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海陆丰民俗演剧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海陆丰繁盛的民俗演剧现象很早就引起了梅兰芳、张庚、王起、董每戡等戏剧大家的关注。随后,许翼心、吕匹、蔡锦华等海陆丰当地的研究者便开始了对海陆丰几个剧种及演剧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目前笔者看到的最早的研究成果是1961年广东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编印、许翼心执笔的《海陆丰的三个剧种》(内部发行小册子),文章对海陆丰三个剧种的历史源流、文本剧目、唱腔音乐、表演特色、舞台美术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此外,该研究室1962年编印的《广东省戏曲艺术研究资料》第三辑也收录了部分海陆丰戏的资料,蔡锦华编的《五十年代戏史资料》(海丰县文化馆1980年印,内部发行)收录有包括海陆丰三个剧种的调查报告。80年代以来,当地主办的《汕尾文史》、《陆丰文史》等刊物陆续发表了一批介绍海陆丰戏的文章,内容涉及民俗演剧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吕匹的《清代以来海陆丰戏的戏班与曲班》、《清代以来海陆丰戏历代已故知名艺人花名录》、《海陆丰戏班的班规》、《民间演戏习俗》、《海陆丰一带古戏台调查记》、《海陆丰民间音乐》(见《汕尾文史》第六辑《文化艺术史料专集》),陈守继的《海陆丰竹马戏史话》(见《陆丰文史》第三辑),卓荣光的《漫说陆丰钱鼓舞》(《陆丰文史》第三辑)、《征集、整理宗教音乐手记》(《汕尾文史》第七辑),周波的《陆丰民间艺术概况》(《陆丰文史》第三辑)等。这些文章基本上属于对海陆丰剧种及民俗演剧的状况描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但缺少学术的视野、学术的思维与学术规范。

最早从中国戏剧史发展演变的视角来研究海陆丰民俗演剧现象的是日本学者田仲一成。他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选择香港海陆丰人社区作为民俗演剧研究对象进行中国祭祀演剧课题研究(当时国内禁止外国人进行相关的实地考察研究),此后又多次到海陆丰田调,成果见诸《中国祭祀演剧研究》、《中国演剧史》等专著。田仲氏的研究对国内戏剧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与影响。

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非遗代表作名录后,学术界开始重视包括传统民间戏剧在内的各种非遗研究,康保成、刘祯、傅谨等一线戏剧研究名家,非常重视海陆丰民俗演剧,并视之为中国古代民俗戏剧生态的活态博物馆,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活化石。2004年中山大学成立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并相继申报了几个重点研究项目,对海陆丰民俗演剧中的几个古老剧种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以及潮州皮影戏(陆丰皮影)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在剧种的历史渊源、发展流变、艺术形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记录下各剧种的生存现状,对剧种的保护、传承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主要成果有詹双晖《白字戏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8)、刘红娟《西秦戏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8)、刘怀堂《正字戏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9)、邓琪瑛《海峡两岸潮州影戏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8)、康保成等《潮州影系的个案研究——关于陆丰皮影的田野考察》(2006)等。这些剧种个案研究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与民俗演剧相关的中国民间戏剧及演剧形态研究

20世纪中国传统戏剧研究存在两个基本向度:即在研究对象上注重研究观赏性戏剧(以文人创作戏剧与城市商业演出戏剧为代表),在研究内容(尺度)上注重戏剧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在这种传统思维主导下,不仅民俗演剧(包括宗教祭祀戏剧、乡土戏剧等民间戏剧)因其表现形式的仪式性、民俗性以及艺术上的质朴性、草根性而被排斥在观赏性戏剧之外,难以登上中国戏剧研究的“大雅之堂” ,而且各种与戏剧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关系不大的演剧形态如剧场、戏班、观众、演戏民俗等也难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外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者的加入,中国传统戏剧研究领域得以拓展,各种宗教仪式戏、乡土小戏、地方珍稀剧种等民间戏剧以及戏班、受众、剧场、演剧民俗等相继成为研究对象,并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主要有: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1989)、叶长海《戏剧:发生与生态》(1990)、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1990)、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1995)、(台湾)翁敏华《中国戏剧与民俗》(1997)、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1997)、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2001年)、(新加坡)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2003)、张发颖《中国戏班史》(2003)、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2004)、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2005)、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2005)、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2006)、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2007)、孙红侠《民间戏曲》(2008)等专著,以及徐子方《明初剧场及其演变》(2003)、李静《明代堂会演剧述略》(2004)、刘闽生《福建古代民俗活动与戏棚演剧论》(2006)、黄爱华《明清乡村演剧戏资体制研究》(中山大学2008博士论文)、彭恒礼《从仪式到演剧——论迎紫姑仪式与戏剧扮演的关系》(中山大学2008博士论文)、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都市民俗学视野下的上海民俗戏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博士论文)、刘文峰《论地方戏的形成规律与传承机制》(2010)、陈庚《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武汉大学2011博士论文)、宋嘉健《民间信仰的戏曲展演——以福建莆田地区莆仙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12硕士论文)等论文。这些研究从更宽的视野,以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来审视中国传统戏剧的历史衍变轨迹,对中国戏剧的起源、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民间戏剧、戏剧形态、戏剧文化生态等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素养。

总体来看,虽然学界对海陆丰民俗演剧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中山大学非遗中心的岭南濒危剧种研究项目(成果荣获首届南粤出版图书奖),对海陆丰民俗演剧进行了深入的田野研究,但其研究视角毕竟是剧种个案,对该民俗演剧生态遗存区及其所蕴藏的中国古代戏剧演出形态信息不可能作全面的呈现与深入的理论解读。另外,国内学界对民俗演剧、民间戏剧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化,特别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生态链的研究还很薄弱。本书试图通过对海陆丰传统民俗演剧生态遗存区的全生态链研究,回到传统戏剧的原生态环境中去重新认识传统戏剧,了解广大乡村老百姓对戏剧的真实需求,探索民间戏剧固有的发展规律,建构民间戏剧理论。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1hVAyltnwh8QYAAN3heHmSYbHaQGiH7VRsvw+bjR3UYlwayIJbkcyufKnVuyAg7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