

⑦小心庄:明朝由山东移民张、陈二姓迁此立庄,因建村比周围村庄晚而小,称为小新庄。后因地面不安宁,被人称为小心庄。

⑧安岐庄:明朝由山东苏姓移民迁此立庄。此村原名安心庄,因过去小心庄(在此村东北 2.5 公里处)一带路静人稀,行人经常出事,此村建立后,村庄较为密集,行人心里平静下来,称此庄为安心庄,今改称安岐庄。

⑨双坨庄:因村庄附近有两个大土坨,得村名双坨,分前、后二村。居南的为前双坨,为明朝山东周姓移民建立。居北的为后双坨,为明朝山东孔姓移民建立。孔府藏历代各地孔氏支谱,有《钤印道光朝代续修直隶昌黎县孔氏支谱》。《昌黎县孔氏族人支谱·黉门户》记载:祖居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六十二代闻宽,自顺治年间贸易永平府昌黎县双坨庄居住,叁社孔四甲。据2009 年统计,后双坨村 522 户,1550 人。其中孔姓是大户,600 左右人,约占全村总人数的 40%。

大福庄

林上庄

荒草庄

呆上庄

桃园庄

套里堡

丁村庄 俱西南五十里

信庄 西南六十里。

【注释】

①大福庄:今大夫庄。明朝初年由山东阎、田二姓移民迁此立庄,因四面八方沟水汇集于此而无洪涝,故取名大福庄。明万历年间,村中出一御医,当地人称医生为大夫,因更名为大夫庄。

②林上庄:今大林上、小林上。据村中碑文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移民迁此。大林上,由杜姓立庄,因此地有大片树林,故名;小林上,由杨姓立庄,因此地有小片树林,故名。

③荒草庄:今西荒草佃、东荒草佃。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刘姓和袁姓移民落户建村,原为一片荒草甸子,居地被称为荒草甸村。后分成两村,居西者称西荒草甸;居东者称东荒草甸。

④桃园庄:今桃园。清朝前期由山东孙姓人家逃荒至此落户立庄,因当时村中栽种很多桃树,取名桃园。

⑤套里堡:今南套。清朝年间滦河泛滥塌岸时,原套里堡部分村民在村南另建新村,以方位得名南套;1959 年此村又被滦河冲毁,迁到现址后仍沿用原村名至今。民国 26 年(1937)王树、瞿宣颖、张国淦等《河北通志稿》第一册:“套里堡,县南五十五里。同治《昌黎县志》二,《方舆纪要》十七作五十里。又石谷[各]庄堡在县南六十里,莫谷[各]庄堡在县西六十里。皆民堡。《方舆纪要》十七。”

⑥丁村庄:位于昌黎县城西南偏南 21 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丁姓移民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丁村;后迁来王姓人家,改称丁村王庄,新中国成立后又简称丁村。丁村的村民中现没有姓丁的人家,除王姓外,还有李、赵、刘、陈、张、徐、柏、暴、马、褚、殷等姓氏(殷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河南逃荒而来,褚姓已无男丁)。相传,最初的丁村并非现在的丁村,而是四个村的名字,分别为丁村王庄、丁村尖角、丁村高庄和丁村巢庄。

⑦信庄:相传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西王、姬、胡、冯、董等姓移民建立,因和睦相处,恪守信义,村庄得名信庄。村址原在如今的滦河西岸,清光绪十二年(1886)夏,滦河泛滥将村庄冲毁,村民被迫迁居到滦河东岸现址重新立村。滦河在昌黎县境由北向南流去,在向东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叫渤河寨;相传为明代山东移民李姓兄弟建立,因其地西有滦河,东有渤海,为取吉利,庄西称拨河寨,庄东称拨海寨;拨河寨和拨海寨后被写成渤河寨、渤海寨,现统称为渤河寨。在行政上现归信庄管辖,统称信庄。 uRVOEbj8yDkOkfihbD1VBOfamPHyc5r5ft8Y+JFyG6aG4x0z3HNjEWKgjvdigS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