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时期,郴州乌石矶人刘景进士及第,被诗人刘禹锡称为“湘中才子”。刘景有三个儿子:刘僭、刘瞻、刘助。
刘景家教甚严,教育三个儿子要品性正直,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兄弟三人皆悲天悯人,心性善良,常常尽力帮助村中老幼病弱。
有一年天气干旱,蔬菜和粮食日渐枯萎,乡亲们无计可施,只能苦苦求雨。刘僭看到乡亲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将要旱死,日夜焦虑。
这天翻来覆去到半夜,想到一个办法。刘僭背着锄头摸黑外出,三弟刘助每日侍奉双亲到很晚,见兄长半夜外出,问:“兄长为何深夜外出?”
刘僭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刘助,并叮嘱刘助千万不要告诉父母,否则定然不准其夜间冒险上山。不想刘助一听十分赞同,而且马上背上一把锄头,与大哥一同上山去。
原来刘僭要将山上一股清泉引下山来,浇灌农田菜圃。
山中树林茂盛,时常有野兽出没,兄弟二人壮着胆子,借着月色好不容易爬到那股泉眼前,却见泉眼里的泉水已经快要干枯了,这么小的泉水,如何能历经曲折,流进山下农田?
“兄长,我们且往深处挖,说不定泉水便大起来呢?”个子与锄头差不多高的刘助抡起锄头,借着月色便挖起来。
刘僭与弟弟一起费力地挖,可是挖到东方鱼肚白,却不见那泉水大一丝一毫。
“大山啊大山,你虽宽阔,只怕不足以埋葬郴州百姓的白骨啊!”刘僭仰天长叹,如此下去,百姓哪有活路?
不想大山竟似听懂他的话般,只见刘助一锄挖下去,一股山泉便汩汩地往外冒出。
“哥哥,快看,泉水变大了!”刘助喜不自禁地大叫。刘僭一看,果然泉水大了许多,急忙与刘助一起,顺着山壁往下挖出一条小沟,让泉水往山下流淌。
却说刘瞻不见兄弟二人,竟也寻至山中,问得缘由,便与兄弟二人一起,直挖到天黑,方将泉水引下山来。
兄弟三人虽然又饿又累,当看到村民们浇灌田园的笑脸时,三兄弟脸上均露出了笑容。那刘助到底年幼,早已疲惫不堪,下山后倒在乡邻的菜地里就沉沉睡着了。
刘僭与刘瞻同窗就读。一日,学馆放假,兄弟俩同游苏仙岭,在山岭上,一位少年道人迎面飘然而来,仙风道骨,神采飘逸。
“道长好。”兄弟二人向道人行礼寒暄,那少年道人拱手还礼,对二人说:“两位兄台风骨飘然,绝非凡人骨相,如愿稽首受戒,本道自当成全二位兄台。”
刘僭一听大喜过望,就要倒头叩拜,刘瞻却正色道:“大丈夫当胸怀大志,以国家社稷为重,才不负此生,怎可如这山中之松,虽高大茂盛,却只是给鸟做窝而已,大丈夫应当做对社稷更有益的事情。”又劝其兄长说:“要做神仙是很难的,可要做道士还不容易吗?兄长还是应当求仕途,为国家社稷所用。”
刘僭心意已决,答道:“二弟,人各有志,兄长我自幼淡泊名利,志在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刘瞻无奈,只得眼看兄长与少年道人飘然而去。
不久其弟刘助夭折,兄弟三人,生离死别,刘瞻心神不宁,无心求学,学业日渐荒废。
却说那位少年道人原是苏仙所化,有心点拨刘氏兄弟二人修道成仙,济世救民。因得知刘瞻胸怀大志,具有济世之才,决心扶助刘瞻仕途腾达。见刘瞻荒废学业,心生一计,拟激将刘瞻求学。
一日,刘瞻梦见其兄伫立床前,傲视他说:“我修道有成,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可济世扶贫,以实现我的理想,而你疏于学业,还谈什么国家社稷,济世救民?你终将不如我!四十年后,就可见分晓了。”说完,拂袖而去。
刘瞻惊醒,大骇。心想:我兄修道有成,可济世救民,而我刘瞻当初劝兄为国家社稷致力仕途,如今自己竟荒废学业,将成无用之人,以后有何面目与兄长相见?
从此刘瞻发愤读书,于唐宣宗大中元年考中进士。后来仕途一路亨通,官至宰相。
有一日,刘瞻下朝回府,在一巷中见一位仙姿飘飘的少年,骑着一匹雪白的骡子,走近一看,竟是其弟刘助。
刘瞻惊讶,刘助已死数年,不知是鬼是仙?只见刘助下骡一揖,道:“兄长,小弟我如今位列仙班,游走各处,济世救贫,也不枉父亲当年教诲,不负我兄弟当年之志。”
刘瞻这才知道其弟刘助已入仙籍。
刘瞻心想兄与弟均得道成仙,自己虽为凡人,也当为社稷鞠躬尽瘁。刘瞻为人正直,为官刚正不阿。廉正好施的他常用每月所得薪俸接济贫寒之士,虽官居要位,拒收贿赂,不徇私枉法,敢于冒死进谏,故一再被贬。
一日,被贬越南途经广州的刘瞻,泊舟江边,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冒雨而来,那雨却似避开他一般,他的衣服、鞋子均无湿迹。
难道遇到神仙?刘瞻忙上前询问,却见来人竟是自己的大哥刘僭。
“兄长修道有成,看来已位列仙班了?”
满头白发的刘瞻站在鹤发童颜的刘僭面前,不禁感慨万分。
“是的,为兄已修道成仙,完成夙愿,今日来与二弟告别。”
刘瞻问:“我现在学仙术还来得及么?”
刘僭说:“老弟因致仕劳心费神,已损阳寿,哪还能再学仙术?”
兄弟俩四十余年未见,互叙别后之情。分手后,刘僭隐身而去,此后兄弟再未相见。有人说曾在罗浮山见到过刘神仙。
乾符元年僖宗即位,因念刘瞻忠君爱民,将其召回京师。可惜刘瞻回京后不久即去世了。
一年后,其墓被大暴雨冲塌,众人发现墓中并无棺椁。传说因刘瞻在世广积德,善与民,感天动地,被列入仙班,与其兄弟一起登仙而去了。至此,刘氏一门三兄弟均位列仙班。
三兄弟原本所选人生道路不同,最后何以都位列仙班呢?皆因兄弟广积善缘,济世救民,可谓殊途同归。
(朱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