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郑汴一体化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实施过程

口述:耿明斋

采访:刘南方 冯 晨

整理:刘南方

时间:2015年4月9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在这场改革的大潮中,开封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却在不断下滑,“开封怎么了?”“开封该向何处去?”成了广大党政干部、人民群众思考和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2005年,郑汴一体化的正式提出,不仅明确了开封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扭转了改革开放以来开封发展的困难和被动局面,为推动开封经济发展不断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不断有新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开封此后的长远发展持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郑汴一体化提出的背景

开封自建城以来,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优势,较早地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到北宋时期,开封人口过百万,经济文化位居世界前列,从11世纪到12世纪,开封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元朝以来,开封城市地位虽然出现了重大转折,但仍然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到1954年秋,随着省会搬迁,近万名公务人员、社会名流、专业人士等随之迁往郑州,导致开封的地位有所下降。可是,直到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开封也还是河南的第一梯队,人们一说到河南,首先提到的就是郑汴洛。1984年,我和省委政研室的同志一起到南阳市调研,南阳市委接待我们的同志开玩笑说:“呀!大城市的人来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开封当时在全省的地位还是很靠前的,虽然赶不上省会郑州,洛阳的工业基础也比开封更好,但开封也是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的城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地位在省内各个区域逐渐下滑,特别是90年代这十年,掉得比较厉害,大家都在问,“开封为什么会往下走?下行压力为什么越来越大?”这些议论也逐渐引起了媒体的关注,1994年2月28日到3月17日,《经济日报》连续以较大的篇幅,分9次在《开封何时能“开封”》的版头下,推出了“开封”的报道。随后《河南日报》转载了这组报道的首篇,并加了编者按,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河南日报》的记者又采写了5篇来自开封的报告。这些关于开封的报道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同时也逐渐引起了省委层面的重视。

《开封日报》转载《经济日报》报道:《开封何时能“开封”》

我记得可能是王日新书记和梁绪兴书记换届前后,省委一个考察组来开封考察班子,工作完了以后,考察组一位同志找到我,这位同志和我是校友,我也算是他的老师,虽然师生之间的谈话非常随便、不客套,但是他的话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省里一些领导同志对开封状况的想法,他也问我,“开封经济为什么往下走,怎么回事?”也就是说,当时很多人都很关心开封的发展,大家也都在思考,开封怎么样才能重新辉煌。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在河南大学读书、在开封生活了几十年的一个市民,同时作为专业的经济学研究人员,开封的不断衰落一直刺激着我,因此我脑子里一直存在着一个疑问,一直在思考,开封究竟该怎么样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郑汴一体化思路的形成和提出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开封实际上总体上下滑和中国市场化改革深化的大背景是相吻合的,就是市场化改革越深入,开封地位越是下滑。那么这个现象就说明,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的制度、规则、体系,不能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态势,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规则。而不能适应市场化规则的原因就还在于你的思想观念,而这个观念的形成是历史的因素,不是哪个人的问题。我当时就想,这可能和开封历史形成的基础以及人口结构有关系,开封这个城市,和洛阳、郑州的城市发展轨迹都不一样,洛阳虽然也是古城,但是在现代化开始的时候,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了,郑州说起来也是商都,在现代化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形成城市,虽然十字铁路枢纽带动了郑州的发展,但直到解放初期,郑州只不过是京汉、陇海铁路交会处的一个小城,人口不到5万,我记得有资料显示,1954年,郑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足亿元,而开封市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亿多元。也就是说,当时的郑州也不能称之为有规模的城市,而开封自从历史上达到高峰,比如说宋代的时候,百万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后来都市的地位没了,但在中原地区,上千年以来,开封一直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开封并不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才形成规模,而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就形成了一个大城市的规模,这就决定了开封的城市人口结构和别的城市不一样。洛阳的迅速膨胀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口基本上是工业人口,东北迁来的、上海迁来的等等,使得这个城市有一个工业化的思维。而开封的人口结构是在前工业化时期形成的,人口结构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的上层,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等等,另一类就是社会稍微偏底层,周边的农民和后来变成的小生产者、小商人等等。而省政府的搬迁造成上层的人口不在开封聚集了,走的人多了,这样一来,就造成传统社会底层的市民占的比重大了,这一部分人基本上来源于周边的农民,他们这种自给自足的思维比较浓重,即使后来变成了市民,经商了,也是做小生意。因为这种人群比较大,所以,小生产这种思维就成为城市主导的意识形态。这种小生产思维的弊端就是对外界的反应比较慢,相对容易满足,眼界相对比较狭隘,比较封闭,自得其乐,加上历史上皇城根意识比较浓,就觉得天下我是老大,虽然实际上不是老大了,但思想上觉得还是老大,这种思维阻碍了对外部变化的适应能力,阻碍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意识,使得行为也趋向保守。

针对这种情况,开封怎么样找到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就得出一个认识,就是要开放,而且首先是开放。开放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开封人走出去,其实走出去的开封人都是很优秀的,在外面创业成功的也很多,但这一部分人毕竟是少数,开封本地的发展还很落后。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请进来,让更多的人来。这样就会在开封整个人口结构里面,形成这样一个人群,不断地来来往往,这样就可以通过人的流动,来改变人的思想,进来的人,把新的思维带进来了,出去的人到外面吸收了新的思维,出去的人肯定跟开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外部新的思维带进来,这样就会改变原有的意识形态,形成开放的思维,通过开放的思维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实现新的发展,我们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这是站在开封自身的角度,从开封自身的发展得出的认识。我记得是在1996年,开封市委、市政府搞了一个“寻策问计到河大”的活动,当时我就提出,应该把开封放在中原城市群的大格局里面,借助于周边环境求发展。

后来到了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准备实施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这对于开封来讲,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河南来讲,当时省委省政府也在思考,河南该怎么样发展。因为开封放在全省来讲是相对落后的,而河南放在全国的格局里面,又是相对落后的。那么河南也在思考应该怎么样发展,特别是李克强同志出任省委书记以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更多,更加深入,逐渐就形成了一个认识。这个认识是,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地区,要逐渐摆脱农耕文化的约束,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这个思想在李克强主政河南的时候逐渐成熟、逐渐形成体系。这样一个思想体系大致包含这样几方面,一个是发展的道路,河南也要走现代化,那么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另一个是发展目标,走到哪算一个阶段性的高地呢?就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从哪里入手呢?就是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涵盖洛阳、开封、新乡、焦作等九个城市。但是中原城市群该怎么建,当时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即使最初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人,也不能回答中原城市群该怎么建。

2003年,为了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做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并确定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内的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辖市组成中原城市群。

为了适应省委、省政府解读中原崛起战略的需要,我就组织了一个团队,以我为首,有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河南日报》理论部的研究人员,还包括一部分相关部门的领导。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原城市群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推动九个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怎么实现一体化呢?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就是要破解城市与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的障碍,要破除这个障碍,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实现基础设施的对接,道路对接、规划对接,对接的结果就是要扫掉城市之间要素流动的屏障,使得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面,制度层面的一体化目标也是要扫除由于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制度方面要素流动的障碍。总而言之,一体化的目的,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目的都是要最终达到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通过要素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学上讲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通俗点讲,优化配置就是劳动力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总能找到收入最高的岗位,土地总能找到地租最大化的用途,资本总能取得最大化的收益,也就是说优化配置就是通过资源的无障碍流动,使得每一种资源都能达到收益最大化。总而言之,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体化,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内容就是一体化,一体化怎么实现呢?就是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制度的一体化,目的是拆除要素流动的屏障,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最后达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结果就是要达到整个区域的经济运行效率提升,运行效率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就提升了。

一体化从哪里开始,我们经过分析,觉得从八个城市和郑州的关系来讲,一体化只能从开封开始。首先是因为开封和郑州之间的空间距离是最近的,郑州与新乡、焦作距离并不远,但郑州往北有黄河阻隔,黄河滩地又太宽,成为郑州跨黄河发展的一个天然阻隔。郑州向西走,与洛阳距离120公里,之间会被若干城市分割,同时洛阳本身实力较强,在中原城市群规划里,洛阳是个副中心,将与郑州形成一个“双核”结构。郑州南部的许昌有与郑州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郑州目前发展的大方向是向东向东南,这与开封向西的发展最容易接轨。郑州到开封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是60公里,随着两市向东、向西的相向发展,实际相距只剩38公里。从郑州西郊到东边的省行政中心,驾车需要30分钟,而从郑州到开封也只有30分钟的行程。这个地域距离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城市空间了。所以,从空间距离来讲,郑汴率先一体化是一种必然选择。

第二个是历史渊源比较深,联系比较多。开封和郑州都是名扬中外的古都,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省会迁往郑州以后,开封的很多精英为了发展都迁往了郑州,再一个是管辖区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郑州的巩义、新密、新郑、中牟、登封,以前都归开封地区管辖。

第三个,郑州和开封的城市功能互补性比较强。开封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特别是和郑州市有所错位。郑州和新乡、焦作、洛阳、许昌等市,工业基础都很雄厚,而开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开封旅游资源强、文化资源深厚、教育资源丰富。郑州基本属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市民休闲、旅游没有去处。这方面郑汴正好进行了城市功能的互补。所以,我们就提出将开封作为郑州的功能区,开封能否作为“后花园”,作为一个命题提了出来。对此,开封市领导挺赞成。省发改委就向省里提出“郑汴一体化”率先发展的思路,开封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重要功能区进行规划,实现一体化发展。这样,既推动郑州发展,又带动开封发展,是两个城市的功能互补。

基于以上几点,最后我们就形成了一个研究报告,并于2004年4月16号在《河南日报》发表,我记得当时发表的题目是“如何建设中原城市群”,在河南日报发了一个整版。在这个研究报告里面,我们正式系统地提出了郑汴一体化,并论述了为什么该郑汴一体化,怎么样一体化,这个研究报告发表以后,很快就收到了省内主流媒体特别是郑州媒体的热烈反响,六七月份以后,郑州的主流媒体就开始热炒这个事。《郑州晚报》还曾针对融城刊发过系列报道《郑汴一体化悬疑之门槛透视》,里面根据各方调查,列出了“郑汴一体化”六大门槛,分别是郑州辐射作用还须加强、开封古城情结须破除、郑汴两市定位还须更加明确、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别人发展我就落后”的观念要改变、部门利益阻碍一体化实现。

这时候省内决策层面也在琢磨,中原城市群该怎么建设,就把郑汴一体化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当时的副省长李新民同志,在2005年的春天就召开了一系列的有关城市化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省发改委、建设厅,有相关城市的主管市长,也包括我们这些学者。正好有这样一个背景,社会正在热炒郑汴一体化,所以郑汴一体化就成为李省长召开的系列座谈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当时许昌、漯河的主管市长也都在大谈郑汴一体化。我记得也是在这个系列座谈会中间,4月17日,河南省发改委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在郑州新世纪大厦召开了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专题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先后两次提到“一体化”这个概念。规划中这样描述,“在中原城市群的总体规划中,应将开封作为郑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将郑州的部分教育职能逐步向开封转移,在郑州不再增加高等教育用地,使开封成为郑州都市圈的教育基地,实现一体化发展”。所以说,我们的研究报告出来以后,引起了媒体的热烈反响,受到了社会公众的热捧,也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主管领导的高度关注。

其实郑汴一体化最大的推手还是时任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同志,我记得大概也是在2005年春天的时候,《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了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因为徐光春同志是搞宣传出身,非常注重外面对河南的看法,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地触动,直接就批示:“我读后感慨万千,我们的古都开封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反面典型……现在看,要使开封发展起来,没有一些特殊的措施是不行的。我建议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一下,把振兴开封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来实施。”而现成的路径就是郑汴一体化。所以,郑汴一体化很快就被省内最高决策层所接受了,也就促成了省委、省政府实施郑汴一体化的决策。大概是在2005年的夏季,省委、省政府就推出了郑汴一体化的决策。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

当然在郑汴一体化提出的过程中,对于郑汴一体化有关问题的认识,还是有不同的声音的。虽然我们学者认为非常必要,公众媒体也在热炒,省委、省政府也做了决策,但对郑汴一体化意义的认识也还是有一个过程。主要在开封这边,最开始对郑汴一体化有一个误解,好像说郑汴一体化就是开封被郑州兼并,郑州才多长的历史,多高的地位呢?开封有多长的历史,多么辉煌的状态,怎么能被郑州吃掉呢?从心里不能接受。很多人当时也问我,说以后开封是不是就没有了,我说,我理解的郑汴一体化跟开封的存在、开封的历史没有什么关系,丝毫不会影响到开封历史地位的存在,开封也不会变成郑州的一个区,郑汴一体化以后,开封这个名字就不存在了,我说这是不可能的。所谓的一体化就是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只有存在两个主体,才可能有一体化这个概念,一体化是要素流动障碍的扫除,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好处,功能互补,效率提升,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是普通人对这个事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有这个疑虑也很正常。我记得当时网络上甚至出现了“郑州应不应该兼并开封”的争执,听说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的就有数万人。

还有就是现实层面的问题,我经历了一件事,有一位退休的老领导,见了我就问:“明斋你总是说一体化有多好,但是你考虑没考虑有没有负面的东西,有没有负效应?”我说我还真没想过负面的东西,总想着好处,要不领导提示提示。他说收入没增加,房价上涨了,物价上涨了,这是不是负面的呢?还有一件事,我爱人有一次在公园里转悠,就听到一些大妈都在议论,说这是谁出的馊主意,让郑汴一体化,收入没涨,房价和物价先涨了,真是害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其实我觉得这些误解都很正常,因为郑汴一体化给大家带来实惠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相信最赞成一体化、最拥护一体化的应该是开封人啦!郑州人没这个概念,有一次我到郑州去,朋友们给我开玩笑,说郑汴一体化一定是开封人提出来的,因为得到好处最多的就是开封人!我就对他说,我不是因为私的原因,当然我首先是站在开封的角度,怎么样促进开封的发展,但是我同时也是站在河南的角度,为怎么样实现中原崛起来出谋划策的,是来回答中原城市群该怎么建的问题。

从领导这个层面上,在郑汴一体化这个问题上,也有一个从被动认识到主动接受,再到积极推动这么一个认识转变的过程,我所接触的开封的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市里的一些领导同志,也有这么一个过程。我记得是在2005年的年底,当时市里的领导请我去政协开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让我讲一下郑汴一体化,形成的过程。既然是座谈会,我就说一说,但不是我全讲,还有一些河南大学的专家,有各种意见,我把这个背景说完后,记得当时会上就有一个争论,当我讲到修建郑开大道,路通了以后,将来还要修轻轨(现在叫城际铁路),我记得有同志就说,郑州到开封这么近,修轻轨有必要吗?将来修好后有人坐吗?我当时就解释,一方面如果要修建轻轨,也是省政府来推动,作为我们开封来说总体而言还是有好处的;再一个,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和别的不一样,我们经济学上有个词叫供给创造需求,你得先有这个东西,然后才能有人去用,没有这个东西,人们想用也用不成,消费者想不起来要用,比如说智能手机,你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不可能给出一个智能手机的样子,也不可能给出智能手机的功能,然后再告诉厂家,实际上是厂家做出一个智能手机,然后才推向市场让消费者来用,基础设施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当然,不管是政府还是老百姓,现在已经慢慢地尝到一体化的甜头了,得到一体化的实惠了,大家现在再去谈论郑汴一体化,我想大家都只会觉得一体化进展得慢了。

郑汴一体化的实施

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正式启动,郑州和开封两地相关部门开始积极地推动一体化的实施。一体化从哪里开始呢?首先就是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开始,也就是建设郑州到开封的城市道路——郑开大道。

郑开大道

郑开大道我记得是2005年12月份开工建设的,由于是省内第一条城市间的快速通道,也是一体化实施后第一项重大工程,因此从规划设计开始都是按照国内最高标准来做的,郑开大道是双向十车道,总共40公里,这在省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经过一年的建设,到了2006年的11月份,郑开大道就建好了。这样,郑汴一体化也就算是破题了。

在郑汴一体化整个推进过程当中,制度层面的一体化还是比较滞后的,当时我们提出一体化的时候,是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同时提出来的,技术层面的一体化,比如说修建郑开大道等,牵涉的方面没有那么广,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那么制度层面的一体化,由于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在推进过程中,就遇到一些障碍。比如说电信同城:电信同城其实从2005年就开始启动了,刚开始是电信部门适时地推出了电信同城优惠套餐,到2006年又取消或降低了长途费用,但直到2013年,开封和郑州共用一个区号(0371),才算真正意义地实现了电信同城。公交同城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我记得当时和省里的相关领导讨论的时候,他们也都感受非常深,因为要推进制度层面的一体化,就要突破现有的制度给设置的障碍,按照我们国家对于公路交通管理的规则,和城市公路道路交通的管理办法,城市之间客运归公路系统管理,城市内部交通归市政部门管理,公共交通和公路客运是两个管理主体,两个类型,郑开之间要由两个城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变成一个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这就会对原来的利益主体进行冲击,也就是说一开通公共交通,原来的公路交通就崩溃了,所以这个事情一直扯皮,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最后专门成立一个公交公司把原有的公共客车都进行了收购整合,才把利益主体之间打通了。当时主管副省长张大卫同志就非常感慨,他说实际上我们这个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制度变革深化的过程,排除要素流动的障碍,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好处。

在制度层面真正具有突破意义的应该算是金融同城了。金融同城的构想实际上从2006年就已经提出来了,2006年6月,在开封召开的郑汴一体化座谈会上,有人就提出了郑汴金融同城的建议,建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覆盖郑州、开封两市各银行的银行间资金清算系统,使各银行之间支付、结算同城化;二是建立信贷一体化,郑汴联合向企业发放在两市通用的贷款证,两市所有金融机构按同城方式放贷,共享贷款资源和贷款信息;三是实现个人金融一体化,居民储蓄在郑汴两市通存通兑,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

到了2006年12月18日,郑州市商业银行与开封市商业银行联合举行了“联名世纪一卡通”银行卡首发式。两地居民、企业持“联名世纪一卡通”银行卡,在郑州市商业银行和开封市商业银行各营业网点支取现金,无须支付任何手续费,打破了原有银行卡异地支取现金收取手续费的模式,为两市居民、企业的经济往来提供了方便。这也标志着郑汴金融同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1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指导意见》出台后,市政府组织了全市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的相关专家对郑汴金融同城的发展规划、目标进行了缜密研究,初步确定了郑汴金融同城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郑汴金融同城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逐渐清晰起来。

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郑汴金融同城的通知》,要求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郑汴金融同城,建立覆盖郑州、开封两地的统一、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两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体系、信息体系、清算系统对接,无差别地服务两地消费者,更好地促进郑汴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这也标志着,郑州、开封两地正式开始了金融同城。

如果说郑开大道的开通是郑汴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实质性进展,那么郑汴金融同城等于是在制度层面取得突破,肯定会进一步深化郑汴一体化。当然,现在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体化还需要继续向前推进,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从大局出发,相互协调,积极的配合这个事情(郑汴一体化),破除城市之间阻碍要素流动的障碍,才能把一体化做得更好。

在郑汴一体化实施将近十年以后,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不管是对开封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河南的发展,都已经产生了实效,证明郑汴一体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是挡不住的潮流。我们如果看开封经济增长的曲线,大概实施郑汴一体化之前的几年,2000年到2005年应该是开封的谷底,开封各项经济指标应该是最靠后的时候,而郑汴一体化实施后的这十年,开封是一个从谷底逐渐回升的状态,各项指标都是在全省各个地市走在前列的。现在其他地市也开始羡慕起郑汴一体化,一些地市在邀请我去讲课的时候,像许昌、新乡等地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了郑汴一体化以后,还有没有郑新一体化、郑许一体化”等等,我说当然有,因为当初郑汴一体化的研究就是从促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角度入手的。这些都说明了郑汴一体化的实施还是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的,也说明了郑汴一体化是符合区域发展规律、符合趋势的,所以说这个路子走对了。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结构规划图

另外,郑汴一体化在全省这个层面上来讲,也逐渐奠定了全省发展战略的基础。在全省层面上,实际上从郑汴一体化被列入河南省发展的重大战略开始,历次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文件,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和正在谋划的“十三五”规划,都离不开推动郑汴一体化这么一个话题,包括后来不管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还是推进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郑汴一体化区域也都处在这些战略的核心区域。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最初的设计是2300平方公里,最初设计的时候,领导说得很明确,就是要依托郑汴一体化区域来设计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只是后来由于中央一些领导有顾虑,害怕做得太大,然后才有了现在浓缩的415平方公里这样一个规模,但是实际上仍然是把郑汴一体化区域作为了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区域,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强调要把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作为了整个河南省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抓手,要充分发挥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对周边区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当然我们现在看到,首先是对开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因为开封本身就在这个区域范围内,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从开封这个角度,还是从省里决策部门以及省里主要领导这个层面上,都在谋划一个发展的大思路,也就是开通从开封到港区的快速通道,也就是类似开封到郑州快速通道一样(可能也是公路加上城际铁路),这个通道一旦开通了,对于河南省中心区这一块,郑汴一体化区域这个范围内,就会形成一个大三角支撑的发展空间,所谓的大三角支撑,就是郑州、开封、港区为三点,以开郑、开港、郑港为三个边,这样一个大三角的发展区域,这样一来整个都市化发展的空间就打开了,未来很可能也是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这个范围内率先崛起的一块,这些都是郑汴一体化带来的后续的效应。所以说,郑汴一体化并没有结束,而是会沿着好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给郑州、开封两地带来越来越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给两地民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供稿单位:中共开封市委党史研究室)

王庭僚 :1935年12月生,河南临颍县人,1956年10月入党,1957年参加工作。1962年开始做党报通讯员,1977年5月至1980年9月任开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1980年10月调任开封日报,历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党委书记。1990年10月,王庭僚告别古都开封,远赴深圳,参与创办了后来闻名全国的《深圳商报》,曾任《深圳商报》副总编辑、《金融早报》总编辑、深圳国际金融研究会会长,期间,曾撰写出版《怎样当好总编辑》新闻专著一书,并先后被评为“深圳商报之星”最高荣誉和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

蔡泽恩 :男,1945年10月14日生,河南杞县人,1964年12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入党,大专毕业。1987年10月调任开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1989年10月起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2003年8月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至退休,先后在开封日报社供职18年。期间,他带领报社一班人艰苦创业,告别了铅与火,告别了小报的历史,告别了市财政补贴,加快报业改革,使开封日报产业一步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il7ei6sMv2I49A2bzVHEEMbij1SXuXPpYhc/nsSQq7Cao4jMY8u4uXZF0K67vg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