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协调的生态环境,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文化。自然文化具有制度、物质和精神形态三个层次 ,制度和物质层次的自然文化相对较浅,而精神层次的自然文化则是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等共同构成的深层次文化。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是实现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区域,是国家生态治理的关键区。三北工程建设期间,广大建设者在实践中发明创造了一系列治沙、治山、治水的实用技术,涌现了一批科学治沙、创新治理机制的典型。三北工程无疑是开创性的自然文化建设工程,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自然文化体系,赋予了森林文化、沙漠文化、绿洲文化、草原文化以及湿地文化新的内涵和精神。
三北工程是我国森林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由建设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了森林生态文化的兴起。学界对森林文化定义的共同着眼点即人类与森林的关系。狭义的森林文化是指与森林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广义的森林文化是指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并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
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具有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性、时间演化的继承性、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性以及特点分明的地域性等显著特征 [20] 。另外,森林文化还是具有群众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特征的文化 ,这一点在三北工程建设中体现尤其明显。群众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森林文化发展的动力。
森林文化的演化历史悠久。中国的森林文化经历了本源(殷商)、形成(殷商至汉代)、发展(汉代至 20 世纪 80 年代)和繁荣(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四个阶段 [21] 。至今,森林文化已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全球时代背景下,森林文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满足人类游憩康养、科研教育、艺术创造等需求,给予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滋养,培育和支撑森林的服务。
森林文化有着不同的形态。森林由于所处地域的民族差异,其衍生的文化形态也各不相同,总体上可分为四类:一是以森林树木本身为载体所表达的森林文化形态;二是以木竹材料为载体,经人类加工的各类器具设施、工艺作品等所表达的文化形态;三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形态;四指以森林树木为背景,以人民生产生活为核心的民俗风情图景。
三北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和自然生态得以保护与修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我国森林文化的繁荣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应继续建设和弘扬森林文化:第一,开展森林文化建设愿景目标的规划,将森林社会效益纳入森林文化建设的目标成果核算中,促进森林产业与文化、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第二,推进森林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以民众对森林文化的市场需求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第三,依托森林文化积极拓展民生林业,培养森林文化专业人才,促进民生林业发展。
目前学界尚未对“沙漠文化”的概念达成统一意见。本文将沙漠文化理解为人类长久以来在沙漠地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其中沙漠景观不仅受到自然因素长期的作用,更是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而形成。因而,三北沙漠地区呈现出了独特的人文历史底蕴,其沙漠文化融合了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胡杨精神、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多样的文化形态共同成就了璀璨、包容的三北沙漠文化。
黄河文化。黄河给其流经的沙漠地区带来了稀缺的水资源,为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有助于当地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
沙漠长城文化。自战国时期起,多个朝代都曾在祖国北部边防前线和边塞要地,修筑过规模不等的长城,腾格里大漠的明长城、盐池荒漠中的明长城和隋长城都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
沙漠丝路文化。丝绸之路围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的绿洲,形成了沙漠丝路文化。丝绸之路途经之处,不仅铸就了悠久的沙漠丝路文化,还见证了丝绸之路在茫茫大漠中的璀璨轨迹。
胡杨精神。胡杨是在与沙漠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常出现的意象,常用于颂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精神。
沙漠生态文化。沙漠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下,人类在处理与沙漠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了解、认识沙漠生态文化是正确看待沙漠价值及人与沙漠关系的重要前提。
三北工程是我国防治沙漠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有效遏制了沙漠化演进。科尔沁沙地等四大重点建设区的沙化土地面积出现负增长,呈现出“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好转”的态势,为沙漠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在三北工程的实施建设中,我国坚持科学治沙,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沙道路,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三北工程不仅塑造了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治沙精神,沙漠文化在其中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近年来,作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漠文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不断推进沙漠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代下的必然选择。
绿洲文化是活跃在绿洲区域的诸多民族在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创造的、以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生态型文化,是一种由多元因素构筑而成的开放、动态的文化 。绿洲文化是一种中西方文化汇聚,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屯垦文化、商业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 。
璀璨的绿洲文化诞生于中西文化交汇要道、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深刻影响了西域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正是因为绿洲文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多元融合的发展历程,使其具有诸多典型特征,包括相对的封闭性和绝对的开放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兼容共生的和谐性、富有特色的民族性和宗教性、平等可贵的生命性等。这些兼收并蓄、和谐共生的特征取向,造就了绿洲文化的典型区域——新疆,也养育了绿洲文化的典型民族——维吾尔族,共同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区域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
发展与扩大绿洲,建立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新绿洲体系,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树立了一批绿洲建设的成果与典型,西北荒漠区沙化土地得到有效遏制,绿洲得到了巩固和扩大,构筑了完备的绿洲生态屏障,促进绿洲区域经济社会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绿洲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及宗教文化、内陆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与此同时,绿洲文化与以屯垦戍边精神为核心的兵团文化及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之间也形成了多元共生、和谐统一的关系。积极传承发展绿洲文化要做到:一是讲好绿洲故事。深入研究绿洲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内涵,提炼绿洲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神与价值理念,总结宣传绿洲建设的人物事迹、成功经验等,延续绿洲历史文脉。二是打造绿洲旅游名片。制定完善保护绿洲文化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护绿洲遗产资源,同时开发绿洲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发展绿洲深度游与体验游,擦亮绿洲旅游名片。三是打造绿洲文化产业。优化绿洲文化资源,建设绿洲博物馆,加快绿洲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推广,为绿洲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
草原文化是指各草原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在草原生态系统循环往复并经过草原民族长期生产活动的积淀而形成的特有文化 ,是一种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并融合了相关的农业文化元素的文化。综合自然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三个标准,可以将我国草原文化分为三个文化区域: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蒙古高原型草原文化,以藏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型草原文化和以哈萨克族为主体、以新疆为核心地区的广大山地—荒漠型草原及山地—绿洲—荒漠型半农半牧型草原文化 。
草原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精神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自强不息、勇敢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二是宽厚包容、团结共赢的精神;三是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从草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可以发现其具有四大特征:地域特征即鲜明的民族性,生态特征即崇尚自然,文化特征即开放进取、充满活力,伦理特征即讲究诚信、崇拜英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草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种自然观在各个历史时期草原民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促进生态建设实践仍有借鉴意义。
三北工程通过四十多年的持续建设,在林草植被恢复方面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区域内林草植被覆盖度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在全面巩固和保护现有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草原的保护修复将是三北工程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之一。
三北工程赋予了草原文化新的内涵。在新时期仍需对草原文化开展深入研究,继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草原文化发展。首先,完善草原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制定推动草原文化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其次,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或平台,打造一批以节庆活动、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日等为代表的文化传承、展示和发展的平台。最后,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湿地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人类在长期同湿地的相互作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湿地文化。目前对“湿地文化”尚无确切的定义,本文将湿地文化理解为人类在依托湿地生存和生活,以及在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湿地文化内涵丰富,其基本特性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这五大方面。一是生态性,指湿地的生产功能可以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湿地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二是人文性,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表现的人类精神文化。湿地的人文性在文化作品中有所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现代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等。三是民族性,指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湿地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特征。四是地域性,指在不同地域分布着不同的湿地类型,从而产生了具有差异的地域湿地文化,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气候特征。五是独特性,指湿地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不可替代的 。
三北工程积极开展湿地恢复重建工作,扩大了湖泊、湿地面积,打造了优美的湿地景观环境,因地制宜地建设了 324 个国家湿地公园,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服务。优秀的湿地文化对湿地保护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引和支撑作用。三北工程中的东北、华北地区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湿地。加强湿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有助于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
要坚持可持续利用三北地区的湿地资源,传承湿地文化传统,不断挖掘湿地文化内涵,发挥湿地文化在生态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制定和完善湿地文化相关政策法规,从保护、利用、管理、传播、教育等多个方面提出普遍性的指导原则,指导地区从不同的层面对湿地文化加以重视、重新审视以及促进其发展。其次,开展湿地科学文化的研究与教育,积极支持湿地专项科研项目,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湿地科普教育、科技实践活动,强调湿地自然体验以及活动过程中的参与互动。最后,重视湿地文化的保护宣传工作,增设湿地文化宣传窗口,创新湿地文化宣传形式,积极利用博物馆、纪念日、文化节、展示会等多渠道多平台进行湿地文化的传播和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