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深圳建设文化强市时期

2012年2月28日下午,“深圳市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在深圳大剧院召开,宣告从“文化立市”向“文化强市”发展战略迈进。这是继2004年我市召开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以来,再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一次专题性文化工作会议。

1.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深圳当代艺术馆正式开工,光明新区“两馆一中心”、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区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12家公共图书馆及200台自助图书馆实现一证通行、通借通还。全市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超过2823万册,全年进馆2710万人次,借阅1072万册次。

2.深圳荣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在“让城市因热爱阅读而受人尊重”的深圳观念指引下,13载读书月凝练的人文气质,溢满全城,惠及千万市民。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向深圳颁发“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证书,这是该组织授予全球城市关于全民阅读的最高荣誉。深圳市市长许勤代表深圳接受证书,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同时获颁“孔子奖章”。

据最新深圳读书月发布的《2015年深圳阅读指数报告》可知,2015年,深圳居民年均阅读纸质图书的数量为6.61本,高于2014年全国人均阅读4.56本的阅读量;人均年阅读电子图书10.42本,远远超过3.22本的全国平均值;并且去年(2014)一年深圳实体书店、书吧的数量从95个增加到154个,实体书店的图书销售金额从37357万元增长到43852万元。此外,2015年深圳居民日均读书(包括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62. 53分钟,比2014年(29. 72分钟)增加了32. 81分钟。同指标在“国民阅读调查(2014)”的统计结果是18.76分钟,深圳居民日均读书时间比全国平均值多43.77分钟。

2016年4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令这座引领全民阅读风向的典范城市如虎添翼。今后,随着一项项保障市民读者阅读权利、鼓励阅读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的出台,深圳全民阅读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再次追求卓越。

3.文艺精品成绩喜人

文艺精品生产成绩喜人,交响乐《人文颂》在海内外成功巡演,《风起同仁堂》获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个人表演“优秀表演奖”,《关山月北京写生专题展》等4个展览项目入选2014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南山区歌曲《放飞梦想》、宝安区广播剧《我有一片阳光》等多部作品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同时,深圳还多次组团参与“欢乐春节”“逢五逢十”建交庆典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原创双语音乐剧《光辉之城》赴美国巡演。

4.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配套服务,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国(深圳)新媒体广告产业园”和卡曼国际文化旅游小镇等项目落户深圳。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创意基地、前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深圳)新媒体广告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加大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首创“文创贷”金融服务。

5.加快高端旅游业发展

太子湾邮轮码头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16年底,太子湾邮轮母港将迎来第一艘邮轮靠港。太子湾邮轮母港码头建成后,可以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万吨级邮轮。

深圳发展邮轮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邮轮一年四季停靠。发展邮轮经济对一个城市GDP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最近关于深圳发展邮轮经济的初步报告指出,如果深圳大力发展邮轮经济,未来对深圳GDP贡献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至2%。按照规划,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将打造出一个城市母港经济体。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码头有望同香港迪士尼乐园并列,成为深港西部旅游带的“双核”。

创新旅游宣传推广形式,策划开展高铁旅游推广和“中秋国庆黄金周旅游惠民欢乐月”活动,积极促进旅游消费。深入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与香港、澳门等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深圳成为台湾自由行第二批开放城市,进一步巩固了深圳出境游集散地地位。

6.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中英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深圳博物馆(新馆)入选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台《深圳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博物馆事业,全市民办博物馆达11家。“贾氏点穴疗法”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第四批非遗名录,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宝安区福永街道怀德训练中心入选首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成功举办“欢乐闹元宵”“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7.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有:《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它是“设计图”,也是“施工表”。它为未来深圳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①创新思想理论载体,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深圳精神”新内涵,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气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建设社科研究和智库平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②创新城市形象标识,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

举办系列品牌文化节庆活动,突显城市文化魅力。创作“深圳原创”文艺精品,唱响“深圳好声音”。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夯实文艺创作基础。汇集“超级赛事和明星队伍群”,建设运动活力都市。设立高水平文体院校,培育文体基础力量。

③创新媒体运行机制,构建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

深化国有文化集团改革,打造新型主流文化传媒集团。建设媒体融合重点项目,拓展新兴传播平台。实现政务新媒体全覆盖,培育建设“网络深军”。拓展“大外宣”工作格局,塑造国际化城市形象。

④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构建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推动原特区外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市文化设施均衡化。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形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实现文化“一站式”服务。

⑤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文化领军企业,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实施“大项目驱动”行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文博会办展办会机制,打造国际知名展会品牌。完善国家级产业服务平台,集聚盘活文化市场要素资源。

今后几年,深圳将不断强化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包容型城市主流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彰显特区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Zs5tKh7lDcQ8+XUxKJInRAmygOFyXepnmAFSAIttYsSe5aJD4ygNQEPruHWMTN5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