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基层消防官兵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具体讲就是那些能引起机体内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应激源研究在应激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应激源是应激产生的前因变量,是应激产生的前提。此外,由于通常只有被个体评价为对自身构成威胁的事物才能成为应激源,因此对应激源的研究也是体现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部分。本部分综合运用了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质化访谈法、文献搜集法和理论分析法,对基层消防官兵的应激源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为了更好地让被调查对象理解此概念,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质化访谈中用“心理压力源”来代替“应激源”),得出基层消防官兵的应激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与灭火救援相关的应激源

(一)伤亡风险高

基层消防官兵工作危险度高,时刻面临死亡和受伤的威胁,人身伤亡是基层消防官兵一项重要的应激源。据统计,1980 年至2013 年,全国共有 160 余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牺牲。2005 年至 2013 年,消防部队有 163 名消防官兵受伤,例如 2003 年 11 月3 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衡州大厦特大火灾坍塌事故,共造成20 名消防官兵牺牲;2004 年 7 月 28 日,浙江绍兴县钱清镇梅东村三羊植绒厂火灾,因植绒车间北墙突然倒塌,造成 1 名消防战士被埋压牺牲;2005 年3 月8 日,丹江口市一辆载有10 吨黄磷的大型运输车辆在运行途中发生黄磷燃烧喷溅事故,致使中队指挥员、大队参谋两人身体烧伤面积达 60%以上,多名战斗员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2005 年 8 月 2 日,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北冷库火灾,因钢结构屋顶突然坍塌,造成 3 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此外,2015 年 1 月 2 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头道街的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的三层仓库起火,造成 5 名消防战士牺牲,14 名消防官兵受伤;2015 年 8 月 12 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消防人员有 110 人遇难;2016 年 5 月31 日 18 时许,江苏省南通市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现场 8 名消防官兵受伤,其中,南通市启东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陈帅经抢救无效牺牲。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官兵不仅身体上承受着很高的伤亡风险,其心理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一则新闻报道中讲述到:阿伟(化名)是一名“老消防”,他已在消防部队服役了 7年。在这 7 年里,他自己也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战斗”。当记者问他对哪一次出勤印象最深时,阿伟立马回答道:“第一次!作为新兵第一次出勤去救火。”当时是一个居民楼着火,接警到达现场后,他和另外一个战友拿起水枪就冲上了着火的二楼,发现屋子里还放着几瓶煤气罐,其中一个已被火烧得通红,“那一刻我有些犹豫,煤气罐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这是第一次直接面对生死,大脑一片空白。可看着火越烧越大,心里也急,牙一咬,就冲了上去,可值勤回来以后,一想到火红的煤气罐就觉得后怕,心情特别沉重,总感觉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了大概半个月左右才渐渐好转”,阿伟说,“虽然已经过去六年了,可到现在,有时还是会想起那时的场景”。在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3 岁,下士,战斗员]说:“上火场时,自己的心跳就开始加快,心理非常的紧张,担心自己、担心战友、担心被困人员。脑袋有时会出现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此外,人员伤亡尤其是战友的牺牲会给消防官兵带来强烈的应激,如参与天津“8.12”爆炸事故处置的一名消防战士谈道:“曾经并肩作战、同吃同住的战友牺牲,曾经关照过自己的领导牺牲,曾经共同进退的战友重伤,我感到非常的伤心,也会心理不安,害怕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受访者[男,26 岁,上士,战斗班长]谈道“自己战友牺牲的场面一直记忆犹新,每次想起都感觉很痛苦”。

(二)灭火救援任务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灾因素的增多、灾难事故频发。为了适应我国新时期的灭火救援形势,2009 年 5月 1 日公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依照国家规定需要承担重大灾难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并且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2006 年 1 月 8 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把消防部队作为主要处置力量。公安消防部队的职能也从传统的消防监督执法和执勤灭火拓展到了诸多领域,如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地震、泥石流、台风事故救援等。但从全国来看,我国公安消防部队编制为 17 万余人,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 1.3,目前我国仍有700 多个县区还没有消防机构和队站,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安现役消防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相比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美国职业制消防员占到人口总数的万分之 10,有 29.7 万人;日本职业制消防员占到人口总数的万分之 12.2,有 15.6 万人;俄罗斯职业制消防员占到人口总数的万分之 18.9,有 27 万人;新加坡消防警力有 14000 多人,日本东京消防警力有 15000 多人,而我国北京的消防警力只有 7230 人,上海的消防警力只有 8000 人,由此可看出我国消防警力的不足以及与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巨大差距。此外,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综合体建筑、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大量涌现,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广泛应用,同时群租房、“城中村”“三合一”和“九小”场所的大量存在,导致灾害风险居高、灭火救援任务重。在灭火救援任务繁重的同时,另一方面,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时间性要求高,《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中规定,在灭火救援战斗行动中要坚持“准确迅速”的战术原则,这是因为在灭火救援中,为了更好地处置灾难事故、更多地救援被困群众,必须在准确的基础上越快越好。

消防部队警力缺乏、日益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社会抵御火灾能力不足、灭火救援工作的高时间性要求,致使基层消防官兵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负荷。警情就是命令,对于消防官兵来说,无论是正在洗澡、上厕所、刚上床打算睡觉,还是刚端起饭碗准备吃饭,只要警铃一响,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奔赴事故现场。灭火救援行动对时间的高要求性,容易造成基层消防官兵心理紧张,例如曾有人出警心切,扭伤脚腕的,还有从滑竿上跌落摔伤的,有消防战士谈道“在出警过程中总是担心道路拥挤、出现堵车的状况,那样就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了,心里会特别着急,因为担心耽误救援。”超负荷工作、连续出勤对于基层消防官兵来说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刚出完一个现场,就需要马不停蹄地奔向另一个现场。国内有多次这样的新闻报道,如“2014 年春节大年三十至初五,扬州都江区消防大队共出警 45 次”;“2014 年 5 月23 日,在强暴雨侵袭下,广州从化、增城多地受灾情况严重。截至 5 月 24 日 8 时,广州市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水灾、坍塌等救援160 次。从化、增城消防大队出动 120 余名消防官兵分成 17 个搜救小组,从 23 日上午 9 时到 24 日凌晨 6 时昼夜不停出警救援,解救出被困人员 710 余人次,疏散转移群众 1900 余人。其中出警最多的从化大队从化中队出警次数达到 45 次”;“位于广州白云区黄石东路的新市中队下辖新市、黄石、嘉禾、均禾和永平五个街道,辖区面积接近 400 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 23 个城中村,数量占了白云区的一半。据统计,2014 年 1 年,新市中队接警出动1517 次”;“2015 年 10 月 1 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公安消防大队风光路中队消防官兵共出警 20 多次”;“2016 年春节期间,河南省焦作市消防部门共接出警 158 次,出动车辆 281 次,出动警力 1672 人次”……,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会对基层消防官兵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耗,产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如焦虑、抑郁、倦怠等不良情绪情感,失眠、心慌、疲惫等生理反应,重者甚至有可能失去生命,例如 2009 年 6 月,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消防大队教导员宋文博在连续 122 个小时的抗洪抢险战斗中,因劳累过度引发脑出血,抢救无效而英勇殉职,终年仅 37 岁。

(三)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感低

应激刺激发生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会削弱机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增加其心理焦虑水平。1971 年, Wess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大白鼠分为三组,对各组动物的年龄和体重进行匹配,也就是说各组实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没有什么差别。第一组大白鼠进行实验时被放入一个小箱子里,箱子前面有一个轮子,大白鼠的尾巴上装有电极。当大白鼠的尾巴受到电击时,如果大白鼠蹬前面的轮子使之转动,则可切断电源免遭电击,并且可以使下次遭受电击的时间向后延迟;第二组大白鼠也同第一组一样被放在一个箱子里,前面也有一个可以使之转动的轮子,尾巴上也装有电极。不过这一组大白鼠尾巴上的电极同第一组大白鼠尾巴上的电极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第一组大白鼠的尾巴受到电击时,第二组大白鼠的尾巴也同样受到电击,即使它蹬前面的轮子使之转动,也不能幸免于难;第三组大白鼠的实验处境同第一、二组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尾巴上的电极未同电源相接,永远不会受到电击。过了一段时间,对这三组大白鼠患胃溃疡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二组大白鼠患该病者最多,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得多,第三组患者最少。为什么第二组大白鼠患胃溃疡的例数最多呢?研究者们认为,这是由于该组大白鼠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电击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料,因此精神紧张形成压力,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胃溃疡;第一组大白鼠受到电击后,可以转动前面的轮子使电击停止,换句话说它可以对“不利于它的环境进行控制,有一定的主动权”,精神压力小些,因此得病者也少;第三组不受电击安然无事,得病最少。

基层消防官兵要同各种灾难事故打交道,但是由于灾难事故的突发性特点,基层消防官兵无法提前预知灾难事故的发生时间、发生原因、现场状况及有效解决办法。他们只有到达灾难事故现场后进行实地侦察,然后根据侦察情况确定处置策略,而在许多大灾大难面前,现有的技术手段和人力物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控制感非常低的工作。在一则新闻报道中消防战士李勇谈道:“几年下来,与在中队处在待命状态相比,自己倒更喜欢出警。因为在中队待命时,一天 24 小时神经总是保持高度紧张,几乎会把人给绷垮,出警就可以把平常积攒的紧张情绪发泄出来。虽然打火使身体疲惫到极限,可心里的那根弦却得到放松,心情能够保持平静的感觉真好!”李勇还告诉记者,他平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电铃声和火警警笛声。每当这两种声音出现,不管自己正在干什么,都会迅速丢下手里的活冲出去,天长日久就变成了一种潜意识。李勇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次给某个学校讲消防知识课,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还没有动,坐在位置上等待下课口令。而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第一个以出警的速度冲出教室,结果留下了话柄,战友们总拿这件事开自己的玩笑”。

(四)灾难事故本身及特点

灭火救援过程中,灾难事故本身及其一些特点,也是基层消防官兵的重要应激源,如:

1.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和物品。危险化学品容易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环节发生爆炸、泄漏、火灾等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恶性事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化学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量越来越多,化学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我国危化品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例如 1998 年西安某液化石油气管理所一液化气贮罐下部阀门发生泄漏,虽然救援各方投入兵力达 3000 余人,连续奋战约 90 小时,仍造成多次爆炸、11 人死亡、31 人受伤的严重后果;2005 年 11月 13 日,中石油吉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特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 8 人死亡,6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 6908 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13 年 11 月 22 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 62 人死亡,其中 6 名消防员牺牲,136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75172 万元;2014 年 4 月 16日,江苏南通双马化工厂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 8 人死亡、9 人受伤(其中 3 人危重,烧伤程度分别达到 91%、96%、98%);2014 年 4 月 26 日,山西临汾永鑫焦化公司发生煤气爆炸事故造成 4 人死亡、31 人受伤(其中 8 人重伤);2015 年 8 月 12日,天津“8.12”火灾爆炸事故造成 165 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消防人员 110 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 55 人)、8 人失踪(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员 5 人),据有关部门测算,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时,第一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3 级,相当于 3 吨TNT;第二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 2.9 级,相当于 21 吨TNT。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天津塘沽、滨海,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藁城等地均有震感。

范茂魁、李海江、王媛原等人曾经采用案例分析法对 25 起危险化学品灾难事故进行了研究,在这 25 起案例中,共有 70 名消防员牺牲、1271 名消防员受伤,平均每起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约2.8 名消防员死亡,约 50.84 名消防员受伤。统计资料显示,其中爆炸事故 9 起,占事故比例的 36%,造成消防员死亡 54 人,占死亡人数的 77.14%,造成消防员受伤 961 人,占受伤人数的75.61%,平均每起爆炸事故造成 6 名消防员死亡,160.17 名消防员受伤;中毒 11 起,占事故比例的 44%,造成消防员死亡 0人,占死亡人数的 0%。造成消防员受伤 222 人,占受伤人数的17.47%;烧死(伤)5 起,占事故比例的 20%,造成消防员死亡16 人,占死亡人数的22.86%,造成消防员受伤88 人,占受伤人数的 6.92%,平均每起烧死(伤)事故造成 3.2 名消防员死亡,17.6 名消防员受伤。由于危化品事故危险性大,且危化品种类繁多、事故处置的技术性及专业性要求高,一旦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会给基层消防官兵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在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4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危化品很可怕,容易给我们带来伤害,在处理这种事故的时候,我会感到紧张”;还有受访者[男,18 岁,上等兵,战斗员]谈道“我最害怕扑救有危化品的火场,有一点畏难的情绪,不敢往前面上,害怕爆炸或者中毒”;还有受访者[男,25 岁,中士,战斗班长]谈道“在我当兵七年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去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时候,因为平时听说这种事故非常危险,所以当时感到非常害怕”。

2.高温

人体对高温环境的忍耐性是有限的,在强烈的热辐射和温度变化中,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当火场温度达到 49℃-50℃时,人体的血压会迅速下降,循环系统会衰竭;在 65℃时,人可以短时忍受;如果人体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 70℃,会使气管、支气管内黏膜充血长出水泡、毛细血管遭到破坏,以致血液不能循环、组织坏死,尤其是会导致脑神经中枢破坏而死亡;在120℃时,短时间内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温度进一步提高,损伤时间更短。还有研究表明,当人体快速吸入的热量超出从人体蒸发消耗的热量时,会使个体虚脱从而丧失逃生能力。通常当人体温度超过 37℃时会出现不舒服、胸闷和腹部发热,在 39.5℃-40℃时会中暑昏迷,超过 42℃会导致死亡。而在火场上,燃烧物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作用下会释放出可燃气体,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聚集在房间里的可燃气体会突然起火,整个房间充满火焰,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均处于燃烧中,这种现象称为轰然。轰然发生后,室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房间内温度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从 400℃-500℃急剧骤增到 800℃-900℃,局部温度甚至会高达 1100℃。在大型油罐、液化气、炼油厂等化工火灾、露天堆垛火灾等火场,火灾温度高、热辐射强,有研究表明,在露天堆垛火灾现场的消防人员,距离火焰 3m-8m时,环境温度约为 50℃-70℃,但防护服正对火焰一侧的表面温度会超过 100℃,现场灭火消防车辆的金属表面最高温度近 200℃。

灭火救援现场的消防官兵一方面需要承受来自火场上燃烧释放热量的影响,另外一方面由于需要佩戴空气呼吸器及安全防护服装,装备重量大、封闭性强,不利于产生的热量和汗液的及时挥发,会加速体温的升高。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夏季的危险化学品处置现场,消防员在穿着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作业仅 0.5 小时之后,防化服内积存的汗液可达 500ml以上,再加上经常需要连续长时间作战,会更加加重消防官兵的身体疲劳程度。有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消防员完全同意“闷热的环境可导致我疲劳”;另一项研究表明,消防员在穿着重型防化服的状态下,在防化服内部形成的高温、高湿热环境会使其感觉头部闷热、呼吸不畅,心率、血压发生较大变化。处于高温作战环境的战斗员在身体、精神、神经感觉三个方面的症状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工作环境温度较低的供水员岗位。这表明高温作业给消防员造成的生理、心理影响,加重了疲劳程度,影响了消防员的作战效能。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4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在扑救火灾,特别是扑救大型火灾需要连续作战的时候,火场持续的高温会我心跳加快,紧张不安”,还有受访者[男,32 岁,4 级军士长,战斗班长]谈道,“十几年的灭火经验告诉我,火场中最可怕的不是火焰而是高温”。

3.烟气

烟气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散发在空气中能够被看见的燃烧产物,准确地说是燃烧产生的悬浮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其粒径一般在 0.01μm-10μm之间。火灾烟气是多种混杂物燃烧而释放出来的,所以它的组成成分极其复杂,一般来说,火灾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溴化氢和硫化氢等,这些只是气体状物质,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粒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含碳颗粒等粉尘,这些固体颗粒是火灾烟气的主要有色成分。

烟气中存在有毒有害成分、腐蚀性成分、颗粒物质等,会对生命及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有数据称火灾致死的人员中有 85%以上是由于吸入烟尘及有毒气体后而死亡的,例如 2000 年 12 月25 日晚 21 时 35 分,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据查火灾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工人电焊过程中电焊火花溅入地下二层可燃物上,引燃地下二层的绒布、海绵床垫、沙发和木制家具等可燃物品,随后火势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氰化合物等有毒烟雾,并顺着东北、西北角楼梯间向上扩散,聚集的大量高温有毒气体最终导致 309 人中毒窒息死亡。烟气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等,下面我们对其中主要的几种加以简单介绍:第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燃烧过程中缺乏氧气,致使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所致,多发生于火灾的阴燃期,是火灾中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氧化碳之所以有如此显著的危害性,是由于它具有比氧气更加强大的与红细胞中血红素(蛋白)进行结合的能力,具体而言可达到氧气的 230 倍至 270 倍,一氧化碳一旦抢先与血红素结合形成碳氧血红素,就会使之丧失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窒息。通常,当血液中的碳氧血红素浓度达到 15%-20%时,个体会出现呼吸困难、头痛以及注意力下降等症状,并有可能伴有轻度的行为异常;当血液中的碳氧血红素浓度达到20%-40%时,会引起呕吐、恶心;当血液中的碳氧血红素浓度达到 40%-60%,会产生呼吸加快、心跳过速、晕厥等症状,个体的大脑功能会出现抑制,往往会晕倒,但此时处于昏迷状态的人仍可通过强烈的外界刺激被唤醒;当血液中的碳氧血红素浓度高于 60%时,人体会因过度缺氧而死亡;第二,二氧化碳。当氧气充足、可燃物燃烧完全时,释放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达到 5%时,人的呼吸会变得急迫、费力,呼吸系统由于缺氧会使得呼吸频率加快、程度加深,而这种呼吸方式会导致人体吸入更多的火灾烟气,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7%-10%时,人体会在数分钟内昏迷进而丧失逃生能力;第三,氰化氢。氰化氢能够使人体缺氧,抑制人体中酶的生成,阻止正常的细胞代谢,造成机体组织窒息,是氰化物中中毒速度最快、毒性最强的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含氮化合物在建筑装潢材料中被广泛应用,使得火灾烟气的毒害性越来越强。有研究数据显示,当人体吸入 20mgm 3 至 40mgm 3 氰化氢数小时后,会出现轻微症状;吸入 120mgm 3 至 150mgm 3 后,0.5 小时至1 小时内会死亡;当吸入量达到 300mgm 3 时,会立即死亡。如果氰化氢与一氧化碳同时存在的话,两者的毒性会叠加增强;第四,火灾烟气中的醛类物质能强烈刺激眼、鼻、喉、支气管等部位的黏膜及中枢神经,使人流泪、咳嗽以及呕吐,出现类此鼻咽炎及结膜炎的症状,长时间高浓度的接触醛类物质,会造成相应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除了毒害性外,火灾烟气还具有减光性,这是由于火灾烟气中含有大量直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的悬浮性颗粒,粒径超出可见波长的两倍,对可见光产生遮蔽作用,使火场能见度降低,影响人员逃生及救援工作的展开。此外,如果吸入这些颗粒,这些颗粒会沉积在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表面,高浓度情况下,会引起喉、气管、支气管以及肺泡的损害,造成上呼吸道梗阻、肺水肿,甚至迅速出现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

另外,高温火灾烟气还可能给人体造成热伤害,人体对火灾中高温烟气所产生的热量的忍耐性是有限的,有资料显示,在60℃时人体可暂时忍受,在 120℃时 15 分钟内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在 170℃时会达到人体的生存极限。高温会使人体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变低或者导致蛋白质变性、细胞脱水碳化,如果直接吸入高温烟气还会灼伤呼吸道的黏膜组织,严重时黏膜上皮还可能会从基底层脱落,进而致人窒息死亡。除了吸入性损伤外,高温火灾烟气可以通过对流和辐射造成体表损伤。

烟气在针对基层消防官兵应激源的调查中多次被提及,如有受访者[男,24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火场中浓烟较大时,进入时虽然有照明,但效果不大,找不到出口,心理压力很大。上周一个小旅馆着火,进去时发现里面的结构很复杂,楼道里面很深,浓烟很大,看不见明火,自己当时压力就挺大的”;受访者[男,32 岁,4 级军士长,战斗班长]谈道“进入浓烟比较大的火场之后,由于浓烟性的危害比较大,视线干扰比较大,会感到恐惧”;受访者[男,21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看到有连续不断、大量的浓烟时,会感到害怕、焦虑和担心,看着就比较害怕,不敢往里进”,还有受访者[男,20,下士,战斗员]谈道,“火场烟气很浓的时候,在火场上什么都看不见,心理上有种感觉,就是害怕浓烟中突然出现个怪物把自己抱住,虽然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就是控制不住的有种不安全感。”

4.建筑物坍塌

建筑物坍塌一般是由于高温(如钢结构在高温作用下耐火极限只有 15 分钟-20 分钟左右;木结构表面被烧蚀会削弱承重的断面,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失去稳定性;砖石砌体受热会变形开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下强度会下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失去预应力,降低承载能力)、附加荷载(如建筑承载的物资、人员、积水等)、外力冲击(如爆炸、破拆错误、消防射水对承重结构的冲击)、施工质量差(如建筑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标号不达标、钢筋数量不够、钢筋质量差、承重墙厚度不够等)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则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建筑的结构、建筑的耐火等级、自然条件、灭火冷却的速度和时间等。

建筑物坍塌事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建筑物坍塌事故突发性强,前兆不明显。对以往的案例进行统计,发现许多建筑物的坍塌时间没有表现出稳定的规律性,例如 2001 年美国世贸大厦两座主楼的倒塌时间,分别发生在火灾后 62 分钟和火灾后 115 分钟;2001 年 6 月 2 日 11 时 5 分,北京市绿缘酒楼发生火灾,2 层钢结构的餐厅在火灾发生 1 小时后屋顶全部塌落;2003 年 11 月 3日 4 时 40 分,湖南省衡阳市衡州大厦发生火灾,着火建筑为 8 层砖混结构的商住楼,火灾发生 3.5 小时后建筑的西部楼层整体坍塌;2014 年 2 月 4 日 10 时 52 分,上海市宝山区上海环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着火建筑 5 号楼为 2 层混凝土结构的厂房,火灾发生 2 小时后 5 号楼坍塌;2004 年 12 月 21 日 7 时许,湖南省常德市桥南市场发生火灾,着火建筑为 4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商业用房,火灾发生 5 小时后建筑的西南角发生坍塌;2015年 1 月 2 日 13 时 14 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 727 号一仓库发生火灾,21 时 37 分,也就是起火 8 小时 23 分钟后,大楼突然坍塌。由于建筑物坍塌的时间难以准确判断,因此容易酿成重大事故;第二,建筑物坍塌的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例如 2001 年美国“9.11”世贸中心火灾倒塌事故,共造成周边 4 座建筑彻底坍塌和 10 座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美元,不仅影响到了整个美国的经济,而且还导致世界经济减少了 4 个增长点,损失近 1650 亿英镑;1994 年 6 月 16 日,广东省珠海市前山裕新织染厂有限公司发生的建筑火灾坍塌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00 万元;2003 年4 月5 日凌晨,青岛正大有限公司食品分公司熟食品加工一厂发生特大火灾,厂房整体倒塌,这次火灾烧毁厂房 6135 平方米,机械设备及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大宗,直接财产损失 3745 多万元;第三,建筑物坍塌容易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救援危险性大,例如在 2001 年美国的“9.11”事件中,世贸大厦火灾坍塌事故共造成 2823 人死亡,其中 343 人是救援的警察和消防队员,尤其是前期到场的 600 多名消防人员有 320 余名殉职,占最初灭火出动力量的 53%;1994 年 6 月 16 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前山裕新织染厂有限公司发生的建筑火灾坍塌事故,共造成包括消防人员和厂内职工在内的 93 人死亡,156 人受伤(其中重伤 48 人);2003 年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共造成 20 名消防官兵牺牲、15 人受伤,牺牲人数占灭火出动力量的近 10%;2003 年 4 月 5 日,青岛正大有限公司食品分公司熟食品加工一厂特大火灾,共造成 21 人死亡、8 人受伤;2004 年湖南常德桥南市场的火灾坍塌事故造成 1 名群众和 2 名消防指挥员受伤,1 名消防战士被埋压;2005 年 8 月 2 日上午 10 时 17 分,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北冷库发生火灾,在灭火战斗中有3 名马鞍山市消防支队战士因在搜救被困工人过程中遭遇厂房坍塌,不幸英勇牺牲;2015 年 1 月 2 日 13 时 14 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外道区太古街与南勋街合围地段一栋 11 层商住两用楼发生火灾,后因发生坍塌造成 5 名消防战士牺牲、13 名消防战士及 1 名保安受伤;第四,建筑物坍塌事故现场复杂,救援处置困难。建筑物坍塌事故救援往往伴随有较大的人员伤亡及次生灾害,救援时通常需要多部门多力量相互配合,如公安、水电、医疗、交通等部门。由于常常是多部门参与作战,各救灾队伍间相互交叉影响,再加上遇难者和被困人员的亲属情绪往往比较激动,现场通常比较混乱。此外,现场还常常存在触电、燃气泄漏爆炸、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威胁,对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按照国际惯例,建筑倒塌后为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初的抢险救援工作不能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倒塌事故发生后,最初的抢险力量都是采用手工或小型机械进行施救的,到确认被困人员无生存的希望后才调动大型机械设备,经过 73 个小时才将被困人员全部救出,而整个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 12 月 14 日才彻底结束。

建筑物坍塌事故突发性强、难预测,后果通常比较严重,因此也是基层消防官兵的一项重要应激源。在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4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害怕坍塌,在救人的过程中会害怕”,有受访者[男,21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在扑救建筑火灾时,指挥员让我们内攻,但是一到房屋里,就会害怕发生房屋倒塌”。

5.创伤性场面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血淋淋的惨烈、骇人场景会对消防官兵的心理产生影响,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扰正常的救援工作及日后的执勤训练和生活。来自新闻报道:“破裂滴血的心,废墟中露出的手臂,哭泣的泪眼……”,这是海口市消防支队参加 2008年四川抗震救灾首批回琼官兵在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中创作的图画。一幅幅色调沉重的图画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使人仿佛置身于震后现场。这些消防官兵虽然已从四川回到海南多天,但震区惨烈的景象已在他们脑海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来自新闻报道 2:小黄(化名)的主要工作是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营救,“由于车祸现场碰撞非常激烈,场面几乎都是血淋淋的,有时尸体也支离破碎……”,小黄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当兵的第五个年头,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出勤“那是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起车祸,一辆运鱼车与其他车追尾,副驾驶座位上的女士当场死亡。当用工具切割开已经严重变形的车身把女士尸体拉出来时,由于内外压强的原因,她的嘴唇动了两下,当时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血腥味,我的胸好闷、想吐的感觉也涌上来,但最后还是坚持将她抬了出来”。再比如在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3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我害怕见到尸块,出过好几次抢险救援的警,救过好多人,也见过好多尸体,但不想看见那些破碎的尸体块”;有受访者[男,22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见到死人的时候会有压力”;有受访者[男,19 岁,列兵,战斗员]谈道“出车祸现场的情况比较多,车祸现场无论是胳膊还是身体躯干的扭曲那是难以想象的,感觉真的很恐惧”;有受访者[男,25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当兵第二年去火场,里面有人被烧死了,后来指导员让我们把尸体搬出来,当时看到后,整个人感觉就是在反胃,回去后感觉看什么都恶心,吃饭也没有胃口”;有受访者[男,20 岁,上等兵,战斗员]谈道“交通事故中,看见尸体或残肢,我就很怕,压力挺大的。记得在处理一起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车祸时,我们当时看到一名遇难者的脸被压扁了,太恐怖了!虽然自己最后将他抬了出来,但好几天心里都不舒服”,还有位受访者[男,22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进楼后发现防盗门被炸飞,而且在楼口发现一个人的头颅。随后,我们进入屋子,闻到空间里充满血腥味,满地都是人的碎肉以及手脚,当时我和通讯员都吐了”。

6.救援行动受阻或救援工作未达预期效果

灭火救援过程中行动受阻或救援工作未达预期效果,甚至是害怕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本身都会增加消防官兵的心理压力。来自新闻报道:一名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消防军人在参加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中谈到,“真想有机会再去多救几个人”。很多官兵在救援后都有类似这样的感觉:亲临现场的震撼,救援结束时的后怕夹杂着内疚及不可控制的场景回闪。一名参加北川救援的战士讲述了他在北川救援的一幕:14 日晚,这名战士在北川救援时,在废墟下发现两个被压的小女孩,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她们抱在一起,“大的那个只有一只眼睛睁着,另外一只肿得不行,实在是被压得时间太长了。”当晚,由于连日雨水,上游的大坝可能决堤,部队命令所有人撤离,他们只好暂时撤离,临走时小战士把剩下的最后半瓶水递到了那个小一点的女孩嘴边,“她跟我说,她不渴,给她姐姐喝,而她姐姐说,先给我妹妹喝吧。我看到这场景就受不了了,在那里大哭”。“看着活着的人救不出来是我们最内疚最痛苦的事。”西安消防支队特勤二队的中队长李小柱说,基层消防官兵多是执行危险任务,见过很多惨烈场面,但这么大规模的灾害,这么大面积的伤亡,对所有战士都是第一次,“估计也是这辈子唯一一次了”,他说,队里的一些新兵结束任务后心理反应更大,“很多人跟我说,要是所有的人都能活下来有多好”。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3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在火场中看到有人被困,急于救人但一时又救不出时,会感到紧张、有心理压力”;有受访者[男,25 岁,下士,班长]谈道“我是抢险救援车的班长,自己要对车上的器材非常熟悉,每次救援时基本都是自己来操作器材,自己作为班长就应该做表率,当自己在操作时,自己的战士、领导、群众都在看着自己,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特别的紧张”;有受访者[男,23岁,下士,战斗员]谈道“在一次车祸救援时,我们到达现场,有人被卡在变形的车里,我们用工具进行破拆后把人救了出来,但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人就死了,后来我咨询懂医的人,才知道那种情况下不能随便动他,因为他内脏受到压迫,一旦把他弄出来,可能很快会大出血而死,如果等医疗人员到场后再处置,可能他不会死。我时常会想起这件事,想到如果换一种方法,那人还能活的话多好!”有受访者[男,20 岁,下士,驾驶员]谈道“每当自己做错事情时,自己都要内疚好一段时间,比如有一次自己开车去扑救一次火灾时,由于早上刚刚灭火用了些水,自己认为用的水不多,就没再加水,结果这次打了一会水就打完了,当时领导很生气,回来狠狠地批评了我,我的心情变得很差,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

7.灭火救援组织方面的问题

灭火救援工作常常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我国目前虽然实行的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力量联动机制,但是由于缺乏权威、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体系以及日常的联动训练、演练,如果灭火救援现场组织不力,时常会出现多头指挥、秩序混乱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效率。具体而言,可能出现组织冲突、角色冲突、连锁命令等问题。所谓组织冲突,指组织内或组织间的资源、责任或任务分配等方面的冲突。角色冲突,是指由于不能明确自己的任务要求及所应担负的责任而产生的冲突,特别是多个力量同时参与作战时,任务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状况。连锁命令,指多个救援机构都和危机事件有关系,难以确定应执行哪家的命令。此外,有时不懂灭火救援业务的领导插手具体的作战指挥,可能会由于知识受限而导致下达的指令不当,给参战官兵带来困扰。灾害现场混乱但救援任务紧迫,与合作者默契不够却必须紧密配合,都会使消防官兵倍感压力,如有受访者[男,23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有一次我们灭火时,政府的一个领导让我拿水枪往着火建筑的窗户里打水,但其实我们灭火时如果不了解里面的具体情况是不能轻易这么做的,这样做有可能起反作用,或者让里面的人更危险。可是他是领导,所以很难办”;有受访者[男,25 岁,班长,战斗员]谈道“在一次建筑坍塌事故救援中,现场调来了很多人,除了消防还有武警、解放军等,大家都很着急,但是现场很混乱,建筑坍塌救援对专业和技术要求很高,需要用到生命探测仪等仪器,但是现场很嘈杂混乱的情况下根本没法展开,更可怕的是有人救人心切,就站在坍塌建筑上想办法,但这样做可能让被埋压的人更危险,后来我们领导赶快向政府领导汇报请示后,才把其他人警戒到外围,辅助消防进行救援”;有受访者[男,32 岁,4级军士长,战斗班长]谈道,“有次我们灭一个仓库火灾,需要挖掘机进行破拆,但是我们给好几个单位和部门打电话请求配合都没有得到解决,最后我们只有自己出钱租用了一辆,很无奈。”

8.来自群众的阻碍和压力

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官兵有时会遇到来自群众的阻碍和压力,例如在消防车辆赶赴火场途中,不仅未获社会车辆让行,反遭并线超车、加塞的情况屡见不鲜。有新闻报道讲述到,“2014年某日,福州消防支队鼓东消防中队接到警情称,鼓楼区北浪路发生一起车辆侧翻事故,有人被卡在车内需要救援。消防部门立即出动车辆和人员赶往现场,然而在五四路上消防车遇上了堵车。据消防部门介绍,当时看到消防车经过,有少部分车主予以礼让,但大多数车辆不顾警笛长鸣就是不让道,有的甚至还加塞挡道,消防车被困在车流中动弹不得。就这样,原本 10 分钟左右的车程,消防人员却花了 30 多分钟才赶到现场”。此外,2016 年3 月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众人关注《村民哄抢起火货车 消防员救火时遭威胁》,报道如下:“3 月 27 日 6 时 52 分,江西安福武吉高速段往新余方向的一辆装满家电的挂车起火,随后安福县消防大队立即出动两辆水罐消防车、一辆举高喷射消防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据安福消防透露,他们到达现场后,发现车头已经开走,只留下挂车车身留在现场,车身已处于猛烈燃烧阶段。现场指挥员立即下达出水灭火的命令。十分钟后,大火得到有效控制。就在此时,当地村民一拥而上,不顾现场消防员与交警的劝阻,对货车上的货物进行哄抢。由于对村民的劝导无效,灭火救援行动一度被迫中止。随后,消防员多次尝试灭火,但屡遭村民阻拦,其中一名过激的村民扬言‘你们再射水,我要打死你’,灭火救援行动再次被迫中止。最后,在消防员与现场交警的极力劝阻下,灭火救援行动再度展开,消防员一边小心翼翼地灭火,一边提醒当地村民注意自身安全”。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3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有的市民对于消防车的功能不了解,抢险救援车是不能出水灭火的,很多人不知道,看到我们的车不参与灭火,就心急抱怨,指责我们”;还有受访者[男,28 岁,上尉,火场指挥员]谈道“我们辖区面积特别大,有时正常行驶到达火场需要很长时间,但好多次群众不理解,认为我们来得晚,会把怒火发泄到我们身上,群众不知道平时说的‘15 分钟消防’是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计算设定的,可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有很多地方没条件达到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我们已经非常尽力了,但客观条件受限,又不被群众理解,会感觉委屈”。

二、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源

(一)领导的不良管理方式

领导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于团队成员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现役部队强调集中统一的管理和指挥方式,领导的影响力就更加显著,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的管理方式不当,会给下属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压力,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受访者[男,28 岁,上士,战斗员]谈道“工作中经常受领导的批评、指责,使自己开始躲避工作,这样就不会老挨批评了”;有受访者[男,24 岁,中士,驾驶员]谈道“我们的领导太不给力了,太死板,我们工作起来一点动力也没有”;有受访者[男,20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我领导太差劲,不为我们考虑,不能以身作则,让我们不服气”;有受访者[男,25 岁,中士,战斗员]谈道“领导安排的工作不合理,官兵的关系处理得不是很好,有很多矛盾”;有受访者[男,24 岁,下士,驾驶员]谈道“领导做的不称职,对战士各个方面都不了解,就妄下评论,让我们感觉非常不好”。

(二)生活节奏紧张、内容枯燥

消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时刻处于战备状态,再加上工作量大、训练任务重,导致休息放松时间少,此外由于警力不足、工作繁多,很多人的休假无法得到充分保障,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节奏下,会给消防官兵身心造成压力,例如有受访者[男,22 岁,下士,战斗员]谈道“在部队的这几年,天天处于工作的状态,没有休息,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担心要出警,造成神经紧张,每天都担惊受怕”;有受访者[男,20 岁,上等兵,战斗员]谈道“平时压力大,没时间放松”;有受访者[男,24岁,中士,战斗员]谈道“别人都是在节假日放松旅游,而我们越是节假日越忙,有时会心理不平衡”;有受访者[男,19 岁,上等兵,战斗员]谈道“自己存在训练方面的压力,平时训练量大,放松休息时间少,特别是总队或支队搞的集训,训练强度太大,让人感到害怕,不想去集训”。此外,消防部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管理严格,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排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很容易使人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例如有受访者[男,27 岁,上士,战斗员]谈道“日常生活枯燥无味、单调,压抑的环境使我受不了。特别是害怕开会,领导在上面一讲就是好几十分钟,自己真的受不了。”

(三)人际关系压力

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基层消防官兵来说也是如此,例如在访谈中有受访者[男,23岁,下士,战斗员]谈道“作为班长,感到平时带兵很吃力,班里的同志不太配合”;有受访者[男,20 岁,上等兵,驾驶员]谈道“我如果和队里某人发生矛盾,就会严重影响我的状态,干什么事情都会没心情,总感觉别人都是一起的,一起针对我。”

(四)经济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间经济收入差别的增大、生活成本的升高,经济压力也成为基层消防官兵面临的一项重要压力。在调查和访谈中,很多消防官兵提到了经济上的压力,特别是年龄稍大一些的,例如有受访者[男,28 岁,上尉,火场指挥员]谈道“近年来房价物价越来越高,年龄大了之后,要考虑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经济方面压力很大”。

(五)情感和家庭压力

情感和家庭是个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官兵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长期处于以男性为主的封闭群体中,谈恋爱、找对象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婚姻也多面临两地分居、无法互相照顾的问题,在当前盛行较为现实的社会价值观面前,容易导致官兵婚恋难、婚变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例如有受访者[男,24 岁,中士,战斗班长]谈道“年龄大了,还没有女朋友,心里很空虚”;有受访者[男,29 岁,上士,驾驶员]谈道“和外界接触不多,情感缺失”。有的即使有了情感归宿和家庭,但由于工作需要和纪律约束,很少有时间能陪伴爱人和家庭,如有受访者[男,30 岁,上士,战斗班长]谈道“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感觉对老人、妻子、孩子很愧疚”。

(六)前途和发展的压力

前途和发展也是个体的需求之一,对于基层消防官兵也是如此,例如有受访者[男,24 岁,少尉,火场指挥员]谈道“自己以前学的专业和消防工作联系不大,怕自己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有受访者[男,25 岁,少尉,火场指挥员]谈道,“部队是金字塔式的,越往上干越难,有时会发愁将来怎么办”;有受访者[男,19 岁,上等兵,战斗员]谈道“担心工作没做好,被责骂”;有受访者[男,18 岁,上等兵,战斗员]谈道“当兵近一年了,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总是担心两年后回地方做什么”;有受访者[男,24 岁,上士,战斗班长]谈道“想学点东西没有时间,担心自己退伍后能不能养家糊口”。 0nyELEMUUnYEvuNYbxpm/07FE/AwyotayvvtR3M+REW1sZen3w+96iuZ2LVrLr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