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海陆丰戏曲

早在明初,从浙江、福建流播而来的南戏就在潮州、海陆丰地区扎根下来,成为南戏一支——正字戏。此后,正字戏又进一步“异调而歌”,并与当地的竹马戏等民间小戏融合,至迟在明代中后期形成了用本地方言演唱的白字戏。明末清初,又传入了西秦戏(秦腔)。清末民初,潮州白字戏不断革新改良,成为流行剧种,并与固守传统的海陆丰白字戏渐行渐远,形成两个剧种。与此同时,正字戏、西秦戏走向式微,最终于民国初年败退潮州。此后迄今,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就一直在海陆丰地区生存,成为其特色剧种。2006年,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以及陆丰皮影戏成为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古老珍稀剧种。

一、正字戏

正字戏,又名“正音戏”,系宋元南戏在闽南、粤东地区的别称,因其语言使用中州官话,当地人称官话为“正音”或“正字”,故而得名。1975年潮州出土明宣德戏剧演出抄本《金钗记》,因其标目写有“正字”两字,专家普遍认定此为正字戏的演出本。因此,正字戏至少在宣德年间就已形成,此后一直流行于粤东、闽南和台湾、香港等地。大约在民国初年,闽南、潮汕等地的正字戏班衰落,最后退守海陆丰。20世纪50年代,正字戏被定为海陆丰地区的地方剧种。

正字戏是一个多源流、多声腔的古老剧种,唱腔分为正音曲(又称大板曲)、昆腔、杂调和皮黄腔(一说乱弹),均用官话演唱。正音曲属于曲牌联缀体,是主要声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先后吸收了海盐腔、弋阳腔和青阳腔等的唱腔因素,形成了调似水磨的特征,亦保留有不少滚唱和滚白,其中“三公曲”(红面扮演的关公、尉迟恭和包公所唱曲子)是正音曲的特色传统唱腔。昆腔是正字戏的第二大声腔,亦属曲牌体(艺人又称之为“牌子戏”),为草昆,曲调高亢、粗犷。杂调与皮黄腔是正字戏的小戏。杂调来源较广,多为明清民间小调或小曲,其句式、逗顿灵活自由,腔调多活泼、轻松,生活气息浓郁。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大锣、大鼓伴奏,牌子曲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1949年前,戏班全是男性,生、旦都用假嗓演唱,其他角色以真嗓为主、糅合假嗓演唱。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特别擅演表现历史重大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题材的连台本戏。传统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特色剧目有“十二真本”戏及“三十六单头”,代表剧目有《槐荫别》、《百花赠剑》、《古城会》、《张飞归家》等。武戏又称提纲戏,以做工尤其是打斗为主,极少演唱,分为大传戏、小传戏、本头和锦出四类,以演《三国》连台戏著称。正字戏演出形式上的半夜反、文戏中的哑剧表演以及提纲戏中的“跑布马”表演等舞台表演特征,是比较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西秦戏

西秦戏源自西秦腔(又称秦腔、琴腔、甘肃调),明末清初始传入广东。此后,在珠江三角洲广府地区与粤东福佬地区广为流传,尤以粤东潮州、海陆丰为盛。乾隆、嘉庆年间,海陆丰拥有40多个西秦戏班。大约清末民初,西秦戏退守海陆丰。20世纪50年代,西秦戏被定为海陆丰地方剧种,现主要流行于海陆丰福佬社区。

西秦戏使用桂林官话,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主要声腔是正线、西皮、二黄以及少量昆腔与杂调。正线(以52定弦)为本腔,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噪。传统剧目中,唱正线的剧目占了三分之二。

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分文戏、草传、本传三部分。文戏主要有“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等;武戏主要有“四大传”(本传)、“八小传”(草传),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封神、隋唐、水浒等演义小说,尤以演“封神”著称。

西秦戏的行当分五行十柱。“五行”指演员和乐队人员的五种分类,包括净、丑行(打面行)、生行(网鬃行)、旦行(打头行)、旗军行、乐队行(后场行)。十柱指演员的十种角色行当,包括红面、乌面、丑、正旦、花旦、婆、蓝衫、老生、武生、公末等。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习南派武功,宗支少林,长于表演慷慨悲壮的历史故事戏。西秦戏还有很多特技表演,比如“耍交椅花”、“企公仔架”、“蜈蚣走”等。

三、白字戏

白字戏是海陆丰三个剧种中唯一使用本地方言的剧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土生土长的乡土戏剧。南戏(正字戏)传入闽南、粤东后,进一步用福佬方言“异调而歌”,并与当地的潮调、泉调及竹马戏等民间艺术相融合,大约于明中后期逐渐形成了用本地方言演唱的独立声腔。因当地称官话为“正字”,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白字戏。从演出体制、剧目声腔来看,白字戏乃正字戏变异而成,其主体是正字戏,从《金钗记》到《荔镜记》再到《金花女》,我们可以看到外来南戏衍变成白字戏的轨迹。闽南、粤东民间也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说法。白字戏形成后一直流行于闽南、潮州与海陆丰地区,闽南白字戏称为老白字,潮州白字戏称为上路白字、潮音戏、潮州戏,海陆丰白字戏称为下路白字或南下白字。20世纪50年代国家定地方剧种时把潮州白字戏定为潮剧,白字戏成为海陆丰白字的专称。现在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海丰、陆丰两县及陆河、惠东、惠来、紫金等县的部分地区。

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与板腔结合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称“啊咿嗳”。白字戏唱腔又称作“白字曲”,包括曲牌(艺人称为牌子曲)、对偶曲与小调曲三类。牌子曲又分为正音曲、反线曲两种。正音曲系从早期正字戏“易语而歌”过来的曲牌,是“白字曲”中比较古老的部分。反线曲包含两类:一类是来自正字戏的草昆曲牌和小锣鼓曲牌,一类来自民国初期潮音师傅所传潮音戏班革新的潮音曲,反线曲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主要用于小锣鼓戏中。杂调曲包括小调、本地民歌和本地庙堂音乐三种。对偶曲,艺人称为子母句曲,系由曲牌中的滚唱发展而成(也有人认为脱胎于潮州歌册等民间说唱)。对偶曲不受曲牌句格限制,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需要通过板式的变化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并且字音明朗清晰,旋律流畅,演员也易于演唱承传,还很受农村观众的喜爱。对偶曲唱腔在传统白字戏剧目中用的非常普遍。

白字戏传统剧目根据剧目的声腔以及演出形式的不同特征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弄仔戏、科白戏等四种。大锣戏指以大锣大鼓伴奏、以大锣鼓曲演唱的戏,剧目主要以早期南戏以及明代传奇戏曲为主;《白鹤寺》、《西厢记》、《书琴缘》、《血掌记》、《芦花记》、《白蛇传》以及《珍珠记》、《同窗记》等即属此类。小锣戏指以小锣小鼓伴奏、以小锣鼓曲为唱腔的戏,《荔枝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古老地方传奇剧目属此类。 弄仔戏指以民歌小调、快板为主要声腔,诙谐、搞笑的民间小戏,如《桃花搭渡》、《事九问路》、《骑驴探亲》等。科白戏即是武戏,以表演历史演义和官场袍甲戏为主。白字戏代表剧目为“八大连戏”,包括《英台》连、《秦雪梅》连、《高文举》连、《陈三》连、《王双福》连、《崔鸣凤》连、《杨天梅》连和《萧光祖》连等。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白字戏属于童伶制,童伶制白字戏多以演出生旦为主角的文戏为主,擅唱功,擅演悲情戏、苦情戏,并呈现柔美哀怨的艺术风格。白字戏的另一艺术特色是重丑,传统上白字戏的丑角地位是最高的,丑的角色也是最多的,丑的行当发展也最丰富,虽然白字戏主角都是生旦,但“一对生旦三个丑,外加两个半丑”,所以民间又称白字戏“无丑不成戏”。

四、陆丰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影系潮州影系仅存的一支。它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民国时期,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清末民初,陆丰皮影戏班有二三十班,仅陆丰南塘一带从事皮影演出的艺人就有几十人,专演当地的正字提纲戏(武戏)与白字戏,涌现了卓勤、蔡强、陈再、卓幼儿、蔡娘仔等一批著名艺人。

旧时陆丰影戏戏台为竹木临时搭建,以竹木做窗框,中糊白纸或罩白布。影窗长四尺,宽约三尺,离地面约四尺半,台前上方张挂班名横额,两旁侧幕处摆着玻璃屏风,台中挂着三幅竹帘(以后改为绣帘、条幕)。艺人在框后点燃油灯,并操纵影人把其映照在白幕上。影人、影景以牛皮(也有猪皮)制作,其造型吸收了潮汕剪纸工细的特点,影人五官轮廓分明,四肢比例与真人相仿,造型贴近生活,与秦晋影戏、滦州影戏的人体各部分比例高度夸张、五官轮廓不尽分明的造型显著不同。艺人表演时把动作加以夸张,可以做出真人难以胜任的各种动作。戏班少则三五人,多则八九人,操纵、有些多才多艺的艺人,二三人便能包揽操纵、演唱和作乐,一二人可以包唱生、旦、净、丑各种行当,刚刚捏着鼻子以假嗓唱花旦,马上又要粗着喉咙唱乌净;装正人君子说教之后,立即要做小丑用口白逗笑。潮谚“脚敲锣,手打鼓,口唱曲,头还要撞钦锣”,此之谓也。

20世纪70年代以前,陆丰皮影戏以海陆丰话演唱,唱腔音乐与白字戏相同,拉腔也唱“啊咿嗳”,但更加古朴丰富,如《高文举》中王金真唱的“历路曲”,拉腔特别长,有“十八嗳”之说。武打戏伴奏多采用正字戏的昆牌子。传统演出剧目主要有《高文举连》、《祝英台连》、《秦雪梅连》、《吕碧英连》等四大连戏以及《三十六变》、《九偷怪》、《收鲤鱼精》、《李彦贵卖水》、《火焰山》、《波月洞》、《石猴出世》、《罗衫记》、《乌鸦记》、《裴仲庆》、《曾二娘割股》、《张四姐下凡》、《卢雄迫债》、《杨果通》、《杜十娘》、《毛瑞凤》、《吕蒙正》、《程婴救孤儿》、《洪芝奇》、《王双福》、《秦大犹》、《金钗记》、《何立德》、《马清秀》、《桃花过渡》、《张碧英》等。

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组建了广东唯一一家国营专业皮影戏剧团——陆丰县皮影戏剧团。70年代后期,剧团对传统皮影戏进行了全面改革,放弃演出传统白字剧目,转向演出《鸡与蛇》、《飞天》、《哭塔》、《猪八戒坐花轿》、《鸡斗》等新编戏。

据笔者对海陆丰地区民俗演剧的调查,自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放松对民间戏剧演出的管制以来,海陆丰乡村以迎神赛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俗演剧就一直方兴未艾。一个只有三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年演戏不下15000台(当地称一个白天连一个夜晚的演戏为一台戏,每台戏不少于6个小时),逾十万小时,拥有各类剧团(戏班)130多家。除了当地特有的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皮影戏等稀有剧种外,潮剧(本地班以及来自潮汕、漳州地区的外地班)、采茶戏、黄梅戏等外地剧种剧团也长年驻扎海陆丰。所有的戏剧演出完全回归到传统的乡社祭祀民俗演剧形态,即使是像广东省潮剧院这样的省级官办院团,迫于生计也不得不按照乡社祭祀活动的要求演出各种仪式剧以及符合祈福禳灾、娱神祭祖等乡社祭祀要求的剧目。

虽然我国的许多剧种历史上都有过祭祀演剧的经历,但是像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那样现在仍然以乡社祭祀演剧为唯一的演出形式,并且剧目内容以及戏台表演必须遵循祭祀演剧的一整套祭祀仪礼,各类剧团甚至于剧种的生存完全维系于祭祀演剧市场的地方声腔剧种却寥寥无几。因此,海陆丰珍稀剧种对于中国乡土祭祀戏剧的研究,对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戏剧,甚至重新构建基于文化话语的多元戏剧理论,都具有典型意义。在东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等知名学者眼中,海陆丰浓郁的民俗演戏习俗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我国原生态戏剧演出难得的绿洲。近年来,海陆丰已经成为国内外民俗演剧生态的重要研究基地。 laHRwQQWoTgyONYjn4X+HSLFeyVnYA4pqlAFkARjE2SY7ef848gS37GBREODIL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