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档案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档案具有文化记忆、文化延续、文化发展等重要功能,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文化存贮载体、传承手段和创新源泉等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

档案具有文化记忆功能,是文化存贮的重要载体;档案具有文化延续功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档案具有文化发展功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档案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档案具有文化记忆功能,是文化存贮的重要载体

记忆是指人类将在一定思想、意识和观念支配下认识自我、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重新提取的过程的总称。通常意义上讲的文化也就是指人类在一定思想、意识和观念支配下认识自我、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人类所从事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娱乐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成果。文化的内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文化过程和文化成果。文化过程是指人类在一定思想、意识和观念支配下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创造文化成果的过程,即“文而化之”的过程;文化成果是指人类在“文而化之”的过程中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有形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称之为物质文化,如各种食品、服装、交通、建筑物、生产工具等;无形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称之为精神文化,如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制度规范、技能技巧等。通常意义上讲的文化记忆也就是人类将创造文化的过程和创造的文化成果以信息的方式进行译码、储存和检索的过程的总称。

在文化记忆形成的三大环节(文化信息的译码、储存和检索)中,文化信息的存贮至关重要。没有文化存贮也就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存贮总是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在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代,人类主要是通过人脑记忆以及原始的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图画记事等形式进行文化存贮。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文字产生以后,档案逐步替代人脑或其他物品(文物、文献、遗迹等)成为文化存贮的重要载体。

1.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具有记录和贮存文化的文化记忆功能。档案从严格意义上不是文化记忆,而是文化的原始记录,文化记录不能等同于文化记忆`,但当档案成为文化存贮的重要载体后,档案就具有了文化记忆的功能和属性。档案是伴随人类记忆和贮存文化的需要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记忆和贮存文化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文而化之”的过程之中,当口传心授满足不了文化记忆需要的时候,便产生了用档案贮存和记忆文化的需要;档案或记忆的载体与形式经历了由原始的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图画记事,到古代的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再到近现代的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档案等的发展过程。档案或文化记忆的这个发展过程既反映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也反映了人类记录和贮存文化的需要的发展;档案本质上就是一种以文字、声音、图像、电子符号等形式记录和贮存人类在一定思想、意识、观念支配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方式及其成果的原始记录;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过程就是人类在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文化信息的组合整理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档案本身就是一种以物的形式(文字、声音、图像、电子符号)记忆和存贮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

2.档案具有系统记忆、永久贮存文化的特性,适合作为文化存贮的重要载体。档案与文献、典籍一样都属于文化产品,都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档案以外的物品(文物、文献、遗迹等)或人脑记忆只能起到不完整记忆和临时存贮文化信息的作用,只有档案才具有系统记忆、永久贮存文化的功能和属性。档案以外的文献、典籍或人脑记忆的只是局部的或零散的文化信息,而且这些文化信息往往会因自然和人为地原因而不断发生销蚀甚至损毁。例如,某座建筑物,总要反映建筑师的建筑理念、建筑美学、建筑风格以及建筑过程中大量涉及到的力学、物理学、数学、材料学等等文化内涵,假如这些文化内涵靠设计师、工程人员的大脑记忆和这座建筑物本身的传承作用能够起到临时贮存作用,而随着这座建筑物损毁或这座建筑物设计师、工程人员离世,隐含在这座建筑物的文化内涵也就会逐渐消失。档案是经过档案工作者严格按照一定规则和要求,系统收集整理,并加以严格保管与保护,能够实现文化的系统记忆和永久贮存的目的;即使是因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发生部分档案的销蚀、损毁,只要人们采取科学地方法,恢复、重建已经销蚀或损毁的档案,也是可以确保文化记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散布在中华大地上成千上万件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这些文化载体中,唯有按照一定规则、经过系统整理、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才是中华文化的完整记忆和永久载体,档案以外的其他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只是中华文化的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形成局部的零散的记忆。世界上许多古文化现象如古埃及金字塔、古罗马庞贝城、智利复活节岛等之所以成会为不可解的千古之谜,原因就在于档案的缺失损毁;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五千多年从未中断,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华民族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档案产生之初主要是作为记事记物的手段,后来逐步演变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嘉靖版《山西通志·序》)中国古代自殷商开始不仅逐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档案工作机构,如殷商时期的“史官”、甲骨档案库,两汉时期的御史府,隋唐时期的三省、翰林院、甲库,明清时期的黄册库、皇史宬、文馆、六部、监察院等等,而且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档案收集保管监察制度和有效地档案工作方法、技术。因此,尽管中国历朝历代多有天灾人祸,但档案的恢复、建设等工作从没中断,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得到有效维护,确保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档案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系统,档案系统遭到毁灭而不能得到及时恢复,最终将失去全部的文化传统,成为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和国家。档案“是反映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基础。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 档案不仅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记忆是全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档案是形成人类文化记忆的主要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92 年发起并实施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采用最佳技术手段,保管和保护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这种文化记忆载体,维持人类文化传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档案具有文化延续功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档案不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没有档案,就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没有文化的延续。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不仅以各种载体和方式将人类的历史活动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而且使之能够流传于后世。通过档案人们能够了解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了解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档案所隐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知识信息等文化内涵,能够影响人们自身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形成变化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因此,档案不仅是记录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本身并不直接具有文化延续功能,但档案在文化传承中能够通过自身具有的特殊的传播、教育等功能,实现文化的世代传承。档案的文化延续功能是指档案能够通过自身具有的特殊的功能的作用,实现文化传承的属性。

1.档案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传承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将人类创造的文化继承下来、延续下去。文化传承的主要成果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遗存或人类有意识留存下来的文物、文献、遗址以及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的各种实践形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风俗礼仪、知识技能、技巧技艺和文化空间等等。档案作为文化贮存的重要载体,既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联,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人类文化发展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传承和延续的历史。档案将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档案不仅能够了解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全部内容,而且能够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使过去的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没有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就没有文化的未来。“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 今天的文化从昨天的文化传承而来,未来的文化是昨天和今天的文化的延续。中国商代甲骨档案、古巴比伦石刻档案、古埃及纸草档案等文化财富,不仅见证和记录了上述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脉络,也得以使档案中涉及的王位继承、宗教活动、外交、经济、科学和文学等文化流传至今,影响未来。

2.档案具有特殊的文化教育功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民族精神是精神文化的精髓。文化传承主要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精神文化的延续。文化传承的形式与途径多样,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文化教育是一种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档案作为存贮文化的物质载体本身不具备文化教育功能,但档案一旦作为文化教育活动的材料纳入文化教育活动后,档案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教育功能。档案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录,人们通过档案,可以系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深度把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档案是民族精神和奋斗业绩的历史记录,人们通过档案,可以深刻理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核和优秀品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历史记录,人们通过档案,可以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借鉴前人的智慧,掌握前人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认识自我、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总之,通过档案的这种特殊的教育、激励作用,使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知识技能等精神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延续下去。

档案的特殊文化教育功能形成了档案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法国 1794 年确立档案开放原则后,档案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各个时期进行全民教育的重要工具” 。西方各国充分利用各自珍藏的档案资源,通过举办档案陈列、展览等活动,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中心大厅一直陈列着视为美国 200 多年来自由、民主和民族的象征,以羊皮纸为载体的三份珍贵档案:《人权宣言》、《联邦宪法》和《独立宣言》,人们在观看这些珍贵的档案材料时,能够从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直观而又形象的教育。法国从 1950 年开始,先后在其国家档案馆和各省档案馆自设立教育处,专门为各学校的历史教学提供示范性服务。欧美其他国家以及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国也都非常重视档案的教育功能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档案教育功能,各级档案馆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以及国家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活动,以展览、陈列、广播、电视、网络、书刊等形式,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基本国情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于 1997 年 2 月颁发的《关于在全国档案系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肯定档案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要求各级档案馆要充分发挥“五个功能”,即档案保管基地功能、档案利用中心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学术研究场所功能、文明服务窗口功能。“结合各自的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展览,发挥和扩大档案资料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入发展。”“把档案馆办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国家教育部、档案局于 2008 年 12 月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要求“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有条件的高校档案机构,可以申请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档案可以直接参与文化建设。档案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经验支撑,而且通过档案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直接参与文化建设。例如,根源于档案资源的文化展览馆、各具特色的文化景物、雕塑、名言警句等,直接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档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承和延续要依靠文化传播,文化传播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档案就是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媒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档案机构应当挖掘档案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设立专门的阅览室,并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著录标准按《档案著录规则》(DA/T18 -1999)执行),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计算机查询系统等,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通过档案的开放和利用,既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开创了档案工作服务新领域,拓宽了档案工作服务的辐射面,又使档案承载的人类历史文化突破档案机构有限空间的局限而在社会这个广阔的领域得以广为传承和延续。

三、档案具有文化发展功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关键。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文化的延续,没有文化的创新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江泽民同志 1995 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文化研究。要进行文化研究,就必须详细地占有文化信息材料并据以潜心钻研,探索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文化发展的规律,推动文化向前发展。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本身并不直接具有文化发展功能,但档案能够为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等必要条件,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档案的文化发展功能是指档案具有的这种能够为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推动文化创新的功能和属性。

1.档案作为前人文化研究成果的原始记录可以为后人的文化研究活动提供理论支撑。档案记录了前人进行文化建设的成果和文化建设的过程,通过对这些成果和过程的研究,总结文化建设经验和教训,揭示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律,指导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总是在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是民族精神,不同时代的民族精神都是对上一时代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任何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及知识技能成果都是在研究和继承前人文化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创新;《周易》在深入研究商周时代的贞卜、祭祀、册命和记事类档案中贮存记忆的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创立了阴阳二元论的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思想,奠定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基;中国先秦形成的三大思想文化流派——儒家、道家、墨家以及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均来自于《周易》;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都能从儒家、道家、墨家以及其他诸子百家思想中找到理论根据,最终都发端于《周易》。

2.档案作为前人进行文化研究的过程的原始记录可以为后人的研究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档案记录了人类进行文化研究的丰富的原始资料,通过对这些原始资料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融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少走弯路,早出成果,推动思想文化创新,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1956 年,周恩来同志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 世界上许多哲学大师、文学巨匠、科技强人,无一不是从档案中获得创作激情、论证材料,从而成就其伟业。马克思就是在收集、研究和利用工厂视察员报告、皇家铁道委员会记录、证词以及其他各种文件中有关工作劳动、童工、工资、生活、居住条件等大批原始的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和阐发,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形成了《资本论》这部不朽思想巨著;中国历朝历代撰史修志的主要依据就是档案史料,司马迁、班固编写《史记》和《汉书》更是研究历史档案史料的结晶;18 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写《路易十三朝纪事》,曾“花费了三十多年工夫,在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的传记文献和档案材料” 。敦煌莫高窟藏有各种佛经、古籍、文书、绣画等档案文献 5 万余件,涉及我国自晋朝至南宋近 1000 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民族、文学、艺术、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1900 年 6 月 22 日,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此后的数十年间,经中外专家学者的整理研究,形成“敦煌学”。与此类似的还有“甲骨学”等。因此,科技工作者、历史学家常常把档案比作从事科学研究和文化创新不可缺少的“粮食”和“历史的粮仓”。

综上所述,档案既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手段,还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档案是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文化存贮载体、传承手段和创新源泉等重要作用。 TbrvPyHCCxL6qgkaS3/LmGIcF1ass0dniCdEi/FnSSHYmNGXVfawW6FHVAHxCP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