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前言

21 世纪是一个以高新技术发展为特征的世纪,也是一个以经济、科技、文明为基础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 [1] ,而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基础和保证是体质。2007 年 4月 23 日胡锦涛同志主持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和网络文化建设会议,会议强调 [2]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同志指出:“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加强对国民体质的研究和建设,用科学的指标评价国民体质状况,进而不断改善和增强国民体质,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体育战线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具体体现。”国民体质已不是单纯的个人健康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增强体质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发展好体育。“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把体育与体质的关系画上了等号。体育是为国民体质服务的,体质是发展体育的方向标,也是评价体育发展好坏的一个有效标准,更有学者指出体质是体育界研究健康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 [3]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4] 。体质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身体组成成分);(2)生理功能水平(机体代谢水平和各器官系统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和走、跑、跳、投、攀登等身体活动能力);(4)心理素质发展水平(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5)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有些学者对体质的概念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认为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 [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是 [3] :(l)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2)体质是一种“特质”,健康是一种“状态”。(3)体质是人体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能力。有学者对上述将体质解释为一种能力有异议,认为“特质”与“能力”是不能通用的两个概念 [5]

自 2002 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印发、推广后,体质研究成为科研界的热点,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体质方面的文章有上万篇。从时间上看,2002 年起相关文献逐年增多;从作者身份上看,大多是专家学者、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很少;从文章内容上看,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有对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反应现存体质问题的研究,有对测试过程中发现测试问题的经验研究,有对测试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优缺点的研究,有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课程的关系的研究,有对测试仪器、软件开发应用的研究,有对体质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等等。其中对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以及影响因素、对策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大多是就一些数据进行表面分析,很少从宏观角度、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从群体生存的大空间出发去分析影响体质的深层次的原因,采用的方法均为传统的统计方法,调研结果的表达和统计分析方法均未充分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空间信息,而对学生体质状况地域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体现身体形态上,最多采用的也是平面地图的描述,对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的地域分布特征研究较少,对学生体质地理空间分布的研究尚未发现。

国内外对于体质健康研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研究的目的和看问题的角度各有千秋,本文在这里主要从体育界关于体质健康研究的现状进行剖析。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口学和医学的已有研究成果显示:自然、经济等因素对人的健康水平、生存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6]

我国从 1979 年开始的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以及后续的若干次不同人群的体质调研中,均对体质的地域差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南北方在形态、机能、素质等多数指标上均存在差异 [7] ,地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永恒的,健康在不同人群、地区的分布常常和生活习惯、居住条件、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8] 。根据本人能力及掌握的资料,本研究选取以安徽省高校皖籍新生体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安徽省学生体质状况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安徽地处我国东西部结合处,全省经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省内各地市经济发展也不均衡。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安徽省长达 416 公里和 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安徽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其地理位置有很强的代表性。地理位置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具体的经、纬度值,它还代表着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气候、人为影响等的综合效果。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势必导致安徽省高校皖籍新生体质健康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特征。高校新生处于成年前期,体质发育尚未完全停滞,他们的体质状况既可反映安徽省青少年的体质发育水平及存在问题,又可预测成年人群的体质水平。因此,迫切需要了解安徽省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便进行正确的评价、有针对性的干预。本研究选取以安徽省高校皖籍新生体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价、预测、影响因素等研究探索新路子,为体质测试数据展示的形象化和安徽各级教育部门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体育锻炼及健康教育计划、特殊运动员的选材,以及进行群体干预提供直观的可视化工具,同时也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2vkpSAbt9gcpaH4+jytwNXy3xF1kt/I9xvqExww+2zDH9HEKOWbVlHrAemxNuN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