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认识认知现象

“认识”、“意识”这些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代替“认知”,并为大家所熟悉。这是因为从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一直到文艺复兴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母体中,20 世纪初随着生理学、植物学这些自然科学的发展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一、认识、意识和认知

通常我们认为,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感觉器官得到的对客观事物直观、生动的认识,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完成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提高到理性认识。许多人武断地认为感性认识层次较低,理性认识层次较高。究其实,一个成熟个体的认识总是处于从感性的直观到理性的认识、再到感性的直观、再到理性的认识这样的多次循环上升之中,在这样的循环链条中,感性与理性已经互相交融,层层抬高。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许多时候,通过感性同样能直达事物的本质。比如,感性认识中包括了许多直觉,直觉不完全是冲动,直觉更应该是下意识的推理,个体的习惯和经验把推理过程压缩到意识可以觉察的阈值以下。艺术的灵感,就是这种感性的直觉,没有固定的逻辑规范,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所以有人感叹直觉是人类心灵最直接的感知,是简单而沉着的注视或直观,是最自发的觉察与领悟。

意识,这个字来自拉丁文“ consciencia”,意即“认识”。在哲学领域,意识是与物质相对立的一个词,而心理学把综合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达到的对人对事的综合觉察和认识称为意识。迄今为止,意识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意识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科学家并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例如,某人觉察到了什么、某人觉察到了自我。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指的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出的一些东西比如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甚至是对幸福的体验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比如,我们早上起床后,选择穿哪件衣服时是受意识支配的,可是我们穿衣服的动作通常是自动化的不受意识支配的。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存在,是由人的思想、幻想、梦等组成。简而言之,认识和意识有交集,但是意识高于认识。

下面我们来谈谈认知。第一章中我们就已经提到过,认知是心理活动过程的起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动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认知是指人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进而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等心理现象。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认知能力,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认知能力是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个体的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就拿小婴儿来说,在人生的第一年里,妈妈通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断尝试,终于开始了解宝宝了:什么使他高兴,什么使他哭闹,什么能让他快点睡着……但是你知道吗,与此同时,宝宝也在试图做着同样的事:去了解这个与他朝夕相伴的人。从“认人”到“怕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化,说明婴儿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对陌生人不熟悉、不喜欢,他就会感到恐惧、不安全,所以产生了“怕生”现象。育儿专家都会建议年轻父母应多给宝宝创造外出活动、与人交往的条件,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扩大认识及交往范围,使他在接触陌生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增强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怕生”比较严重的宝宝,可以先从比较熟悉的人交往开始,比如要经常和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二、复杂的社会认知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认知的对象既包括客观物质世界也包括人类自身和社会现象,并且,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和对人和社会现象的认知很不一样。心理学上习惯把前者称为一般认知,后者称为社会认知。

一般认知是指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无生命物体和抽象概念的信息加工。一般认知更多地与人的智力相联系,我们都知道,智力是一种更多由遗传决定的先天的认识能力,它表现为个体在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因此可以达到更多的客观性。

社会认知中,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被称为自我认知,主要包括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认知(如健康、长相等)、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如性格、爱好、情感、意志等)、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如社会阶层、是否被人接受等)。个体对他人的认知是指对他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况的认知。社会认知主要表现为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主体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因此,这种对人的认知,更多地取决于个体是否带有更多技巧性与灵活性的智慧,而智慧是一种与个体后天的知识经验相结合的认识能力,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因此更容易出现偏差。社会认知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认知是指对人和周围事物的客观而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认知则是对人和周围事物的主观而不合理的信念。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认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的情绪和行为,合理认知带来积极的心理状态,不合理认知则可能诱发消极的心理状态。

(一)合理认知和不合理认知:埃利斯的ABC理论

我们的所知决定了我们的所感,我们的所感决定了我们的所行。对于同样的事件,由于认知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当这种类似的情景反复出现时人对该类情景所反映的事件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符合主体需要的信息被放大,不符合主体需要的信息被缩小甚至被拒绝,主体会对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认知的选择性使我们对同一客观刺激作出了不同的反应。作为一种健康的认知,我们强调的更多的是它的选择应该与客观相符。

人的认知是具有选择性的,人们往往是根据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即对个体来说是惩罚还是奖励,有害或有益)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认知。人们以自己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刺激进行估计和猜测。若有益的,则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不利的,则置之不理或逃避,不选择为认知对象。在刺激作用下,个体的反应程度也随个体对刺激意义的理解程度而转移。如果个体认知到刺激对自己有很大的利害关系时,认知反应就会十分显著,即其情感和动机等心理状态反应强烈,所以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反之,若个体认为刺激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则产生的心理反应会很小。由于自我意识的作用,个体可以对认知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对于那些能够使个体产生焦虑、紧张的或带来不愉快的刺激,个体会将这些刺激压抑下来,不对它进行反应,从而减少焦虑,适应社会。这个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合理的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做出各种裁决的结果。外界事件或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形成感觉材料,进入大脑,大脑就会利用记忆中已有的过去经验和观念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个体就是根据这些分析、解释和评价来确定行为和情绪。如果对于某种情境及其相似情境,个体总是用同样的观念去解释、评价它,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境个体就会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形成行为规则。规则一旦形成,个体就按照这些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具有不同的经验和观念,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如果认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就会产生不合理认知,继而产生不适应的行为与情绪。此外,形成的行为规则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刻板地加以运用,其行为与情绪也会是不适应的。

20 世纪 50 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ABC理论从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合理认知和不合理认知。 ABC理论中的A表示诱发性事件,是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是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是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通常我们会觉得A直接导致了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而现实情况是,同样的诱发性事件A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C。同样是某公司应聘,两个人都没有被录用,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所以,在ABC理论里,埃利斯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A只是引发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经受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在ABC理论里,错误信念被称为不合理信念或非理性信念。埃利斯因此明确提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埃利斯的ABC理论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2.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埃利斯曾指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可见,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因此,人要为自己制造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责。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埃利斯的理论:一个人的所有心情都是由他的“认知”或“思想”产生的。认知涉及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他的理解力、精神状态与自信心。它包括一个人阐释事物的方式,他是怎样向自己评判某人某事的。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思考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感受,因为在同一时刻,一个人的所思就是一个人的所感。由此可以推论,消极的情绪由消极的思想决定。你用否定的、悲观的思想看事物,那么你就会感到非常沮丧、失意与消沉。几乎一切的消极思想都蕴含着重大的曲解。稍加推敲你就会发现这些消极的思想都是无稽之谈,都不合理。因此,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可以改变我们的消极情绪。

(二)认知失调: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是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身处某一具体情景中的个体头脑中的认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第一次见到某人,我们都会很快形成对此人的第一印象,我们知道第一印象通常要受到外貌、学识、行为表现甚至别人的评价等等因素的左右。当然了,这些因素不会同等发生作用,有的人“以貌取人”,有的人认为“以貌取人,失之于人”,因此更愿意看重此人的学识、素养等。当影响因素很多时可能会使我们感受到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焦虑,于是,人们会想方设法去消除或减轻这种不协调,而当人们的认知体系是协调的时候,就会努力地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 1957 年首次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来探讨这种复杂的认知现象。费斯廷格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都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由于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

在费斯汀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个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汀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第一,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第二,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第三,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 30 年后是否会得癌症更重要”。

第四,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第五,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人的认知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或描绘,现实是不断变化的,而人们预见信息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加上事物本身的多样复杂性,因此,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差距在心理上反映为认知上的失调本身是不可避免的。人类行为的动力正是来源于认知上的这种矛盾。不协调状态具有动力学的意义,不协调使人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强烈动机。认知失调理论表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理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

三、认知风格与认知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心理世界充满了个别差异。在认知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反映出个别差异。

早在 20 世纪,认知心理学家们就发现了认知方式上的个体差异,比如威特金等人在 1940 年关于垂直视知觉的一系列研究中就发现了个体之间存在着认知风格的差异: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个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很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与人交往时能够考虑对方的感受。卡根等人在 1964 年区分了冲动和沉思两种认知风格,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型的个体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沉思型的个体虽然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达斯等人在 1975 年区分了同时性与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前者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同时性认知风格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这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让我们看到认知风格的确然存在,这种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个体在先天的神经系统特点的基础之上,在后天的长期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虽然个体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种偏好,但是在其认知活动过程中却总是表现出来。

随着心理学研究走出狭隘的实验室投入到应用研究中,关于认知个别差异的研究越来越多,认知模式这个词渐渐替代认知风格,不过,此处的认知含义更加宽泛,不只是个体对无生命物体和抽象概念的信息加工这种一般认知,而是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以及周围事物对自己的意义与作用的想法或观点。认知模式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等。在心理健康领域常用此种说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理,对方是在胡搅蛮缠,在故意与自己作对。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两个人,就像是坐在井里的两只青蛙,或者像“盲人摸象”中的两个瞎子。沙漠里的半瓶水,有人会为此而庆幸还有“半瓶水”,也有人会抱怨“怎么只有半瓶水”。从监狱的栏杆,两人远望,一个人看见了死亡,另一个人看见的是希望。有的人智商很高,但是常常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的人学富五车,但是日常生活却处理得一塌糊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与一个人的智力无关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其源头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中渐渐形成的认知模式。

在跨文化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认知模式存在着文化差异。差异之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讲情讲义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日常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讲缘分,但“缘”这个字在西方语境下比如英语中是翻译不出来的。总之中国人的人情味要比西方人浓,这在人际关系中尤其如此。差异之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随便”常常令西方人头疼。这是因为,中国人讲究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不能随便提要求,可西方人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差异之三是东西方的感情表达方式。有一位前驻卢森堡大使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在任期间正好国内送来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担心外国人看不懂,就把故事梗概译成外文,预先发给他们看,放映前又请人做介绍。电影结束后搞了一个招待会,问外国人看懂了没有。他们说,看懂了,但看得很累,十八里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暗示我们听来很累,用那么多的暗示来表达爱情,为什么不直接说一句“我爱你”呢?他们说,故事的年代、情节同《傲慢与偏见》基本上一样,而伊丽莎白和达西可不是这种表达的方式。差异之四是中国人在文章或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 WTynbe1eSzdvGBRbTH1H1Bd9NCzx+CEJ3vSmOWpodtdIoLZ11oLOoSjZUU3BFj1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