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存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善莫大焉。古之盛世修志,多止于州县,乡镇之志多为阙如,实为憾事。辛卯之秋,我与时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的黄立云商议,值此国运昌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前所未有,域内人才辈出、蓬勃兴旺,当趁此良机,发挥乡贤力量,调剂一些资源,编修一部《平溪镇志》,让悠悠千年的平溪历史得以展现传承。
2015 年仲夏,纵贯古今、跨越千年,洋洋 40 余万字的《平溪镇志》(三审稿)摆上我的案头。抚卷品读,我深感高兴与欣慰!本书主编黄立云,系我平溪同乡、高中同窗、大学同年。他在学生时代勤奋学习,学业尤以文科见长,文字功底颇深,屡得师长表彰;参加工作后,经多岗位历练,曾在县直多部门任领导职务,在任寿宁县方志委主任期间,主编第二轮《寿宁县志》,编著出版了四部寿宁方志丛书,修史经验颇丰,成果颇多,盛得赞誉,实为《平溪镇志》主编之不二人选。五年来,编者以虔诚之情,敬畏之心,日夜加班加点,多方寻访查阅,旁搜博采,将散佚在《三山志》《福建通志》《建宁府志》《福宁府志》《政和县志》《寿宁待志》《寿宁县志》以及档案、谱牒、寿序、行述、诗文等官方史志、民间文物和石刻碑铭中有关平溪的史料、诗文一一辑入志中,不厌其烦,几经删增,数易其稿,终成书卷。镇党委政府、县直机关、村委、镇直单位、仕外人士、退休老同志等平溪镇籍乡贤,多方收集、提供史料,三番五次审阅核校志稿,力求去伪存真,去芜存菁,使志书繁而不杂、简而不疏,努力提高志书质量,尽量使之无愧于前人、今人与后人。我深知《平溪镇志》分量之厚重,也深知众多平溪乡贤为《平溪镇志》的完成,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心血!
乡镇志书可以弥补县志之短,是保存乡村地方史料的最佳载体。县志记载的是一个县的整体情况,由于县域幅员广阔、内容众多、篇幅所限,故对行政村、自然村的形成演变,姓氏家族的迁徙繁衍,以及各地的地理人文、风俗民情等等无法详细记述。而乡镇志书可补县志记载之所缺、详县志记载之所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村人口日趋减少,许多村庄仅余老人留守,一批村庄已经荒废或已整村搬迁,如果不抓紧抢救挖掘,许多村庄变迁的史料就会随之消失。因此,将乡村发展演变历程用志书形式记载下来,将乡村历史风貌较为全面地留传给后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文字德政工程。
《平溪镇志》是寿宁县第一部由地方乡贤组织编纂出版的乡镇志书。平溪,是寿宁境内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平溪犀牛山磨制石器、临水而居;平溪,有文字可稽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 836 年的宋淳熙九年,南宋状元、福州知府梁克家编修的《三山志》里就有“平溪里”的记载,宋时的平溪已经是寿宁境内规模最大的村庄;明建文四年,浙江会稽诗人郭斯垕在《过平溪作》诗中赞美平溪“处处鱼盐间草市,家家鸡犬类桃源”。平溪,是古代诗人心目中美丽的“桃花源”。
编修《平溪镇志》对保存乡邦文献、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平溪文脉,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然修志工程始于空白,困难重重。但平溪乡贤热情满怀,信心百倍,志在必成。编者无畏艰辛,苦心潜研,精心撰述;在县乡任职的乡贤一呼百应,积极参与,踊跃筹集经费;《平溪镇志》的编修出版更离不开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平溪镇志》的出版发行,不但填补了平溪志书的空白,也为寿宁编修乡镇志书做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经验。
《平溪镇志》是平溪人民弥足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它全面再现了平溪长达千年的历史风貌,是研究平溪历史的一部小百科,对了解、研究平溪的前世今生有着重要意义。《平溪镇志》客观记载了平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顺利与挫折、经验与教训,可供主政者明借鉴;《平溪镇志》翔实地描述了平溪人豪爽勤劳的朴实民风、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善恶分明的侠肝义胆、乐于助人的善行义举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可供世人敦教化;《平溪镇志》也是奉献给所有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平溪人士的一份特殊礼物,远方游子既可借此寻根觅祖,缅怀先人,也可凭此了解家乡、铭记乡音、增强乡情。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匆匆又过三年。时值盛夏,万物欣荣,黄立云再次将精心修改过的《平溪镇志》送阅,细细品读,更觉新时代、新发展,家乡变化日新月异,不觉感慨万分。当年本志开编时的平溪乡,已在癸巳年冬升格为平溪镇;辛卯年动工的寿政二级公路(县城至平溪段),已于 2016 年竣工通车,极大地缩短平溪与寿宁县城的时空距离,有力推动平溪经济社会的发展。品读《平溪镇志》,可以清晰地触摸平溪的发展轨迹,领略平溪跨越前行的矫健步伐,聆听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我深为家乡的发展变化而高兴,更为家乡未来的兴旺发达而激情满怀。在《平溪镇志》付梓出版之际,谨向全体编纂人员,以及所有为《平溪镇志》的编纂出版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刘美森
2018 年 8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