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认知失真与心理健康

所谓认知失真是指歪曲现实、丧失了客观性的不合理认知。由此,我们知道认知失真与认知错误不同,认知错误只会发生在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认知中,如果你认为 1 + 1 = 3,那是认知错误,这是一种偏离客观真理的现象,事关智力问题。而认知失真不是针对客观真理而言,只是针对某种客观情境和现实的现象,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认知失真,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失真,努力改善;有的人无知无觉,影响身心健康。为了便于大家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自查,我们列举常见的几种认知失真现象。

一、极端思维

这是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认知失真。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绝对化、极端化思维,不全则无,非白即黑。

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合理情绪治疗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这种治疗要帮助他们认识这些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之处、不现实之处,并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埃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表现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一些人当面对失败或者比自己预料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的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埃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等来评价的,他指出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他因此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这一治疗的一句名言就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埃利斯指出,每一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

糟糕至极的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的本意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但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糟透了、坏极了的时候,这往往意味着对他来说是最最坏的事情,是百分之百的坏,或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糟透了的,是一种灭顶之灾。埃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可能有比之更坏的情形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的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这种思路想下去时,当他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情或比百分之百还坏的事情时,他就是自己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了。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自己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物并未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无法忍受这样的情景,他们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就会认为事情已经糟到极点了。埃利斯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将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在某些人身上看到极端思维,主要表现为无论是对自我的评价,还是对他人的评价都容易走极端。有个作者对自己的大学时代进行过这样的描述:“记得十九、二十岁的时候,我是一个被清愁薄怨笼罩的人。是我自己走过去的。那时候,我喜欢婉约派诗词,就任那些缠绵悱恻的思绪把一颗心堵死;重视朋友友谊,这友谊偶与自己的期待有出入,就不惜割席断交,然后关上门饮泣半宿。感激父母关爱,可一旦犯错见责,就顿觉万念俱灰,小小的一点碰撞,就辐射开无数的裂纹。那个年龄碰不得更得罪不得,一味青涩涩地倔强着,在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中打熬到成熟。”我们都知道,青春期和青年期个体容易出现偏执任性的思维倾向,但是随着阅历日渐成熟,很多人就又回归了客观公正看问题。而有些人没有这个回归,是因为在认知方式上陷入了极端思维,这至少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二、心理过滤

人的认知具有选择性,符合主体需要的信息被放大,不符合主体需要的信息被缩小甚至被拒绝,主体会对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认知的选择性使我们对同一客观刺激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知到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习惯、需求等一致或接近的部分,同时还忽略或过滤掉许多与我们个人没有什么关系的部分,否则,我们就会处于信息超载的状态。这种认知上的选择性倾向对个体的日常生活来说是必要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对热恋中的男女在一家餐馆里吃饭,邻桌坐着的四个人正在高谈阔论,而这四个人所说的事情是他们所不感兴趣的,他们的意识有能力从四个人的声音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够沉浸在自己甜蜜的恋人话题中。

由认知的选择性而带来的心理过滤是意识的能力,但是,这种选择性在有的人身上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现实的不合理状况。他们看到的常常是他们想看的,因此产生预言家的迷误,一旦有了某种预言,这一预言便会自动实现。这往往成为许多迷信与征兆的认知根源。比如,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喜鹊叫,客来到;等等。左眼一跳,我们一整天就会特别关注是否有什么好事,只要有蛛丝马迹,我们便会欣喜若狂:果然有好事,预言实现。其实,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有好有坏,我们要刻意去验证,找出一、两个证据并不难。只是有可能,在左眼跳的那一天,你筛选出了 3 件好事,而忽视了 7件坏事;而在右眼跳的那一天,你可能筛选出了 3 件坏事,而忽视了 7 件好事。通过心理过滤,你可能大大地歪曲现实。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总觉得自己吃亏,总感到自己委屈,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因此,他们牢骚满腹,求全责备,随时随地感到自己是个受害者。其实,这也是认知失真给他们的错误结论。我们也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你对他多好,他们似乎永远也不懂感激。实际上,这些人也许并不是知恩不报,而是他们的认知失真使他们根本就不“知恩”。当我们因认知失真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只看到为别人做的而看不到别人为我做的时,我们会理所当然地向别人索取。

三、瞎猜想

何谓瞎猜想?大家可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汽车司机开车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办事,因为堵车耽误了时间,天黑了还没到达目的地。这时偏偏车子又抛锚了,修车时发现千斤顶又忘带了,路上无任何车辆来往,显然没有任何人可以求助。好在路边不远的山坡上有一间屋子透出隐隐约约的灯光。司机向这间屋子走去,希望能够借到千斤顶。屋门紧闭,里面有人走动,司机开始敲门,边敲边想:

这家人不知道有没有千斤顶?——

即使有,是否愿意借给一个陌生人?——

怎么没有反应?主人一定不是热情、乐于助人的人。——

他是不是已经看到我的车子坏了,知道我要来借千斤顶,所以不开门。——

还不来开门!真小气,真可恶!——

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个千斤顶么?

……

终于门开了,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出现在门口。还没有等老头说话,司机便迎面给了老头一拳:“让你的千斤顶见鬼去吧,你舍不得借,我还不要了呢!”说完扬长而去。其实,老头耳聋眼花,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听到敲门声。

这个故事也许过于夸张,但这种自我挫败性质的瞎猜想在某些人的人际交往中是确实存在的。瞎猜想是把想象与主观推测当事实,主观臆断,想当然。

四、虚拟陈述、隐藏的假定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知加工包括了两个过程: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直接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在刺激做出解释。由于知觉的恒常性,当许多现象为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时,就成为一种“成见”,一种“图式”,一种“刻板印象”影响自上而下的加工。这种成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独断专横的内心指令,表现为“应该”、“必须”等毫不留情的强迫性禁令。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存在着大量这样“专横的必须”:

我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喜爱。

我应该做好所有事情。

他应该公平。

他说他爱我,他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是一个三好生,所以不应该与别人吵架。

我是女孩,不应该主动对男孩好。

我是一个好女儿,所以必须不让父母失望。

凡此种种。容易认知失真的人,当他的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与这些“应该”、“必须”等不符合时,他就会陷入沮丧、失败等不良情绪之中。不仅如此,这样的个体会丧失自发性、主动性,带上强迫性的人格特征。

五、情绪推理

所谓情绪推理,是指将感性当理性,凡事跟着感觉走,其基本表述方式是:“我感觉到它……,所以它肯定是真的”;

“我喜欢……,所以我没有办法”;

“我觉得……”。

六、人格化

这是一种使外在事件与个人发生关系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一种很典型的人格化是找替罪羊。宿命论是另一种形式的人格化。“别人考试作弊那么多次不被发现,而我考试时只是瞄了临座一眼,就被抓住,我的运气真不好。” i+lLIP7LovKqHc9RztbnQdmRbNlxof/g5TLsSafygCq1cIc96lrMfqx2e1/vih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