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但在实际使用中,姓氏仍有区别。如两人初次见面,常用的是“请问贵姓?”而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宗谱,通用的都是《□氏宗谱》。
1.平溪村 南宋庆元四年(1198),周理经浙江松源周墩徙平溪村厝坪墩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35 世。
2.平溪鼎墩 南宋后期,周二由浙江龙泉迁平溪村鼎墩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29 世。
3.环溪村 明嘉靖间,周果八由平溪村厝坪墩迁环溪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18 世。
4.岭根村 清康熙间,周景佩由平溪村厝坪墩迁岭根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13 世。
5.孔雀洋 清乾隆六年(1741),周有发由屏南县浅岩村迁屏峰村孔雀洋自然村肇基,至今繁衍 10 世。
6.南溪村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周士琚由平溪村迁南溪村定居,至今繁衍9 世。
7.上充村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周景卓由平溪村葫芦门底下水井坪迁东木洋村上充自然村的茂竹山楼,后迁上充村定居,至今繁衍 9 世。
8.溪底村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周学相由平溪村迁溪底村定居,至今繁衍9 世。
9.屏峰村 清嘉庆十四年(1809),周学瓒由平溪村迁屏峰村定居,至今繁衍 7 世。
1 0.洋坪村 清光绪十三年(1887),周士清由上党坑底村迁南溪村洋坪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6 世。
1 1.上窑村 周姓与南溪村洋坪自然村周姓同宗。
1 2.长洋村 清雍正十三年(1735),周昌腾由岭根村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9 世;民国元年(1912),周学登由燕窠村上洋坪自然村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5 世。
1 3.泮洋村 民国六年(1917),周尚□由南溪村迁南溪村泮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5 世。
1 4.长溪村 民国三十三年(1944),周继楚由环溪村迁长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1 5.柯洋村 周姓由南溪村迁柯洋村定居。
1 6.庾岭村 周姓由燕窠村上洋坪自然村迁庾岭村定居。
1.岭后村 元至元年间,魏祖光由政和县外屯乡下池村迁岭后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28 世。
2.下洋坪村 清咸丰年间,魏光盛迁岭后村下洋坪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6 世。
3.柯洋村 1951 年,魏成长由燕窠村于岭自然村迁柯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上充村 明洪武廿七年(1394),黄厚五、黄厚六兄弟由政和县澄源乡暖溪村迁东木洋村上充自然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23 世。黄厚五、黄厚六的先祖是隋文帝时官西都留守、左班大学士黄隆 20 子——唐初南昌刺史黄威。20 世纪 90 年代,上充村黄姓相继有 7 户,30 多人迁平溪村定居。
2.燕窠村 清康熙后期,黄田强(编者注:谱载黄田强,一说黄元益)由屏南县棠口际头村迁燕窠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1 世。黄田强的先祖是隋文帝时官西都留守、左班大学士黄隆 10 子——宁德霍童石桥黄鞠。1980 年以后,相继迁往光泽县 6 户,政和县 4 户,寿宁县城、蕉城区、福鼎市各 1 户。
3.平溪村 清同治六年(1867),黄高瑞由芹洋村迁平溪村为肇基之祖。《芹洋黄氏宗谱》载:黄高瑞的先祖黄隆,又名黄高,号萧山,隋文帝时官西都留守、左班大学士,娶 7 妻,生 21 子,分别名为淑、封、通、荣、耸、魁、开、推、槐、鞠、松、震、荫、平、坚、挺、侗、尧、嵩、威、庞。
因隋炀帝无道残害忠良,黄隆写下《遣子诗》:骏马登程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寄他乡即我乡。晓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蒸尝。愿祈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将 21 子分遣四方,各奔前程。
隋大业间,黄隆第 20 子黄威入赣肇基,唐初官南昌刺史。北宋初年,黄威第 12 代孙黄戚九自南昌入闽,肇基武夷山五夫里。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黄戚九后裔黄潢八由五夫里迁政和县澄源乡暖溪村为肇基之祖。元大德三年(1299),黄潢八后裔黄元二由暖溪村迁芹洋村为肇基之祖。
清同治六年(1867),黄元二裔孙黄高瑞(智房)由芹洋迁平溪村桥北路寿山桥上方肇基,至今繁衍 6 世。1980 年以后,黄高瑞裔孙陆续迁往三明市、厦门市、福州市、寿宁县城、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城市定居。2021 年,留守村中的仅 2 户,7 人。
4.白岩头村 清雍正间,黄姓由汀州迁岭后村白岩头自然村肇基,至今繁衍 10 世。
5.百家山村 民国三十五年(1946),黄姓由芹洋乡黄潭村迁长溪村百家山自然村定居。
6.环溪村 民国十五年(1926),黄世隆由东木洋村上充自然村迁环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2005 年,黄祖昌由环溪村迁厦门市定居。
7.柯洋村 黄姓由屏南县棠口际头村迁柯洋村定居。
8.大场村 黄姓由平溪村长潭尾自然村迁湖潭村大场自然村定居。
9.长溪村 黄姓兄弟 3 人分别由长溪村下坑尾自然村、东溪锣鼓田自然村迁长溪村定居。
1.长溪村 明成化间,李琛由芹洋修竹村迁长溪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20 世。
2.南溪村 明正德十年(1515),李杰、李温兄弟 2 人由芹洋修竹村迁南溪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9 世。
3.东溪村 明嘉靖五年(1526),李镖由芹洋修竹村迁东溪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18 世。
4.源佳墩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李重文由长溪村迁源佳墩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5.环溪村 清嘉庆二十年(1815)二月,李承凤从长溪村迁环溪村定居,至今繁衍7 世。
6.百家山 清咸丰二年(1852),李宣齐由长溪村迁长溪村百家山自然村路后厝定居;咸丰五年(1855),李宣雄由长溪村大垄自然村迁百家山自然村路下厝定居。
7.平溪村 清咸丰间,李启沃由长溪村迁平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7 世。
8.亭下村 清同治十二年(1873),李宣乐由南溪村迁亭下村后洋墩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5 世。
9.湖潭村 清光绪间,李姓由芹洋阜莽村迁湖潭村定居,至今繁衍 5 世。
1 0.东山头 民国十六年(1927),李宣钟与两兄长由长溪村迁东山头村半岭洋自然村定居。
1 1.长洋村 民国二十九年(1940),李岩隆由平溪村鼎墩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 2.后坪村 李姓从长溪村迁长溪村后坪自然村定居。
1 3.柯洋村 李姓由南溪村迁柯洋村定居。
1 4.平溪鼎墩 李有椿由芹洋乡阜莽村迁平溪村鼎墩定居。
1.溪底村 明正德间,毛姓由浙江金华市毛洋青竹村迁溪底村肇基,至今繁衍20 世。
2.长洋村 民国三年(1914),毛阿炳由溪底村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3.平溪村 1981 年,毛日阳由溪底村迁平溪村金洋街定居,至今繁衍 2 世。
1.东溪村 明正德间,叶发旺由(周宁县)周墩浦洋村迁东溪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8 世。
2.湖潭村 清乾隆间,叶姓由(周宁县)李墩际下村迁湖潭村肇基,至今繁衍11 世。
3.长洋村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叶姓由寿宁县城后叶巷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4.南溪村 清光绪十年(1884),叶姓从政和县镇前镇梨洋村迁南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5 世。
5.环溪村 民国三十年(1941),叶林荣由岭兜村迁环溪村定居。此外,叶姓还有三、四家分别由南阳镇、平溪东山头村迁环溪村定居。
6.岭兜村 叶姓从浙江庆元县迁岭兜村定居,至今繁衍 6 世。
1.桥下洋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王日华由芹洋下屏峰村迁屏峰村亭下居住两代后,乾隆廿五年(1760),长孙王殿慎迁芹洋溪源村,次孙王殿成迁屏峰桥下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7 世。(编者注:400 年仅繁衍 9 世,疑家谱记载有误。)
2.途下厝 清康熙间,王正坚由下党村迁屏峰村途下厝肇基。
3.溪底村 清乾隆元年(1736),王立满由下党村迁溪底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10 世。
4.孔雀洋 清嘉庆间,王殿超由芹洋下屏峰村迁屏峰村孔雀洋自然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0 世。
5.亭下村 清嘉庆间,王姓从下党村迁岭后村再迁亭下村定居。
6.平溪村 清同治元年(1862),王爱昌由屏峰村孔雀洋自然村迁平溪村下坝定居,至今繁衍 6 世。王乃敦由下党村迁平溪村金洋街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7.漈下洋 清光绪八年(1882),王爱新从屏峰村孔雀洋自然村迁屏峰村漈下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8.柯洋村 王姓由岭后村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9.溪底源 王姓由下党村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1 0.东木洋村 20 世纪 50 年代,王光叶由溪底村迁东木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龙头坑 清顺治十七年(1660),吴姓由浙江庆元县举水迁龙头坑村肇基,至今繁衍 13 世。
2.木场村 清康熙五十年(1711),吴智灏从浙江庆元县漈头村迁木场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1 世。
3.南溪村 清乾隆间,吴振行、吴海明同时从政和县新坑头村迁南溪村吴厝里肇基,至今繁衍 11 世。
4.东山头 清乾隆间,吴永原从福安县迁东山头村肇基,至今繁衍 10 世。
5.长洋村 清乾隆三十年(1765),吴姓从下党槽坑村海坑自然村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6.湖潭村 清乾隆间,吴姓由浙江泰顺县迁平溪村大连坑自然村,后再迁湖潭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7.岭根村 清乾隆间,吴世贵由芹洋发竹坪村迁上岭根村定居;嘉庆十四年(1809),其长子迁岭根村洋中定居。
8.东溪村 清乾隆间,浙江金华府康安县后垄村吴有林到东溪村做篾入赘陈家。
9.东木洋 清同治、光绪间,吴忠发从龙头坑村迁东木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6 世;20 世纪 50 年代,吴俊录、吴俊焕兄弟从南溪村新桥头自然村迁东木洋村定居,至今繁衍3 世;20 世纪 90 年代,吴炳强从木场村迁东木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2 世。
10.环溪村 清光绪十七年(1891),吴亨嘉由芹洋尤溪村迁平溪村经商兼营茶叶。光绪廿一年(1895)在环溪村建房定居,至今繁衍 6 世。
11.平溪村 吴启柱从芹洋上尤溪自然村迁平溪村鼎墩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2.屏峰村 1950 年,吴嘉熙从木场村迁屏峰村途下厝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3.柯洋村 吴姓由浙江庆元县迁柯洋村定居。
14.溪底源 吴姓由屏南县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15.下井村 吴姓由浙江庆元县吴家山迁亭下村下井自然村定居。
16.小溪村 1962 年,吴姓由亭下村牛墩坂自然村迁亭下村小溪自然村定居。
17.牛墩坂 吴姓由浙江庆元县吴家山村迁亭下村牛墩坂自然村做香菇而定居。
1.村头村 清初,吕朋三、吕朋五由政和县牛途村迁亭下村村头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8 世。
2.亭下村 吕姓由亭下村村头迁亭下村定居。
3.柯洋村 吕姓由政和县牛途村迁柯洋村定居。
4.庾岭村 吕姓由亭下村迁庾岭村定居。
5.溪底源 吕姓由亭下村村头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6.奶殿壑 民国时,吕姓从柯洋村岔门底自然村迁奶殿壑自然村定居。
1.云雾坑 清初,谢姓 3 兄弟从宁化县到溪底村云雾坑自然村肇基,至今繁衍16 世。
2.狮子岩 清光绪初年,谢姓由南溪村栗坂自然村迁燕窠村横路下自然村,居住 2代后再迁木场村狮子岩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7 世。
3.长洋村 民国五年(1916),谢应新由溪底村云雾坑自然村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4.柯洋村 谢姓由溪底村岩坑自然村迁柯洋村定居。
5.岭根村 1955 年,谢承用到岭根村洋中定居。
1.亭下村 清初,许梓由政和县澄源村迁亭下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5 世。
2.屏峰村 清雍正间,许良风由政和县澄源村迁屏峰村亭下村村头茶园岭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0 世。
3.燕窠村 清末,许思廷从政和县澄源乡北斗村迁燕窠村定居。
4.上窑村 许俊六由西溪头迁南溪村上窑自然村定居。
5.村头村 许姓由政和县澄源乡迁亭下村头村定居。
6.平溪村 1976 年,许升松从周宁县纯池村迁平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岭兜村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张姓由屏南县双溪镇前洋村徙岭兜村肇基,至今繁衍 12 世。
2.东木洋 清乾隆八年(1743),张崇官由屏南县双溪镇前洋村迁东木洋村为肇基之祖。
3.湖潭村 清乾隆间,张姓由屏南县前洋村迁湖潭村肇基,至今繁衍 11 世。
4.岭后村 清乾隆间,张新官从屏南县双溪村迁岭后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10 世。
5.长洋村 清光绪廿一年(1895),张乃生由亭下村下井自然村迁东木洋村长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6.柯洋村 张壁由屏南县岩后村迁亭下村下井自然村定居;张其又从下井村徙柯洋村定居。
7.燕窠村 张姓由屏南县双溪镇前洋村迁燕窠村定居。
8.下井村 张姓由屏南县迁亭下村下井自然村定居。
9.溪底源 张姓由屏南县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1.平溪村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日标由(周宁县)秋坪村迁平溪村长潭尾自然村肇基。
2.庾岭村 清雍正间,陈国茂次子日旺由古田县(今屏南县)七步街村迁庾岭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6 世。
3.燕窠村 清雍正间,陈国茂三子日生、四子日余兄弟俩由古田县(今屏南县)七步街村迁燕窠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6 世。
4.柯洋村 清乾隆初,陈日余之子荣亮由燕窠村迁柯洋村为肇基之祖。陈姓另一支由鳌阳茗溪村迁柯洋村定居。
5.湖潭村 清乾隆间,陈惟仲由浙江泰顺县迁湖潭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0 世。
6.屏峰村 陈盛桂由政和县下园村迁屏峰村定居,至今繁衍 9 世。
7.环溪村 1952 年,陈岩春由长溪村迁环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8.岭根村 陈阿忠由屏峰村迁岭根村定居。
9.村头村 陈姓由柯洋村后洋头自然村迁亭下村村头定居。
1.平溪村 清康熙间,刘振源从托溪村迁平溪村下坝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1 世。民国五年(1916),刘先寿从周宁县纯池乡芹山村迁平溪厝坪墩定居,至今繁衍 5 世。
2.岭兜村 清康熙间,刘姓由浙江泰顺县仕洋村迁岭兜村肇基,至今繁衍 11 世。
3.村头村 刘姓由政和县牛途村迁亭下村村头定居。
4.柯洋村 刘姓由托溪村迁柯洋村定居。
5.溪底源 刘姓由柯洋村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6.东木洋 1952 年,刘岩养、刘奶佑兄弟从燕窠村迁东木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1.上山头 清康熙间,胡崇绩由浙江庆元县左溪村迁龙头坑村上山头自然村肇基。
2.下山头 胡嘉颍由浙江庆元县左溪岱根村迁龙头坑村下山头自然村肇基。
3.环溪村 20 世纪 60 年代,胡姓从龙头坑村迁环溪村定居。
4.平溪村 1989 年,胡大金由龙头坑村上山头自然村迁平溪村锦雀巷定居。
1.三角洋 2013 年版《寿宁卢氏宗谱》载:明成化间,卢念一由清源沈洋分迁岗后村。清初,其 20 世裔孙卢永珍迁三角洋村为肇基之祖,村中现有卢姓 548 人。一说:清康熙间,卢永定由清源沈洋村迁亭下村三角洋自然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1 世。
2.柯洋村 卢姓由亭下村三角洋自然村迁柯洋村定居。
3.平溪村 1960 年,卢万康调平溪小学任教,1986 年在平溪村鼎墩建房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湖潭村 明弘治间,范姓迁湖潭村定居。嘉靖三十七年(1558)五月不慎失火,全村房屋付之一炬,范姓随之迁往政和县牛途村,一子迁居湖潭下洋村。清乾隆二年(1737),范振济由广东潮州大埔坪砂甲坂乡迁纯池村赤林坪自然村,后迁前山村定居。乾隆十二年(1747)再迁湖潭村肇基,至今繁衍 11 世。
2.燕窠村 民国十四年(1925),范通弟由湖潭迁燕窠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3.柯洋村 范姓由政和县双木坑村迁柯洋村定居。
1.平溪村 清乾隆二年(1737),郑轩柱从屏南县代溪郑家山村迁平溪村鼎墩杨梅桥头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4 世。
2.东木洋 清乾隆九年(1744),郑启兴、郑启光兄弟从屏南县双溪镇郑家山村迁东木洋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0 世。
3.燕窠村 清乾隆间,郑文权由屏南县双溪镇郑家山迁燕窠村定居。
1.后山村 清乾隆二年(1737),肖必官由(周宁县)萌源村迁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肇基。现仅肖志学、肖廷树、肖廷远 3 户仍在后山村居住,其余均外迁。
2.平溪村 清嘉庆十七年(1812),肖高应由(周宁县)萌源村迁平溪村大石坂肇基。2009 年,肖华根,肖传汉、肖传财由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迁平溪村定居。
3.东木洋 清嘉庆、道光年间,肖理满从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迁东木洋定居。
4.木场村 1941 年,肖传有由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迁木场村定居。
5.长溪村 1988 年,肖传兴由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迁长溪村定居。
6.环溪村 2000 年,在政府“造福工程”资助下,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肖廷山等 16户先后迁入环溪新村定居。2008 年,肖志康的四个儿子由湖潭村下洋自然村迁入环溪新村定居。
1.后山村 清乾隆二年(1737),凌裕鹊从(周宁县)纯池莲地村迁湖潭村后山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2.大垄村 1942 年,凌成锦由湖潭村后山自然村迁长溪村大垄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1.屏峰村 清乾隆八年(1743),蔡士緰、蔡士承从下党槽坑村迁芹洋法岭后,旋再迁屏峰村肇基,至今繁衍 11 世。
2.岭根村 清乾隆间,蔡长裔因避纳丁粮而隐居下岭根村周氏家中,后其 4 世孙蔡元鼎迁上岭根村定居。
3.环溪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蔡姓从下党曹坑村迁环溪村定居,现繁衍5 世。
1.东木洋村 清乾隆八年(1743),温惟谌由汀州府上杭县迁东木洋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2 世。
1.屏峰村 清乾隆八年(1743),罗兴盛兄弟 4 人由江西南丰梅子秀迁犀牛岗、下楼仔坪搭草楼居住。后罗克驭在屏峰村前厝基坪建 15 榴房屋一座安居,至今繁衍 9 世。
2.平溪村 1980 年,罗会清由屏峰村迁平溪村金洋街定居,至今繁衍 2 世。
1.柯洋村 清乾隆九年(1744),曾景统、曾景辅兄弟从三明市宁化县方田乡朱王村黄屋坑迁上柯洋村定居。再迁柯洋村后门岗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9 世。
2.平溪村 清乾隆九年(1744),曾景辅从三明市宁化县方田乡黄屋坑村迁上柯洋村肇基。其后裔迁平溪村桥北路定居。
3.白岩头 清嘉庆十八年(1813),曾姓从汀州辗转至政和,后在南溪村尾单秋亭暂居。曾良会再迁白岩头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4.宫仔下 曾姓由柯洋村后门岗自然村迁柯洋村宫仔下自然村定居。
5.环溪村 1990 年,曾良寿四兄弟从湖潭村下洋自然村迁环溪村定居。
6.清洋茶场 曾举灼从柯洋村迁清洋茶场定居,至今繁衍 2 世。
1.上洋墩 清乾隆十三年(1748),阮鼎生由(周宁县)李墩阮家洞村迁长溪村定居。道光年间,其孙阮兆武再迁长溪村上洋墩自然村为肇基之祖。
2.湖潭村 清乾隆间,阮启长由(周宁县)李墩阮家洞村迁湖潭村为肇基之祖,至今繁衍 11 世。阮家洞村有上下两个阮氏宗祠,湖潭、大场的阮姓来自不同的宗祠。
3.大场村 清乾隆间,阮姓由(周宁县)李墩阮家洞村迁大场村肇基,至今繁衍10 世。
4.环溪村 1992 年,阮思林等几户从湖潭村迁环溪村定居。
岭根村 清乾隆间,徐士语由(周宁县)纯池村迁上岭根村定居,至今繁衍 9 世。
1.于岭村 清乾隆间,陆姓由屏南县双溪村迁于岭村肇基,至今繁衍 10 世。
2.白岩下 陆姓由浙江迁东木洋村白岩下自然村定居。
狮子岩 清嘉庆十六年(1811),余学洪由纯池村上禾溪自然村西坑迁木场村狮子岩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8 世。
1.三角洋 清嘉庆后期,高姓由政和县澄源乡迁亭下村三角洋自然村定居,至今繁衍 7 世。
2.岭根村 高姓由屏南县迁上岭根村山头住山楼,后迁上岭根村定居。
环溪村 1942 年,韦克林由清源三望洋村来坂头(环溪村)打铁,土改时分得房子遂在环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4 世。
南溪村 1952 年,符姓由下党村山底自然村迁南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1.长溪村 1957 年,杨姓由溪底村日洋自然村迁长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2.环溪村 1994 年,杨安利由南溪村上窑自然村迁环溪村定居。
3.柯洋村 杨姓由下党乡下党村迁柯洋村定居。
1.南溪村 赖姓由政和县澄源乡麒麟坑村迁南溪村定居。
2.溪底源 赖姓由政和县澄源乡麒麟坑村迁亭下村溪底源自然村定居。
平溪村 1965 年,沈木成由下党碑坑村迁平溪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东木洋 1970 年,邱长生由上党村山底自然村迁东木洋村定居,至今繁衍 3 世。
湖潭村 1976 年,缪姓由凤阳乡官田村迁湖潭村定居。
长溪村 1990 年,甘姓由长溪村下坑尾自然村迁长溪村定居。
平溪村 2001 年,葛姓迁平溪村定居。
平溪村 2001 年,邵姓迁平溪村定居。
宗谱是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方志、宗谱)之一。宗谱对研究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明永乐四年(1406)首修,董事周仲四,翰林学士知宗人府正堂吴于修序,已佚。崇祯十一年(1638)次修,周学年、周景甸、周景德等编修,乡进士候选县正堂叶蓁作序,现序存谱佚。清康熙四十年(1701)3 修,周士榕编修,现序存谱佚。乾隆六十年(1795)4 修,董事周启金等,陈祖舜编修,谱佚。光绪廿二年(1896)5 修,浙江泰顺县庠生许元壁编修。果八、于德、建七三房分房立谱,各房一册。1 ~ 16 世统一编制支图,17 世起分房编修支图。
昭 穆 (1~16 世):理海日之、禄觉礼运、山泰东敬、仲唐基伟。
1.平溪村 根据 5 修本《周氏宗谱》的源流图,光绪廿二年(1896)许元壁修《统五公房小谱》;光绪廿五年(1899)修《西峰堂支谱》;次年修《濂生公支谱》;光绪三十三年(1907)周温文修《统五公支谱》;1983 年吴谦修《尚仓公支谱》,董事周应根等;1985 年吴谦修《士桓公支谱》;1994 年吴谦修《涧七公房谱》,董事周廷芳;1999 年金献箴修《尚德公支谱》,董事周举华等。
昭 穆 (17~22 世各房自排)建七房为:建金康夫景师。23 世起,3 房昭穆统一为:生士汝、学尚继俊、光乃道义、守斯忠贞、自克永盛、以振家声。
2.环溪村 根据许元壁 5 修本《周氏宗谱》源流图,光绪廿四年(1898)修《汝修公支谱》,董事周尚师;光绪廿五年(1899)修《西峰堂支谱》,周郁文作序;1985 年吴谦修《士榕公支谱》,董事周光楷等;同年修《继旋继颜公支谱》,董事周光理等;1986年修《仁生公支谱》,董事周继庄等;同年修《汝瓒公支谱》,董事周松等;1993 年龚鸣修《汝臻公支谱》,董事周光雄等;1994 年修《汝修公支谱》,董事周继忠、周鸿;2006年周光钦修《尚仓公支谱》,董事周应根。同年修《尚西公支谱》,董事谢淑娇。
昭 穆 (果八房 17~22 世):果熙照珙柯景鼎。23~45 世与平溪村同。
3.岭根村 清乾隆六十年(1745)春修《周氏宗谱》,龙川陈祖舜修,首事周启京、周宜峰,已佚;光绪廿二年(1896),许元碧、王祖庚再修,首事周学勋;1995 年春,吴坚、周光临 3 修,首事周大明、周光相、周光仁、周光康。
昭 穆 (1~16 世、24~45 世,与平溪、环溪村《周氏宗谱》同)17 ~ 23 世:于训康轩之昌。
4.泮洋村 民国八年(1919)首修《尚檆公支谱》,周郁文、郑成铭撰。1927 年次修,胡应麟撰。
5.上窑村 1980 年 9 月修《仕清公支谱》,吴谦撰。
6.上充村 1981 年 1 月修《士贵公支谱》,吴谦撰。
7.洋坪村 1984 年 11 月修《启满公支谱》,叶瑞琪修撰。
8.南溪村 1991 年吴谦修《士琚公支谱》。昭穆与平溪村相同。
9.溪底村 1994 年 4 月修《继雄公支谱》,吴谦撰。
10.孔雀洋 1995 年 9 月修《有发公支谱》,吴谦撰。
11.屏峰村 1995 年修《学赞公支谱》,蔡树德撰。
清嘉庆廿三年(1818)首修鼎墩周二族系《周氏宗谱》;光绪十五年(1889)2 修;1984 年 3 修,吴谦撰,董事周开明、周东彭等。
昭 穆 (1~42 世):二七念六壬、征兴宗康受、添昌景玘禄、国正文承维、怀德恒开忠、良永茂增贤、进庄显顺广、均宽位定祥。
2006 年 1 月,周乃会、周光钦修《寿宁周氏联谱》,共 1436 页,2008 年 3 月印刷。
1.上窑村 清乾隆元年(1736)首修《许氏宗谱》;光绪廿四年(1898)次修;1984 年 3 修。
昭 穆 (23~43 世):秉登联上达、华锡挺朝端、进升隆有得、嘉世永传芳。
2.屏峰村 198□年修《许氏宗谱》。
昭 穆 (27~42 世):良振进、杨林景星、庆云清以、振起昌宗。
3.燕窠村 1982 年编修《许氏宗谱》。
亭下村 清乾隆十六年(1751)首修《吕氏宗谱》;1984 年次修;2005 年 3 修。
昭 穆 (1~56 世):祖兴钦朋、胃浩子方、永远吉昌、茂盛呈祥、家庭正顺、邦国元良、志向宏伟、学文爱武、知仁明义、崇德扬善、高标凌云、丕振宗风、以慰先贤、恩泽万世、世代绵长、明享宗功。
湖潭村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首修《范氏宗谱》;同治十一年(1872)次修;1995 年春 3 修。
昭 穆 (1~21 世):振、廷玉理周、瑞立祥庆、长应鸿禧、光前裕后、耀祖荣宗。
1.溪底村 清道光十九年(1819)首修《王氏宗谱》;民国二十三年(1934)再修,分订两册。
昭 穆 (1~16 世):春立中正、方启昌运、光明有基、声远益振。
2.亭下村 清光绪三十年(1905)修《王氏宗谱》。昭穆(1 ~ 16 世)与溪底村《王氏宗谱》同。
3.屏峰桥下洋 民国十六年(1927)首修《王氏宗谱》,后两次续修。2004 年与下屏峰村王氏编修联谱。
昭 穆 (1~36 世):凤瑶旺国、大文日永、殿爱京学、奕成发茂、长振书声、英贤继起、齐庆熙明、尊师敬祖、孔道传兴。
4.漈下洋村 、 平溪村下坝 民国十六年(1927)首修《王氏宗谱》,后又两次续修。2004 年与下屏峰村王氏编修联谱。昭穆(1~36 世)与屏峰桥下洋《王氏宗谱》同。
5.屏峰路下厝 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王氏宗谱》。
昭 穆 (1~32 世):姜伏显马、通卓沃志、尚潘季雅、春立中正、方启昌运、光明有基、声远益振、福德世逢、学士贻善。
1.长溪村 明嘉靖廿七年(1548)首修《李氏宗谱》,莆田林云同撰修,已佚;嘉靖三十六年(1557)2 修,浙江嘉定云塘史士龙撰修,已佚;万历廿二年(1594)3 修,李任撰修,已佚;清乾隆十年(1745)4 修,浙江括苍松源永昂、润春撰修;乾隆五十五年(1790)5 修,浙江处州府学增广生姚宁撰修,除各房支派世系图外,有八景诗、桥亭记、宗祠记、男妇传、墓志铭等。编排科学,内容详尽,履历生卒配葬备详名下,世系了如指掌。文化含量较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长溪村史、李姓人文的重要史料;道光廿年(1840)6 修,浙江东瓯罗阳增广生王章撰修,已佚;民国二十三年(1934)7 修,浙江泰顺县胡效麟撰,董事李承胄、李空垄等 10 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8 修,浙江泰顺县胡效麟撰;1992 年 9 修,浙江龙游县赖斐撰。
昭 穆 (13~52 世):宗孔于德、思行守则、伊尹周公、宣承启烈、式典左昭、赞垂奕世、功标惠上、洪开大衍、美奂锦章、永绍祖先。
2.南溪村 明嘉靖廿八年(1549)首修《李氏族谱》,莆田林云同撰,已佚;清乾隆元年(1736)2 修,李清蒲撰;乾隆三十二年(1767)3 修,李松龄、李挺隧撰;乾隆五十七年(1792)4 修,李映嶙、李周杰撰;道光廿一年(1841)5 修,浙江泰顺县增广生王章撰,八品冠带国学生李廷蔚蓝阅,李公辅等 14 人参修。8 开 372 页,楷书手写全一册;光绪三十年(1904)6 修,浙江泰顺县增广生许元壁撰,楷书手写本,8 开 622 页,全一册。内收新序 2 篇,旧序 11 篇,除各房支派世系图外,有八景诗、桥亭记、宗祠记、家训说、锦帐序、男妇传、墓志铭、田志铭、田地疏、祭祀产、坟墓图等。编排科学,内容详尽,履历生卒配葬备详名下,世系了如指掌。并录有经元李蓁的《前题》诗,进士陈时范的《南溪公馆记》,名士李廷森的《重修祠堂序》和冯梦龙、方伯、丁居信、巴杨河、马大纪、熊琛、杨中迪、柯抡等历任知县及解元陈从潮等人写的传、序。有的载入《福宁府志》《寿宁县志》,文化含量较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南溪村史、李姓人文的重要史料。
昭 穆 (1~48 世):兴大信鼎、二万兆尚、瑞明洪亮、宗孔于德、思行守则、伊尹周公、宣成启烈、式典文昭、赞垂家宪、瞻绍天芳、洪猷恭衍、世焕彝章。
3.源家墩 民国十八年(1929)修《李氏宗谱》,浙江庆元县胡效麟撰,董事李瑞生、李成明。1992 年续修,浙江龙游县赖斐撰。
昭 穆 (13~52 世):宗孔于德、思行守则、伊尹周公、宣承启烈、式典左昭、赞垂奕世、功标惠上、洪开大衍、美奂锦章、永绍祖先。
4.东溪村 1998 年修《李氏宗谱》,浙江龙游县灵山赖斐撰。16 开 80 页。
昭 穆 (13~52 世)与源家墩村《李氏宗谱》同。
5.平溪村 1995 年修《李氏宗谱》,环溪黄强、岱阳村吴谦撰,共 278 页。昭穆(11~12 世):兴祖;(13~52 世)与源家墩、东溪村《李氏宗谱》同。
6.百家山 1993 年修《李氏宗谱》,浙江龙游县赖斐撰。
7.亭下村 2010 年 12 月修《李氏族谱》,环溪村周光钦撰,董事李孝甫。
1.屏峰村 清同治七年(1868)修《陈氏宗谱》,增生陈国华撰;光绪廿八年(1902),庠生王慎远、王觐光 2 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王觐光 3 修。
昭 穆 (1~21 世):振、寄富为栋、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德承大孝、瑞兆凤祥。
2.湖潭村 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陈氏宗谱》,托溪太学生刘佐夏撰。
昭 穆 (1~9 世):惟、应必光恒、学德从善。
1.平溪村 清同治六年(1867),黄高瑞由芹洋村迁平溪村为肇基之祖。因平溪、芹洋黄氏同宗,故平溪黄氏参与撰修《芹洋黄氏宗谱》,昭穆也与芹洋黄氏相同。
昭 穆 (20~35 世)(行)高士登立、庆定中邦、绍兴继发、家学延长。
(字)步有端正、允作振宗、应承昌运、策献熙雍。
2.上充村 清光绪五年(1879)季春首修《黄氏宗谱》,邑生员夏廷钧撰,耀德氏述《江夏黄氏源流志》;光绪廿二年(1897)2 修,黄瑞珍主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 3 修,黄世增主修,屏峰慎远堂庠生王觐光撰《重修上春黄氏族谱序》。1984 年 4 修,黄高柏主修。
昭 穆 (11 ~ 32 世):光瑞超世、高士登立、庆定中邦、传家孝孙、继述修齐、道德。
3.燕窠村 首修《黄氏宗谱》,未标注修谱时间和主修、撰谱人姓名。
昭 穆 (15~30 世):天方有运、举步常亨、绍家宏振、为学克成。
1.屏峰村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首修《蔡氏宗谱》,浙江泰顺县西坑庠生许元壁撰。1963 年、1990 年、1994 年蔡树德先后 3 次为士緰公派下长房、三房、四房、五房编修 6 本支谱。2005 年,环溪村蔡培青为长房重修支谱。
昭 穆 (17~33 世):行则得众、万商来仁、世应昌妙、朝有忠臣。
昭 穆 (21~37 世):万方来庆、中华振兴、国强家富、永享太平。
2.岭根村 蔡氏修谱二次。
昭 穆 (1~16 世):东联太宗、长启光有、宽则得士、万方来庆。
1.岭后村 民国元年(1912)首修《魏氏宗谱》,1979 年因房屋失火烧毁。1980 年2 修,错漏较多。1986 年春 3 修,政和县宝岩坑里魏观玉撰。
昭 穆 (1~31 世):更应财忠、苏芮周保、旺玉露豪、京春华江、盛福庭光、明正兴发、文成奕世、元亨利贞。
东木洋村 清咸丰七年(1857)五月,延请芹洋溪源村姻亲张纯卿编修《东源洋郑氏支谱》。1982 年编修《郑氏宗谱》,部分内容参考《东源洋郑氏支谱》,南阳吴钦、溪底王韶撰,手写 8 开 116 页,全一册。
昭 穆 (1~31 世):日肇启、元逞生有、成功振兴、国泰民安、全树屏望、重履声扬、宏图丕显、银榜流芳。
岭兜村 1985 年二修《张氏宗谱》,首事张有长、张厚荣。
昭 穆 (1~12 世):兴世其昌、碧有厚福、子成立义、如意端肃。
湖潭村 1992 年 8 月 1 日重修《阮氏宗谱》。
昭 穆 (1~20 世):大天日启、鼎瑞兆正、昌明永苏、承先志自、德振家声。
龙头坑村 1993 年修《胡氏宗谱》,浙江庆元县胡建成撰。
昭 穆 (1~28 世):九远近贵、叔敬永怀、增尚文自、加兰崇道、学儒明正、观光日承、昌瑞兆兴。
1.岭根 、 洋墩村 上岭根村吴氏二次修谱,洋墩村吴氏首修《吴氏宗谱》。
昭 穆 (1~16 世):公叔文子、启开清明、俊发永昌、良美方茂。
2.南溪村 2000 年修《吴氏宗谱》。
昭 穆 (□~□世):滔显、章文公子、添长璧振、旺广德利、用厚生和。
宗祠,又称祠堂、祖祠、宗庙,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
1.南溪村 李氏宗祠位于南溪村中,明朝后期始建,坐南向北,土木结构。清乾隆廿四年(1759),李朴斋捐 20 金,村民集丁银 30 余两,将南溪凹门底山赎回修建祠堂。然“因堂寝草创,诸凡未备,风雨飘零,不数年间,内堂倾倒”。
乾隆四十四年(1779),李廷森首出白金 20 两,族众 10 余人出资将墙外园圃购入,祠路原出下衕官厅旁,与民房照墙外右闲基兑换,并购坪左角灰楼,凑成旗杆坪三分正,重新建起中堂。嘉庆十二年(1807),贡生李廷森捐银 20 两、李廷蔚等 5 人各捐银 8 两,凡登科添丁之户各出喜银一钱,每逢秋稔按丁捐谷一斗,建起内堂。嘉庆二十一年(1816),又集资建起头门两廊。
南溪李氏宗祠宽 20 余米,进深 60 米,建筑面积共 1260 平方米,此外还有后园及左右墙外空地,为平溪境内占地面积最大之宗祠。24 世李奎文撰文:“内堂为寝厅,左右四龛为昭穆位;左厅为敦亲堂,左为东库藏祭器,右为西库藏祭资;东楼为安主楼,西楼为藏谱楼;左厢为灵所,右厢为酒尊所;中堂左为众贤祠,右为报功祠。头门左为尚义堂,右为会议厅,厅后为庖房。东西厢后门一直,以防不虞。寝后大园一片,中拟立祧庙,有志未逮也。余地蓄古榅乔木花卉,翠萝交荫,以培后脉。登其堂,轩然开朗;视其寝,骤然幽静。北枕三台,南环玉带。朝天马耸立于东者,纱帽山也;献瑞于西者,龟图也。前临大陆,宽平驷马堪容;路接通衢,恍惚龙门在即。梦柳书声,天池月影,错杂于馨香俎豆间,真南溪胜景焉。”
南溪李氏宗祠宏伟壮观,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墙头、檐下的泥塑工艺栩栩如生。依中轴线而建的主体建筑物有门楼、中堂、大殿;左右两边为厢房,内设敦亲堂、众贤祠、报功祠、尚义堂、会议厅以及寝厅、庖房和存放祭器、祭资、族谱等的库房。操场两侧立有 40 余根 2 米多高的旗杆石。
1949 年以后,宗祠被长期用作学校或用于放映电影。“文革”期间,所有匾额、神龛牌位及操场上的旗杆石均被毁。1994 年,南溪台胞李烈子捐款 34000 元重修。现门内空坪占地面积约 540 平方米;中厅占地面积约 320 平方米;正殿占地面积约 260 平方米。祠内现存清顺治十二年李如兰“文魁”匾,门口立清嘉庆十二年讲述祠堂田产事的“立归约”石碑一通。2012 年,寿宁县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
2.长溪村 李氏宗祠位于长溪鹅头,坐乙加卯三分。清道光三年(1823)重九,李运玲、周洛、经邦、围城、闻芳等倡建,缘丁捐谷,营息三年,募集白金 3000 余两。道光六年(1826)六月动工,道光八年(1828)落成。宗祠用地面阔 12.17 米,进深 32.91米,占地面积 400 多平方米。其中宗祠面宽 10.77 米,进深 5 柱 9.39 米。有门楼、天井、下厅、正厅等建筑。正厅面阔 3 间,正厅神龛祀李氏祖宗神主牌。
1949 年后,宗祠被用作学校,原有戏台拆毁。2003 年李金锋主持重修。2009 年再次修葺,改四周土墙为砖砌,拆换部分檩条、椽条,油漆下厅、正厅柱子。
李氏宗祠的门楼为重檐歇山顶、抬梁为减柱式结构、柱础为扁鼓形,以及悬山顶、四角藻井及彩绘、文字等,仍保留清中叶建筑风格。2012 年,寿宁县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
3.东溪村 李氏宗祠坐落在东溪村下游,始建年代不详,内悬同治十二年(1873)“武魁”牌匾。坐东朝西,土木结构,上下两厅,深 26 米,宽 16 米,占地面积 416 平方米。1969 年圮于水,左排冲毁,右排剩木枋。1986 年重建。
岭兜村 清乾隆间建,坐落在村西山脚下,占地面积 200 平方米。“恩元进士”匾额被盗,对联因年久消失。1996 年重修。
1.平溪村西峰堂 俗称上祠堂,坐乾兼亥,因祠后峰高而得名。清乾隆廿六年(1761)二月十三日卯时建,仅草草数椽。因久历星霜,长经风雨,破壁颓垣,凄然若绝。咸丰三年(1853)十月二十九日丑时重建。改为坐亥加乾,上下拓为两堂。光绪廿五年(1899),周郁文撰《西峰堂记》。
因年久失修,致祠堂倾塌。2020 年 6 月,周应根、周道扬为首募资近百万元在原址重建,现主体建筑已竣工。
2.平溪村灵凤祠 俗称理公祠,位于平溪村后路巷西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建。坐北朝南,二进式建筑,土木结构,占地面积 600 平方米。知县胡效曾应周御等人之请,撰《灵凤祠记》。
民国后期,周氏宗祠被国民党区公所占用。1947 年,闽浙边游击纵队曾三次夜袭平溪区公所。1950 年后被平溪茶站占用,祠前大坪旗杆石被毁。1969 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下午,茶站大门墙体被洪水淹浸崩塌。1970 年灾后重修,茶站强行将墙外大坪圈入墙内。1992 年茶站解体,宗祠被周氏族人收回。
2012 年,周氏宗祠作为国民党区公所之旧址,中共闽浙边游击纵队在此取得三战三捷之辉煌战绩,被寿宁县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
屏峰村 清道光廿三年(1843)建,坐落在村北的半月山脚,占地面积 80 平方米。内外摆设简陋,原有的牌匾均已消失。
湖潭村 清同治七年(1868)七月初五辰时建,坐辛酉,位于村中路边,土木结构,建筑面积 180 平方米。
屏峰村 位于村中店基,坐寅向申兼艮坤分金。占地面积 522 平方米,建筑面积 352平方米,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初三日辰时升梁,首事蔡行源。土木结构,上下两厅,中有四级石梯,上厅龛内置 3 位始祖灵牌,下厅建有戏台。栋面建有双层太祖亭,外面竖立“源远流长”牌匾。祠前及两旁向外墙头塑有八仙神像。门前空坪直至溪边,占地面积 170 平方米。
1950 年至 1992 年,蔡氏宗祠一直被小学占用。1967 年,“文革”破“四旧”,3 位始祖灵牌、下厅栋面双层太祖亭及两旁外墙的八仙塑像等全部被毁。1993 年,蔡万芳、蔡众妙等为首筹资重建,1994 年 9 月竣工。2011 年,蔡友功、蔡万芳等再次筹资 30 多万元重修,2012 年 10 月竣工。
平溪村 平溪村黄氏一支与芹洋黄氏同宗,因此宗祠也与芹洋黄氏一样建在芹洋村中的旗山之下。
1.溪底村 位于溪底村中,民国十四年(1925)建,占地面积 200 多平方米,土木结构。上厅神龛供祖宗灵位,下厅设戏台。2011 年重修。
2.亭下村 坐落在亭下村右边,坐乙加卯三分,始建年代不详。2004 年,王昌老、王运福等在原基址复建,占地面积 200 多平方米。
湖潭村 始建时间不详,坐落在村中榅洋排,占地面积约 130 平方米,土木结构。1992 年八月初一重修。
东木洋村 坐落在东木洋村店坪,2010 年建。
东溪村 位于东溪村下游,占地面积 300 多平方米,始建时间不详。
亭下村 位于亭下村东,2003 年 10 月动工,2005 年 5 月落成,首事吕祥松、吕观禄等。占地面积 2 亩,建筑面积 406 平方米。主楼高 12.6 米,附建 3 层宿舍、厨房,占地面积 7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00 多平方米,四周植花、树。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佟韦题写“吕氏宗祠”门额,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书范、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孟天宇、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师冯麟征等为宗祠堂柱书写对联。
尝闻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盖宗者尊也,尊其始迁之祖,以明水源木本之义,而岁时享祀以敬之也。故自通都大邑,暨山陬海,澨莫不有时举。余族自前明成化年间,始祖瑛五公肇基富阳,草创甫就,其宗祠之建有志未逮。所以,祖考仅依南峰堂之侧,厥后世代相守,未尝另造宗祠。迄今三百余载,子姓繁衍,若仍循旧章,则堂庑既卑,寝室亦狭,无以伸祀事之典。
迨至道光三年重九之夜,余与十一世孙周洛,及十四世孙经邦、维城佥议倡建。邀同人十一世孙闻芳等缘丁捐谷,营息三年。至丙戌岁,计谷八千有奇。第靡费浩繁,难以骤举。其工匠供给随丁照派,而白金尚缺,又蒙殷户另捐。爰是相阴阳度原隰,卜吉日以兴艺事。肇工于丙戌六月,至戊子岁而落成。陆续总计靡费白金三千余两。规模虽未宏大,而祠宇颇壮观瞻。是以合族得祀始迁之祖,而祖父得袝庙而血食焉。
从此春秋祭祀,序昭穆、定亲疏、别长幼,所谓礼以义起也。唯愿吾族孝子慈孙,世世存宗祖之心而敬不已耳。于是乎记以勒诸石碑,得绵天地亘古万年为不朽也。本祠坐乙加卯,清道光丙戌年十月廿二庚午日卯时竖柱,午时升梁。
富阳(编者注:长溪)十世孙 运玲 斋沐百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