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深圳文化建设的初创时期

深圳经济特区一建立,就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因此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特区建设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为突破旧体制的束缚,深圳经济特区初期改革,主要是以市场为取向,以放开物价和改革基建体制为突破口,首先在工资制度、基建体制、价格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计划管理体制以及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上述多项改革以单项改革为突破口,逐渐形成配套改革,从而扫除了特区建设初期的许多障碍,为后来的整体改革推进开辟了道路,并对全国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示范效应。

深圳当时的文化设施也很少。只有一家戏院、一家电影院、一家新华书店和一家展览馆,从业人员只有一百多人。深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工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制定特区思想文化建设指导文件

确定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1981年3月,广东省委组织调查组来深圳调査思想文化建设情况,深圳市委组织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调査组开展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4月4日,省委宣传部起草了给省委并报中宣部的报告,提出了《关于深圳经济特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初步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认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很快,但相应的文化设施却十分缺乏。在抓好特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抓好思想文化建设。《意见》提出,要把宣传文化、教育、科学、体育、卫生等事业建设纳入特区的总体规划,实行远期与近期相结合,从长远着眼,从近处入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意见》为深圳经济特区初期的文化建设勾画了初步轮廓。

1982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正式出台。《大纲》要求“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专门列出“精神文明建设”一章,阐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步骤。《大纲》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了特区初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稳步发展。

1983年9月,深圳市委召开了深圳市第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交流了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与重点,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特区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培养一代新人,树立一代新风,搞好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2.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总体目标

制定并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纲》和《深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八五”规划》,进一步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总体目标。1985年11月20日至23日,召开了全市“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经验交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纲(草案)》(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心任务、总体目标及具体任务和措施,是新形势下深圳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性文件。《大纲》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目标化管理的轨道。1991年9月,市委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深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同时通过了《深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八五”规划》。这标志着在新的形势下,深圳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又有了新的规划和部署。

3.召开深圳市第二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1987年6月至8月,市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召开了全市第二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市委书记李灏做了题为《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的讲话,市委主管领导做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总结讲话。会议讨论了市委提出的《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加强和改进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征求意见稿。会议要求,特区思想政治工作要自觉坚持两个基本点,要结合特区实际,有的放矢,讲究实效。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用“开拓、创新、献身”6个字来概括特区精神。1990年下半年,市委常委会决定将特区精神加以补充、完善,做出新的概括,增加“团结”二字,并将“献身”改为“奉献”,提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新精神,同时把“特区精神”具体化为“深圳精神”,以增强深圳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责任感。

4.思想观念更新和精神文明建设

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推动思想观念更新和精神文化建设。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为提升蛇口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1981年底,这句口号以标语牌的形式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成为深圳特区思想观念更新的突出亮点。这句口号很快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1984年1月26日和2月4日,邓小平两次肯定和赞誉这句体现全新思想观念的口号,推动了全国思想观念的更新。1984年,树立在市政府办公大楼前的一座以“拓荒牛”为主题的雕塑,既是特区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开荒牛精神的象征,也是特区领导干部甘当人民公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象征。

5.深圳文化发展的“硬件”基础

决定兴建“八大文化设施”,打好深圳文化发展的“硬件”基础。1982年底,市委对全市文化设施的建设规划,进行了层层筛选和认真核定,明确提出了在众多的文化设施项目中,抓住重点,实行分期分批完成,首先确定图书馆、博物馆、深圳特区报、电视台、体育馆、大剧院、科技馆和新闻文化中心为建设的重点,立即投入施工,这就是著名的深圳八大文化设施。为确保这些设施按时按质完成,1983年4月,市里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周鼎为组长,罗昌仁、林江两位分管基建和宣传文化工作的常委为副组长的“建设重点文化设施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自此,深圳的文化设施建设从早期初步规划到后来正式投入施工,先后用了几年时间,终于使一座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矗立在深圳特区的土地上。深圳兴建八大文化设施,成为深圳特区建设“两个文明”的一大壮举,闻名于全国,影响深远。说是壮举,是市委、市政府有胆略。梁湘同志有句豪语:“勒紧腰带也要把八大文化设施建起来。”从1981年到1983年这3年里,用于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占地方财政基建投资的33%,八大文化设施总投资额达7个亿。当时有人说,文化投资大,不赚钱。梁湘则说,文化投资创造的财富,是精神财富,比赚多少美元都重要。有这样一件事: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塑造一座铜雕时,有关人士就说:“为什么造牛不造马?用足6吨紫铜,花费6万块钱去造这个东西,值得吗?”“买几头活牛也不用花这么多钱啊?”工程投资迟迟没有拨款。这种说法传到梁湘的耳朵里。梁湘同志心平气和地说:“开荒牛精神是特区建设者们的无价之宝,是多少钱也没法买到的!”分管思想文化工作的市委常委林江同志积极组织筹建铜雕的工作,邀请老雕塑家潘鹤进行精心创作。1984年7月28日,净重4吨、长5.6米的巨型铜雕“孺子牛”树立在市委大院里。

经过多年的辛勤建设,到1993年的十五年间,深圳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华夏艺术中心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设施。同时一批专业队伍也建立起来了,市政府主办的专业团体有交响乐团、粤剧团和歌舞团。社会办的专业团体有10个,广播电台2座,无线电视台1座。

6.加强深圳本土主流媒体建设,繁荣特区文学艺术事业

为了尽快改变本土主流媒体不够完善的现状,深圳市委于1981年初决定创办自己的机关报。1981年6月,《深圳特区报》试刊版面世,1982年5月24日,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创刊,第一周报正式出版。1983年12月1日,该报由周报改为日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4年11月1日开始,深圳电视台正式开台并播出自己的新闻节目。1981年7月14日,深圳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市文联宣告成立。1982年5月1日,市文联主办的大型文艺季刊《特区文学》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7.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

1985年,市委市政府推行“文化网络枢纽规划”,以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公司、艺术中心为主干,建立读书指导网络、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图书发行销售网络、群众文化辅导网络。1989年又发展艺术广场网络。到1990年,全市形成了条块结合、纵横交错、国家集体企业合办文化的格局。“文化网络枢纽规划”,使特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由自我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文化部门主办转向社会参与共办,由强制灌输转向群众自娱自教,从而使整个特区的文化工作从“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从单纯群众文化向多样化的高雅文化方向发展。

“大家乐”,风靡一个时代的群众娱乐。1986年7月8日晚,“大家乐”迎来自己的第一场表演晚会,原本安排海关的团委组织演出队来演出,200多个座位坐满,还有上千人围在后面翘首期待。不曾想临开场时,演出队伍因没有汽车来不了。一筹莫展时,台上挂的“群众艺术表演晚会大家乐”标徽,让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第一任主任云蔚成灵机一动:这么多青年里肯定有能歌善舞的,咱们就写个“自荐表演报名处”的标语贴出去,当场接受报名、登台表演。云蔚成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台高歌一曲,一时间报名者络绎不绝,火热气氛让人惊喜地发现,这种“观众就是演员”的表演模式,居然可以如此受人欢迎。这种模式随后被固定下来,据“大家乐”诞生之初便开始负责舞台音响的彭振坚回忆,“大家乐”活动最开始每周只举办一次,每到演出日子夜色降临,露天舞台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连舞台后面的小山坡上也站满了人。时任市少年宫主任单协和,曾在“大家乐”舞台所在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多年,刚到的时候,正赶上“大家乐”自荐表演开始后不到一个月,当时每晚场面火爆,公众强烈要求多开演出场次。最终,演出由最初的每周两晚增加到了每周三晚,最后发展为每天晚上都有。

从1987年开始,“大家乐”舞台每年7月举办“荔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每届都有几百人参加,著名节目主持人戴军,歌手李春波、隋宁、陈思思、张秋秋等,都从这里踏上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随着红荔路“大家乐”舞台的成功,这种深圳创造的独特文化模式迅速被推广。很快,深圳各区各街道各小区建立的“大家乐”舞台就有400多个。演出形式也不断创新,从最初简单的自娱自乐独唱,向系列化、专题化方向发展。

1989年成立的深圳市文化委员会,统管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文化管理领域,1992年改设为深圳市文化局,加挂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的牌子,成为全国最早的四位一体的大文化管理体制,同时还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文化稽查大队。

文化市场培育管理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娱乐、影像音像、美术工艺品、演出艺术品的拍卖市场,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文化管理条例》。

8.新闻出版事业

1989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会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支持一批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深圳成立一个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的设想,借此加强决策咨询和社情调研。同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在深圳成立。该院是全国性政策研究咨询机构,也是中国首家由民间创办的大型科研机构,由深圳市政府代管。研究院的宗旨是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提供经济决策咨询和政策实施结果分析、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分析服务,并与国内外优秀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建成由专家群体组成的研究网络。

1985年7月,深圳海天出版社成立后因故停业。1990年6月1日,经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部署,报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和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海天出版社正式复业。

1989年1月8日,《深圳商报》创刊,当年10月,因违规停刊整顿。深圳市有关方面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深圳商报》复刊。后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深圳商报》于1991年元旦正式复刊。

中央要求深圳发展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圳市委努力建立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及时调整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对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积极探索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新理念、新方法,进一步激发特区建设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基本战略思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1)明确“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立法,应通过各种法规来给予保障”;(2)提炼并弘扬“深圳精神”,强化特区人的主体价值观;(3)组建文化网络,推动深圳经济特区文化建设向群众性和“大文化”转变;(4)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着力于提升深圳城市文化品位;(5)提出“创造有深圳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文化建设进一步引向创建特色的轨道。上述战略思路对于推进调整发展阶段的深圳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对深圳以后长时期的文化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调整阶段是社会的转型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与发展,都必须强化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深圳及时提出文化建设与发展“应通过各种法规来给予保障”,强调以立法来促进文化建设,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仅可以避免文化建设被经济建设“挤兑”的不良后果,而且可以给文化建设与发展在人、财、物上的各种需求提供法规保障。

调整发展阶段还处于建设的早期,绝大多数来自五湖四海的特区建设者,尚未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深圳市委适时地提炼并弘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是一个重大创新。它给商品经济发达、商业氛围浓厚的早期深圳,确立了一个共同奋斗的价值目标,引导并激励深圳人自觉提升精神境界,摆脱拜金心态,划清劳动致富与“向钱看”的界限,增强特区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深圳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影响十分深远。

如果说初创奠基阶段的深圳文化建设主要着眼于塑造深圳文化形象,那么,调整发展阶段“组建文化网络”的战略思路则标志着眼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足够的文化成果,感受到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带给他们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战略思路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在文化基础尚不雄厚、文化事业发展刚刚起步的调整发展阶段,提出打造有深圳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非常有远见的战略思路。它较早地赋予深圳文化建设的创新使命,奠定了深圳文化的发展方向,规定了深圳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激发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创新功能。可以说,深圳文化发展到今天,所以能有如此鲜明的创新特色和创造活力,这与深圳早期就已确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路是密不可分的。

深圳当时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纲》,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性文件,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1986年9月中央制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提供了重要数据。

这一阶段的战略思路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有效地激发了深圳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市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二是文化网络建设卓有成效,读书、购书、看电影、听音乐、学舞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文化活动的层次有了明显提升。 cMS0QiOTmPDny12/p9CA9pM2Z73SkI62rTy9TW14y/7KrL22TFKArmyhxs1Sji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