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从“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反腐败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而逐渐显现的。1978 年改革开放后,最早谈及反腐败问题的是 1987 年 10 月召开的十三大。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容忍腐败分子留在党内,就会使整个党衰败。” 虽鲜明提出了“反腐败”这一命题,但基本上是伦理本位,把“廉洁自律”放在重要位置。

1992 年 10 月,十四大提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1993 年8 月,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首提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格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纠正行业不正之风)。1997 年 9 月,十五大提出“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强调“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2002 年 11 月,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调“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2012 年 11 月,十八大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制度理性”进一步强化。十八大后随着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形成,“把权力关进笼子”成为取向。十九大明确提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并提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把“制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二十大强调“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权力”和“权力制约”问题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问题。 对于遏制腐败特别是如何对权力实现有效的制约,是从“伦理本位”到“制度本位”不断演进的过程。从“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再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成了中国反腐败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主线,是一个制度理性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 cuxl1qSO+mzNGa0Q2S4tRNos1Ggcc5X3D1aRbh1LEygS0C8AEBPdCj7naYDPbs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