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内涵特点

40 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文化有体系、有重点、有层次,全方位地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内涵层面进行了建设。从物质层面看,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精神层面看,它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的内涵;从制度层面看,它是对全面性和整体性内涵的体现。可见,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文化首先是一种务实的文化,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既注重三北区域性发展,又关切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思想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尊重自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地弘扬生态智慧,提升生态伦理。

一、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内涵

改善民生是三北工程的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的物质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同时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就必须从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可持续发展摒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发展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首先,三北生态文化体系中最能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是要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北工程建设的 40 多年,是生态恢复与保护的 40 多年。位于陕北的毛乌素沙漠,曾经是“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寸草不生之地”,这片土地因为长期的人类活动而造成生态失衡。而今,在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努力下,当地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 24%,其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 400 千米。如果将栽种的树木按 1 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 54 圈。曾经渺无生机的蛮荒沙漠即将从地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鸟语花香的茵茵绿洲。毛乌素沙漠以及三北工程区众多重现的绿洲见证了中国人民持之以恒的勤劳和智慧,见证了中国人民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勇气和毅力。

科技部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2019 年度报告》显示,在干旱半干旱区域中,亚洲改善和恢复的土地面积最大,占改善和恢复面积的 50%以上,尤以中国和印度改善恢复的面积最大。三北防护林工程与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一起在我国北方风沙线上构筑了重要的生态防线,建立起了一道多林种多树种有机结合、乔灌草科学配置的绿色生态屏障。截止到 2018 年,中国森林覆盖面积达 2. 12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22. 08%。2000—2018 年间,中国森林面积净增 0. 45 亿公顷,增长率为 26. 90%,中国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成为全球“变绿”的主力军。中国人民为持续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三北生态文化建设的 40 多年,也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的 40 多年。三北防护林切切实实为人民带来了收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40 多年三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 933 亿元,防治了沙化,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40 多年防护林使粮食的累计增产量约为 4. 23 亿吨,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帮助当地群众依靠特色林果业、森林旅游等实现了稳定脱贫;吸纳农村劳力 3. 13 亿人,约 1500 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当地人民在发展林粮、林药、林草间作的同时,既防治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三北工程为百姓开创了生态经济型的建设之路,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范。

三北生态文化是面向未来幸福生活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始终。恢复绿水青山是三北工程首要任务,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既是对现阶段环境危机的应对,也是对实现未来美好生活环境的保障。“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不仅为当代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未来的发展探索了可行的路径,很多工程区形成了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年接待游客约 3. 8 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约 480 亿元,工程区的经济架构、产业模式获得了本质的提升,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人地和谐——生态伦理为核心的精神内涵

“生态伦理”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生态伦理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文化体系的形成意味着传统理论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即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到生态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伦理”首先是一个历史和地理的概念,与一时一地相关,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理特征会导致不同的伦理和道德。传统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与道义等,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系列行为准则。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提出“土地伦理”的概念,将所有的生命置于同一个系统中考虑,认为万物都属于宇宙的有机部分,万物有着内在的生态秩序。“土地伦理”将伦理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至整个地球的生命圈,涵盖了土地、土地上所生长的动植物以及土壤、水等。这些组成部分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各部分相互依赖,并各自拥有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的权利,具有平等的地位。人类作为其中的一个成员,不应凌驾于其他成员之上,不应将土地视作自己的财产,不应只享受特权,不承担对土地的义务。 “土地伦理”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通过人对生态危机和现实困境的反思,人类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考古发现,商朝人将“帝”尊为宇宙最高主宰,对山川四方、风神雷电加以祭拜。在利用自然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古人也注意保护自然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对大自然,尤其是山林河泽的保护和管理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据记载,早在尧舜时期,就有过一种官职叫“虞”,掌管草木鸟兽,这种虞官的制度到了西周时代,职责更加明确,统称虞师。山水薮泽是自然万物生长繁殖的场所,都有相应的虞官进行管理,有保护山林的山虞,有保护薮泽的泽虞。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著的《逸周书·大聚解》 中记载了周公旦对武王进言的治国之道,大意是:我听说过禹曾经有禁令,春天的三个月,不许进山林砍伐,以保护草木,使其生长;夏季三个月,不许入江湖捕鱼,以保护鱼类的生长;并且要将农夫之力聚合起来工作,才能实现男耕女织。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各种生命就不会失去它的生活方式,万物就不会失去它的本性,人就不会耽误自己的职分,上天就不会失掉它的规律,就能成就各种财富。有了财富后,应当发放给人享受,这才是最端正的德行。这里面虽然是在讲政治,但是反映出明确的保护自然环境以利民生和社会的态度。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和统治阶级已经深刻认识到要想确保国泰民安,就应遵守四时节律,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儒家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自然观,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朱熹的“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等理论都为中国生态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是生态伦理发展的生动阐释:曾经是“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只要经济,只重发展,不考虑环境,不考虑长远,“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而不自知;后来,虽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只考虑自己的小环境、小家园而不顾他人,以邻为壑,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建立在对他人环境的损害上。人们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无边界,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生态建设成为自觉行动,才能进阶到认识的第三阶段。 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中国经历了大城市带来的不可持续性危机,走过了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弯路,并在此后明确了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三北防护林工程正是在对生态伦理的认知基础上,以保护环境为基本目标,而进行的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具体实践。在三北工程及其生态文化体系的示范带头下,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民接受的基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实践。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以生态文明为支撑的制度内涵

三北工程生态文化是我国制度文化优越性的具体体现。40 多年来的三北工程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的事情,而是全民参与、集中力量一起创造历史的大事。三北工程不仅依靠和发挥了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动员和组织了三北地区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共同奋斗,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自 1978 年 11 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三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始,三北工程开启了我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历史新纪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我国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初心与使命。

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变革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的伙伴共同体。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近年来,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把“坚持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为生态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5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国家层面将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以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方式进行探讨。2018 年 3 月自然资源部成立,打破以往山、水、林、田、湖、草等各自然要素条块式分割管理的格局,首次强调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职责。2020 年 5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在全面分析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及主要问题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及正在推动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以“两屏三带”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到2035 年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举措。

40 多年来,三北工程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护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道路,为全国乃至世界生态建设提供了伟大范例。三北工程建设的40 多年,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 40 多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这个“人—田—水—山—土—树”命脉依赖循环的关系中,更加突出了树木和森林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基础地位,也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BbYDdPWl/3SC20pisjq+rRqHXgEDoaOrwwAATJUAWHXjNLj2ZY2xVrRI7kNeR/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