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提出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 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次被提出。2014 年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后,2017 年 10 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政治理念和民族工作指向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并将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正式载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被确立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2019 年 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显著的一个重要方面。2021 年 8 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提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1 年 1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并以中华民族的意愿、党的政治主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意志呈现出来。 TuAdWxrr7Oaf5jkl2obUV+H58yBMWdyhT0eNh2czSXGZCNu840VPMHyWtHp3E3W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