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理健康观念的演变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要找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绝对分界线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产生心理异常的因素也很多,遗传基因及其表达的环境条件、先天发育和后天生存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主观经验系统的个人特征、个人认知的模式与倾向性、个人社会化特征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心理的变化,进而带来某个个体的异常心理现象。为了便于我们对正常与异常进行区分,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一、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就是充满了探究欲望的。

心理或行为异常的最早描述多见于史书和文艺作品,我国古籍中有不少关于症状表现、原因和防止的记叙,比如:

“春时有痟首疾”《周礼·天官》

“往得疑疾”《易·丰六二》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转·昭元年》

“喜则和而里,忧则静而理”《荀子·不苟》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西方人最早关注和解释异常心理大概始于古希腊时代(公元前 400 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天才的推论,他用当时自己提出的体液说,即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的观点,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他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液体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尽管当时人类受到科学手段的局限,无法直接证实这种推论,但是,这种对异常心理原因的探求是难能可贵的。后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对心理异常的论述。

欧洲的中世纪(公元 5 世纪到 17 世纪)是人类历史被自己的愚昧所扭曲的时代,欧洲人导演了一场人类思想的悲剧,宗教以残忍的手段扼杀了古代自然哲学的天才思想,希波克里特关于心理异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见解被彻底镇压,极端的神秘主义占据了绝对优势。行为异常被看作是魔鬼力量的体现,于是神鬼致病成为对精神病的独一无二的解释。这时,心理异常现象完全被看作魔鬼附身,鞭打、火烧、禁闭、捆绑等作为驱鬼的手段横加在患者身上。与此同时,也有人把精神病者看作是神灵或宗教先知,对这种人非常尊敬和崇拜。当时广泛流行的《女巫的杵锤》一书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中世纪的神职人员持禁欲态度,认为情欲是邪恶,是魔鬼的诱惑,妇女引诱男人产生情欲,她们的灵魂是着魔的,她们是女巫,这是心理异常的根源。这本书受到了当时权威人士、教会、法庭和大学等机构的认可和推崇。在成书之后的 200 多年里,共发行过30 版之多,在这样的气氛下,有关心理异常的自然主义思想被扫地出门,搜捕精神病人的狂暴行径变本加厉,这种狂热运动前后葬送了很多无辜的生命。欧洲的中世纪,在经历了造神运动和摧残人性的黑暗时代之后,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成长,文艺复兴的曙光照遍了整个欧洲,自然科学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再一次把心理异常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我们需要记住两个伟大的名字:1861 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几乎与此同时,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想对待异常心理问题。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正常与异常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客观。人类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第一,顺应。正常的心理活动,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第二,交流。正常的心理活动,能够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第三,改变。正常的心理活动,能够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这是指心理活动的正常状态,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如此。有些个体由于上述的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出了问题,所以无法保证个体的正常生活,甚至有损身心健康。

二、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分

(一)常识性区分

人们常常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假如,有人对你讲,“我是国际巡回大使,主管世界所有国家的军政大事,昨天我从纽约回来,明天飞往莫斯科,找普京,让他陪我检阅波罗的海舰队。”又如,你见到一个人衣着褴褛、披头散发、满脸污垢、满街乱跑,尽管你不是心理学家,你仍然可以判断他们的言行是异常的。

第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假如,一个人终日少言寡语、行动缓慢,与人交谈时十分吃力甚至想不出词汇,没有说话就泪流满面;对生活悲观失望,觉得世界似乎笼罩在灰蒙蒙的雾中;一个人彻夜不眠,时而唱歌,时而跳舞,语言兴奋。这时,你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断定,他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

第三,社会功能不完整。一个人,怕与他人的眼光相对,为此不敢见人;一个人,由于他的耳朵长得比别人大一些,所以他不允许别人摸他的耳朵,他认为,别人摸他的耳朵就是讽刺他。为此,常常与别人吵架。碰到这样的人,你也会根据生活经验认定他的行为偏离了正常轨道。

第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当你接到骚扰电话,当某个人的恶作剧危害了你的正常生活,你首先是气愤,尔后,你会想:这是为什么?当你从自身找不到任何理由时,你也会判断:这个人的精神有毛病!这同样是依据生活经验做出来的判断。

(二)不同学科对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分

统计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比如,智力分布在群体中是呈正态曲线分布的。智商测试的均值是 100,标准差是 15, lOO ± 15的范围内的智商都为正常值,低于两个标准差为弱智,高于两个标准差为优秀,智商高于 140 的儿童(天才)和智商低于 70 的儿童(弱智)其实都属于异常。在普通人群中,人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正常与否,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显然这里“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这种判定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因此,受到很多人欢迎。但这种标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很少被认为是病态。再如,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是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所以,统计学标准的普遍性也是相对的。

文化人类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行为的评价标准不同,所以,在某一文化下被认为是异常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下却属于正常的行为,这一观点被称为“文化相对论”。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精神病的症状,如“幻觉”,被认为是与神交流信息的方式。又如,很长时间以来,很多文化中对同性恋持反对的态度,认为属于异常心理。现如今,随着对同性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精神病学界已经对这种非常态的现象越来越宽容,甚至将其从疾病分类中剔除。

社会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会给社会带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人身的还是对政治的、经济的破坏,如果有明确的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如果找不出任何犯罪动机,那就被认为是行为异常。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够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需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这时,我们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们就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这一判断,是将此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之后得出的。

医学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生们广泛采用,他们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他们的脑部应当有病理过程存在。有些目前未能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可能在将来会被发现,他们的大脑中,已经发生了精细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而这种病理变化才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可靠根据。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畴,这种做法,对心理障碍的研究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

既然目的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就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以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性定义为依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据此,心理学的区分原则有如下三条: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在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视觉或听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这时,我们说他产生了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之为统一性(或同一性)标准。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必然不能为人们所理解。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经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就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同一性的丧失。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指标。其实,这一点也包含在上述标准中。因为若要以客观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观念,必须以认知与客观现实相一致为前提。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部分,但它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了一件令他愉快的事情,会自然而然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如果不是这样,他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情,或者对痛苦的事情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典型的强迫症神经症患者就不会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第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生活事件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

三、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4 世纪到 16 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逐渐席卷欧洲。1789 年法国大革命以后,比奈尔医生对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充满希望。比奈尔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主张以人道主义对待精神病人,对精神病人要解开束缚,待之以人,给他们自由、阳光和新鲜空气。在他工作过的两所医院里,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改革的气魄,毅然给住院精神病人解除了束缚他们躯体的锁链,并且努力为他们提供清洁的房间、良好的食物和仁慈的护理。这一创举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因为在此之前,精神病人一直遭受着锁链的折磨和非人的对待。法国政府对比奈尔的改革十分重视,并予以支持,遂使一些精神病院的治疗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比奈尔的名声也因此而传遍欧洲,他被公认为是心理卫生的倡导者。解放精神病的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一行动确实使人类从愚昧重新走向光明,也是心理的复兴时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

另一个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做出贡献的是美国人比尔斯。比尔斯的哥哥患有癫痫病,他目睹其兄病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泡沫的可怕情景,担心这种病会遗传到自己身上,于是终日惶恐不安。24 岁时,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从四楼跳下,企图自杀未遂,结果被送入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三年痛苦经历,使比尔斯亲身体验到精神病患者的苦闷和所受到的虐待,亲眼目睹了一系列精神病人惨遭折磨和被不公正对待的事件。病愈出院后,比尔斯立志为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而努力。1907 年,他写了一本自传体著作,取名为《自觉之心》。在这本书中,他用生动的笔墨,历数了当时精神病院的冷酷和落后,详细记述了自己的病情、治疗和康复经过,并且向世人发出改善精神病患者待遇的强烈呼声。此书在第二年 3 月问世之后,得到心理学大师詹姆斯的赞赏和著名精神病学家迈耶的支持。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1908 年 5 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 年 2 月,他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比尔斯任顾问。1917 年,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一股热潮。在美国心理卫生活动的推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成立各国的心理卫生组织。1918 年,加拿大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宣告成立。1919 年至 1926 年的 7 年之间,法国、比利时、英国、巴西、匈牙利、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先后建立起全国性的心理卫生组织。此后,又有一些国家如阿根廷、古巴、印度、新西兰、苏联、土耳其、挪威等国,建立相应的心理卫生机构。1930 年 5 月 5 日,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有3042 人代表53 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了会议,中国也有代表参加,盛极一时。同时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面临着许多经济、生活、就业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有大量的退役人员需要安置和接受心理社会服务。20 世纪后半期,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日益丰富,精神世界的各种变化问题日益需要人们重新考虑,社区心理卫生的思想渐渐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在心理卫生运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行为异常的理解在渐渐发生变化。比如,即使是有异常心理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他们可能有人格某个方面的缺陷,可能出现思维障碍,可是,他们的感觉、知觉可能是正常的。而且,经过系统治疗,心理的异常部分也能够得到改善或者被完全矫正。这一事实说明,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就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根据。从人类产生到人类消亡整个过程中,这种并存现象大概是不会消失的。既然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心理异常现象,那么,人们关注并研究这种现象就是合理的、必然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比如疲劳感、焦虑感、歇斯底里、强迫现象、偏执、错觉、自言自语等,这些异常心理现象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行为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因此,我们不能根据异常心理现象就给个体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于是,心理障碍的人不再被看作是内部疾病的牺牲者,而被看作是社会环境持续对人发生作用过程中不能进行良好适应的个体。行为异常被认为既不是医学上的疾病,也不是人格障碍。人们不应该倾向于把它定为精神病。精神病只是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心理机能失调,它只适合于某个具体的人和某种特定的时间,虽然有些病患者有相同的诊断结果,但其根源往往是不同的。按照梅尼格尔(1963)的观点来看,心理正常与否是同一质的不同阶段。看待一个人的正常与否要在一定时间内,同一维度上进行考查。因此,心理健康绝非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随着外部应激和内部应变的不同情况而变化。任何人对此都有他自己得心应手的处理办法。在环境应激增加时,心理适应的压力也增加了。人在极度的应激状态下,被迫以笨拙的、费力的方式应付困境。如果应激持久,尤其当涉及人格的脆弱方面时,慌乱、无效的行为导致的最后结果将是心理的全面崩溃。

在这样的观点之下,社区心理卫生主张放弃对病人内部作用的探讨,转而研究家庭—社会的各种力量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影响。因为任何人在相当的内外紧张刺激下都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是社区的责任,心理崩溃的原因在于社区对个人缺乏支持,而不应简单归咎于病人的个人弱点。社区心理卫生运动的方向是走出医院,走向社会,重视现实社会情境,重视当前所经受的应激,重视病人的应付措施及其周围的支持系统。

社区心理卫生运动使人们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变化和压力以及歧视和失业的不良作用。该运动所倡导的防治涉及整个社会问题,单靠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工作是不够的。这些年来,社区心理卫生运动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发展着,某些困难也在克服之中。尽管其最后成效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但它已经为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特别是给儿童、老人、残疾者带来了福音。

在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的观念渐渐凸现出来。 +cieh/u3Xs0/oljnhXbCnUsI1ldEDCiNo9ABDHT0ppydR6H91PSZrBpFidahlp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