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难点问题解析

1.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内涵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权,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二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的内涵:①政治方面:中国形式上有独立自主的政府,内政外交实为列强控制,失去主权国家地位;②经济方面: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且缓慢,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③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仍占主导地位深入人心;西方殖民者及其走狗鼓吹西方优越,消磨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半封建”的内涵:①政治方面:封建势力控制国家政权,维护地主阶级统治;②经济方面: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生产方式继续存在;③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和西方自然科学、社会学说并存。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

2.关于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的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第一,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完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则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两大历史任务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两大历史任务也可从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角度作阐述。目前,史学界中的一些人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的人则更为直截了当地鼓吹“告别革命”,这是错误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离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离开了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代化也是开展不起来的。因此,既不能以现代化代替革命,也不能把现代化和革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革命或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也即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3.关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问题的评价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但也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对此要从历史实际出发,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和认识: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角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绝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的道德判断角度。很显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为了其自身利益,资本—帝国主义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的畸形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4.关于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正义性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中国自身暴露出的落后性和愚昧性问题。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社稷家园的斗争,其正义性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正是这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才避免了中国被瓜分、被彻底殖民而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命运,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伟大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要看到,在反对外来入侵的斗争中,尤其是义和团运动确实表现出了难以回避的落后性和局限性。但决不能因其表现出了落后性和局限性就否定这种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落后固然要挨打,但落后不等于就应该挨打,否则就是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正是这“应该”与“不应该”的分野,人类才有了善与恶的观念,才有了野蛮与文明的区别,人类也才有了进步的希望。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落后与挨打是现实,可正是中国人民不屈服于这种现实而英勇拼战,流血牺牲,中华民族才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才有了求发展、求复兴的可能。至于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滞后性和愚昧性,那是一个需要我们逐步总结经验教训,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逐步克服的问题,显然与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无关。 HrshGVycwbsbe+hD6GBohKFqjFqSHhdpmqxMbisMY7a8+RC8Q/HiIXLPDwXSQH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