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从“四个现代化”到“两个十五年”战略安排

近现代中国的全部社会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乃系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的问题。中国是“外源式”现代化,规划性、政府主导性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到 20 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1978 年改革开放后,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三步走”战略构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于当时“就整体来说,实行全党工作中心转变的条件已经具备” 的总体分析,果断做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潮。

1997 年,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跨世纪战略”和“两个一百年”构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 2020 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2017 年我国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党的十九大上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更为具体的“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即把从 2020 年小康社会实现后到 21 世纪中叶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个很重要的突破,使中国现代化的蓝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为具体清晰,阶段性目标和实现路径操作性更强。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M3+YOHjoBh61jgQib4QQLumBDEtuN9+aLIyzMbsXnw5T3cgVu5W71Z/7rsC1P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