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史前南海的海洋文化

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南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贸易,然后向西延伸,迄至印度洋周边国家。可见,弄清楚南海贸易网络的起源,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根本。福建省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一、台湾海峡与古南海区域的观念

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一般认为,南海北界台海海峡的南端,西南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连,它的西部是中印半岛,东部隔菲律宾群岛与太平洋相望。不过,这是今人的观点,古人眼里南海的范畴包括台湾海峡乃至长江入海口以东的海面。

如果看宋元以前的文献,其南海的范围比今人的南海海观念更广。裴骃的《史记集解》注释《史记·夏本纪》:“按,南海即扬州东大海,岷江下至扬州,东入海也。”如其所云,当时的长江出海口一带,就被认为是南海了,此外,广州面临的海洋被称为南海自不必说。可见,秦汉时代南海的范围从长江口一直向南延伸到广州和交州的沿海!

古人形成这种观点,与当时中国人主要活动于黄淮流域有关。《史记》第六卷记载:秦始皇至浙江“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表明秦始皇将浙江出海口一带的海洋称为南海。《史记·太史公自序》:“少康之子,实宾南海。”《史记正义》注释:“《吴越春秋》云:启使岁时祭禹于越,立宗庙南山之上。封少康庶子无余于越,使祠禹。至句践迁都山阴,立禹庙为始祖庙。越亡,遂废也。案今禹庙在会稽山下。”可见,越国立国的会稽海滨,在秦汉之时被视为南海。一直到唐代,南海的范围仍然包括长江一带的海洋,这可见证于《唐书》的记载。据《旧唐书·礼仪志》,唐朝命各州郡祭祀当地的山川海渎之神,其中命广州祭祀南海王,命山东莱州祭祀东海王。命浙江越州祭祀“南镇山”之神。以上三个神将唐人眼中的东海与南海范围说清楚了。在唐朝人看来,东海是在山东半岛以东,南海是在广州以南。那么,“南镇山”是什么意思?古人封四方之山神有五岳、五镇之说,其中南岳与南镇山之神代表唐朝人眼里的南方概念。唐人的南镇山位于越州(今绍兴),表明在唐人眼里,越州外海也属于南海。因此,舟山群岛落伽山的“不去观音”,被称为“南海观音”。这都说明,古南海包括长江以南广阔的海洋。古人的南海,实际上包括今人所说的东海和南海。同样,那时古人所说的东海,则包括今人所说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所以说,若以古人的眼光来看,台湾海峡是属于“南海”范畴的。

福建省面临台湾海峡,既然台湾海峡属于古南海范畴,那么福建也属于古南海周边区域。认识这一点,对理解福建省的历史地位很重要。举个例子说,今人到东南亚各国去访问,会发现那里的华侨不是广东人,就是福建人。而且闽粤人在东南亚各国经济中的位置十分重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古南海周边区域的历史都是互相影响的,自古以来,闽粤民众就到东南亚国家谋生,对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影响特大。可以说,福建人、广东人历来就是东南亚历史的一部分,这是闽粤二省地理位置决定的。

目前东亚经济圈的崛起已经成为震撼世界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对东亚各国关系史的研究尚不够充分。传统研究多为国别史的研究,例如,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如何如何等等。但是,这种研究无法说明福建与广东为何与东南亚诸国的联系特别密切,但是,我们若是引入区域史的观念,就可知道,福建与广东二省濒临南海,或者说二省就是环南海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唐宋以来,闽粤民众就将中华文化带到东南亚各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角度去看,闽粤二省对中国丝绸的输出十分重要,大多数丝绸都是通过广东与福建的港口向海外输出。那么,福建为什么能够向海外输出丝绸等商品?这是因为,福建、广东与环南海周边区域自古以来就有海上联系,有商品买卖。海上丝绸之路是这一传统贸易的提升。因此,要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首先要从环南海区域的史前文化说起。

二、古南海区域的史前文化

如前所述,古文献中的南海包括今日的东海和南海,如果加上北中国海区域的黄海和渤海,就是中国海全部了。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它的西边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大陆,它的东面有一条岛链,起于北方的日本列岛,而后是琉球群岛、台湾岛、吕宋群岛,其南方是印度尼西亚群岛,印尼群岛与马六甲海峡隔海相望,而马六甲半岛与东亚大陆相连。所幸中国海东面的岛链不是封闭的。在各岛屿之间,都有海峡可以相通。而且多数海峡的宽度有限,就南海周边的海峡来说,著名的马六甲海峡狭窄处仅数十公里,台湾海峡最窄处不到二百公里,台湾与菲律宾群岛之间的巴士海峡较宽,但海峡之间却有若干岛屿。这一地理条件对南海周边人类活动有极大的影响。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使用独木舟之类的交通工具,断续的岛链,使岛屿及大陆之间的人们往来不易,但又不会完全切断相互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古南海区域的民众乘独木舟往来。他们之间相互交换商品、交换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导致一些文化因子在南海周边区域传播。林惠祥很早就发现,菲律宾流行的有肩石斧起源于福建台湾,而后向东南亚区域传播; 张光直认为,古东南亚的历史范畴包括长江以南的中国大陆,这里是稻芋文化的起源地; 凌纯声发现,东南亚各地民俗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这都说明环南海区域之间的文化传播,塑造了彼此相通的文化风格。由于这些文化是通过海路传播的,可称之为史前海洋文化。近三十年以来,两岸学者延续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环台湾海峡石器时代的海洋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但对一些基本问题,学者之间还是存在争议的。

近百年来的考古成就发现:在环台湾海峡与环南海区域,有一个不同于中原、长江流域的考古文化,这就是南岛语系的石器文化。它的典型器物是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又称有肩石锛,其特点是石锛的顶部有一个凸起,可以将其和木棍绑在一起,成为一种更长的工具。在海峡两岸,台北市八里乡的大坌坑文化出土了有段古锛的典型器物,后续发现表明,这一文化散布于台湾岛各地,例如著名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年代距今5000-4000多年。在福建一侧的台海岛屿上,金门岛富国墩遗址最早, 其年代距今6000-5000年前;在平潭岛上,有6000年以前的壳丘头遗址; 而闽侯的昙石山遗址从5000年前延续到3000年前。 这些遗址的器物表明,这一文化最早发源于广东与福建的沿海,而后向台湾及东南亚传播,从菲律宾群岛到印度尼西亚,再到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等地,是为著名的南岛语系海洋文化。这些器物的传播方式应是以交易为主,这一文化的主人乘坐独木舟与木筏,穿越于群岛之间,相互交易手中的物品,渐渐地将他们的语言、工具和文化传播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岛屿之间,其东至复活节群岛,西至马达加斯加岛,东北至夏威夷群岛,显示了超强的越海能力。从他们的实力而言,以独木舟越过台湾海峡是不算太难的事。台湾学者研究海峡两岸的考古文化,其结论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中期,海峡两岸的史前文化互动频繁,甚至属于同一个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双方互动就少多了,但台湾仍有大陆移民的痕迹。 这些变化应与台湾海峡交通状况的变化有关。早期台湾海峡与大陆联为一体,所以双方的文化没有什么不同,而后海水逐渐淹没了台湾海峡原有的陆地,双方往来越来越艰难,两岸的文化渐形成各自的特点。但是,台湾海峡的独木舟文化仍然维系着两岸关系。台湾考古工作者发现:台湾南部出土的玄武石石器原产于澎湖七美岛的玄武石石器打制场,这证明了早在4500-3500年以前,澎湖与台湾南部就存在贸易关系。 最新的考古资料告诉们,在福建漳浦一带,也发现了原产于澎湖的玄武石制作的石器,这说明澎湖与福建也有海上商业联系。也就是说,当时在福建南部与澎湖、台湾南部之间,有一条买卖澎湖玄武石的商路!除了作为生产工具的石器外,台湾岛还流行玉器买卖,台湾花莲一带的软玉在澎湖亦有出土。 按,喜欢玉石是东亚大陆文化的共同特点,即使是福建地区的古墓,也常有玉石发现,这与欧洲、南亚文明是不同的。因此,台湾的玉石文化应与大陆有关。不论是玉石还是石器,这类物件的主人,应当是驾驶着独木舟进行岛际贸易。

三、福建山海环境与气候

人类是生活于陆地的哺乳动物,对其生存影响最大的是陆地环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去看福建的地理条件,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气候、动物等角度去研究。

先从地理位置说起吧。福建省约有1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亚欧大陆东南丘陵的一个部分,位于北纬23度至29度和东经115度至120度之间。它的南端触及北回归线,北端是闽浙交界处的群山。从气候而言,它属于北温带的南部,气温略高,适宜生物生长。

福建东濒海洋。在太平洋与大陆之间形成的季节风,给福建带来丰沛的降水,福建多数地区,每年的降水在1500-3000毫米之间。水是陆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潮湿的气候使福建山地覆盖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溪流纵横,生物种类繁多。在人类活动大幅度改变自然以前,福建陆地上生活着大象、犀牛、野牛、老虎、豹子等大型哺乳动物,在河流及山岭之间的湿地,则有鳄鱼、毒蛇出没,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激烈。人类生活于这种环境,时刻面对毒蛇猛兽来袭,需要大智慧。

福建大约在二十万年以前就有了古人类,但数量增长缓慢。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发山谷之间的盆地,发展农业,有了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他们焚烧森林,开辟空地,筑城挖沟,防止毒蛇猛兽侵入,一点一点地改变大自然的外貌。这种行为同样出现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但对人类而言,最适宜开发的是河流漫延的沼泽平原,人类不需花费太大的力量,就可将其改造为农田,然后在农田周围建立村庄,造就一片完全服从自己的土地。至于南方覆盖着大片森林的山地,则是不容易对付的对象,暴雨和山洪,每每摧毁人类的劳动成果,让一切回归大自然。

由于古人生产力有限,山地和平原的面积决定了各区域人类早期开发的水平。福建号称“东南山国”,约90%面积都是山地丘陵,可供开发的只有山谷间的小盆地。众所周知,古代文明多诞生于大河两岸的平原地带,然而福建多山且远离华北平原,所以,古文明的发展程度要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这是其多山的地理条件决定的。不过,进入唐宋时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钢铁工具的应用,使人类开发森林的能力大增,八闽大地,一片又一片的山林被开发为田地,福建各地农田数量大增,在这个基础上,福建后来居上,成为南方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武夷山脉名冠东南,它绵亘两千多里,多数山峰都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海拔2000米,是江西与福建的分水岭。在福建山区北端,东面的鹫峰山脉与西面的武夷山脉合抱,形成仙霞岭等著名的大山,从而将福建与浙江南部分割;在福建的南部,博平岭横亘于闽粤之间,形成崎岖的山路,使两省交通十分困难。总之,武夷山及其余脉构成福建的自然屏障,在这条山脉以西,河流多进入赣江,这条山脉以东,众多的河流最终都注入台海周围。福建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这些山脉将东南的河流分开,分别流入台湾海峡与长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理风貌。

福建沿海平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一平原带,北起闽江下游的福州,经过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并延伸至广东的潮州境内。不过,由于福建多山的特点,沿海平原被许多丘陵与山地隔断。福建境内,有所谓“四大平原”之说,即福州平原、莆仙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其中居于首位的漳州平原面积仅为850平方公里,不及一个小县的面积。在中国东部诸省,福建省拥有的平原是最少的。不过,尽管福建的平原相当狭窄,毕竟还算福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多数平原被开发为粮田,种植水稻、番薯等农作物,这里村庄密布,城市成长较快。在宋明时期,诸如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都成为较有名气的城市。沿海城镇农工商业发达,是福建经济的领头羊。

福建西部山区夹于武夷山脉与中部山脉之间。这里地势起伏较大,森林密布,河流纵横,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在武夷山脉和鹫峰山脉之间,是著名的闽中大裂谷。裂谷两侧,有连亘不断的丘陵山地,这里的山不太高,大多在海拔800米以下,散布着许多河谷盆地。大裂谷的底部,海拔降到100米至80米之间,分布着较多的平原河流。这些河谷盆地覆盖着河流带来的腐朽质泥土,土壤极为肥沃,是福建主要的粮食产地。许多中小城市也分布于闽中谷地,例如南平、建瓯、三明、龙岩,都是人口数万到十几万的城市。福建山区的西部,有一些山口可以通向外省,西面是通向江西的杉关、分水关,北面是仙霞关,南面汀江河谷向东南通向广东的梅州、潮州。闽江及汀江的源头,是汀州的首邑——长汀县。

福建最重要的河流是闽江,它的源头众多,北起与浙江分界的仙霞岭,南及武夷山中南部的宁化、清流二县。上游诸多河流汇综于福建中部的南平,而后向下游的福州流去,一路还接纳了尤溪和古田溪,形成约占福建陆地三分之二的闽江流域。福建的河流水流量较大,缺点是由高山一泻而下,水流湍急,只可通行小船。虽然如此,闽江还是成为福建的交通主干线,福建三分之二的县城都分布在闽江边上,闽江下游的福州因而成为福建的省会。

除了闽江之外,福建南部沿海尚有晋江、九龙江、汀江等河流,晋江成为泉州各县的交通要道,而九龙江在漳州境内,汀江在汀州境内,也是境内主要县城之间联系的通道。不过,九龙江的上游流水过急,小船很难行驶,而汀江的下游由广东潮州出海,这些地理形势特点都影响到当地的发展历史。每条河流的下游河海交汇,形成了晋江下游的泉州,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和厦门,以及木兰溪下游的莆田。

总的来看福建的自然地理,从沿海到西部,构成了低-高-低-高的波浪形起伏。不过,其中的低地,其实多为丘陵,当中的平原面积很少。所以,福建的特点是山多平原少。有人统计,福建的中山(海拔800米)与低山(海拔500-800米)约占全省面积的75%!丘陵(海拔50-500米)约占15%,而平原仅有10%。所以,自古以来,福建有“东南山国”之称,是中国东南部山地比例最大的省份。人们常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四川的山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周围,穿越这部分区域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而福建省几乎无处不是山地,只是沿海有狭小的平原。因此,在历史上有“闽道更比蜀道难”的说法。和东南诸省相比,江西、浙江同为东南丘陵区域,但以上二省的盆地多,平原多,以江西省为例,该省山地丘陵面积仅占60%,平原与湖泊可占40%的面积。以故,在历史上,江西与浙江都是中国东南有名的粮仓,而福建则以山林产品闻名,这是因为福建平地不多。由于可耕地较少,福建一向是缺粮省份,地理条件远不如江西与浙江。

多山的福建缺少平原,粮食种植业的发展受到地理限制。但福建省面临的海洋有无限的发展天地,这是福建人很早就向海洋发展的原因。 PNHCmwgxD7QAPQQiiZvd0U9qBiZp04i10m6FyyUqRtyubSvBzKMVMvX+14ZKxLI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