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产物与精神产物之和,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等。地域文化由许多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代表着当地的自然、经济、人文、风俗等信息,反应地域的自然环境、风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能够展示人类文明与进步。地域文化因地域的特色和历史发展而形成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代表性符号。靠山的地域有崇山精神,傍水地域富有尚水情感,一些宗教影响的地域有着浓厚的敬天精神。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的特征,但也有共性:①地域文化是模式化和符号化的存在,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地理位置、海拔、纬度、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要素不同,给人类带来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②地域文化的传统性、乡土性。文化是历时性的产物,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类长久的发展和积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更新和再造,体现了地域民情风俗等的传统性、乡土性。③地域文化具有地域限定性和意识形态主导性。在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对辖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中的文化因素趋向一体化。另外,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各地域往往培育和强化自己的地方意识,赋予它特色,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地方意识形态色彩。

三、地域文化的划分

地域文化构成要素复杂,划分依据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如地理方位、地理环境(流域、山脉)、地理单元、行政区划、方言、族群、民俗、经济文化类型、区域市场、宗教信仰等等。①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北方文化、西北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等。②以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如长江三角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岛文化、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等。③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如齐文化、鲁文化、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云贵文化等。④以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划分,如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⑤以族群为依据划分,如华夏、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等。

四、三北地域文化

三北防护林体系跨我国 13 个省、市、自治区的 559 个县(旗、区、市),总面积 406. 9 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 42.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会形成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三北”地域按照地域文化的划分标准,比较典型的有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的西北文化、东北文化,以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的黄河文化(流域)、秦岭文化(山脉),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的三晋文化等。

(一)西北文化

西北地区自然区划是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地区,是我国四大自然区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点区域。西北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约公元前 6000 年),当时是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黄河上游地区的大地湾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以及齐家文化。

作为黄河源头的西北地区,孕育了黄河儿女的胚胎,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原始文字、农耕文化、龙文化都是从西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成了它们的胚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一是以蒙古、藏、哈萨克为代表的游牧文化(包括先前的匈奴、突厥、回鹘等民族文化);二是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绿洲农业文化(包括河西走廊地区);三是以汉族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中西部的旱作农业文化(包括西夏和回、东乡、保安、土族等文化)。西北地区也是中国宗教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有许多道教起源的传说,而且由西域传入经中国改造而民族化了的佛教也与西北渊源相关,西北是中国式佛教的源头。

西北文化具有鲜明的会聚性、多样性和交融性,这些特征源于西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一方面,西北广大西部地区(除陕西以外)大多是大山、大川、戈壁、沙漠、草原和高原,气候大多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差奇大,无霜期短,且境内多旱灾、虫灾、雪灾、霜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在这种恶劣且零碎的区域环境中,生息在此的各民族不仅人口十分稀少且区域汇聚互相隔离,致使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文化实体。另一方面,伴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能够穿越这片荒漠地带,其又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必经之地和中间站。从地理环境看,这里是东亚、南亚、西亚、欧洲文明的结合地带;从生产方式看,这里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带;从宗教哲学看,这里是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和儒道互补哲学的结合地带;从民族类别看,这里是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结合地带;多种异质文化和多种本土文化聚在一起必然会产生碰撞和交融。因此西北文化的交融既有异质文化的相互融合也有本土文化的相互融合,亦有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间的交相融合,凸显了西北文化交融性的特点。

(二)黄河文化

黄河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黄河作为一条自然河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象征。黄河文化广义上是指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在黄河水事及其相关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及黄河水利工作者所具有的精神诉求、价值取向、基本理论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

黄河文化犹如黄河水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始社会晚期是黄河文化的起源阶段。由于文字没有产生,社会分工没有形成,精神文化生活只能体现在物质生产的活动中。其间经历了从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经过仰韶文化到河南龙山文化。夏商周三代是黄河文化的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了文字,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了记述和表达的可能。在此阶段,农业文化的特征比较鲜明,黄河农业文化的土壤所培育的“民为邦本”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同时,国家建设、青铜文化的繁荣初步彰显了黄河文化所蕴含的创造力。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就是黄河文化的发展及兴盛时期,黄河文化不断吸收异质文化而增强了自身生命力,通过各种方式融合在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以其为基本内核的中华文化传统。

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表现在“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和“多元统一”的中华“大一统”观念里。从地理空间来看,黄河文化是大河文化,又可划分为多个区域文化,以上游三秦文化、中游中州文化、下游齐鲁文化为主体,包含诸如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等文化层次而构成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在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域的诸如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黄河文化。数千年间,黄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走向世界。黄河文化正如黄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蕴含着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2019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三)秦岭文化

秦岭是一座高峻绵延的山脉,主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的太白山,海拔 3771. 2 米,是俊秀江南与粗犷北国的分隔,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甚至被称作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文化从蓝田原始文化、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开始,经历了中华民族发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大秦王朝一统华夏,开启了中华民族统一之先河,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成就雄踞东方的泱泱大国……

秦岭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东西部文化的聚合点和交汇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秦岭文化体现了“多元一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秦岭造成了中国农业文明“南稻北粟”的多样性格局,使得神州大地多元的农业文明最终走入了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周易》《周礼》是地处秦岭山水之间的西周王朝的周文王、周公旦将数千年以来古人探索天人关系的成果凝练成结晶。在集儒、释、道于一体的秦岭,将“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表现得最为充分。东汉经学家马融少时在秦岭师从著名学者挚恂研习儒家文化;著名经学大师郑玄在秦岭研修儒学;宋代大思想家张载所开创的关中学派也发源于秦岭,形成了一支独特的儒家学派。秦岭又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和兴盛之地,秦岭中段终南山的楼观说经台,相传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东汉,太平道在关中已有了传布,张道陵在陕南创五斗米道,汉中巴蜀地区亦兴起了天师道;魏晋之际,终南山楼观道派日益活跃;唐代,高祖亲率文武官员到楼观祭祀老子,并下诏改楼观为“宗圣观”;宋代,关中道教学派创始人陈抟长期隐居秦岭,并著《指玄篇》《太极图》等;金代,王重阳在终南山创立全真道,从此道教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一直流传。秦岭还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摇篮”,自佛教初传之时即在终南山有所传播,终南山且是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策源地和最早译经重地之一。

2020 年 4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第一站去了秦岭。他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东北文化

“东北”是对中国大陆东北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区域的简称。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东北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底蕴丰厚、绚丽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东北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北地区的文化起源于 100 万年前的吉林前郭王府遗址,而后薪火相传,东北土著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移民人口的流入带来了胶东文化、豫东文化、晋商文化、江浙文化、两湖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它们互相交融,形成了多元的新型关东文化。东北根据地域环境以及民族差异,又可分为汉满农耕文化、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北方渔猎文化、朝鲜族丘陵稻作文化。

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差异性等特征。东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例如满族、朝鲜族、汉族、鄂温克族等众多民族都聚居在东北。不同民族自然有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东北地域文化多元性的一面。近代外来移民对东北原生态文化有影响。中原文化带入东北地区,使得东北地区受到中原文化浸润。东北地区曾沦为沙俄和日本的殖民地,因此很多地区具有浓郁的俄罗斯元素和日本元素。因此,多民族、移民和侵略历史都使得东北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多元性。东北地域文化从原先的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发展为现在的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都是不断吸收各类文化并融合各类文化的结果,彰显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包容性。民族的差异性,导致东北区域文化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主要是满族和朝鲜族,其地域文化特征是山地民族文化;中部地区主要是汉族,其地域文化特征是农耕文化;西部地区以蒙古族为主,其地域文化是草原游牧文化。 Ws2ur5QsKVPT83E0KKjQDW7ukIMG1K5rDb00/W6hoNAlGBPzm3kHDyJS5/XPNJ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