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航路

1387 年,为防御倭寇入侵,江夏侯周德兴筑城于此,号厦门城,寓祖国大厦之门的含意,从此厦门的名字载入史册。同时也修建了五通寨,屯兵防守。厦门城隶属福建都指挥史司。郑成功时期为巩固厦岛防御,又拆高浦寨城垣以加固五通寨。清时此地设有绿营兵汛地——五通讯,并筑有炖台、瞭望台。

厦门港和漳州月港成了海上走私贸易的主要口岸,海上交通初具规模,已有 10 条通洋航线。明隆庆五至万历八年(1571—1680 年),由厦门港和月港开往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每年有 30—40 艘,每年进出口价值 150 万元左右。明代的《顺丰相送》和《指南正法》记录了厦门通往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地的针路 。传抄自 15 世纪的古本,辑录自月港门户浯屿、太武出发地往西洋针路 7 条:浯屿至柬埔寨,浯屿至大泥、吉兰丹,太武至彭坊,浯屿至杜板,浯屿至杜蛮、饶潼,太武、浯屿至诸葛担篮,太武、浯屿至荖维。往东洋针路 3 条:太武至吕宋,浯屿至麻里吕,太武至琉球。明代的《安南图志》《筹海重编》《海防纂要》《东西洋考》也记录有中国通往日本的主要航线。

据明代万历年间龙溪人张燮所着的海上交通史名著《东西洋考》记载,明代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有 18 条,与东南亚、南亚和东北亚等 47 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的商船数至少有 300 多艘次。月港商人还以菲律宾群岛和南洋群岛的其他地方为中继站,直接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交易,航线与欧洲各国开辟的新航路相连接,形成当时世界唯一一条环球贸易航线。“东洋针路”所记述的主要是中国到菲律宾的航路。在第一条航线即太武山至吕宋港航线中,太武山至沙马头澳一段在中国境内。太武山在福建省厦门对岸的镇海角上,今属龙海市,明代从泉州或漳州出洋,以此为航运始点。这段航线途经的澎湖屿和虎头山,即今之澎湖列岛和高雄港。沙马头澳(亦称沙马岐头)即今猫鼻角(亦称猫鼻头)。

月港位于漳州东南的龙海区海澄镇,《福建通志》载:“月港,外通海潮,内接淡水,其形如月。”月港兴起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7年),盛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 年),衰落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 年),终止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厦门成立海关。月港与泰国、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尼、苏门答腊、马来西亚、朝鲜、琉球、日本、菲律宾等 47 个国家与地区有直接商贸往来。又以菲律宾吕宋港为中介,与欧美各国贸易。当时有许多诗篇赞美月港,徐兴公的《海澄书怀寄能始茂之二十韵》:“旧曾名月港,今已隶清漳。东接诸日本,南连百粤疆。”

马銮古渡口遗址,2018 年底在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东瑶村和贞岱村交界处被发现。随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和专家对遗址进行了初步调研,认为该处遗址属于明代建筑,具有较高文物价值,是海丝文化珍贵遗存。该处古渡口遗址位于东瑶村东部村口后头坪至贞岱村之间,由古埭(堤坝)、古码头、古桥(海水闸门)和护堤组成。外侧堤岸以长条石砌筑,有较深的航道,成为马銮湾西港最主要的海运和水陆交通节点。 KyP8C2uOo+zpIh9SpgfhQjkBJeUmo8MQM6GHKyXMZshBLLD32gdTh4zw/yEr5Z4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