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今天的虚构具有多种形态,比较成型的如小说、戏剧、广播剧、影视剧,还有新兴的网络电影、网络剧、微短剧、手机电影等。 影视网剧理论首先必须解答自己门类的本质属性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它们是虚构( fiction),即通过特有的视听手段和表演来表现模拟情境中的模拟活动。 影视网剧有两个维度的边界需要首先厘清:一个是它与其他视听作品的关系;一个是它与其他虚构作品的关系。

视听文本的研究方法是一个不断流变,需根据人文科学发展现状不断总结的过程。不同时期都有影视网文本研究方法论的相关书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如法国学者雅克·奥蒙( Jaques Aumont)、米歇尔·玛利(Michel Marie)享誉海内外的《当代电影分析》( L'Analyse des films 、国内学者李道新的《影视批评学》 等,挂一漏万。一般而言,包括影视网剧批评在内的艺术批评理论无非采取两个立场中的一个:或者是主张文本整体性的立场;或者是主张碎片式阅读的立场。从方法论层面看,这两个立场不仅不对立,反而应该是互补的。下文中关于文本研究方法的思考都是从这种态度出发的。

今天,视听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电影会成为什么?应该如何把握将来的发展方向?电视剧与网络剧未来的关系又会如何?新兴载体的虚构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延承既有的视听虚构的传统?本书是作者多年理论研究和教学经验的凝聚和沉淀,很多思考在与学生们的讨论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将从影视网剧的共同特征——虚构性入手,梳理虚构与叙事的关系,尝试解答三个问题:虚构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解释影视网虚构文本的生成机制?哪些理论适用于文本解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应该怎样运用?

作为一种有效的、可以解释文本生成机制的理论,目前的影视叙事学研究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这个判断有两个依据:首先,影视叙事还处在对文学叙事理论的搬用阶段,没有与既有实操层面的影视理论紧密结合,这说明目前理论界对视听本体问题的考虑还不够充分;其次,叙事理论与其他理论(社会学、美学、经济学等)的连接方法尚无定论。笔者在研究生及博士阶段接受了法国文艺理论的系统教育,回国参加影视教学科研工作后,一直有志于将文学叙事理论与影视网剧研究接轨,建立起一个以叙事学为基础的影视网虚构文本研究方法。但这个志向的完成面临很多障碍和阻力。

在研究生阶段,笔者发现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在解释文本时都因为自己理论的局限而妨碍了对文本的全面解读。比如接受美学过于片面地强调接受方对文本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文本已存在的事实;新兴的交叉性理论,比如神话符号学(阐释学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的融合)在读解作品时也存在主观性、片面性的问题;等等。另外,文学叙事学理论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文艺理论在不断发展演变,目前没有哪种文艺理论可以单独承担起全面解释文本生成机制的任务。从这个角度讲,叙事学仍有价值。更何况从符号学体系生成的叙事学有着深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一个理论被认为“过时”,除了本身可能的确存在不足以外,也与使用者的理论视野有关。鉴于笔者博士毕业的主学科是文学,刚从业时对电影理论缺乏全面系统地掌握和了解,因此本书的写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这期间,笔者一是系统地对既有的电影理论,从实操层面(摄影、录音、剪辑、表演、美术)到元理论层面都进行了再学习;二是梳理了文学叙事理论与影视网剧叙事研究交叉的节点,对文学理论与视听理论嫁接的可能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探索。

目前的结论是:影视叙事理论统合了摄影理论、剪辑理论、录音技术理论、表演研究、编剧艺术理论、美术理论,是最能够解释文本生成机制的中层理论。结合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本书拟对文本有机运作产生文本意义及审美价值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书中主要使用了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英美的新文学理论、法国的叙事学、符号学、神话结构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等)、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传播学、文化学相关理论等。

当编写出一个故事梗概的时候,叙事就已经存在了。目前对影视叙事的认识应该说是存在误区的。研究剧情片时人们往往将叙事作为一个独立于视听技术,或者独立于影片风格的部分来并列研究,显然对叙事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主张叙事的广义概念,认为影视网虚构叙事既包含影视网文本形成的过程,也包含它最终呈现的形式,它由故事结构、视听叙事结构和表演结构三部分组成。故事结构指对文本故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这包含了情节的线索以及故事内容被叙述的顺序问题,主要有正叙、插叙、倒叙、前叙,以及重复叙事等。重复叙事也就是叙事的频次问题,研究一个内容被表现了几次,并以什么样的方式被重复表现。

将叙事结构转化为声画内容的是视听技术手段。每一部文本将故事结构呈现为声画活动的技术手段是不同的,这其中包含了视角、聚焦的问题,即编导安排了从谁的角度来给观众讲故事的问题。视听叙事需要从两个角度考量,一个是分镜头设计,即不同景别镜头连接时构成的空间关系;另一个是不同场景切换以及场景局部和整体呈现之间的关系,这其中有画面和声音的设计,也有美术方面(化妆、服装、布景)的设计。人物不是在真空中活动的,他们活动的空间、他们的服饰、发型、化妆等都会对整个影片的视听风格产生影响,没有了美术系统,人物就如同皮影。

相对于新闻、纪录或者某些娱乐类的视听作品,剧情片(虚构文本)的主要特征是表演。故事和故事被呈现的方式其实都是围绕着角色塑造来组织的。情节是人物活动起来产生的运动路径,至于这些人物塑造的社会学、心理学内涵,即为什么不同性格、心理的人物会选择某种特定的运动路径,则是角色研究需要解答的问题。另外,角色毕竟是编导设计出来的,他们为什么、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将不同社会角色的人物设计成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这是角色研究关注的另一个大的方向。再者,人物是由演员来扮演的。不同的演员对同一类人物的表演处理和带给观众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角色的搭配方式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每部作品的表演结构包括了文本中所有人物的角色设计,有多个维度:一个角色在整个情节推进过程中性格、行为、心理的变化过程,演员对于这个设计方案的个性化处理,以及这种个性化处理与影片整体表演风格的关系等。没有了表演,影视网文本就成为空洞的风景。表演结构的研究既在符号学的框架中,同时也包含在社会学、心理学当中。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将尝试进一步挖掘表演结构的叙事学含义,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思考影视网叙事理论的边界问题。

文本分析是一个意义“缝合”的过程,分析者需将创作者有意识组织起来的符号与无意识泄露的符号进行汇总,勾勒出主创者的真实意图,并进行艺术性的评判。这其中,分析者的世界观、美学品位、分辨能力等主观因素的确起着作用。然而,如果分析者的主观性过强,那么他分析的价值就会打折扣。本书中所主张的文本读解方法是将视听技术手段视为物化文本情节(主题结构)、视角(审美结构)的话语系统。通过这个话语系统特有(个性化)的组织方式来界定创作者创作该文本的心理状态和创作意图,这样将会有效地规避读解过于主观的风险。

本书最大的特点一是学科交叉和多种理论并用,二是将叙事学领域的很多方面进行了推进。比如对叙事模式与既有类型片关联的研究,又比如对叙事者和视角问题的研究等。片例的选择上力求更大的覆盖面,既考虑通俗类的影视网剧,也顾及艺术探索影片;注重亚洲(日、中、韩)电影,也关注当下影视网剧的视听语言风格走向。学术研究可能为社会服务的一种途径即是提供理论视角。一些影片分析源自课堂讲义,比较口语化,但最终考虑还是保留了口语的风格。一是很生动,另外也符合作者的意图,即将生涩的理论普及到文本分析的实践当中去。

写作过程中涉及非常多的理论概念,很多理论在该学科都不断有争议和辩论出现,例如社会心理学中的“认同”“偶像”等。鉴于篇幅和精力所限,无法展开翔实的文献综述,只选择了笔者认定的一种内涵,这让笔者惴惴不安。在写作的过程中回看之前的论述时,总能够发现一些缺隙,总觉得仍有再思考的必要,也暗暗庆幸这本书不是在笔者从业的早期完成的,因此避免了犯下更重大、无法挽回的错误。很多当时认为正确的观点,在漫长的教研生涯中被新的认识修正了。这也许是文化理论的共性吧,我们总是无限地接近着真理。

感谢参与项目的同事和同学:宋华、王闻俊、范国琴、何婉依、黄懋、唐子文。这本书的校对主要是由黄懋完成的,他还负责整理了附录中的参考文献。感谢贾磊磊老师,不仅因为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写序,还因为他多年来对我事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感谢我的主管单位——中传电视学院的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关怀、包容和鼓励,这个名单有点长:高晓虹、胡芳、何苏六、王晓红、曾祥敏、程素琴、吴敏苏、秦瑜明、孙振虎……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感谢它的戏剧影视学院、科研处、财务处、研究生院、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中数不清的领导、同事们,他们为我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了平台、氛围、鼓励和滋养。 s9WxTG7PPhjB6WkbcdgSmQrWfzGY+K35uFhKyNsG0b8ORofvYjhkMT0M2jTcGL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