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认识人的心理世界

心理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的词语。从汉语字面上来解释,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总称。用现代心理学来解释,心理是高度有组织的人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按照早期自然主义心理学家们的看法,心理世界是充满意识的,但是弗洛伊德却认为大量的无意识和潜意识也是心理的内容。

一、心理的产生

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知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上,人们对心理的产生进行了各种猜测和验证。由于人会做梦,能够梦到早已去世的亲人,因此有人就认为,人的灵魂(原始人的心理世界是混沌的)和肉体是分离的,人死以后,灵魂会跑到另一个世界去。由于人的心脏和人的生命有直接关系,人在高兴或悲伤时,心脏都有特殊的反应,因此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也有一些人由于看到脑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因而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的功能。这个认识是来之不易的。

(一)大脑皮层与心理的发生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是进化过程的产物。人的心理是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出现了神经系统之后才真正产生的。人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 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 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 1 万个以上的联系,由此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大脑这样一块复杂的物质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单细胞动物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是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功能。从多细胞动物开始,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为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分化。低等多细胞动物已经有了专门接受某种刺激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逐渐集中,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进化经历了网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节状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等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脑的出现在神经系统的进化史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脑成为调节和支配动物行为的最高司令部。

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大脑的发育为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迄今为止,科学家还只是对大脑皮层认识得比较清楚,脑的 100 多个功能区,基本上都在大脑皮层的“管辖”范围之内。人类的大脑皮层呈灰色,有许多皱褶,它向四面八方伸展,几乎遮蔽了下面的“旧脑”。所谓“旧脑”,是动物进化过程中较古老的部分。大脑皮层是后来进化时形成的,所以又可称之为“新脑”。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明显、最根本的区别是有异常发达的大脑皮层,人类的种种高级神经活动,如思维、语言、创造力等等,都与大脑皮层有关。

大脑皮层分为很多个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有不同的分工,某一功能区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的紊乱甚至丧失。这个认识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在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看来,肌肉的收缩、神经活动都是一种叫做“动物灵液”物质的功能。千百年来,盖伦的学说,一直统治着西方医学界。后来,两位德国医生打开了狗的头盖骨。当他们刺激狗脑的某一部位时,狗的腿部肌肉发生了收缩,而狗是被麻醉着的。按他们原来的想象,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他们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证明狗脑的这个部位和肌肉有关。于是,他们把这个部位定名为“运动区”。有个法国医生用猿猴试验后,进一步发现,“运动区”的某一点只使某一组的肌肉动作:如有的只管手指,有的只管脚趾。他还证明,脑子一侧永远管着身体对侧的活动。因此,当我们看到有人右半身瘫痪时,就可以知道他的左边脑子有病了。医学家通过实验还发现,脑子里除了有专管动作的“运动区”外,还有专管说话的“语言区”,专管写画的“书写区”,专管看东西的“视觉区”,专管听声音的“听觉区”,专管闻香臭的“嗅觉区”,专管品味道的“味觉区”等等,共 100 多个“区”。这些“区”,通常都分布在脑的一定部位。哪个“区”出了毛病,就表明大脑在哪个方面受到了损害。比如,视觉区坏了,即使眼睛好好的,也视而不见;听觉区坏了呢,即使在枪炮轰鸣的战场上,依旧会充耳不闻的。

巴甫洛夫后来又有了新的发现。他曾经把一个狗的“视觉区”切除,按照他原先的估计,这只狗一定成了什么也“看”不到的瞎子了。然而,他发现,这只狗竟然仍能区别光线的明暗和物体的简单形状。于是巴甫洛夫认为,已经没有“视觉区”的狗还有这种简单的视觉能力,这说明除“视觉区”外,还会有一些“分散性”的视觉机能。也就是说,大脑皮层的这个功能区与那个功能区之间,并不像刀切的那样界限分明。但是,如果把狗的“视觉区”周围的大脑皮层全部切除,那它的眼睛也就真正“瞎”了。

因为发现了大脑皮层有一定的“功能区”,所以,医生也就可以根据病人的一些特殊行为来判断大脑病变的部位了。例如,有人从床上起来,向厕所走去,但尚未走到厕所,就莫名其妙地小便到裤子里了;也有时,病人虽然走到了厕所,但却尿到厕所的门上。这种情况,常是大脑额叶部位有病的表现。有的人突然有几小时或几天的意识混乱,做出一些没有动机的行为来,如当众脱衣等,这常是大脑前额叶部有病的表现。有些老年人头不停地摇动或手腕不停地抖动,这常是大脑深部叫“基底神经节”的地方发生病变的缘故。此外,有人突然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或者不能对答;有人对极普通的物件,如衣服、茶杯等,虽然看到但不认识,非要告诉他才知是什么;有人对常用的钢笔、牙刷等物,闭着眼睛摸到时不认识,非要亲眼看一看才知是什么……凡此种种,都是大脑有关功能区出现问题的表现。

每一个功能区其实还存在很多分区,比如,大脑皮层有一个言语区,这个区有运动区、听觉区、视觉区等分区。如果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言语运动区受损就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即发音器官正常却不能说话;言语听觉中枢受损就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他刚刚听过的句子,也不能完成听写活动;言语视觉中枢受损就看不懂文字材料,产生视觉失语症或者失读症。

(二)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大脑是心理现象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心理与大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心理不同于大脑。大脑是由脑细胞构成的,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属于客观物质范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主观的,属于主观精神范畴。其次,心理与大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脑与心理的关系犹如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计算机的硬件如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都属于有形的物质性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计算机的软件属于一种“信息”,它是无形的、非物质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计算机的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平台,没有硬件,软件就无法运行,硬件出了故障,软件也不能正常运行;同理,人的大脑是由脑细胞构成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属于物质范畴,而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大脑也是心理运行的平台,没有大脑,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产生和进行,如果大脑死亡了,心理活动随即也就会彻底停止,即所谓的“人死精神灭”;大脑如果受到了创伤和损害,人的心理也会出现“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如由脑外伤、神经中毒等所致的精神障碍等),不能正常运行。最后,大脑与心理的关系又如同“蜡烛”与“火焰”的关系。一方面,大脑是心理的基础,没有大脑就没有心理,犹如没有蜡烛就没有火焰;另一方面,心理是大脑的功能,犹如燃烧火焰是蜡烛的功能。但心理也不同于大脑,犹如蜡烛不同于火焰,二者完全是两码事。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这可以说是心理的第一个本质。人人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离开人的大脑,心理就无从谈起。心理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物质运动,心理是人脑这种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没有正常运行的大脑就没有心理活动。不过,人的机体是一个整体,在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脑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正是因为人脑的活动与机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相互协调,心理世界才得以产生。人认识世界还有赖于内外感受器官的特异传入神经冲动。人脑要保持工作状态也有赖于非特异的传入神经冲动。丧失了大多数外围感官的人会长期陷于睡眠状态。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认识客观世界,也改变客观世界,而心理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或反应。人能作用于周围环境,就是以其主现见之于客观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实现的一个前提是心理过程如思维、意向等的内部物质变化。通过肌肉活动而见之于客观的行动,客观物质化了的行动才能给客观环境以影响。常见的行动包括广大的范围,都是借助于人的机体的肌肉活动,诸如发声、表情、动作,特别是人手的动作等。手既是认识的器官,也是改变物质世界的主要器官。人类机体某一部分的丧失,将导致心理的相应变化。后天聋者渐次变哑;后天盲者关于客观世界的视觉表象以及截肢者关于被截肢体的表象,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内。所以说心理的物质基础是人的整个机体更合乎逻辑。

人的机体特别是人脑如何产生心理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彻底的科学阐明。以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为例,这是事物的刺激作用转化为意识的事实。科学家们已经阐明人产生感觉时从外围感觉器官直到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种种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但仍未能解释从刺激作用到意识的转化。所以,科学证明了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联系,却还未能说明心理现象如何产生。

二、心理的发展

在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上,社会条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当人类的共同祖先类人猿第一次制造工具时,就开始了人类名副其实的劳动,人与人间的共同合作、彼此交往,并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自然,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大脑,言语和劳动的产生是不可想象的。但正是劳动以及语言这些哪怕是很原始的社会现象,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完成了动物界长期发展中的一个奇迹,创造了人和与之俱来的人的心理现象,构成了猿转变为人的一个巨大飞跃。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不断提高,人的心理也日益向前发展。社会文化以加速度前进,人类心理也加速度地发展。现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远非原始社会的成人所能比拟,这突出地表明社会条件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

婴儿刚刚出生时基本上只是一个没有心理世界的自然机体。出生以后,在社会条件下成长,开始了漫长的社会化过程。自生命的头几天起,婴儿就能对人的声音做出反应,接受人的触摸,逐渐表现出与成年人的眼对眼的活动,在一岁之前,小婴儿会逐渐以各种声音、丰富的表情、有意义的姿势和动作与成年人进行交往,既有对他人的反应,也表示自己的意愿。婴儿在开始学会了语言以后,特别是能独立行走以后,他们认识和活动的范围迅速扩大,积极参与了社会的活动,以更多的手段从更多的渠道接受人类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心理也加速发展直至成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就曾经对人的心理发展提出过八阶段的理论,印证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大影响(详见第五章)。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1920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部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 1929年。据记载,两个“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独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行。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点钟,她们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间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辛格的妻子去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之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 6 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2 年后才会直立,6 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4 年内只学会6 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 年时才学会45 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最后的 3 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她也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辛格估计,卡玛拉死时已 16 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呢?首先,“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野兽的区别也混灭了。这里也应当指出,“狼孩”本身毕竟是人类千世万代遗传下来的后辈,因此当“狼孩”回到了人类社会中,必然会逐渐恢复人类特有的习性。印度“狼孩”尽管似乎成了野兽般的生物,但她死时已接近于人了。而辛格夫妇所豢养的那些家狗从没有学会直立行走,更没有学会说话。其次,“狼孩”的事例说明了儿童时期在人类身心发育上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例如仅就脑的重量而言,新生儿平均约390 克,9 个月的婴儿脑重 560 克,2. 5 岁到 3 岁的儿童脑重增至 900 ~ 1011 克,7 岁儿童约为 1280 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 1400 克。这说明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脑获得了迅速发展。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和说话,学会用脑思维,为以后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狼孩”由于在动物中长大,错过了这种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就使她们的智力水平远远比不上同年龄的正常儿童。

狼孩的行为和生活与狼相似,并不具有正常儿童的心理。他们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虽然人们不遗余力地帮助其恢复“人性”但终究没有恢复到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样,心理学家们关注了从小父母双亡或被父母遗弃而生活在孤儿院中的儿童,因为缺乏正常家庭的环境,加上孤儿院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社会交往比较贫乏,这样的儿童与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儿童相比,比较易发生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因此,如果离开客观现实,个体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会产生正常的心理。可见,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人的大脑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只有人脑而不接触社会,同样也不可能有人的心理。

除了人类以外,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具有人类的社会,因而不会产生人类那样高度发展的心理,狼孩的状况就是因为她们失去了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环境,没有经历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所以,尽管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她们和我们一样同属于人类,完全具备了人的生理基础,但是却没有正常人的心理。不过,我们仍然要认识到,人的心理也并不就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心理不是属于人的群体的机能或活动,而归根到底只是属于人的个体的一种活动,是人机体的一种机能。尽管社会对于心理是至关重要的,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条件。社会条件不能使其他任何动物获得人的心理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因此世代与人类共处的家畜未曾发展出人的心理来。科学实验中从小就生活于人类家庭中的类人猿,也未曾有像婴幼儿那样的心理发展。

三、心理现象面面观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心理其实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人皆有之,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恩格斯曾经把心理现象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确实,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听到旋律优美的乐曲,人脑可以储存异常丰富的知识,事过境迁而记忆犹存。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最为我们所熟悉。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知道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如我们能看到颜色、听到声音、尝到味道;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幸福以及痛苦、忧愁、悔恨、内疚等等。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觉醒着的人每时每刻无不在进行着各种心理活动。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感情和意志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些活动形式被称为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虽然很复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打个比方,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大图书馆,每天都要收进许多书,借出许多书。由于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编号,都按图书馆的编目系统放在某个地方,因此管理员很容易找到它。人的知识在人脑中保存的情况类似于图书馆,由于存在一定的结构,因此在需要时,就能很容易地提取出来,用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为了方便起见,普通心理学家们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所有这些折射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按照其性质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常常被简称为知、情、意。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象。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我们非常熟悉的注意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情绪情感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如满意、愉快、气愤、悲伤等,情绪情感总是和一定的行为表现联系着。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仅仅是认识它、感受它,同时还要改造它,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了改造客观事物,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行为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是个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向。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世界观在个性倾向性的诸多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意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比如,同样年龄的学生中,有的人有数学才能,有的人有写作才能,有的人有音乐才能。因此,在各科成绩上就有高低之分,这是能力方面的差异。在行为表现方面,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友善,有的人冷漠无情,这些都是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通过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来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个性不是独立存在的。

为了让我们对心理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

(一)感觉

人怎样认识世界?人的知识是怎样得到的?这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持着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从定义上来说,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对眼前的一个苹果,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它的大小、形状、颜色,可以用鼻子闻到它的水果香味,咬一口能尝到它的味道,用手触摸能知道它的表面是光滑冰凉的。当然,假如苹果能够发出响声,我们也能听到它的声音。这“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摸到”,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觉。

(二)知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更要认识事物的整体属性。还以苹果为例,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颜色和味道,而且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东西(如西红柿、红皮球)区别开来,我们看到的是苹果的红色,尝到的是苹果的甜味,摸到的是苹果的硬度和光滑度,我们认识到的事物的整体就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与感觉相比,知觉要更复杂一些,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记忆

一张纸被折过之后,会留下一道印痕;一汪池水掉进一个石子,会泛起涟漪;一个铁钉被磁铁吸过后,会带有微弱的磁性。所有自然界中的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时似乎都会留下痕迹。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只不过它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复杂得多。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比感觉和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够保留相当长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恢复,这就是神奇的记忆。与感知觉不同的是,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则是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比如,分别多年的老朋友,不在我们眼前时我们仍能够想起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当再见到他时还能认出来。记忆是人类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个体保存经验的形式很多,比如书籍、雕塑、图画、建筑物等社会文化形式都可以保存个体经验,但是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才叫记忆。从 19 世纪末叶,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进入记忆这一研究领域,直至今天人们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加工的观点对记忆进行研究,近一百多年来,人类了解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种种特点及规律,并开始将发现的一些记忆规律用于实践。

(四)思维

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外部联系,而且能够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种认识是通过思维过程来进行的。思维是在感觉、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是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活动,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思维,学生去求证一道几何题、写一篇文章,工程师去进行某项技术革新、设计某项工程方案等,这些主要都是通过“思维”来完成的。我们常用来替代思维的词是“思考”。思维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具体化等环节而进行的。思维的形式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体现出来。思维的种类主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另外,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五)表象和想象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经常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这些直观的形象就是思维活动的感性支柱,它有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于概念来进行,也要借助于表象来进行。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比如,我们没有到过大草原,但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时,我们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在蓝蓝的天空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茂密的牧草在微风下波浪起伏,成群的牛羊在牧草中时隐时现的草原牧区景象。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在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并通过记忆而存留在头脑中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实际就是对记忆表象进行的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想象是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可以说,一个科学发明创造、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创造,都无不是想象与思维的结果。想象有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以及幻想等种类。

(六)情绪和情感

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情绪,欣喜若狂、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咬牙切齿、满腔怒火、怒发冲冠;神情黯淡、泪流满面、悲痛欲绝;焦虑不安、孤独恐惧等等情绪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心理世界。情绪的多样性说明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独特的心理过程,也有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因此,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表。从 19 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对情绪的实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看法说明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既包括感情发生的过程,也包括由此产生的种种体验。当代心理学中,人们分别用个体情绪和情感来更确切地表达感情的不同方面。情绪主要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大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伴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七)注意

当我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想象的时候,都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样才能看得见东西,听得清声音,才能牢记在心经久不忘,才能迅速正确地解答问题和进行创造活动。这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状态就是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伴随着其它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而存在的,并伴随这些心理过程的始终。如果没有注意,心理过程就会处于一种无目标的涣散状态而使人无法有效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注意也成为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在于对注意的种类、性质、特征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注意力的研究。

(八)意志

人们对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造它、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这种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的行动就是意志行动。支配这种行动进行到底,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意志实质是一种调节、支配、控制人的行为的内在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之前自觉而明确地确立目的,并使人们在达到目的的整个过程中能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能抵制外来的种种诱因,能不受外来的种种影响与干扰,从而,使自己的行动始终不偏离预定的轨道,最终,实现目标,达到预定目的。有关意志的内容,也是普通心理学所要阐述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比如有人聪慧有人笨拙,有人显示了音乐才华有人则具有组织才能,有人学业出众有人事业成功,有人一生成就非凡有人却碌碌无为等。能力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词汇,每个人都知道它的意思,但是要真正了解它的科学含义就不容易了。从定义上来说,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互相联系,保证了某种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比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结合就是教师的才能;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结合起来就是数学的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成为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能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往往结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人物往往同时是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政治家等。

(十)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小婴儿刚一出生,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气质差异,有的爱哭好动,有的平稳安静。所以,气质无所谓好坏优劣,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十一)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个性特征,人的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因此,性格表现的是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所谓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所以,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格,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个性差异被称为性格差异。 G/5RVjvq8T2OUaUcUfVNDQQQ3jKzPCR76yvH6Pe0c2gqsOpRcOk4Wwf5hTBwDq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