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会饮(英文Symposium,源自希腊语的 ,或 ,拉丁语为convivium),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饮酒交谈。在西方的古典时代,会饮是知识精英们进行思想交流、甚至思想交锋的重要场合。对这种贤者、智者们边饮酒、边交流的场景的描述或记录也形成一类文学作品:会饮类文学。这类作品有对话体形式的,也有诗歌形式的。柏拉图对话录《会饮》就是最著名的例子。有不少人甚至直接将这种文学形式与柏拉图的《会饮》画上等号。

另外一些人会补充,除柏拉图外,和他同为苏格拉底学生的色诺芬也创作了同名对话录。的确如此。很多读者,尤其是非西方的读者,可能对会饮类文学的了解就止于此了。其实,除柏拉图和色诺芬之外,普鲁塔克和卢奇安也先后创作过类似的对话体作品。这种知识精英群体的风雅聚会堪称西方的一个文化传统。有人甚至将现当代的各种学术会议也溯源至古典时代的这种会饮。

以知识精英的聚会、探讨为题的对话体文学并没有止步于卢奇安。但是,在卢奇安之后,此类对话体著作基本不再有古典意义上的会饮背景。聚会的角色也鲜有名垂青史的大智者了。事实上,卢奇安的作品已经是对他之前的柏拉图、色诺芬和普鲁塔克的同类作品的辛辣戏拟。这种戏拟不仅是形式层面的,也是思想层面的。通过他辛辣的笔调和意味深长的隐喻,柏拉图开创的会饮类对话文学遭到无情的解构,失去了其高高在上、指点众生的优越地位。

从柏拉图到色诺芬、再到普鲁塔克和卢奇安,会饮类对话体作品存在着由创作形式到思想内容的连续性和创新性。这种连续性并非指几位创作者前后不变的一致性,而是不同创作者对同一种场合、同一种思想主题展现出的不同思考。通过这种不同思考,每一位较后的创作者都与之前的创作者形成思想的对话关系。对柏拉图和色诺芬而言,这种对话是发生在同一时代和地点的。普鲁塔克、卢奇安与柏拉图、色诺芬的对话关系则是跨越时空的。这种发生在不同对话体作品之间的思想对话关系到底是怎样呈现的?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阅读这四篇对话体作品的文本。但是,除了最为人熟知的柏拉图的作品,较为人所知的色诺芬的作品,很多人,包括一些中国读者,根本不知道普鲁塔克和卢奇安的同类作品的存在。

这正是笔者编著本书的缘由。希望帮助中国读者有机会阅读、了解更多西方古典的会饮类对话作品,继而思考这些西方先贤通过创作体现的思想对话关系,如果可能的话,也在阅读中参与到这种思想的对话中去。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作家创作或其作品被译为英文的年代距今都有些遥远了。彼时的英语和当下的英语,无论在语法、拼写还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一些如今看来是错误的拼写、语法和标点使用,在当时或是正确的,或者是可以接受的。本书为了目录的整齐,将原来版本里题目的大小写略作了调整。此外,为方便读者,编者没有采用英文译著比较晦涩的原注释,而是添加了关于所选作者、作品和对话角色的中文注释,同时对段落长度略作了调整。其他方面,本书均尽可能保持了所选版本的原貌。敬请读者留意这种语言风貌的时代性差异。 rU881j7BRV/omWJ+eZWeUupM9qmsxRMQBGQHoedIsOHPs0EizlbHEVI+WQdFkcl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