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创新的新时期。一方面,深圳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有“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忧虑和“特区还要不要特”的质疑。与此同时,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温家宝总理多次讲道:“经济特区要顺应新形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和对外开放‘窗口’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把特区的牌子擦得更亮,让特区的旗子高高飘扬”,进一步发扬“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与此相对应,增强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深圳的形象与地位、努力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推进文化创新等成为其主要内容,全面创新成为新形势下深圳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突出任务和首要途径。
“文化立市”战略是深圳在新形势下的全方位综合战略,是要通过把文化作为国际化城市建设主导性因素、基础性因素相对超前发展,并渗透到经济、社会、政治、科教、环境等诸领域,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把深圳真正建设成为高品位的国际化文化城市。“文化立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化立人”,是把文化和人的价值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因此,“文化立市”战略既是深圳转换发展模式,构建和谐深圳的一大创新,也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大举措。
“文化立市”,就是要把文化作为支撑,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支柱,让文化带动整个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可以概括为:第一,这里所指的“文化”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即除了人类物质活动和政治法律制度以外的各种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它涵盖了文化、科学、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甚至更广泛的领域;第二,文化是城市的神,经济是城市的形,二者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备。文化是城市的社会价值,是城市发展的导向,是一个城市最基本的支点;第三,文化的发展为城市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要“集资”,而且要“集智”;第四,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一样,都是城市环境包括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文化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文化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深圳自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产业开始成为深圳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5.3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1021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0%,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2002年4月14日,深圳市委颁发了《深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规定了“十五”期间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决心把深圳建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努力把市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04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出动员令:深圳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市委领导反复强调,深圳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建设的丰富内涵,既要看重闪亮的“金牌”,更要看重人民群众的口碑,力争以过硬的创建成绩既得到“金牌”,又赢得口碑,不辜负中央和省委对深圳的期望。深入扎实的创建活动,最终结出了硕果。2005年10月26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深圳市与张家港市等12个城市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03年以来,深圳的文化发展在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上又进一步,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要求,其重要标志就是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和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将文化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和主导性战略。2003年1月市委三届六次会议首次提出这一战略。2005年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进一步明确文化立市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战略措施。《纲要》明确了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加快深圳文化发展步伐,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市、文明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建设”。明确深圳市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围绕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化城市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文化立市的框架基本形成,高品位文化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品位文化城市,使深圳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性城市,明确深圳文化发展战略,包括体制创新战略、精品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外向战略和品牌战略等。
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动漫基地),是依据深圳文化发展的现有优势和基本条件,对深圳未来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战略选择,也是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具体途径。它使“文化立市”战略有了可感、可见的具体发展目标,有了可供判定和评估的实体对象。这就把增创深圳文化优势和形成深圳文化特色有机地统一起来,加速形成深圳的文化名片和形象标志。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全社会开展了“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通过讨论,普遍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提炼和充实“深圳精神”,使之更符合深圳发展的实际。2003年1月,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对“深圳精神”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表述,保留了经过历史和实践验证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增加了“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形成了新形势下“深圳精神”的完整表述“开拓创新、团结奉献、诚信守法、务实高效”。新的表述从新的高度体现了深圳市民强化法制观念,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意识,反映出新形势下反对虚夸浮躁、盲目自满,追求高效率高境界的科学态度。
深圳关爱行动是深圳这座青春之城的一大创举。它的设立,起于2003年夏天。2003年8月,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委托,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刘庆生来到深圳特区报社,找到报业集团社长、党组书记黄扬略,商量深圳如何创办一个大型的慈善活动品牌,以彰显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经过商量,他们提出了一个设想——开展“深圳关爱行动”。在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首肯后,在市领导的积极倡导之下,关爱行动开始筹备。深圳关爱行动由深圳市文明委主办,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台等联合承办,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深圳报业集团。
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2003年12月18日,首届“深圳关爱行动”在600多人齐声高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中拉开序幕。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的李意珍在专为关爱行动所写的致辞《我们这个城市没有寒冷》中动情地说:“一个人拥有爱心,他是最美的。一个城市拥有爱的氛围,她是充满生机活力的。”
首届“深圳关爱行动”的主题定为:“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至2015年“关爱行动”已连续举办了13届。“深圳关爱行动”内容广泛,包括资助困难职工、救助病患儿童、慰问孤寡老人、帮助困难家庭、为外来工办实事等。关爱行动促进了深圳市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以第二届关爱行动为例,各种活动超过1000项,参加人次千万人,爱心账户共收到捐款4225.9万元。
经过“关爱行动”、弘扬人文精神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圳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自觉意识。敢闯、务实、创新、包容、竞争、求知、崇文、关爱、法治等现代人文精神要素,已成为市民自觉的文化意识,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体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涌现出丛飞、郭春园、陈观玉等一批有高尚道德风范的道德楷模,数以万计的义工,以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出“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的高尚境界。
努力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是深圳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中率先发出的响亮呼声,充分体现出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思想高度,即为构建和谐深圳添上了精彩一笔,又把“文化立市”和“以人为本”统一到一起,成为深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创新举措。把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作为文化发展基本理念之一,切实改变了以往长期存在的文化建设重宣传意识形态而轻公民文化权利的偏向。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尤为可贵的是,深圳把市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政府文化工作绩效的基本指标,从而使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有了明确的政府保障,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深圳率先提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新思路,并把它作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必要社会条件,因而成为深圳文化发展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市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政府文化工作绩效的基本指标,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市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的目标。深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以服务外来劳务工、服务基层为重点,努力使文化体制改革获得新的突破,社会化运作获得新的突破,社团文化管理获得新的突破。在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开展文化进小区活动、加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体制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创办“美丽星期天”“周末剧场”“周末文化广场”等有效活动形式,创建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通了“深圳文献港”。截止到2009年,各类在建和建成的市级文化设施共有32个,全市共有群艺馆和文化馆62个,公共图书馆(室)577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197个,各类博物馆19个。其中,新建成的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和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具有现代化水平,成为深圳文化的新地标建筑。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深圳早期“老八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博物馆,无论是面积和馆藏都已经不能适应深圳文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增建深圳博物馆新馆。2008年12月26日,深圳博物馆新馆暨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开幕典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程来深圳出席典礼并为展览开幕剪彩。参加开幕典礼的还有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深圳博物馆新馆是“以地方性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除了展示文物展品、历史文件、图片外,还通过浮雕墙、版画油画、沙盘模型、硅胶仿真人、3D影视等多元化的艺术陈列手段展现深圳城市发展史和深圳改革开放史。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生动地展现了特区建立28年来的辉煌历程,再现了几代特区建设者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再现了特区建设者担负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的信心与决心。
深圳自2000年开始创办读书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相关文化宣传单位联合主办。每年一届,至2015年已成功举办了16届。创办读书月是为了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创造深圳文化的“新传统”,扩大深圳的文化辐射力和文化影响力。其基本定位是:倡导全民阅读,营造书香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质,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创办16年来,逐渐形成了“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媒体支持、企业承办”的运作模式。每届读书月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第六届读书月结束时,组委会决定把“阅读、进步、和谐”作为今后每届读书月的相对固定主题。读书月逐渐发展成为深圳的文化品牌,成为囊括300多项活动,参与人数高达700多万人的文化节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全国先后有近万个单位前来考察,20多个省市借鉴其运作模式开展读书活动。2009年,在读书月举办10周年之际,深圳市委主管领导对读书月的意义和作用又一次进行了高度概括:“读书月就是让‘以读书为荣’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念,让‘以读书为乐’成为我们的生活模式。”“对于城市而言,读书月活动的举办,不仅表明一个城市的文化态度、文化追求,更表明深圳对未来的志向,不急功近利的远大抱负,这是深圳最重要的软实力的源泉。”
读书月自2005年6月推出以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和市文联及相关文化单位联合主办,聘请国内著名学者和文化艺术大家主讲,为方便市民听讲,基本上安排在周六、周日进行。“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先后邀请了易中天、但昭义、严良堃、徐沛东、张继钢、王蒙、康洪雷、毕淑敏、苏叔阳等300余位名家学者举办了400多场讲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深受市民的欢迎,先后被市民推选为最喜爱的“深圳市2006年十大文化事项”和“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大讲堂电视节目在深圳电视台多套节目收视率进入前10位。2009年文化部授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文化创新奖”,“大讲堂”被认为探索出了一种政府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搭建了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构建了一个培养市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载体,开拓了一条高雅文化走向社会、走进市民生活的新途径,打造了一个先进文化全民共享的新模式。
深圳市首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创办于2003年9月14日至20日,此后,每年举办一届,至2015年已举办了13届,成为又一个深圳文化品牌。深圳创办社会科学普及周的宗旨是“宣传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社会科学研究,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人文氛围和社会风气”。每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周都有一个围绕社会科学发展和深圳文化建设中心任务的主题。明确的思想理念及明确的宗旨与主题,为社会科学普及周的成功举办确定了方向和内涵,也界定了社会科学普及周的文化品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文化行政管理的新体制和文化运作的新机制,是深圳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圳的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深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影响力,既使深圳文化发展逐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市场化的趋势,文化产业领域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资、深港合资、外商独资等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也追求和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尤其是先后组建的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这三大集团的快速发展,既巩固和扩大了党的宣传文化阵地,又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龙头示范作用,带动了一批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主体的竞相发展。
2001年9月,国务院体改办领导要求深圳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超前探索。2003年,深圳被中央确定为全国9个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点地区之一。深圳的文化体制改革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和具体举措,着力建立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2002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与深圳商报合并成立“深圳报业集团”。此后相继组建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于2003年6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央主管领导同志多次到深圳报业集团考察,高度肯定和赞赏深圳特区报的改革经验和办报成就。
2008年6月27日,深圳召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深圳报业、广电、出版发行《三大集团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考核、薪酬、投资、产权变动、资产评估、贷款担保、资产减值和损失核销等方面的监管办法(以下简称“1+ 7文件”)。“1+ 7文件”首次明确了国有文化资产的责任主体,市委宣传部受国资委委托对三大集团进行直接管理,体现了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生产效率与市场规律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
2009年,根据深圳市综合改革整体方案和深圳市行政体制改革方案,深圳将原来的市文化局(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市旅游局和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合并为市文体旅游局,实现了真正的大文化管理体制的完成。
为及时总结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经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自2003年起,深圳宣传文化部门联合组成了《深圳文化蓝皮书》编委会,围绕深圳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编辑出版兼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双重内涵的《深圳文化蓝皮书》(一年一本)。截至2015年,已出版《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2003)、《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2004)、《城市文化战略与高品位文化城市》(2005)、《城市文化产业与发展模式创新》(2006)、《城市文化创新与和谐文化建设》(2007)、《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2008)、《改革开放与城市文化发展》(2009)、《文化科技结合与创意城市建设》(2010)、《文化强市建设与城市转型发展》(2011)、《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2012)、《文化创造活力与城市文化实力》(2013)、《全面深化改革与城市文化建设》(2014)、《文化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发展新常态》(2015)。蓝皮书涉及面广,研究内容切合深圳文化发展实际,关注深圳文化发展的重大事件,发掘深圳文化创新的亮点,梳理文化政策的着眼点,探索文化发展的方向,既总结、反思了深圳文化的发展进程,积淀了深圳文化的新现象、新经验,也为深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理念。
2008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论坛”在深圳隆重开幕。中国作协、中宣部和深圳市有关领导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这次论坛是2006年9月由中国作协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同策划、推动、实施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主体活动包括“改革开放文学成就展”和“30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两大部分。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集中推出了3部以纪念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深圳本土原创影视作品。它们分别是大型电视政论片《风帆起珠江》、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1978》和电视纪录片《巨变》。《风帆起珠江》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珠江流域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国1978》艺术地展现了东方古国华丽转身的1978,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改革元年,被誉为是“一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文献纪录作品”;《巨变》是共和国30年发展历程的全景式记录,既述说了普通百姓30年来点滴生活的共同记忆,也是改革开放30年风雨历程的真实见证。三部作品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充分展现出深圳的文艺创新能力。
为了推动深圳音乐文化进一步发展,深圳决定在原创音乐稳步发展,涌现出《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一批优秀音乐作品的良好基础上,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深圳音乐工程”。2009年3月30日,“深圳音乐工程”暨“中国音乐家深圳行”活动在深圳音乐厅正式启动。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深圳市政协和市委宣传部的主要领导,以及20多位全国著名音乐家参加了启动仪式。徐沛东代表中国音协对“深圳音乐工程”启动表示祝贺。他认为,深圳的文艺精品层出不穷,音乐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从举世瞩目的国庆大游行、国庆联欢晚会,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央视国庆晚会《祖国万岁》,以《走向复兴》领衔的近10首来自深圳的歌曲嘹亮唱响,见证了音乐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
把文化产业确定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深圳落实“文化立市”战略的重大步骤,也是站在世界产业发展的高度,把调整产业格局和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有机统一起来的重大决策。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发展理念,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可贵和创新意义,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创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大力实施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发展理念创造了一个国际性的大平台;二是以政府行为制定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这样,就从战略规划上明确了增强深圳文化产业优势的发展思路,提前勾画出一幅深圳未来文化形象的展示图。
2005年11月10日,深圳召开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把文化产业确定为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并重的第四支柱产业;2005年12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出台。《决定》确定了深圳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还就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做出了明确规定。2008年,先后颁布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等一系列推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其中《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是我国首个文化产业法规,也是首个地方政府为文化产业立法的文件。从2004到2015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上升至1021. 16亿元,占GDP比重5. 8%。截至2015年,深圳已有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有62个。其中13个为国家级产业园区,如大芬油画村、华侨城集团、雅昌企业集团、腾讯、深圳古玩城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华侨城创意产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04年11月,深圳举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由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首届“文博会”确定“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埋”的十六字办会方针,开创了“企业办展、政府办会”的新模式,成功打造了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文化项目交易平台和文化信息交流平台。从第二届起,“文博会”更名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冠“交易”名,强化了交易功能。力图打造成资源最丰富,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宏大,集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主办单位也由第一届的3个增加到5个,增加了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至2015年,“文博会”连续举办了11届,从第五届中国贸易促进会加盟主办文博会,成为第六个主办单位,“文博会”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为目标,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文博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数次到“文博会”现场视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先后出席“文博会”开幕式。“文博会”现已成为深圳又一个文化品牌,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
2007年6月4日,深圳“申都”办公室成员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世界直接投资论坛,并在会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负责人递交了市长信,正式表达深圳“申都”意愿。2008年4月初,深圳成立了“申都”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5月28日,“申都”办成员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汇报深圳“申都”工作,全委会把深圳“申都”工作提升为国家行为。2008年6月11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专门听取深圳“申都”工作汇报。此后,全委会正式发函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深圳为中国申请“设计之都”的唯一城市代表。2008年11月21日,“申都办”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于11月19日签署的给深圳市市长的亲笔信,确认深圳已被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取得“设计之都”称号。2008年12月7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一喜讯。
深圳获得“设计之都”称号后,为了加强对“设计之都”品牌的运行管理,决定成立深圳创意文化中心。2008年12月30日,深圳“设计之都”品牌运行执行机构——深圳创意文化中心揭牌仪式在深圳报业大厦举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深圳“设计之都”领导小组顾问章新胜和深圳市有关领导为创意文化中心揭牌。
2009年11月5日,由世界资本学会、新巴黎俱乐部和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世界知识城市高峰会议在深圳召开。世界资本学会主席哈维尔·卡里洛、新巴黎俱乐部主席雷夫·艾德文森和我国国内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和评定,认为深圳是一座知识型、创新型城市,其核心是革新、求异、竞争、优患、先锋、开放、多元、宽容等要素,决定授予深圳“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称号。
深圳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创新活动,使深圳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地位明显提升,受到有关领导与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称赞“深圳是个有独特文化的地方,是有着生机勃勃、洋溢着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著名学者冯其庸认为“深圳文化必定前途无量,前景广阔”。2004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深圳涵养“文化绿洲”》,彻底摘掉了一度被少数人扣在深圳头上“文化沙漠”的帽子。200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规定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四项指数即价值取向指数、创新氛围指数、创业精神指数、交往操守指数。经过综合测评,深圳在全国200个大中城市中,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名第一,极大地提升了深圳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地位。2008年6月,深圳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
经过长期的积累,深圳涌现出一批文艺精品,其中电视剧《亲情树》,歌曲《永远的小平》,广播剧《小米》,电视剧《破天荒》《香樟树》,电影《我们手拉手》,电视剧《垂直打击》,报告文学《丛飞震撼》,纪实文学《哈军工传》等9部“深圳制造”作品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夜·明》、歌曲《我生在1978》、广播剧《拔鲁》入选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深圳有16部文艺精品荣获优秀作品奖。仅2005年,深圳市宣传文化系统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24项,其中国际级100项,国家级191项。尤为可喜的是,深圳一些文艺精品走出国门,有效地扩大了深圳文化的国际影响。如深圳原创梵呗交响合唱作品《神州和乐》,于2007年5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访问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轰动了东南亚。2009年,产自深圳的影视剧《马文的战争》获第三届东京国际电视剧节海外特别奖;深圳原创公益电影《走路上学》入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