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民族团结为百色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奠定环境基础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统一。我国要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作为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珍惜的生命线,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

一、坚持以上率下,全覆盖开展结对认亲

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紧紧聚焦在百色工作的总目标上,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作为当地最大的群众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实施方案,高位推动活动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领导干部积极作出表率,带头结对认亲和联系走访,引领活动深入开展。政府要求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干部每人至少结对联系一户基层群众,汉族同志联系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同志联系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我国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走访活动,结对认亲不断拓展延伸,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普通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近年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与边疆地区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实现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结对认亲基层群众全覆盖、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全覆盖、与重点人员家庭结对认亲全覆盖的局面。

二、常态住户走访,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

广大干部坚持定期走访结对认亲户,并在其家中居住,推动实现干部住户全覆盖、农户家有干部住全覆盖的局面。我国紧紧围绕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五项重点任务”,用足用活结对子、勤走访、相互学、多活动、真帮扶、重激励“六个载体”,认真开展入户住户、走访宣传、教育引导、梳理问题、帮扶解困、化解矛盾等工作,切实做到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向各族群众送政策、送法律、送温暖、送文明,从细微处着眼、实际处入手,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路口村头、田间地头,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将党的恩情和温暖细化、实化、具体化,把开展群众工作、了解社情民意、发现问题短板作为提升民族团结工作成效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亲情感化、化解矛盾等工作。各干部充分利用密切接触群众的时机,抓住生产生活中的细微事项,润物无声地触动各族群众的心灵深处,把各族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右江民族医学院针对结亲地区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靖西市、那坡县乡镇卫生院建立“名医工作室”,轮流安排多学科专家利用结亲活动的有利时机,积极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专业医疗服务。

三、深度融情聚力,共建民族团结大家庭

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定期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多层次、多方式、多形式引导结亲干部职工与结对亲戚走动互动、互学语言、了解风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自觉融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中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重要节日期间,结亲干部与结对亲戚一起包粽子、做抓饭、送祝福、共联欢,幸福满满,其乐融融;农忙时节结亲干部纷纷来到村里帮亲戚割稻谷、收玉米、收芒果等,在挥洒汗水、一起劳动中分享丰收的喜悦;农闲时组织村里的亲戚们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参观学习的主题活动,让他们领略祖国的锦绣山河、灿烂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寒暑假时组织亲戚家的孩子们参加各类冬令营、夏令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把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那坡县以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抓手,大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享、共乐的生产生活环境,共打造嵌入式村(社区)21 个。靖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搭建视频会话“网上会客厅”,构筑起相互沟通、增进友谊、互通信息的线上平台,建造了温馨和谐的民族团结之家。那坡县平孟镇驻地官兵,坚持“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人”的思想,组织驻守边境官兵与地方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推动形成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生动局面。

四、真心帮扶解困,最大限度争取凝聚人心

广大干部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中,切实把结对亲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摸清基层群众的困难和诉求,积极为贫困群众出谋划策,帮助理清脱贫思路、拓展脱贫渠道、寻找致富门路,坚持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堵点、痛点,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和就医、就业、就学等难题,协调解决困难和诉求,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我国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引导基层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陈规陋习、提高生活质量,推进文明新风进村入户,以一个个“微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大主题,把“结亲周”做成了“为民服务周”。广大干部倡导以“树立新观念、培养新习惯、引导新起居、打造新厨房、建设新庭院”为内容的“美好新生活五新行动”,帮助结对认亲户改造庭院、拆土炕换新床、修建新式灶台和冲水式厕所,并为基层群众赠送洗漱用品和厨房用品。人社部门发挥职能优势,组织有就业意向的结对亲戚开展订单式的就业培训,对多名培训合格的人员直接推荐进企业就业,并鼓励有劳动技能的群众到周边厂矿企业务工。

五、深化宣传教育,积极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微信公众号、“我是一颗石榴籽”大型网络文化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采访活动等网上网下多平台、多角度、多层面地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不断扩大活动社会效应,让活动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广大干部以结亲走访活动为契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滴灌式”的方法,切实做好对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基层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真正入脑入心。政府采取互问互答、共学党报、观看学习强国手机APP等形式,广泛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政策宣讲;坚持用好周一升国旗、村民大会、农民夜校等阵地,开展“深读精讲”;灵活采用茶余饭后读一读、聚会聊天说一说、家庭会议念一念、知识竞赛比一比等形式开展政策“微宣讲”;组织结亲干部、结亲户家庭代表开展发声亮剑,引导群众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切实同“三股势力”划清界限。例如,隆林各族自治县发挥文物资源富集、历史文化厚重的独特优势,组织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的主题活动,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自觉抵制“三股势力”的歪理邪说。各地方举办不同形式的民族团结宣讲、演讲、知识竞赛等,编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并发放到各族群众手中,形成全市齐动员、共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在主要景区、医院、学校等地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牌、宣传橱窗、宣传墙(窗)等,利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展示和刊播宣传标语;强化市内主要媒体报网互动、台网互动,推出民族团结专题专栏,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有关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个人典型事迹,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演出,用艺术魅力感染全社会参与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我国通过开展主题宣讲、组织文娱活动、公益广告宣传、拉挂固定标语和新媒体传播等宣传创建工作,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习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的课程中,全面进入中小学校的课堂中。我国建设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铁路地区红色教育基地等 2 个国家级和 5 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iOIA34rbXPctwuYdnuBTo+OCu9Lo6Nt6cGVH4O2cIrUdD9pMWIlD9N+2A3og0k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