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记住的乡愁

1946 年,父亲别家去外地佃耕,家分居两地,祖父居住在有几百年历史的十九保南坪村(民国时的保相当今日的村),父亲分居在十八保界头村。两个村相距五华里,来往方便,生我虽是故土南坪村,但我成长则是在界头村。这两个村都是我的家乡。家乡故土因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故名铁冲,隶属黄材大沩乡管理。

千百年来,故乡人民在此生息繁衍,留下了一方的乡愁。耳濡目染,时有忆及,小时候听到大人们谈及的家乡的神话传说,至今不忘。我父亲家所在地戴家冲的山背后,有座似盛开的莲花状的雄伟山峰,在山峰下有一条四季流水潺潺的小溪,南去几里地栗塘村有似乌龟状的山丘,传说这三处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汉,早年丧偶,与仅有一个叫莲花的女儿相依为命,在山上种茶过活,日子虽很清苦,倒也安全自在。女儿莲花长到十六岁,白皙水灵,貌若仙女,能歌善舞,手巧伶俐,编麻织布、挑花绣朵,无不在行。周围的小伙子欣羡不已,追逐和求婚者络绎不绝。

当地有个财主,有一个独生子,腿短腰粗,黑不溜秋,被人称之为乌龟。一天,莲花在塘边洗菜,乌龟突然从池塘边的柳树后面钻出来,面对莲花,嬉皮笑脸地央求说:“莲花,我白天黑夜连做梦都想着你哩!”说罢就搂抱莲花。莲花不从,乌龟却揪住不放。东村甘二妈的儿子甘子恰好卖柴回来,见到此景,上前推开乌龟,莲花得以脱身。

甘子救了莲花,莲花为甘子仗义而动情,二人如兄妹一般,久而久之,二人陷入情海,难解难分,盼望结秦晋之好,成为一对幸福夫妻。财主的儿子乌龟见状,很不甘心,要寻找机会,拆散这快成的一对鸳鸯。恰在此时,朝廷下令从本乡农民抽壮丁服兵役,乌龟以为机会到了,送县太爷一包银子,要求点名甘子充当壮丁服兵役。甘子被带走的那天,莲花噙着泪水送别,深情地对甘子叮嘱说:“甘子哥,我等你回来!我认定是你的人了。”

甘子走后,乌龟自以为情敌已除,闯到莲花家粗声说道:“甘子当壮丁,有去无回。你死心了吧!莲花,你嫁给我吧!”随即掏出一包银子送给莲花的父亲作聘礼。老汉知道甘子逼走当兵,是乌龟买通衙门所为,面对乌龟,怒火千丈,“瞎了你的狗眼,你的银子只买得贪官,买不动我”。说着,顺手将一包银子丢在地上,用双脚压碎,并怒斥道:“贱骨头,不识抬举,以后不准进我屋。”乌龟遭此训斥,灰头土脸地溜走了。

莲花为摆脱乌龟的软缠硬磨,别家只身躲在家乡最高的一座叫云台山的山峰,含辛茹苦,如同野人一样生活。天天思念情人,站在山上的高坡上凝视着甘子离别而去的方向,泪水不干,点滴汇成情河却换不了甘子回归。有一天,天空忽起了乌云,从朦胧中看到一个老人艰难地爬上山来,近前一看,原是甘子的老爸,老人悲痛地向莲花诉说:“你日夜所想的甘子,我的好儿子被军队打入囚牢,受尽折磨死去了。可怜的姑娘,你别等了吧!”莲花一听,心中血涌,悲声痛哭,眼泪就像泉水一样夺眶而出,泪似泉澜汩汩来,直流山下,流成了一条小溪。这一天,乌龟也打听到莲花躲在山上,心急火燎地爬上山来。忽然间,天空中狂风大作,莲花随风腾起,从天空中飘落到相近的最高峰云台山的右边,形成一座好似莲花一样的山峰,一束莲花,花瓣有长有短,葱茏欲滴的山峰,人们都说,这是美女莲花的化身,远近闻名的莲花峰由此得名。山下的水溪也被称作望夫溪,溪中流淌的碧水,相传是莲花思念甘子的泪水,情无限,水无止,流经千年不殆。而栗子村的乌龟山也由歹人乌龟而得名。这个故事,虽是山地水溪的自然的拟人化,但它告诉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传说故事中却透析出人生的真谛。

我家乡界头村,还有一个千年不竭的泉水井,人称白沙泉。白沙泉水冬暖夏凉,甘甜可口,四季长流,是个天然地下水库,灌溉着界头村千亩良田,旱涝保收,闻名于世。听老人说,白沙泉有一个神话传说。

老人说,界头村原没有白沙泉井,传说这是一位道士体察民情而舍身换来的。有一年,铁冲、界头遭大旱,大小水塘干涸,山中树木枯萎,“赤日炎炎似火热,野田禾稻尽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人们焦急万分。有人说,当地人作了孽,天不供水,要想得到水,要到十二里外的十三洞(又称千佛洞)取水。一位姓吴的道士,不忍百姓之苦,准备好三牲祭品,带着两个弟子去到十三洞。十三洞是高山下长几十里地的洞穴,有一条阴河贯穿,泉水滔滔,洞中奇珍怪石无数,其中有大量佛像。如此山洞,不见白光,深不可测,无人敢进。吴道士凭着自己的法力,直闯山洞。进洞时嘱咐弟子说:“我把草鞋脱在洞外,我进洞后,若见我的草鞋凭空跳跃,你们猛击我放在洞外的铜锣,如果见草鞋跳跃不敲铜锣,那么为师就会困于洞内出不来了。”再三叮嘱弟子必须照此执行。道士进入洞一霎时,放在洞外的一双草鞋忽然向空跳跃不止,弟子眼看稀奇,觉得好笑,却忘记了打铜锣,忽然有惊天之响,洞门封闭,道士困在洞内。弟子惊愕不已,跪地向天求饶。好在道士为民舍身,法力大显,摇身变为一只白色鸭子,从黑压压的洞中地底下钻出,显出一路白沙和一条小溪,引出了清碧透彻而常流不息的泉水,后人把这汩汩常流的泉水命名白沙泉。白沙泉水由此成为界头村千百年灌溉千亩良田的永不断流的水源,这虽是神话传说,但却宣示了农乡人的乡愁。

家乡作为一方乡土,也存着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孩提时家乡人崇尚喜庆。一年四时八节,几乎节节有节庆活动,其中以春节的节庆最为浓重。传说每年到古历腊月二十五日,诸天菩萨下界,菩萨到下界民间考察,向玉皇大帝汇报。在此期间,大人嘱咐小孩只能讲吉利的话,讲好话,最忌不吉利的话被天神所听。春节凡是稍殷实的家庭,都要杀年猪,大鱼大肉供祭天神,民间百姓与天神同乐,大摆宴席敬祝,特别是除夕晚上,邻居相互饮叙,不忌来客,来客越多越吉祥,除夕晚上,不分彼此,你家吃到我家,我家吃到你家,至鸡叫三更。除夕晚上,炉火旺盛,热气腾腾,天寒无寒意。小孩深夜虽睡意浓浓,为了得到压岁钱,甘愿熬夜。除夕做年糕,炒花生,炸红薯片,一屋子香喷喷的,打开了小孩的胃口,乐滋滋地冲杀了睡意。

元旦是新年开头的一天,一定要有新的面貌,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把平时收藏的最好的衣服穿上,面貌焕然一新。元旦出外叫作出行,很有讲究,出行要往高处走,步步高升,来年走好运。读书人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提笔写字,叫作“元旦发笔,万事如意”,“鲤鱼跳龙门,黄榜提大名”。“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元旦是儿子向父母拜年的一天,规定在正堂屋向父母行跪拜礼。初二是女婿女儿向双亲拜年,初三开始,上下邻居串门拜年,每家都有招待,大人以酒相待,小孩施以花生、麦芽寸金糖。女人一般招待喝甜酒,来往都是客,不敢怠慢,均以客人相迎。

从元旦到十五,都是喜庆的日子,乡下耍龙灯、打花鼓,特别十五日晚上大闹花灯,鞭炮喧天,热闹非常。颇有趣味的是,乞讨者也参与了喜庆的行列。春节期间的乞讨者,改变了自己的身份,称之为“游春”,乞讨的方式不再是依门作揖乞求,而是采取点赞的形式,一面敲打手中的铜锣,一面以唱歌的形式向主人好话点赞,称之为“赞土地”。每当游春“赞土地”时,一群小孩子就围来听赞。至今“游春”的点赞还依稀记得,“少礼少礼我少礼,年都未拜赞土地。赞过土地来拜年,四揖四拜要周全。慢慢赞来慢慢移,双脚踏进灶屋里。一炉红火在中央,柴火一到水就开,金子银子滚滚来。主人过年不一般,金子银子用萝担”。一边打锣一边唱,主人听后喜开颜。主人听点赞后,拿出享钱给游春。点赞好的,主人高兴,往往还多给享钱。游春有时还能看人点赞。有随口而出的本事,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点赞。遇到富人家另有一番点赞:“船到江边把橹摇,行到此处把锣敲。恭喜恭喜又恭喜,老板红罗又添喜。走马楼上几个字,文官去后武官回。文官好比包文正,武官好比杨六郎,功名好比曾国藩,武艺好比薛丁山。”从初一到十五,到处都可听到铜锣声,点赞声不绝于耳,形成家乡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孩们觉得很新鲜,为了好玩,也跟着学唱,以上点赞即是我当初学唱的。

家乡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风俗,凡是结婚的日子,要举行婚庆,新娘坐红轿,摆宴席、拜祖宗和拜父母以外(乡俗没有拜天地一项),闹三夜新房,喜庆不分辈分,都可嬉闹。闹新房中,新郎新娘有一项重要招待,夫妻用茶盘摆满盐姜茶,两人抬着供奉,但有一个规矩,茶不能白喝,必须有点赞,不管大小客人都一样,不会点赞,尽管喉干舌焦,也别想喝到盐姜茶。参加闹房的都会点赞,内容大都是对新郎新娘的赞美。“英俊郎君漂亮妻,人见人爱如见仙。红灯绿酒花月夜,白枕花褥合欢甜。百年夫妻成双配,千里姻缘一线牵。今晚喝得姜盐茶,明年生个大胖娃”。“姜盐芝麻豆子茶,举案齐眉不一般。新娘秋波送情意,夫君心欢喜开颜。牛郎织女本一对,喜鹊搭桥解人难。王母娘娘靠边站,眼看夫妻成新家”。新郎新娘一次又一次抬茶,赞美的声音一波又一波而起,伴有花鼓唱腔,新房喜气洋洋,充分体现洞房花烛夜一人生大喜。表明了家乡人的乐观精神,家乡人虽为温饱而劳作,但对美好生活充满着憧憬。往事悠悠,我年过八旬,物换星移,仍留着往日的乡愁情怀。 +KzbhYIcQpR4lmnpuD4tp3fW+ahmp+4gHAwjWpzyljoaBvtHeldoTo+l4cFmrS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