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航标

(一)天然航标

在古代一些山形水势被航海者当作航行的标志。大峰山,即灵通山,位于福建漳州。光绪《漳州府志》载:“番船之商,海中望见此山,则喜见闽境矣。”《平和县志》载:“番舶之商在大海中望见此山,则喜谓渐闽境矣。”

梁山又称圆山,在漳浦县城。光绪《漳州府志》:“梁山亦称梁岳,在县南稍西二十余里,高千仞,盘亘百里,有九十九峰,方舆胜览。”《八闽风土记》载:“梁山宏衍北屏,秀丽崇圆,别称圆山,高数百丈,周百余里,华表海东,为闽粤界石。舟行迷海,望见梁山,贾客喜诧指告曰:得粤道矣。”

甲子峰,在漳州华安县。据《八闽风土记》:“其西南则天柱山峙焉。挺秀数百仞,蟠屈百余里,主峰曰甲子,峻极青冥,列屏西崦,海舶遥归,指为标望。”

(二)延寿塔

延寿塔,又称南太武山塔,原立于漳州市龙海区尾乡南太武山顶峰,曾是厦门湾航标,为无数航行于海峡的船只作航标,引导它们沿主航道进入厦门湾。今仅存塔基及南宋绍定五年(1232 年)所镌“普明延寿之塔”石额一方。现山上仅存一些天然岩石古迹。

《海澄县志》载:“陟其巅,近则睹一邑之风景,远则瞻漳、泉之巨嶂,斯闽南之大观也。相传宋少帝昺南奔驻跸于此。”《海岛礁屿和沿海水途》载:“外洋有南碇屿。内为太武山与金门北太武山。两塔遥峙,洋船望以为准。南太武山下有澳可避风。”周凯《厦门志》载:“有石塔工致,即延寿塔;中可坐数十人,高数仞。海中归帆,望以为标。”清朝杜臻的《粤闽巡视纪略》载:“有延寿塔,营搆甚工,可坐十数人,髙数仞,海舶望为标的。”

《龙海市志》载:“延寿塔在山之巅,建于宋绍定壬辰年(1232年),为四方形七层石塔,高 20 米,海上归舟,望以为标。宋少帝南奔驻跸于此。塔于 1967 年战备时拆毁,存塔基残址和绍定壬辰碑额普明延寿之塔。”《龙海市志》收录了明李才咏太武山二十四景,其中有诗句“百丈石迹山高崒,普明延寿塔冲天”。

《龙海文物》中有延寿塔的一张老照片,方塔造型简单,逐层收缩,塔尖为葫芦形,五六个外国人站在塔下合影。延寿塔曾是厦门湾的一处名胜,还有“普明延寿之塔”的碑刻。

龙海隆教乡黄坑村太武山海拔 300 米处的西坡上古道,有福建南路参政施德政、浯屿山寨把总沈有容、游击将军陈第题诗,其中游击将军陈第题诗《游太武山》:“临风清啸共徜徉,东望沧溟思渺茫。古塔嵯峨云不散,故宫寂寞夜偏长。岩头荒草埋仙迹,春尽飞花满佛床。偶尔开尊问卫霍,伫看雄剑挂扶桑”。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有诗句“携尊登眺兴偏浓,景物清恬日色溶。波浪千层翻地轴,风云八卦结天冲。塔边残垒空芳草,泉上悬崖有老松。把剑专从飞将后,壮心直欲扫妖凶”。

《海道图说》 卷四记载了厦门闽江间航路:“浯屿与镇海角间有露石,大潮即隐,自此石视镇海角为南又西一分之向,视南大武山塔为西西北之向。”

清代闽人林树梅的《闽海握要图说》是清代闽省海疆史研究的代表作。《闽海握要图说》 载:“南为冬瓜屿,外洋有南碇屿,内为太武山与金门北太武山,两塔遥峙,洋船望以为准。”

《中国海岸线图(从珠江至扬子江)》中在泉州部分有姑嫂塔(Pagoda),在福州部分有金山塔(Pagoda),在漳州部分有南太武山塔(Nantai Wushan Pagoda)。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海疆洋界形势全图》 绘于清乾隆 1787—1801年间,由六幅地图组成,自图右展开至图左,图题依次如下:环海全图、七省沿海全图、琼州图、澎湖图、台湾图、台湾后山图。传统长卷沿海舆图分两式,陆地为上或海洋为上,依其所处位置与用途而定;而本图陆地为上,海洋为下,不采固定方位,主要是反映相对的地理位置。图中沿海山川、海岸、岛屿、礁石、沙洲、港湾等地理景观一一标示,也注记府、州、县、城镇、村落、营汛等人文景观的标志。图中未标图例以立体城堡型符号或圆塔形符号表示府、州、县或卫、所、村、镇等行政建置;另以概括的形象绘出山海关、长城和部分桥、塔、炮台等。每幅图后加附一段注记文字描述山川地貌、军事布局,说明有关海防、水情、航道、锚地等情况。在卷首注文“海阳非可与江河同论也”中“阳”字疑笔误。在南太武山绘有一座塔,而金门的北太武山也有一座塔,两者遥遥相对。另外还有一幅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海疆洋界形势全图》,本图与上一幅《海疆洋界形势全图》的区别,在于卷首注文为“海防非可与江河同论也”,无误。另外,此图未出现石巩塔,上一幅《海疆洋界形势全图》绘制有石巩塔。此图上绘有南太武山塔。

《中华沿海形势全图》绘于清乾隆 1787—1801 年间 。还有多幅图与此图大体相同,绘制风格极为相近,只是图名称略有不同,如《七省沿海图》《沿海全图》《盛朝七省沿海图》《七省沿海全洋图》和《沿海疆域图》等。其中绘有南太武山塔。

《海国闻见录》为清水师提督陈伦炯作于雍正八年(1730 年),是中外海洋文化史上影响甚远的一部综合性海洋地理名著,收入《四库全书》。该书分上下二卷,下卷地图 6 幅,包括四海总图、沿海全图、台湾后山图、澎湖图、琼州图等。其中绘制有南太武山塔。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套《海口图说》 由卫杰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 年)主持编制而成。中、下两册为地图,包括“总图”“大沽口图”“山东海口图”“运河口图”“吴淞口”“浙江海口图”“闽峤海口图”和“海南岛图”等,共计 53 幅。

清《七省沿海全图》的图后记中摹者金保彝称:“此卷为赤城洪氏家藏,同郡杨君仲甫得其稿以示余……余因亟为摹出与《筹海备要》一书共相参看,不特为图书之珍玩已也”。摹绘时间为“光绪辛巳七年(1881 年)仲秋上浣,江陰金保彝摹”。

在清代道光四年(1824 年)之前所绘的《厦门舆图》中,虎仔山上的石塔立于山巅之上。地图视域范围内北到同安县城,南达漳州南太武及更南的南桎岛,西及狮山及福河船厂,东至东桩岛外洋。嘉庆七年(1802 年)所筑大担屿二城寨及小担寨,此图中大担岛可见当时已建有武馆、炮台、炮台汛、墩台、瞭望楼等,可推测此图绘于 1802 年后。1810 年《厦门周边地图》中的大担岛仅建有二石寨,金门城详细绘制了各种营汛等海防建筑设施。说明厦门舆图的大担岛的除了二石寨之外的其他海防建筑设施,是在 1810 年之后建造的。可以推测此图绘制时间在 1810 年以后。图中青屿一带注记“青屿水深港阔”,根据道光《厦门志》卷五载,道光四年(1825 年)后“皆寄淀外洋,随时驱逐”,可推测此图绘于 1810—1825 年之间。此图与同时期的《厦门志》《金门志》存在图文互为印证的关系。舆图上印有地名的英文,这是之前国内舆图、海图、海防图等所不具备的独有特色。分别是鼓浪屿上印有“koolongsu”、金门岛上印有“Quemoy”、厦门城上印有“Amoy”。这与图中的“夷船”和番仔楼,以及《清史稿》中当时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列传中“二十一年,英吉利犯厦门,命驻守澎湖”,得知当时英国人已来华交流。

(三)毓秀塔

毓秀塔在漳平市永福乡吕坊溪和李庄溪汇合处,取“钟灵毓秀”之意。毓秀塔始建于宋末(1279 年) ,原为木结构,明末毁于火。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重建,三合土结构,平面方形,七层,楼阁式。顶冠葫芦,淳风朴雅。塔与附近马祖宫、观音寺相连。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恩贡生陈道临例贡陈联三等倡建,砌石七层

毓秀塔塔高 22 米,塔身除开券顶门外,还辟有圆形、八卦形明暗窗,并绘饰人物故事、花鸟虫草等图案。塔基座以花岗石砌筑,四周围以石栏。该塔与近处的妈祖宫、观音寺、燕溪桥等名胜古迹连在一起,相映成趣。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妈祖宫、观音寺、燕溪桥、毓秀塔必举行大规模祭典活动。漳平毓秀塔、云霄石矾塔、厦门埭头塔等均有导航的作用 ,为古代闽地贸易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清朝林得震《游毓秀塔》 诗曰:“半日天晴客趁闲,寻幽兴到访禅关。横桥锁合双溪水,孤塔撑齐四面山。僧院苔痕疏雨后,人家树色夕阳间。蓝庵薄暮闻钟磬,归路仍沿碧渚湾。”江斌《赞永福花乡》 诗曰:“三重岭后花果香,毓秀塔前水流芳。天上人间数永福,古迹新姿醉游郎。”

(四)婆罗门塔

婆罗门塔,又名西安桥塔,位于福建同安区大轮山梵天寺钟楼后,距城关约 1 千米。原在同安区西安桥头,故又名西安桥塔。据《同安县志》记载,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 年) 同安县人许宜、释宗定建西安桥,并镇以石塔四座,桥头桥尾各两座。此即其中之一。1957年根据历史学家郑振铎建议,迁至现址。

同安婆罗门塔是研究宋代婆罗门教及其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同安西安桥头的婆罗门塔等有的塔身也雕刻有佛像,其用意应是借佛祖神灵之威来镇邪煞怪,祛除水患,镇风护塔,客观上起到了美化桥梁、导路导航的作用 6iRDlE2hdPs2gkiuzwHL/jSucnpKwJvZMTf5q3iUTFKECjQh4WW0k4UtY6NvqE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