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川

东 山 县东二里。

野湖山 县东四里。

两 山 县东八里,两山相峙。

樵夫山 县东十二里。

联峰山 县东二十里。

西 山 县西二里。

龟盖山

磨碨山 俱县西三里。

骆驼山 县西四里。

午 山

衡 山

石门山 两山相峙,俱县西五里。

【注释】

①午山:县城西北偏南,海拔 219.6 米,东西走向。山南为部队石场,已被开采大部。山顶东部 20 世纪 60 年代曾试建电视转播台,现存遗址。西南与红山紧密相连,北与杜侍郎山连绵。

凤凰山 县西十八里,详《景致》。

道者山 上有古寺。宋元纲诗 云:“兹山介平营 ,时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东北医无闾 ,罗列为弟昆 。”

【注释】

①凤凰山:清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凤凰山,在昌黎县西北十八里。形如凤舒两翼,多产花木,有堡可避兵。相近为虎皮山,亦名虎牢关。”

②宋元纲诗:“宋元纲”为“元宋褧”之误。宋褧(1294 ~ 1346):字显夫,大都人,元朝诗人。正献公宋本之弟。泰定甲子进士,历官秘书监校书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翰林修撰、监察御史、翰林待制、国子司业,拜翰林直学士,不久后兼经筵讲官。享年 53 岁,赠国子祭酒范阳郡侯,谥号文清。其《题道者山》原诗为:元气肇融结,律兀蟠厚坤。蓬瀛讶虚无,五岳名号尊。兹山介平营,特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东北医巫闾,罗列为弟昆。境迥称瞻眺,多景移晨昏。烟霏杂□树,海气时吐吞。幽深閟灵怪,胜丽难具言。谓宜栖隐沦,秋鹤仍春猿。丛桂赋骚雅,罗薜相婵媛。顾此缁衣流,结构开祇园。陈迹纷惚恍,纪载深本原。屡闻贤侯王,游观驻朱轩。从容乐觞咏,风日摇旌旛。我昔延佑末,东迈窥其藩。望望不得登,予怀未能谖。于时秋雨云,仰羡思攀援。谁为持此意,洒翰题空门。

③平营:平州与营州。

④医无闾:即医巫闾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郑玄注:“医无闾,在辽东。”《旧唐书·礼仪志四》:“(四镇)北镇医无闾山,于营州。”

⑤弟昆:弟兄。

【附录】

道者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上有道者寺,因名。

题咏,道者山:元宋絅[褧]诗:兹山介平营,特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东北医巫闾,罗列为弟昆。

(选自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

道者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下有云峰寺,寺西即凤凰山。

(选自清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

碣石山 即云峰寺右峙石山是也。《纲目》云:“非《禹贡》之碣石”,足破千古之疑。俱县西二十里。

【附录】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以上均选自《尚书·禹贡》)

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禹贡》注云:碣石在北平郡骊城县西南河口之北,今平州之南也。郦道元言:骊城县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石。韦昭以为,碣石旧在河口海滨,历世既久,为水所渐沦入海,已去岸百余里矣。今碣石在平州东,离海三十里。远望其山,穹窿似冢,有石特出山顶,其形如柱。疑即《禹贡》冀州之碣石。

(选自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卷之五《永平府》)

碣石山

《书·禹贡篇》:“夹右碣石入于海。”孔安国《传》:“碣石,海畔山。”禹挟行此山之右而入河。《山海经》:“碣石之山,绳水出焉。”《战国策》:“苏秦曰……燕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史记》:“秦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刻碣石门。”今仙台顶下二峰对峙如门,疑即始皇刻石处。《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东巡海,至碣石。”《魏书·文成帝纪》:“大安四年东巡平县[州],登碣石山,望沧海,改碣石山为乐游山。”《唐书·地理志》:“碣石在昌黎县西南五十里,离海三十里。”《永平府志》谓即县北之仙人台。《县志》:“仙人台山在昌黎县北十五里,绝壑万仞,上凌霄汉。山势蜿蜒数十里,高出泰山之上。其台崇广,台后曰韩仙洞,右为锯齿山,左为欢喜岭。直南而下为阎王鼻,两山夹峙,翳不见日。前为黑鹰峪,稍下为龙潭,有洞在绝壁,瀑布飞空而下。西为浩然台,东为望海亭,稍下为龙潭寺,又为东五峰。仙台南麓,为宝峰台,台右为香山峰。”

(选自民国 14 年管洛声《北戴河海滨志略·附近名胜古迹》)

碣石山

在昌黎西北二十里。《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海。”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是碣石山与太行、恒山脉络相连,形势相应,亦河北之名山也。《史记》:“秦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刻碣石门。”《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东巡海上,至碣石。”《地理志》:“骊城县,大碣石山在西南。”《魏书·文成帝纪》:“(大安四年)东巡平州,登碣石山,望沧海,改碣石山为乐游山。”《唐书·地理志》:“石城有碣石山。”《十道志·河北道》:“名山曰碣石。”《明一统志》:“有石特出山顶,其形如柱。”《府志》谓柱高数十丈,围亦如之,相传为天桥柱,人罕能至。北齐天保四年,破契丹,还至营州,登碣石山。后周大象初,发山东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按山之所在,后儒颇有争议。《禹贡·锥指》自后汉迄隋,言此山之所在:曰絫县、曰临渝、曰肥如、曰卢龙县,名四变而山则一,要皆在今昌黎县东、絫县故城之南,其说较为持之有故。自仍以山在昌黎为是。至王横五百里沦入于海之说,其持论过于武断,无足取也。

(选自民国 15 年协成印书局于振宗《直隶疆域屯防详考》第三章《直隶山脉与屯防之关系》)

碣石山

《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苏氏曰:“河自碣石山南勃海之北入海。夹,挟也。自海入河,逆流而西,右顾碣石如在挟掖也。”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战国策》:“苏秦说燕文侯曰燕南有碣石、雁门之饶。”○《汉书·地理志》骊成,在今永平府乐亭县境有古城,在县西南三十里,疑是。大碣石山,在县西南,莽曰碣石。属右北平。又累[絫]县,今昌黎县。碣石水南入官,即下官水,图经官水疑即潮河,碣石水即县西急流河。○又《武帝纪》:元封元年东巡海上至碣石。文颖曰:“碣石在辽西累[絫]县,今罢入临渝,此石著海旁。”《魏书·地形志》:“肥如有碣石。”晋时省临渝入肥如。○汉肥如故城在今卢龙县北。《隋书·地理志》:“卢龙有碣石。”隋省肥如入新昌,又改曰卢龙。《唐书·地理志》:“石城有碣石。”《舆地广记》:“碣石在今石城县故骊城也。”《明史·地理志》:“昌黎西北有碣石山。”《明(一)统志》:“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山海经》:碣石之山,绳[渑]水出焉,而东流于河。○《水经注》濡水,即今滦河。又东南至累[絫]县碣石山。文颖曰:“碣石在辽西累[絫]县。”《地理志》:“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汉武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浅深,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为碣石也。○《通典》:“在平州卢龙县南二十里。”《通鉴》《地理通释》《通典》:“卢龙县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太康地志》:“秦筑长城所起自碣石,在今高丽界,非此碣石也。”《括地志》:“在卢龙县南二十三里。”《史记》:“邹衍如燕,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正义》云: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按:此乃宫名,非山也。○《一统志》:仙人台山,在昌黎县北十里,其台崇广。台后曰韩仙洞,右为锯齿山,左为欢喜岭,两山夹峙,翳不见日,前为黑鹰峪,西为浩然台,东为望海亭,其灵异不可胜纪。郭造卿修《府志》以此为碣石山。○阎若璩曰:“《前汉志》在右北平骊成,《后汉志》在辽西临渝。”文颖注:“在辽西累[絫]县。”《地形志》:“在肥如。”《隋志》:“在卢龙。”《唐志》:“在石城。”诸县或省或改,则今之卢龙、抚宁、昌黎及滦州界耳。此山绵亘四地,故班固曰大碣石山,今以天桥柱专属诸昌黎隘矣。《禹贡·锥指》:因文颖之说遂谓碣石为海滨巨石,又据《水经注》谓天桥柱在海中,遂谓碣石沦于海,又因贾让有破碣石之论,遂谓碣石类砥柱,破之不容已云云。按,班志明言骊成大碣石山,则非孤立之石,可知《水经注》云:汉武登之以望巨海,夫曰望,则逼近海中可知。《北史·文成纪》:太安四年东巡,二月登碣石山观沧海,大宴群臣于山上,改碣石山为乐游山。使果如郦注引汉司空王璜之言,则此石久在海中,孤立一柱,何能宴群臣于其上乎?且郦注两引汉志,亦不能定其果在骊成,果在累[絫]县。而于天桥柱下引《三齐略记》:秦皇作石桥,海神为竖柱之事。若以此柱为秦时海神之所为者,则亦荒诞不足据矣。至谓破碣石纳河入海,亦未为确论。按,碣石非底柱比也。底柱当河之冲,若不辟之,则河将泛滥为害。若如胐明言碣石不过海滨巨石,纵阻河流,亦能绕之入海,禹何事必欲破之?且经明言夹右碣石入于河,则海舶入河之途即为河流赴海之道。是碣石不当河冲,尤灼然易见。马明衡云:行海者有山可见,则望山为准。意碣石是自海达河所望以为准者,岂必逼近肱腋之下,然后谓之右转屈之间耶?余亦不敢谓造卿所指即为禹迹,但证诸汉魏登临宴飨之事,恐不当如胐明所言耳。《六典·河北道》:名山曰碣石。

(选自民国 7 年至民国 21 年济宁潘氏华鉴阁刻印许鸿磐《许氏方舆考证百卷》第三册)

碣石山

见前总部。○孔颖达曰:在平州,东离海三十里。远望其山,穹窿似冢。有石特出,其形如柱,当即《禹贡》之碣石。○《通典》:卢龙县,汉肥如县,有碣石山。秦筑长城所起自碣石,在高丽界,非此碣石也。○郭造卿云:今昌黎县北十里有仙人台,即碣石顶也。其台崇广,绝壑万仞,仰凌霄汉,回视边塞,俱在眉睫间。○《通志》:仙人台山在昌黎北十里。自太行分麓东来,唯此与裂头、景山、角山、兔耳最高,称为平营五顶。○按,孔颖达云:在平州,东离海三十里。王伯厚《通释》引《元和志》:在卢龙县南二十里。是皆指昌黎之山也。惟云去海三十里,与造卿说不甚相合。《晋书·宣帝纪》:辽东太守公孙文懿反,帝进师,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北齐书·文宣纪》:天保四年十月丁未至营州,丁巳登碣石山、临沧海。《周书·于翼传》:大象初,昭翼巡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方舆纪要》: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北十里。《战国策》:燕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史记》:始皇二十二年,登碣石,刻碣石门。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刻碣石。汉武帝元封元年,东巡海上,至碣石。北魏大[太]安四[三]年,东巡登碣石,改碣石名乐游。北齐天保四年破契丹,还至营州,登碣石,临沧海。后周大象初,发山东民修长城,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唐武后万岁登封初,契丹帅李尽忠、孙万荣作乱,据营州,进围檀州。遣将军曹仁师击之,战于硖石谷,唐兵大败。明年,王孝傑与孙万荣战于东硖石。契丹兵退,孝傑追之,行背悬崖,契丹回兵薄战,孝傑败没。《唐志》:平州有东、西硖石二(戍)。硖石即碣石之讹也。按,契丹李尽忠据营州。唐营州柳城郡即慕容氏之龙城,在今承德府朝阳县,去平州尚远。唐东、西二硖石戍虽属平州,亦应在今永平府北边外,必非昌黎县近海之碣石也。何以言之李进州据营州,使孙万荣为前锋进围檀州。张九节击退之,曹仁师为所给,先入至黄麞谷。契丹又遣老牛、瘦马以诱之,遂兢进战于硖石,败绩。檀州,今密云县。万荣自檀州为唐兵击退,而曹仁师等进至硖石战败。则硖石与黄麞谷皆在今密云以东北可知也。又次年,王孝傑等与万荣战于东硖石时武攸宜军渔阳,不敢进,契丹乘胜寇幽州。唐之渔阳,今之蓟州。使硖石即昌黎之碣石,则契丹又乌能越蓟州而寇幽州?又万荣既破王孝傑,依柳城西北,倚险阻筑城。据此,孝傑所战之硖石,应在柳城之西,即为密云之东北,其非昌黎之碣石确然无疑。今《热河志》列硖石及黄獐谷于承德府故事中,极是。

(选自民国 7 年至民国 21 年济宁潘氏华鉴阁刻印许鸿磐《许氏方舆考证百卷》第四册)

安 山

县西三十里。

【注释】

①安山:县西三十里,一名九龙山。系阳山分支。上有观音庙,后有水池,冬夏不涸,味甘洌。火车站在其南。绕湾河经其下。清峰寺在其山畔。

【附录】

安山

在昌黎西。○《方舆纪要》:在县西三十里。上有避兵砦。又领事河经其下。又驻跸山在县西五十里。旧志云:唐太宗征高丽还登此。郭造卿云:疑魏文成帝尝游此,俗误以为太宗也。

(选自民国 7 年至民国 21 年济宁潘氏华鉴阁刻印许鸿磐《许氏方舆考证百卷》第四册)

书院山

详《古迹》。

【附录】

书院山,在昌黎县西稍北四十里。两岗合抱。相传为夷齐读书处。山半有洞,后有石岩滴水,名洗心泉;有井名龙泉。

(选自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

书院山

在昌黎县西少北四十里。两冈合抱,环列石屏。屏下朝阳洞,覆石如厦。西壁镌字径尺许,苔痕剥蚀,摩挲可辨“夷齐读书处”,康熙志谓“韩愈刻石”。寺曰“云居寺”。山半有洞,后有石岩滴水,名洗心泉。有井名龙泉。

(选自民国 14 年管洛声《北戴河海滨志略·附近名胜古迹》)

书院山云居寺重修佛堂碑记

西域有神佛,汉明帝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号曰“沙门”,佛教遂行于中国。塑像图形,争先奉祀。而梵宫古刹尤多,盛于名山佳水之间。盖以其屏绝嚣尘,喜归清净,修佛性,安佛形。皈依之诚,所顾尊奉之而唯恐或亵也。昌邑城西五十里书院山有云居寺,创始不知何代。寺前立石,有泰和七年字迹,系唐文宗年号。则此寺之建其来久矣,而山名书院,相传为夷齐读书处,巨石镌文,字画宛然。虽事远年延,杳无可考矣。然窃思古之高人奇士,每择幽僻清雅之处,以为潜修邃养之所,如横渠之南山、龟山之东麓、和靖之涪陵、晦庵夫子之武夷,贤喆所栖。千百年后,多喜谈乐道,志为圣迹。况斯山之脉,遥接孤竹。夷齐为孤竹君之子,则择名胜之地,创立书院,固亦理之可信,即事之或有者也。余因课生徒,僦居僧舍。暇时登高环视,见其势如龙蜷,形似鱼鬣。且前有团山,左有城子山,右有牛耳山,为之拱峙环卫。此山遂岿然独占一方之胜,而寺适建于山之怀,则绝嚣尘而归清净,有不悦怿者乎?但佛堂五间,历年久远,风浸雨触,瓦凋壁残,其何以安金身而肃瞻拜也!住持僧隆印、隆金,恻然思有修葺之,因遍扣檀那,募银若干两,庀材鸠工。逾数月而栋宇竣起,垣墉坚厚如竹苞松茂,焕然更新矣!茅非有以赫之,恐无以扬神庥而彰众善,事竣请余勒诸石,以垂永久。余因与僧习,义不容谢,爰不辞谫 ,陋而为之记。

皇清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孟夏谷旦

会领癸巳举人原任广东省肇庆府广宁县知县李本洁、邑贡生费肄咸撰文

庠生费家璁敬书

住持僧隆金、隆印恭立

[注释]

①谫(jiǎn):浅薄。

驻跸山 县西五十里。《世纪》:唐太宗伐高丽还,登此山,刻石以识威德。

武 山 县西八十里。

卧牛山 县北二里。

药局山

桃花山 俱县北三里。

馒头山

白石山

三角山 俱县北四里。

香 山

笔峰山 俱县北八里。

【注释】

①驻跸山:传唐太宗伐高丽还师时曾在此山驻跸。

②武山:一名“五山”。今为卢龙、昌黎、滦县交界山。山底面积 2.9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 287 米。绿水青山,尽归一览。东接书院山,西临滦河。南为石门,北近钓鱼台。出青石,最宜碑碣。西有“阇黎洞”,壁立千仞,顶分八字,洞在山腰,前逼深潭,由小径匍匐入,颇昏黑。穿而直上丈余,四壁有石隙如牖,爽垲可容二百人。又有小者十余穴。最幽胜者曰“金鳌洞”,曰“水洞”,曰“织罗洞”。世乱民多避兵于此。

③卧牛山:疑为今“山神山”。

④药局山:其山秀石错峙,东南山坳有一石岩,颇似伏虎罗汉。面向东南而坐,貌极雄伟,旁蹲石虎,天然生成,为一奇观。南有石壁界划如匾额形,镌有“壳化登天”四字。上有“醉翁亭”。

⑤桃花山:呈东西走向,山顶比较平坦、开阔,山上有洞,下部石壁有泉,名“桃源”,旁有慰心台。在桃源山畔,曾建有清咸丰年间中举的昌黎名士崔树宝的“松梨故宅”。

⑥馒头山:一名千佛山,县北四里。山形似馒头,海拔 152 米,略高于与其相对峙的白石山。山东壁原镌有十八罗汉像、观音菩萨像,还镌有元人张勖书“蓬莱第一关”几字,均毁于近年采石。

⑦白石山:一名板石山、西馒头山,产板石。东与千佛山相对,下有钓鱼台。山前有东岳庙,山后有朝阳庵。

⑧三角山:又名晾甲山、平顶峪。山顶平漫。山顶似天生石城。相传薛礼征东时,在此山晾过铠甲。

⑨香山:在仙台山麓宝峰台左。峰势秀削挺拔,怪岩耸立,海拔 241 米,石岩呈赤黄色,形似香炉。旧志云,峰后有庵。果木繁嘉,潭水直喷其左,水流一里,入地五里,至龟石桥复出为地桥。盖碣石环城为扆,观音、锯齿其左右肩,五峰、笔架峰其左右臂也。旧有香山书院,今废。

⑩笔峰山:别名“尖山”,顶尖似笔锋直插云天,海拔 439 米,从杏树园望去为一山峰;从五里营望去,由递次增高的四道山峰组成,分别称为头道尖、二道尖、三道尖、四道尖。有八仙洞,昔有人居住。三道尖、四道尖被另称为“石门山”。

水岩山 有古寺、井,林木森然。多题咏。

锯齿山 俱县北十五里。

【注释】

①锯齿山:一名锯齿崖,在仙台山西。四面壁立,上顶平广,有天生莲花盆,大小各一。大盆上有“圭月扬明”四字。

【附录】

水岩山,在昌黎县北一十五里,一名西岩山;中有深洞,石壁间出泉,夏冬不竭。

(选自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卷之五《永平府》)

西岩山,在昌黎县北八里。岩窦之间有泉出焉,夏冬不竭。

(选自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

锯齿山,在昌黎县北十五里,山形如锯齿。

(选自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

西五峰山 峭拔如笔架。

达摩峰 俱县北十二里。

龙潭山 有海月亭。多题咏。

观音山 俱县北十五里。

驾鳌山 西北八里。

孤 山

纱帽山 西北三十里。

〇石窟峪 县西七里。

耍儿峪 县西八里。

楸波 县西十里。

长 峪

牛儿峪 俱县西十二里。

柳 峪 县北八[十]里。

平顶峪 县北九里。

白庙峪

黑鹰峪

散坡峪

柴草峪 俱县北十里。

石门峪 县北十五里。

〇围 东山畔,周围数丈,人摇之即动,但不可移。

顶包石 五峰山巅,其形若僧所顶之包。一名飞盖。

石梯子 达龙潭,约有二百级。一名云梯。

〇山心洞 悬石如心。金时北平牧高侯二车王公游记于此,多题咏。

宝峰台 县北八里。

慰心台 桃花山畔。

浩然台 龙潭山畔。知县孟秋名。

【注释】

①东五峰山:与西五峰相连,形如笔架,秀绝人寰。有柏源洞、翠峦亭。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东五峰山)悬崖峭拔,逾于诸峰,上有深洞。”

②西五峰山:别名“五峰山”,由五座巅连的山峰组成,环列如椅,坐北面南。其东峰名“望海”,东北峰名“绵绣”,北峰名“平斗”,西北峰名“飞来”,西峰名“挂月”。挂月峰峭壁上有洞,一为“彭祖洞”,一为“刘九洞”,俗传“若要洞门开,还得刘九来”。范志完因与己小字相符,遂凿开,后改刘九洞为“范公洞”。洞下石隙出泉,水光清澈,石壁镌“澄光”二字。飞来峰最高,海拔 507米;平斗峰半山腰,建有韩文公祠、圆通寺。另又一峰宛如浮屠,名“药师塔”。韩文公祠后有井三,形如半月,味甘洌。壁上镌“玉液泉”三字,俗呼“菩萨井”。悬崖上竖镌“东洋砥柱”四字,每字约三尺,笔力苍劲;再横镌“泰山北斗”四字,每字亦三尺余,皆崇祯辛巳中州范志完题。庙门外东面石壁镌有“白云乡”三字,大如斗,邑人崔树宝题。

③达摩峰:别名黄土岭。海拔 468 米,为一平坡山岭,山表多砂土,地处西五峰山以北。旧志载,其峰左有石乳垂数尺,沥沥然,旱不涸,冬不冰。

④观音山:海拔 362 米。位于仙台之北。山岩峭拔,顶峰圆而平,地处长峪沟与冰凌峪交叉处,西连甜甜岭,属碣石山。传上有“观音洞”。

⑤孤山:上有双峰寺。木多松柏橡栗。

⑥石窟峪:别名“石洞沟”,沟峪坡势较陡,南北走向。沟长约 1.5 公里,北至衡山绝崖下,转东有口通桃花峪,南口西坡为杨家岭(有石佛洞),东坡为石门山。因峪口西部石壁下有石佛洞,故得名“石洞沟”。石佛洞,又名混沌洞。洞深广二丈余,高倍之,宽四五丈,中有佛像。山顶有方石一丈五尺,宽二尺,名“玉砚池”。有泉甚甘。

⑦黑鹰峪:清康熙二十一年《畿辅通志》:“黑鹰峪,昌黎县北十里。两山壁立,有洗心泉,飞流千尺,冬夏不竭,亦名峭壁泉。其相近有白庙、散坡、石门等峪。”峭壁高处有石刻“峭壁流泉”,落款为“邑宰剑门杨于陛题”。

⑧山心洞:在龙潭下,底有穴可容百人。金大定乙未四月初吉,北平牧高侯、贰车王公记游于此。西面字大如斗,曰“独立不惧”。南面题字如杯,乃高侯命其客王密所书也。镌有“山心”二字。向南石底东面,镌诗,旁署“一斋”。

⑨宝峰台:即宝峰山,在仙台山麓香山、纱帽山之间,即水岩下院。昔有井七十二,今存者十余。有寺。寺前得月亭为游人憩息之所,上多题咏。寺前有八棱石幢,为前代古物。

⑩慰心台:桃花山畔。今废。

⑪浩然台:龙潭山畔。孟秋命名。今废。

〇蒲 县东二十里,有盐场。

【注释】

①蒲河:县东南二十五里,即蒲泊。源出县东二十里海眼山,夹莲峰、樵夫诸山,而下经惠民场东南入海。其水清流滚滚,来源甚旺,开屯可资灌溉。《水利丛书》言之甚详。

【附录】

昌黎:又有蒲泊,旧产盐,置惠民盐场于此。

(选自《明史·地理志》)

蒲泊,在昌黎县南二十五里。源出县东海眼山,夹莲峰、樵夫诸川而下,历惠民场东南入海。

(选自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

昌黎县东南距海七十里,海至县界,突然北出七里而瀛,广袤三十余里,名为七里海,又名七里滩。清咸丰时忽涸,后复潴水如初。有鱼蟹菱芡之利。

蒲河口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即蒲泊也,源出海眼山,汇莲峰、樵夫诸川,东南入海。口宽十余丈,多泊海船。口内北岸旧有炮台,立有镇埠。口外有浅亘一道。清设有都司千总、把总驻防。

浪窝口在县南八十里,海口宽十余丈。设有千总、把总驻防,后改驻姜各庄。

县境有拦江沙三道:头道平时沙露水面尺余,二道、三道水势较深,与乐亭县相连。

(选自民国 15 年协成印书局于振宗《直隶疆域屯防详考》第十章《直隶海防略史及沿海各县之屯防地》)

蒲河口

亦曰青河口。在县东南二十五里。西至甜水沟六十五里,东至抚宁县洋河口三十里,东北去蒲河营三十余里,光绪《畿辅通志》六八。西至沙崖口三十里,同治《昌黎县志》三。东至戴家河口四十里。为海口要冲。明季,设兵戍守。清顺治十三年,增设都司驻防,属天青镇,兼辖南海口。四库本《清一统志》十四。

(选自民国 26 年王树、瞿宣颖、张国淦等《河北通志稿》第一册)

饮马河 县南五里。

潮 河 县南二十五里。

【注释】

①饮马河:县南五里。源出卢龙桃花峪。自县西北三十五里两家店入境,南流东折,至县西二十五里有深港河,自北来会焉。老沙河、柳河自北来会焉。又东南过葛家庄、一蓦河、犁湾河、两河诸庄。又东流过虹桥庄至中卓庄、绕湾河,自西来会焉。又行县南五里,急流河自北来会焉。又东经沙河。又东自清河口入海。清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饮马河,在昌黎县南五里。源出卢龙县界溪谷中,东流经县西安山下。又东与深江河合流为沙河,下流合潮河入海。”

②潮河:一名马家河。县南二十五里。源出仙台顶后,由达摩峰头下张各庄,汇上源诸水,达七里海。清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潮河,在昌黎县东二十里。源出仙台顶后,东南流合饮马河入海。一名马家河。县境群川之水皆会于此。按《汉书·地理志》,絫县有下官水,南入海。又有揭石水、宾水,皆南入官。旧志云:官水疑即潮河,揭石水疑即急流河,宾水疑即饮马河也。”

七里滩 有菱,可渔。

【注释】

①七里滩:一名七里海。县东南三十里。广十数里,袤几二十里。旧《永平府志》云:即古溟海。因沙峪相隔,与大海不通。旧有鱼虾、蒲苇之利。清咸丰八九年忽竭,民皆种麦,大稔。十年后,又潴水如故。至光绪九年,因滦河涨溢将沙峪冲开,七里之水为海水吸入而变成桑田。经民开垦,呈报立案,名曰“海防荒田”凡数百顷。后以居者日众,遂成村落,名曰“大滩庄”。

【附录】

溟海,在昌黎县东三十里。延袤三十余里,中有菱芡、鱼蟹之类,居民赖焉。

(选自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

溟海,在昌黎县东二十里。一名七里海。延袤三十余里,中有菱芡、鱼蟹之类,居民赖焉。

(选自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

溟海,在县东南三十里,潴水成泽,一曰七里海,言其广也;沿三十里,若浅若深,有菱可渔,尝于黎明现城市楼台状。

(选自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

七里海,县东南三十里,即古溟海,亦曰七里滩。按七里海,纵七里,横十余里,水咸可作盐滩。自饮马河由沙河入七里海,海潮淤沙,海水遂淡,盐滩渐沦于水。名之为海,其实褰裳可涉,舟楫不通,旱则成滩,阴雨过多,潴水为泽,遂成巨浸,旧有鱼蟹之利,居民赖焉。

(选自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

甜水河 俱县南三十里。

【注释】

①甜水河:县南三十里。南入七里海、赤崖镇南。旧河一道乃滦河支流,道光三十年闭。同治六年夏,其水涨发,巨浪洪涛,仍归故道。经石各庄、仓上、拗榆树三庄,自甜水沟入海。

急流河 县西城外。

【注释】

①急流河:即《山海经》之“绳水”、《汉书·地理志》之“编水”。旧《永平府志》,絫县下“碣石水”亦即此。源出龙潭水岩,经县城西门外至县西南五里,入饮马河,又名“西沙河”。

泉 河 县西十里。

深江河 县西十八里。

土桥河 县西二十里。

梭头湾河 县西三十里。

沙 河 县东南十里。

两 河 县西南八里。

绕湾河 县西南十二里。

柳 河 县北二十五里。

温 泉 县西一里。平地涌出,隆冬不冰。知县杨于陛凿有莲花池。

瀑布泉 仙台山畔。飞流急湍,多题咏。

觱 泉 海月亭左。石孔中涌出,冬夏不竭,饮之甘美。

桃 源 桃花山石壁上涌出。

洗心泉 在黑鹰峪。两山壁立,飞流千尺,冬夏不竭,一名峭壁。

海 眼 联峰山上有石洞。水澄澈,潮汐应喉。

〇龙 仙台山畔。潭在洞中,水自石壁流出,清冷彻底。时有云雾,祷雨有应。

石 乳 达摩峰左。其石如乳垂者数。水沥沥若乳落,久旱不竭,隆冬不冻,多题咏。

〇莲花池 一在城西南。一在城西(龙王庙)。一在静安堡,即文公书院处,俱详《景致》。

玉砚池 笔峰山畔。

净影池 孤山上有异人幻影于此。

【注释】

①泉河:在两河西二里。源出青沟营至兴宁屯为土桥河,由古泊、埝坨入深江河。以上旧志。查深港河,在古泊北,中隔饮马河、土桥、埝坨。在古泊南,昌黎四境之水皆往东南流,无北流者。泉河焉能由土桥向北逆流,过埝坨、古泊,超越饮马河,入深港河乎?旧志误甚。

②深江河: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深江河,在昌黎县西十八里。源出净影池、长峪石窟诸川。又梭头河在县西北三十里。源出道者、凤凰诸川,与深江河合而为柳河,合于两河,达虹桥,入饮马河。”

③梭头湾河:县西北三十里。源出道者、凤凰诸山,由西北下流合深港河,达虹桥河,入饮马河。老沙河,县西二十里。源出道者山东之焦家山西,流经凤凰山下。又南经马家庄。又西经印家庄。又南经葛家庄入饮马河。此河水性湍急,每当夏日霖雨,河水暴发,沙石并流,西南之当其冲者常受害焉。同治年旧志载:梭头湾河,源出道者山、凤凰山诸山。当指此河而言。但所载错误,与梭头湾河不符耳。

④沙河:发源于长峪谷,向北流入抚宁县境,又折向南流。自河西张各庄村,由北入昌黎境,流经梁各庄、裴家堡、大蒲河注入渤海。今称东沙河。

⑤两河:县西南八里。上游诸水至此合而为二,故因以名。村下游曰虹桥河。清道光九年《大清一统志》:“两河,在昌黎县西南八里。各川至此合而为二:其在西者曰泉河,源出青沟营,而至兴宁屯,亦曰土桥河。其在南者曰绕流河,源出茶芽山,流绕安山东麓,亦曰安山河,皆合于深江河。”

⑥绕湾河:一名安山河,在县城西南十二里。源出卢龙境阳山东北嵯岈山下。南流经贯各庄、翦匠庄,又经安山下,又经白家庄大桥,折至埝坨、土桥,又东南经后封台、龙封台,又东至绕湾庄(一名瑤湾),又东过新庄子,经虹桥庄之大桥,东至中卓庄北隅,归入饮马河。水性泥沙参半,附近农人多利赖之。

⑦柳河:在县城西北二十里。因河边多柳得名。源出孤山寺北天台山。由金矿山口内为北柳河,外为南柳河。经南王家柳河(即王百家庄)牛家湾河,又南至葛家庄入饮马河,性质相同。《读史方舆纪要》云:在县西二十里。诸山溪之水所汇流有流河桥跨其上。

⑧温泉:县西关外。平地涌出,冬不结冰。知县杨于陛凿有莲池。

⑨瀑布泉:在仙台山龙潭洞东。西崖有“忠孝节义”四大字,明嘉靖间邑令王世业书。

⑩觱泉:海月亭左。石孔中涌出,冬夏不竭,饮之甘美。

⑪桃源:即桃源泉,桃花山石壁涌出。

⑫洗心泉:在黑鹰峪。飞流千尺,横空如练,下注为潭,深三丈许。又,书院山寺后亦有洗心泉。

⑬龙潭: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山川下》:“龙潭,仙台山畔,有石磴一百一级(隆庆三年,为龙所毁,仅存其半)以达于洞。洞在绝壁,高可丈余,深三丈许。洞中宽丈许,深丈许,自石壁流出时有云气,祷雨立应。”

⑭玉砚池:石佛洞上。池水冬夏不竭,深可二尺许。又,笔峰山有玉砚池。

⑮净影池:孤山之上,昔有异人幻影于此。下流入深港河。 AiG2+Z62oWfhvga7Vs/K364QL0UR9rgmgd0wORUEPSBtVFQv5VaMTyHMM5E/zL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