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河南省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本章主要从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的需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碳排放高、消费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河南省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低碳发展潮流倒逼河南省经济发展低碳转型

(一)生态文明建设倒逼各地走低碳之路

中国政府从 2009 年起就将应对气候变化、经济低碳和绿色发展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连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并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还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3 年 2 月环保部出台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空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声音环境、土壤环境等环保标准进行了修订。经过重大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于 2014 年 4 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高票通过,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衔接、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加大环境违法责任等。自2015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苛的环境法”。《2014—2015 节能减排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力争到 2015 年基本实现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 47%和 8%左右的具体目标。上述目标已经实现,2015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 50.5%,“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 8%左右。2015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执法监督等方面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意见的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路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到2020 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总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关键举措,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低碳消费模式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关系。践行低碳消费理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低碳化是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消费的目的和归属。低碳消费是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是符合生态文明的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化消费方式,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低碳消费通过个人适度减少碳排放量来实现集体总碳排放的减少,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和整个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且能加快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表现和重要特征,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主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低碳消费不仅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就要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就要转变我们当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因此,提高居民低碳消费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进而构建低碳消费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二)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瓶颈迫使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

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尖锐,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瓶颈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内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再也无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看资源和能源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 7%,居世界第 6 位,但人均水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 27%,居世界第 119 位,是全球 13 个贫水国之一,660 多座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其中 110 座城市严重缺水。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40%。矿产资源最能体现我国作为资源大国与人均资源小国的尖锐矛盾,我国累计发现矿床种类 162 种,是世界上拥有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但若按人均拥有量计算,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 45 种矿产资源,我国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热气人均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 7.7%和 7.1%,即使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也仅占世界储量的 64%。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不得不靠从国外进口多种原材料和能源来支撑经济的发展。以工业的血液——石油为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规模逐年扩大,国内的石油产量已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如表 1 所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 年全年中国进口原油 3.08 亿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2014 年中国石油产量为 2.1 亿吨,这样可以推算出,2014 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9.6%,较 2013 年的 57%高出了 2.6 个百分点。2015 年石油依存度首次超过60%,达到 60.6%。预计 2016 年石油需求将增长 4.3%,消费量将达到 5.66 亿吨,原油净进口预计增长 7.3%至 3.57 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 62%。石油对外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石油供应安全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观点,如果一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或超过 50%,说明该国已进入了能源预警期。 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由此衍生的经济风险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风险之一。李彦认为,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安全线”,是相当于本国 90 天的净石油进口量,而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工程进行至二期和三期之间,即便乐观估计也仅相当于 60 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或 33 天左右的原油加工量使用规模,离国际公认的“90 天标准”尚有不小差距。而美国和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均达到 150 天以上。

表 1 2011—2015 年我国原油进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是西方国家早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多半复制欧美国家过去的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对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以制造业和化工产业为主的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企业大量出现,导致煤炭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采。可以说,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有 2 /3 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03 年仅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两项,造成中国经济损失约占GDP的 6%。若加上其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将占到GDP的 10%。其中火力发电产生的能耗和污染最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火力发电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仍有 20%的火力发电企业位于 35 个大中城市,直接威胁着城市的空气质量。 在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空气质量最差的 100 个城市中,21 个来自中国。 2012 年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排名前 20 中,中国占了 13 个,即第 4 为北京,第 5 天津、第 9 沈阳,第 10 郑州,第 11 济南,第 12 重庆,第 14 太原,第15 兰州,第 16 成都,第 17 武汉,第 18 哈尔滨,第 19 鞍山,第 20 南昌。 相关数据显示,2002 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年均增长9%。200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2100 多万吨 ,2013 年中国碳排放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达到 100 亿吨。同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达到 7.2 吨。2003 年我国工业粉尘排放量为 941 万吨,年废水排放总量已达到 439.5 亿吨。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工业发展加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和城市人口生活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未能得到缓解,2010 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 2374732 万吨,生活废水排放量 3797830 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225093.6 万吨 ,2013 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 695.4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209.8 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485.1 亿吨。可见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氨氮总排放量 172.91 万吨,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氨氮 20.76 万吨,生活污染源排放 148.93 万吨。根据 2009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中,氨氮是长江的首要污染物,同时也是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和辽河的主要污染物。截至 2013 年废水中氨氮排放量 245.7 万吨,对氨氮的控制成为改善水体水质的关键。 在第九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科院院长孟伟说,我国环境容量承受力约为740 万吨,但实际污染排放量达3000 万吨;氨氮环境容量不到 30 万吨,实际排放量达 179 万吨,排污量超环境容量数倍。因此,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等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表 2 2006—2013 年我国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

数据来源: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此外,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增加了生活能源消耗,加重了环境污染。根据实证研究发现:城市人口每增加 10%,可吸入颗粒物PM10 的浓度会增加约 0.9%。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会带来对生活质量需求水平的提升。如 1985 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 9.57 台和18.43 台,至 2012 年底已分别增加至 98.5 台和 136.1 台,在这近三十年间城市居民用电量翻了近十番。此外,大规模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产生不少环境污染问题,如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 中,三成左右来自施工扬尘。城市空间扩张,大量交通出行需求随之产生。据《国家统计摘要 2013》显示:截至 2012年底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量是 21.5 辆,摩托车是 20.3 辆。2015 年汽车保有量再创新高达 1.72 亿辆,平均百户家庭 31 辆。 机动车排放了大量的NOx、PM等污染物,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影响空气质量。除内部因素外,中国还面临着国际资本流入所造成的潜在环境威胁。有媒体和学者指出,中国内地已成为国际污染企业的“污染天堂”,2004—2007 年间在 19 个省区共有 130 家跨国公司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其中不乏“世界 500 强”企业。

表 3 2006—2012 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摘要 2013》。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 1100 亿元人民币。 总之,粗放、低效、资源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既在大量消耗着我国有限的资源,加剧着资源、能源的短缺,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迫使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的承受力,即走低碳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三)低碳浪潮将引致世界产业格局重新布局

在低碳浪潮影响下,世界产业结构正酝酿着新一轮升级和转型,抢占未来世界产业格局调整的主动权和制高点的行动已在全球展开。有专家把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变化归纳为四个特征:一是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将回归实体经济领域;二是世界经济结构将逐步重塑平衡状态;三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将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四是世界经济发展主题将锁定“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 。第一个大变化要求中国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在促进传统制造业工艺升级的基础上,开拓和发展新兴制造业领域;第二个大变化要求中国加快改变低水平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动态升级;第三个变化要求中国加快从“引进吸收”转向“自主创新”,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和导向性产业政策加速推进产业革命;第四个变化要求中国加快向“低碳”转型,从国家层面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低碳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选择,与此相适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也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倒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向低碳化转型。

(四)国际贸易壁垒增添新内容

当前正在酝酿着一场席卷全球的低碳转型风暴,也将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低碳约束将成为国际贸易新壁垒,碳足迹认证和碳标签将从一个公益性的标志变成商品的国际通行证。发达国家正在酝酿建立碳标签准入制度,要求商品贴上碳标签,披露碳足迹,其中既包括本国产品也包括进口商品。发达国家将基于碳足迹对进口产品抬高门槛,要求进入他们国家的产品碳足迹不得高于规定值,否则将采取罚款或者征收高额关税。欧盟已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ISO/TC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在制订即将为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行为打上烙印的碳足迹国际标准,英国、日本等国已抢先推出碳足迹系统项目,并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产品及服务的碳足迹评价标准。更为严峻的是,发达国家可能借碳关税之名设立贸易壁垒,获取经济利益。2009 年 6 月 26 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今后对因拒绝减排而获得竞争优势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和参议院已分别审议通过了从 2010 年起在法国国内征收碳税的议案,根据此项议案,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法国将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按照每排放 1 吨二氧化碳付费 17 欧元的标准征税;欧盟提出自 2010 年起中国所有客、货运航空公司都将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并按规定比例缴纳碳排放费。虽然碳关税有“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之嫌,但是在“保护地球”口号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背景下,如果不接受减排指标,就会承受巨大国际舆论的压力。如果碳关税和碳足迹标准全面实施,高碳产品可能因为被国际垄断商排斥而无法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或者因为税赋成本大幅增加而将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这样一来,生产商必然采用低碳技术来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而发达国家掌握着低碳核心技术,一旦设定或抬高这一门槛,发达国家的企业将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碳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得不向发达国家购买低碳技术,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更为严重的是碳足迹测算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方式低碳转型。

二、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的需要

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高碳化特征显著,且资源、能源、环境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雾霾笼罩中原大地,新常态的约束等都在拷问着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河南省产业结构高碳排放特征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三次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关键性指标,第三产业占比越高表示经济结构越合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不仅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且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二战”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2008 年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 70%。虽然近几年,河南省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业占比重高,且“粗、重、低”特点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2005 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 52.1%,第三产业占 30.1%,第一产业占 17.9%,2014 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仍达 51.2%,第三产业上升到 36.9%,第一产业有一定下降,占 11.9%,如表 4所示,“二、三、一”基本结构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表 4 2005—2014 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2005—2014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统计局官网。

由表格 4 我们还可以看出,2005—2014 年 10 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经济主体仍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直徘徊在 30%左右,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在 40%左右。表 5 为2005—2014 年我国三次产业在GDP所占比例表,自 2013 年后第三产业已经超越了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河南这 10 年基本上低于全国平均数的 10%以上。

表 5 2005—2014 年我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2005—201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

第三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而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不仅缓慢,而且发展层次较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可以看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 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 个百分点。而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河南省发展速度不仅慢,而且缺乏核心竞争力。虽然河南省拥有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与交通的优势,但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80%的物流企业资产不足 100 万元。在金融领域,河南尚无一家跨省经营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河南省虽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祖先们为河南人留下大量历史文化遗产但河南至今没有一家文化产业方面的上市企业。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及租赁服务等现代服务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占比仅为 1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6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仅有 700 多亿元,而湖南省文化产业早已突破 1000 亿元大关。

还需要说明的是,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非常不平衡,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有郑州、开封、安阳、洛阳等,而漯河、许昌等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其第三产业仅占产业总值的 20%左右,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由图1 可以看出)。

图 1 2013 年河南各地市三大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二)第二产业又以高碳行业为主体

河南省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所占比例大,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重工业是河南经济的支柱。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9.2%,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6.2%。这种工业结构特征,还体现为企业数量多,但是优势企业少;原材料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大路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少。 2008 年河南省采掘工业、资源加工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70%,其中,建材、有色、化工、钢铁、电力、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占全省工业总量的比重高达 55.5%。 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典型地体现了重化工业的特点:生产链前端和价值链后端的工业结构,致使开发粗放、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河南省加工行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力量在国内处于中下等水平,大多数加工企业的装备都难以生产高端和终端产品。在国家公告的18 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共涉及企业 2087 家,河南有 15 个行业,涉及企业 230 家,占全国的 1 /9。 第二产业对能源、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势必要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要处理好节能降耗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矛盾和问题,加快经济向绿色、循环和“低碳”方向发展转变意义重大。因此,2010年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11 年底,国务院又发布“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 2 排放。这一系列文件的提出,对河南省现在的产业结构影响巨大,一方面第二产业是河南省产值的重头,另一方面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中能源消耗量最大,排放污染物最多的产业,所以处理好GDP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今后河南经济发展的重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规模将不断增加。一般认为,城镇化率在 30%~60%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2014 年河南城镇化率是 45.2%,据此标准河南已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期。从工业化增长率来看,河南也正处于快速发展期,1978—2000 年河南工业化实现程度由32.15%增长到 48.55%,2000 年以来由 48.55%增长至 2014 年的 54.42%。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也还将进一步增加。

(三)农业高碳特征显著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实施中原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2013 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 10209.83 千公顷,比 2012 年增长 1.3%,全年粮食产量 5772.30 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0%,占全国的比重为 9.5%,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社会需求增长较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且对其他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为河南省发展低碳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是天生具有固碳功能的产业,但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CO 2 的排放,还影响了土壤的有机构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致使农业固碳的生态功能不断弱化。目前,河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集,农村生活以煤为主,部分使用传统生物质能源(秸秆、树枝枯丫)做饭取暖,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高。河南省农业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长期的高碳发展模式在促进农业生产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如农药、化肥、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土壤质量下降,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和农业环境,除对水源、空气、土壤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外,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农村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都对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直接焚烧现象普遍,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而且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根据中国农业部门多年调查统计研究,河南常年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使用量一般在 2 万吨左右,由于农民在农业耕作中过量的施用农药且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污染,降低农产品自身的质量,造成不应该出现的粮食损失和粮食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农产品的安全。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加深,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河南省农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亟待加快农业生态化、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低碳农业,促进河南农业的科学持续发展。低碳农业是河南省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河南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能源投入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河南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严重消耗和依赖,经济发展的成本日益提高。2005 年以后,国家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河南省能耗强度有所下降,万元GDP能耗强度从 1.381 吨标准煤下降到0.928 吨标准煤,但能源消费总量仍然不断上升。能源消费总量从 2001 年的8367 万吨标准煤,上升到 2013 年的 24756 万吨标准煤,十余年时间增长了将近2 倍,单位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岔路型”,反映了河南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能源消费总量巨大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阶段,能源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学者权丽(2014)实证研究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量成正相关,经济增长是以消耗能源为代价的。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河南省近三十年能源消费总量呈递增趋势。从 1979 年至今,除 1982 年和 1989 年外,能源消耗均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 2003 年到 2007 年,能源消耗增长率都超过 10%,尤其是 2004 年能源消耗增长率高达 23%。2008 年以来,在国家节能减排、低碳建设总体政策的约束下,河南省能源消耗总量虽呈增长趋缓,但增长率逐年降低,2013 年能源消耗增长率仅为 4.7%,但基数大,消费总量仍然高达 24756 万吨标准煤,与 2002 年 9005 吨标准煤相比总量翻了 1 倍多。2012 年河南省能源消费在全国排名第 5 位,占全国能源消费的 6.54%,且单位GDP能耗较高。虽然近年来,河南省万元GDP的比重在下降,但仍高于全国 8%的平均水平。2009 年河南能耗为 1.156(吨标准煤/万元GDP),与经济发达省市的能耗相比差距甚远,即使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的单位GDP能耗也排在江西(0.880%)、安徽(1.017%)之后。

表 6 1979—2013 年河南省能源消耗

续表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河南多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这将使河南在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问题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1978 年以来,河南省煤炭消费总量增加额巨大,且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增加的趋势可能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1978 年河南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92.3%,到 2012 年底这一比重下降为 80.2%。截至 2012 年,河南煤炭、石油、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 80.2%、10.3%、4.2%。因煤炭的碳密度高,单位燃煤释放的CO 2 是天然气的近两倍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河南CO 2 排放量居全国前列。

图 2 1978—2012 年河南省能源消耗比重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三)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能源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影响最大。能源消费强度是反映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的重要标准,也被称之为单位GDP能耗,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强度关系,单位GDP能耗越大,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由图 3 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单位GDP能耗呈现下降趋势,2012 年下降到了 0.8 吨/万元。从能源排放强度即能源利用效率上看,河南能源利用效率呈提高趋势,但是与全国相比,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 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 0.793 吨标准煤/万元

图 3 1979—2013 年河南省单位GDP能耗

(四)能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河南省是资源大省,省内蕴藏大量的煤炭资源,如比较著名的平煤、郑煤、义煤等,还有很多小型煤矿。自 21 世纪以来,因河南经济的较快发展,也出现了能源短缺问题。1998 年以前,河南能源的生产量均大于消耗量,属于能源输出省份,1998—2005 年能源的消耗量和生产量基本平衡。自 2006 年以来经能源供不应求现象开始出现,且缺口不断扩大,2012 年缺口为 10981 万吨标准煤。

图 4 1979—2013 年河南省能源产出豫消耗对比情况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从河南省各地市的能源消耗情况来看,GDP创造量和能源消耗量成正比例变动,如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郑州市,虽然GDP总量为全省第一,但是能源消耗量低于平顶山、洛阳等城市,单位亿元GDP能源消耗量仅列全省第 15 位,这也是郑州近年积极实施节能减排等措施的成果。

图 5 2013 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单位GDP能源消耗情况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河南三大产业的能源消耗不同,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集中于机械运转方面,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集中于制造业,占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按工业构成来看,能源消耗量较高的行业主要有:化工制造、电力、煤炭、石化等。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集中于交通运输业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数量猛增,不仅加重了交通负担,对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表 7 河南省 2013 年各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从表 8 我们可以看出,河南除铁路部门、内河运输交通工具拥有量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公路运输方面,交通工具拥有量每年以近 100 万辆的速度增长,2000 年河南省公路交通工具拥有量为 819791 辆,2012 年增加到 5771005辆,即 12 年增加了 7 倍多。

表 8 河南省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年底数,辆)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从图 6 可以看出民用机动车拥有量中,郑州稳居第一位。郑州民用机动车拥有量是排在第二位的洛阳的 2.8 倍,机动车数量直接影响郑州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交通环境,可以说机动车拥有量大是省会郑州交通、环境恶化的元凶之一。

图 6 2013 年底河南省各省辖市民用汽车拥有量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四、河南省产业碳排放高

目前,我国公布的官方数据中没有碳排放总量的指标,依据PCC2006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以及河南省碳消耗情况,可以计算河南省碳排放量,公式为:

C=∑E i ×η i

其中:C为碳排放量;E i 为第i种能源消费量;η i 表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碳排放系数η i 采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报告数据。

表9 碳排放系数

根据公式,结合 2014 年河南统计年鉴,计算碳排放量如表 10 所示。

表 10 1979—2013 年河南省碳排放计算表

续表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由表 10 和图 7 我们还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碳排放量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979—1988 为平稳增长期,该时期碳排放增长率呈现出抛物线特征,1979—1983 年间增长率稳步上升,升至到 13%后开始回落,但是各年度增长率总体比较平稳;第二阶段 1989—1997 年为低水平增长期,该时期碳排放总量维持在4%左右较低的增长率;第三个阶段 1998—2012 年为快速增长回落期,这时期碳排放量增长率呈现出较大波动,其中 2003—2007 年碳排放量陡增,最高增长率达到 2004 年的 23%,2012 年开始出现拐点,碳排放量增长率为负数。第三时期波动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约束和影响,2003—2007 年碳排放量猛增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快速发展且未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致使碳排放量增长率远超经济增长率。2008 年国家开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约束下,以及河南环境恶化、雾霾天气加重等因素迫使政府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耗材、高耗能中小企业,所以 2012 年才出现碳排放负增长情况。

图 7 1979—2013 年河南省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情况

此外,从碳排放的结构看出,煤炭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与总碳排放量变化基本一致,都占了每年碳排放总量的 90%以上。从人均碳排放的角度来看,1979 年到 2002 年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口增长情况基本相同,但是从 2003 年开始,在人口增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碳排放量增加,人均碳排放量猛增,一直到2012 年才开始趋稳。

图 8 1979—2013 年人均碳排放量

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多年来,河南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燃烧煤炭的碳排放系数是各种能源中最高的。因此,河南省能源总量控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必须执行的“省策”。

五、消费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中的低碳消费对河南省甚至我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意义更大。推动低碳消费模式的形成不仅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还是提升消费需求对河南省GDP贡献率的需要。

(一)重投资轻消费现象突出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马克思曾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 也就是说,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也就提高了人的素质和才能,进而提高了人的消费力,也就是“一种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路径可描述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年均增长 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5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第 9 位到跃居第 5 位。工业快速发展,2007 年河南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5.2%,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但同时要看到河南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

在开放经济中,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基本因素,而当前河南省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出口拉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费需求拉动也相当有限。2001 年河南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9%,2004 年上升到56.9%,2007 年高达77.1%。2007 年由于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拉动GDP增长达到了 11.3%,与 2000 年相比,投资率上升 14.1 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却下降了8.9 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了9.27 个百分点。2007 年河南投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3 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3 个百分点。 2008 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河南“强投资”、“弱消费”问题更加突出。2008 年河南投资拉动GDP增长 9.8 个百分点,消费拉动只有 2.4 个百分点;2009 年河南省经济增长 10.7%,投资拉动在 8%以上。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分析,2003 年河南省的投资率仅为 33.6%,到了 2009 年投资率已高达 70.8%。如表格 11 所示。近十年来,河南消费率保持在 43.1%~56.7%,总体上与同期全国水平相当,但远低于世界 65%左右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80%左右的水平。2003 年以来,河南省消费率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 年的 81.9%下降至 2011 年的 40.1%。

表 11 2000—2009 年河南省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网。

投资拉动是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也是河南无奈的选择。在出口与消费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内生动力不足,如果再不启动投资拉动,经济会更难有起色。多年来不仅是河南,各地经济发展普遍存在重投资、轻消费的不均衡状况,这种经济结构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模式有着密切关系。政府自由裁量的治理结构,在经济发展上配置资源往往出现外部不经济的现象。比如,在政绩考核的激励之下,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了竞相压低区域要素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代价把土地、税收优惠等受让给投资商,实质上政府变相把公共资源低价出租给了投资商,损伤了公共利益。以招商业绩作为政绩考核标尺的机制又激励了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当前河南省经济增长要从依赖投资增长与外需增长向扩大内需、消费拉动转型,破解消费“短腿”是当务之急。

(二)河南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河南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低和分配不合理。2000—2013 年,河南省人均GDP增长了 5.26 倍,年均增长 13.0%;农民纯收入仅增长 3.3 倍,年均增长 11.5%,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幅度。

图 9 1979—2013 年河南省人均GDP情况

表 12 2000—2014 年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和网络资料整理。

劳动者报酬是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 年以来,河南省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尤其是 1998—2007 年降幅最为明显,1998 年占比为 50.8%,2007 年占比仅为 39.7%,9 年下降了 11%。2007 年以来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有所提升,2011 年达到 49.9%。需要说明的是自 2000 年以来,河南省企业营业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由 2000 年的 26.1%上升到 2006 年的 35.8%,7 年上升了 10%。2007 年以后,企业营业盈余的份额有所下降,2011 年达到 25.8%。在河南省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份额的下降,企业营业盈余份额的上升,只会带来消费量的下降和投资率的上升。平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要在二次分配上,比如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民免税补贴等方面增加投入,还需要在初次分配上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是河南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 Qo+CAU8rY5GLxAb0UE+I/+JRgvU/4lkNpDjkZdkrhPMRb1LKmUbpEfa7y6OcBj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