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述

(一)

码市镇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边陲,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东与广东省连州、连南二县(市)接壤,西与大锡、贝江二乡相连,南与广东连山县毗邻,北与蓝山县荆竹乡和大桥乡相接。全镇总面积415平方公里(折合62344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2.78%,耕地面积23417亩,其中水田16702亩,旱土6715亩。辖4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32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组,7784户,其中农业户7037户,总人口30709人,其中男性15548人,女性15161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6894人,非农业人口3815人,少数民族人口21424人。

码市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汉族祖先始入境内,明朝初期,瑶族祖先陆续进入码市。先辈们在码市这块古老绮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凭着自己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明。

明朝万历年间,码市设锦田所、锦田市。清朝同治九年(1870),境内辖8团59屯。民国三年(1914),设8团1瑶总。民国二十四年(1935),码市置安庆、绥靖二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安庆、绥靖二乡合并后置锦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行政区划频繁变更,而行政区域仍沿袭至今。

自古以来,码市就是通桂达粤的交通要隘,是历史上江华连接“两广”的重要通道,有江华“南大门”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史·地理志》载“江华有守御锦田千户所”,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又有锦田巡检司。清道光十一年(1831),瑶族领袖赵金龙聚集江华九冲瑶民在锦田长塘起义,攻占境内之所城。清咸丰九年(1859)七月,太平天国石达开部石宗国会合何名标、罗亚诲军及天地会朱洪英曾一度攻克所城。清咸丰年间,抗法英雄王德榜曾在家乡办团练,镇守黄竹寨。同年,太平军从广西攻入湖南。败江华知县王淳熙、千总陈品兰于黄石寨。1931年1月,李明瑞、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红七军曾过境安宁、锦田、竹市等地,留下光辉足迹,谱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码市属五岭山脉萌渚岭山系,横跨湘、粤两省的大龙山卧于镇境东南。境内重峦叠嶂,群峰逶迤,林海波涌;土地结构大体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总体特点是:群山环抱码市、黄石、安宁三个盆地,并有8条冲和5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大坪源村亚七冲源峰顶海拔1360米,是镇内地面的最高峰,民主村民主口海拔295米,是镇内地面的最低点。全镇地貌类型发育,在板块构造运动、岩浆侵入以及地表流水长期风化剥蚀的作用下,形成以山地为主体,丘、岗、平俱全的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山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85%,丘岗盆地占13.3%,平原占1.7%。土壤受立体地貌条件制约,呈垂直地带性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土壤质地好,肥力高,土层深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涵养水分性能好,适宜林木生长。山地气温低、湿度大、日照短、雨量丰沛、垂直差异大,为用材林、经济林、野生果木药材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码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7℃,无霜期长达336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乃湘南避暑御寒之圣地,有“天然氧吧”之称。

这里雨水充沛,是永州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降雨量1423~1739毫米,37条大小河溪如金梭银带,在千山万壑间萦绕、汇流于码市城区后注入冯河,滔滔北去。

这里由于多种小气候地带的形成,生物种类繁多。在植物界,仅已查明的树种有95科294属658种及亚种。有属于华南亚热带的树种;有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的树种;还有省内和江华所特有的树种,以及2000多种的野生药材。盛产松脂、厘竹、香菇、厚朴、杜仲、油茶、大叶苦茶、蜂蜜等绿色农副产品。码市境内动物繁多,分布较广,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等。共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其中有大鲵、穿山甲、獐、白鹇、眼镜王蛇等20余种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这里林海茫茫,林产丰茂。境内林地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达85%,活立木蓄积量达250万立方米,每年有2万多立方米商品材、1500吨厘竹和厚朴、杜仲等名贵药材及质优肉厚的香菇、木耳,源源不断运出山外,抢占一方市场。饮之令人神清气爽的大叶苦茶,风味独特的瑶家腐乳,满口余香、回味无穷的瑶家腊味、米粉肉、水饺、包虾、卷筒,名闻遐迩,盛誉不竭。传承100多年的“火烧龙狮”、“耍春牛”等民间传统节目深受民众喜爱,备受青睐。码市大地上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出一幅“山水生态一体,人文自然相融”的美丽画卷。

境内交通便捷,S326线穿境而过,距江华县城沱江120公里,距广东省连州市61公里,距广州市290公里。

码市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朝时期,瑶民领袖赵金龙率部起义,震撼朝野;民族英雄王德榜英勇抗击法军,受万民敬仰。新民主主义时期,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省港大罢工重要领导人李启汉是码市灵山圣水孕育的一代英杰,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名垂千古,与日月同辉。

(二)

码市是江华瑶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瑶族占全县瑶族人口的6%,占全镇总人口的69.8%。境内的瑶族人民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600多个春秋。600多年以来,他们刀耕火种,开荒造田,挖山造林,为祖国、为社会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实行反动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致使瑶族人民在政治上受尽压迫,在经济上受尽剥削,世世代代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悲惨生活。“瑶人穷,一日三餐苦菜公,葛麻藤子当腰带,芭蕉叶子当斗篷”就是旧社会码市瑶族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自明朝以来曾多次举旗起义,奋起反抗,但均遭到朝廷的残酷镇压。清王朝为镇压瑶族人民反抗,将“理瑶同知署”从永州移驻所城,更强化了对码市瑶族人民的反动统治。1949年11月,古老的码市在人民解放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宣布和平解放。25日,人民政府接管这片土地的时候,国民党留下的只是负纤拉犁的庄稼汉,破旧的村庄、薄瘠的土地、坎坷崎岖的山道。在瑶族聚居的山区,更是刀耕火种。此外,就是国民党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大龙山的土匪,他们组织攻打人民政府,企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等等。

面对如此严峻局势,境内中共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乃集中精力,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同时,对旧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造,迅速稳定社会秩序,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赌博、吸毒等一切污泥浊水。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接着又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实行粮食、食油统购统销,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境内出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盛世景象。

与此同时,境内党委、政府根据码市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特点,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并通过识别认定民族成份和实行民族自治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境内瑶族人民几代、几十代梦寐以求的理想,再也不是含泪感叹。

195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技术革新,忘我地进行劳动,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主观意见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急于求成,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开来。1958年开展的“反右倾”斗争和其后进行的继续“大跃进”,使“五风”错误延续更长时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业生产力遭到极大地破坏,1959~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导致生产大滑坡。1961年,工农业总产值倒退到1952年的水平。农村普遍饥荒,人口出现负增长。

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境内党委、政府在1962年扩大中央工作会议前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始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进行纠正。调整公社体制,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解散公共食堂,恢复按劳分配政策;为“反右倾”运动中遭受错误批判的同志进行甄别平反,并给大部分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干部、知识分子摘掉帽子。由于这些经济和政治措施,国民经济得到较为顺利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未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在发展,1963~1965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殃及码市。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联遍及全镇城乡,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纷纷成立;“停课闹革命”,党政机关普遍受到冲击,以致瘫痪,绝大多数基层领导干部遭批挨斗;法制遭到践踏,以致在境内22个大队、42个生产队发生历史罕见的非法杀人事件,并发生打击所谓“反革命组织”事件,使一批无辜群众惨遭批斗和坐牢,境内经济曾一度受到严重破坏和干扰。1969年,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广大群众厌恶“文化大革命”动乱,渴望社会安定,基层干部在各自岗位上以不同形式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着力保持社会稳定,组织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使码市的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的宝贵时机。尽管1974年和1976年发生过“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干扰破坏,但全镇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境内普遍开展揭批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简称“四人帮”)的斗争,结合进行整党整风和整顿区、乡、村各级领导班子,着手发展集体企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码市经济一片萧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境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码市凭借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码市这块古老的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1.42亿元,工业总产值7.52亿元,财政总收入2020万元,经济结构比例日趋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1.78亿元,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5744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24元,人民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农村经济 稳步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推行土地流转制度,引导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镇农村从整体上发生深刻变化。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5851亩,粮食播种面积30257亩,粮食产量8384吨,其中稻谷播种17146亩,产量6709吨;玉米2587亩,产量799吨;大豆1559亩,产量201吨;红薯1749亩,产量429吨;花生2471亩,产量409吨;油茶籽804亩,产量61吨;西瓜401亩,产量136吨;甘蔗529亩,产量1656吨;水果产量125吨;厘竹年产量2000吨;药材2090亩,产量25.3吨;生猪发展77373头,其中出栏41778头;全年出笼家禽37.72万羽;年末羊存栏5459头;存栏耕牛1752头;养蜂124箱;水产品42吨。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137万元,林业总产值8051万元,牧业总产值7397万元,渔业总产值231万元,服务业产值794万元。

乡镇企业 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码市镇立足本地的区位和自然优势,以个体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和高起点、高效益发展内外向型企业相结合的方针,发展与提高并重,速度与效益并重,走“个体起步、股份突破、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的路子,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个体企业、股份法人组织在水电行业、林副产品加工行业、竹木深加工行业、金属冶炼等行业投资办厂,通过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全镇企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至2012年,全镇各类企业323个,完成工业总产值7.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4.07亿元。

城镇建设 阔步前进 历来,码市城镇布局零散,主街狭窄,巷道曲折、房屋破旧,道路凸凹不平,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从根本上制约全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86年开始,境内党委、镇人民政府确立“打破常规,快速起步,重点突破,超常发展”的思路,实施“强农、兴电、扩城、活商”的经济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握紧拳头保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针,一手抓优化环境,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86~2012年,全镇累计投入1.5亿元,新建6条主要街道;硬化街道2.5万平方米;扩建农贸市场4800平方米;修建市镇桥梁两座,建起日产5000吨的自来水厂;开通与全国联网的2000门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以城镇为依托的有线电视覆盖城乡;城镇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不断推进;城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形成码市片和咸佳片新老城区构成的城镇团状格局。2012年,城区面积发展到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0002人,人均住宅面积37平方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商贸金融 运行平稳 1990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财税、商业、粮食、医院、金融、保险等领域相继改革。1995年,商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标志性变化,个体私营商业企业从市场的必要补充发展成为主力军,非公有制商业贸易在保障供给、活跃市场、提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至2012年,全镇商业贸易网点从1978年的180个增加到350个,商业贸易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253人增加到2351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2亿元增加到3.52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3.45亿元,占98%。边境贸易快速发展,本地的木材、竹子、竹木制品、茶叶、香菇、药材、松脂等农林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码市出发远销“两广”和港、澳、台地区,外地的各类产品也汇集到这里,然后销售到四面八方,外省外县客商纷纷到此经商办企业,每逢圩日,车水马龙,客流量万余人,圩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亿元,年贸易成交额11.3亿元。2012年,全镇各项存款余额从1990年的2330万元增加到3.22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增加到3820万元。

交通邮电 日新月异 旧中国码市的交通十分落后,境内均是羊肠小道,崎岖蜿蜒,外地客商来码市经商均是靠步行,货物运输全凭水运或肩挑。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由国家投资修建S326线(原1861)省道和架设码市东桥、码市西桥。1975年,码市人民自力更生,投资投劳,建成码市双曲拱大桥(码市一桥)。20世纪70年代,分别建成娘娘庙石拱大桥(码市二桥)和朝阳大桥,并先后修通码黄线(码市至黄石)、黄白线(黄石至白石)、码大线(码市至大锡)、码中线(码市至中河)。至2012年,码市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实现“村村通”,基本形成省道、乡道、村道、组道相连接的交通运输网络,乡道、村道全部硬化,硬化总里程140余公里。码市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猛,现已形成一个以城镇为中心、贯通全镇、并与全国各地相连接的初具现代化规模的邮电通信网络。2012年,全镇邮电业务总量7800万元,开通与全国联网的2000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程控电话装机2155部,移动电话22556部。昔日闭塞的码市瑶乡正在大步走向开放、现代化信息时代。

科教文卫 欣欣向荣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码市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亦呈现日益兴盛繁荣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逐步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新中国成立后至2012年,60多年来,全镇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形式、多规格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改变过去那种文盲充斥、人才奇缺的状况,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2012年,全镇共有全日制中学1所,完全制小学5所,教学点17个,全日制中小学在校学生3077人,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2%,巩固率95.8%。

农业科技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土壤开发取得新突破,建立一批红壤开发利用的农业示范基地,动植物、病虫防治网络基本形成,防治效果显著提高。

码市文化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码市镇文化事业翻开崭新的一页,今天的码市,文化设施遍布城乡;电影电视,全面普及;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得到传承;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故事”、“耍春牛”、“舞龙”、“火烧龙狮”等民间传统节目异彩纷呈,“火烧龙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码市的卫生防治进步显著。全镇共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2所,初步建立起城乡医疗体系;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疾病治疗水平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四)

浩瀚历史,峥嵘岁月。勤劳勇敢的码市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地创造美好,铸造辉煌,启示永恒。码市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安全生产乡镇”等多项殊荣,被誉为“千里瑶乡第一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码市各族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不能否认,也无法否认。但这仅仅是自己同自己比,纵比成效卓著,若横比,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比,则差距甚大,需继续努力,奋起直追。码市亦不可置疑地存在着产业调整步伐不大、乡镇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没有缓解、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2012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324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面对机遇与挑战,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势头,码市3万多人民一定会抢抓机遇,迎难而进,发奋图强,竭力把码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谋划好、振兴好、发展好,描绘好码市的宏伟蓝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码市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按照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农业稳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围绕“强基础、兴产业、建新城、保稳定、惠民生”的工作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不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码市,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2OuwFwMrOglK6Hwe/DyVyj8SHFdFGs9w8RZKd00IEpTrE5phIeF5jYU6eqWL/8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