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是我国传统戏剧演出的机构主体,是戏剧艺人进行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家园,是传统戏剧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海陆丰戏班依托潮汕、海陆丰地区浓郁的民俗演剧市场,形成了一整套以民俗演剧市场为导向的戏班运行机制与戏班文化。可以说,除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民俗演剧被政府强行禁止以外,海陆丰戏班体制一直是民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全市场化行为,戏班的生存发展完全依赖演出收入,乡村观众对戏班的评价直接影响戏班的演出场次与戏金的高低。
海陆丰传统戏班大致可分为村落型戏班、家族型戏班与组合型戏班三种类型。村落型戏班是指一个戏班的艺人都来自或基本上来自同一个村子;家族型戏班也可看成是宗族村落型戏班,戏班成员基本上为同一家族或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村落型戏班与家族型戏班是基于各自乡村庙会与宗族祭祀等村社信仰民俗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世代传承的,在长期的演出中,不少村落、宗族戏班脱颖而出,由仅满足本村落、宗族祭祀演出需要的业余戏班逐渐发展为半职业、职业戏班。不少海陆丰乡村、家族以演戏为业已有好多代,并已形成各自的特色与影响。如海丰的沙港乡自晚清以来就以“沙港白字”闻名海陆丰,出过许多白字戏班;陆丰的河西、金厢等乡镇盛产正字、白字戏班,有的一个村就出几个戏班;海丰的梅陇、田墘、海城等乡镇则盛产西秦戏演员,目前活跃于演出市场的大部分演员都出自这几个地方。组合型戏班又可称为箱主班,是指以戏班投资人(箱主)为中心的戏班,箱主与戏班成员之间是雇佣关系。箱主置办演出所需的行头(装在几个戏箱之中),到各乡村物色行当与乐手,又或者一些艺人主动投奔箱主,箱主与艺人谈妥酬金后就签订合同,确立雇佣关系,组成戏班。
以上三种类型的戏班,前两种戏班艺人相对固定,并造就了许多梨园世家、梨园乡村。而后一种戏班艺人流动性相对较大,由于艺人投师不同、演技风格各异,甚至跨剧种搭班,这就使不同剧种之间的表演有相互借鉴或吸收的趋势,这也是海陆丰三个剧种具有不少共同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前,海陆丰戏班普遍实行班主制。村落型与家族型戏班,班主多是村落或家族中有地位有财势且懂戏的人担任,这些人代表村落或家族经营戏班。而箱主制戏班中的箱主,作为戏班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戏班的东家,是戏班的当然班主,海陆丰亦称之为“戏爹”。戏班成员除了行当演员、后场乐工外,还包括负责管理、外联及杂务的职员。行当演员、后场乐工详见下节“行当与艺人”,戏班职员主要有大簿、大笔、班长、馆箱、鼎上、鼎下及杂脚等成员。
大簿:是班主最重要的戏班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管理戏班财务,并主持戏班对外事宜。
大笔:负责戏班舞台演出事务,每场戏角色分配等,相当于现代剧团中的导演,还负责剧本的整理与改编。清末民初海陆丰戏班比较有名的大笔有陈邦吉、陈光辉、陈吉合等人。如陈邦吉,海丰捷胜人,曾在永丰、双喜、联福、梅盛等正字戏班做过大笔,海丰县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的剧本多是其抄录并整理改编的。
班长:负责对外签订戏约。
管箱:负责戏箱日常管理以及为即将登台的演员准备戏服、头盔、道具等。管箱必须对行当行头非常熟悉,不允许出错。
鼎上、鼎下与杂脚都是戏班中负责日常生活杂务的员工,鼎上、鼎下负责戏班饮食。鼎上,即厨师,负责配米做饭;鼎下负责起火担饭上台等;杂脚,专门洗涤戏班人员的衣服。有的戏班也称阿母,除洗衣服外,还兼管点灯照明。
有些传统戏班还聘请教戏先生负责剧目的编创(以对传统剧目的传承与外来剧目的改编为主)及对艺人的培训,大多数戏班班主本身就兼任教戏先生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后,戏班改称剧团,班主也改称团长,国有剧团增加了导演、编剧、作曲、舞台美术、灯光、服装道具等设置,但大部分民营剧团的组织和功能与旧时戏班大同小异。改革开放后,海陆丰传统民俗演剧复活,不仅国营的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以及皮影戏四个剧团恢复传统的演剧形态,而且村落班、家族班与箱主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复办。随着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解体,村落型戏班逐渐承包给私人经营,现在这类戏班与箱主戏班在组织形式上已没多大区别。虽然改革开放后复办的民间戏班已用剧团命名,剧团也设团长、副团长作为主要的管理人员,但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戏班体制,故本文仍以戏班名之。
正字戏布马道具
行头是戏班实力的重要标志,行头大小直接决定戏班行当演员、后场乐队的阵容及舞台装扮设备档次。而行头主要看有多少个戏箱,因为所有的行头都装在戏箱里。一般来说,十个、八个戏箱,三十来人的戏班算是不小的规模。有些正字戏名班,像碣石玄武山元山寺聘请的正字戏班,为了表现三国等大戏的庞大阵容,人数多达七八十人,戏箱多达二十来箱。鼎盛时期的西秦戏大班人数也多达七八十人。白字戏班多演文戏,一般规模会小些,拥有十八戏箱的戏班被称为“十八翰林”班,是非常有名的了。有些白字戏草台班只有三五个戏箱,十几个人,而皮影戏班则不到十个人。现在的民营戏班一般在三十至四十人左右,国营剧团则在五十到六十人左右。不论大班小班,也不论过去现在,几乎每个戏班大多数演员都要扮演两个以上的角色,不少成员身兼数职。
行头主要有四类,一是舞台陈设设备,包括分割前后场的竹帘、缴壁(新中国成立后改用布幔)、灯光等;二是戏服、头盔等;三是砌末,即道具;四是生活用品。旧时海陆丰戏班除了一桌两椅以及文房四宝、扇子、木雨伞、包袱、木婴孩等道具外,还有布马与“三头四壳”等特色道具。
正字戏《姜维射郭淮》
布马,又称竹马,系用竹篾搭成马架子,再罩上布并彩绘装饰而成。据艺人介绍,晚清时正字戏戏班凡剧中角色骑马都骑布马,薛仁贵骑白马、关羽骑胭脂马;民国以后,只有《六国封相》、《姜维射郭淮》、《大花会戏》中的角色才骑布马,特别是《六国封相》的跑布马,阵容庞大,需要很多匹,只有大班、名班才可演出。
“三头”是指虎头、马头(一说驴头)、鹤头,“四壳”即土地公壳、魁星壳、雷公壳和福面壳,制作手法与布马相似,主要用于搬仙及神话剧。
此外,正字戏、西秦戏戏班还有许多武打道具,如各式各样的枪刀把子、藤牌、云梯、布城、无色旗、车轮旗、布马等。在众多武打道具中以正字戏的“枪刀白”最著名。“枪刀白”是一种枪头可自由伸缩的真枪刀把子,表演时既不会伤及演员,又有逼真的舞台效果。据正字戏老艺人郑炳介绍,旧时正字戏名班为取悦观众经常使用“枪刀白”,如武松杀西门庆一场戏中的“杀千刀”特技,“武松”用真刀猛刺“西门庆”的颈部,非常惊险,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