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从“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对于一个欠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加快发展,就抓住了所有问题的要害。1992 年 1 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自此“发展”和“加快发展”,成为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概念。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发展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主线。1988 年 5 月 25 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雅克什时谈到:“‘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十年。如果加上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的‘左’的错误所耽误的时间,总的算起来应该是二十年。” 他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1990 年 12月 24 日,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提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1992 年 1 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

这里,邓小平把发展不只是视为经济领域的事,更是站在“民心”和“制度比较”的政治合法性的高度,来看待分析发展问题。非常强调“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个非常深刻的人类学命题,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价值。它是在总结了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建设经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之本。

2015 年 9 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消除贫困是第一目标,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缺口。据统计,全球 160 多个国家要实现 2030 议程,每年的资金缺口约为 2.5 万亿美元。贫困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顽疾,只有加快发展,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之道。我国在 2019 年 10 月发布《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对落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发展议程做出安排。正是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理念下,我们才有了社会经济的高增长,才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2002 年 11 月,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特别是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2003 年 7 月28 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全面发展”:“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发端。

2003 年 10 月 14 日,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强调“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局面” 。2007 年 10 月,十七大报告列专章阐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15 年 10 月 29 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2019 年后,基于全球疫情,贸易保护主义泛起,同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权重提升这一现实情况,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标志着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认识的不断提升完善,构成政治发展的重要方面。 njHVDTwibseJkgylm4txdwDPLICnoz8arUZHw9sj04w6AUfpvXUk8abQ2Wjw5O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