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说关于端午节的那些事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本义为正;午,本义是中。端午,就是中正。传统文化认为,仲夏五月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五月初五,飞龙在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古人崇尚中、正,选定五月初五作为仲夏的节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崇尚中正之道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这个节日命名为“端午”。又因为五月初五是午月中的第一个午日,午为“阳辰”,因此又有“端阳节”之称。在闽南,则俗称为“五月节”。

在我国上古时代,南方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认为自己是龙子,直到现在,中华民族都以龙的传人表示自己的身份。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和用粽子投江,实际上都和龙有关。古代百越人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赛龙舟时要“断发文身”以像“龙子”,他们在急促的鼓声中划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竞渡争先,用这种活动祭祀先人。这就是端午节被称为“龙舟节”“粽子节”的由来。龙舟竞渡习俗也逐渐由南向北传播。在南方,又俗称“扒龙船”。

古人认为,端午日是一年里草本药性最强的一天,这一天采集的草药,最有效,药气最灵。古人还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的作用。端午阳气旺,菖蒲、艾草长势茂盛,所以这一天在门上挂菖蒲、艾草辟邪。

后来,端午节被附会为悼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故端午节又有“诗人节”的别称。

总之,端午节起源于上古百越先民择“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祭拜龙祖,祈福辟邪,并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后来,又被附会加入纪念屈原等历史名人的内容,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享用节日美食于一体的民俗大节,它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国人郑重地过端午节,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个节日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内容,蕴含着丰厚深邃的文化内涵。

2006 年 5 月,国务院把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 年起,端午节列入国家法定的节日,放假一天。2009 年 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二、千秋万代悼屈原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善良的人们赋予端午节以纪念先贤先哲的内容,使那些传说中的故事成为端午节的“起源”。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就是“纪念屈原”一说。但是,历史学家证实,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屈原和端午节有关。

龙舟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年代要早得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大约 7000 年前就有以独木开凿成长形的彩绘龙舟,还有木桨,这就是先民最早的“龙舟”,后来才有了用木板装配而成的较大型龙舟。而屈原是春秋时楚国楚怀王的大臣,是一名忠贞正直的好官,他一直倡导“举贤用能”的用人方针,建言“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极力主张“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但他的一系列主张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把屈原逐出都城,流放到边远地区。屈原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听到消息,心如刀割,写下《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慷慨赴死的爱国主义悲歌。据传说,屈原投江那一天是五月初五。屈原逝世的那一年是公元前 278年,距我国古代最早的龙舟竞渡至少晚了三四千年。而我们发现的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北朝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这时已经是屈原逝世后的 750 年了。也就是说,是屈原逝世 700 多年之后,人们才通过一部神话小说,把屈原逝世和端午节挂上了钩。

尽管历史学家一再强调端午节的起源和屈原无关,但人民群众不是史学工作者,当有书面文字记载端午节是为悼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不管是神话还是传说,他们都表现出积极的认同感,郑重其事地代代传承。我作为一名民俗工作者,必须告诉大家,端午节的起源比屈原逝世的时间要早得多,端午节不是为悼念屈原而设立的。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端午节是悼念屈原的这一现状,我表示深深的理解。中华民族历来强调民族的气节和爱国精神,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英烈,一直是人们崇尚的精神楷模。每当民族和国家的危难时刻,屈原忠贞正直、刚毅不屈的高尚品德,就成为鼓舞千百万人英勇奋斗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用 10 天的时间把屈原的故事编成话剧,在国统区重庆连演了十几场,屈原的光辉形象,鼓舞了成千成万中国人坚定抗日的必胜信心。

屈原之所以受到广泛尊敬和崇拜,还有一个原因,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楚辞的创作者。他的诗,想象丰富,文采绚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我国诗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代新诗的奠基者郭沫若创作的《女神》《凤凰涅槃》,明显传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屈原的诗,最感人之处还在于充满着爱国主义思想和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他的诗一直是鼓舞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动力。《九歌》中的经典诗句,如“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意思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我就是脑袋掉了,壮心也不会改变。我身虽然已死,但我的精神不会死,到九泉之下我还是鬼中的英雄。如此豪迈,掷地有声!屈原那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构成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端午节因为注入了纪念屈原的元素而更加深入人心。

有的地方还有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介之推、曹娥的传说,但以纪念屈原的说法为主流。

三、咱厝的端午节民俗

端午节在闽南俗称“五月节”。在我们南安,古代的五月节是怎么过的?

清康熙版《南安县志》中有很简单的记载:

端午,悬蒲艾于门;为角黍馈节;有龙舟竞渡之戏。(角黍就是用玉蜀黍做成尖角形状的粽。)

清乾隆版《泉州府志》中关于端午节的记载则较为详细:

端阳,龙舟竞渡;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贴;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又以通草像虎及诸毒物插之;饮雄黄酒且喷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作粽相馈遗,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

从以上史料中我们得知,泉州、南安一带的端午节习俗大体是插艾于门,包粽子作为节日礼物相馈赠,举行龙舟竞渡活动,饮雄黄酒,并且用雄黄酒作为消毒剂在房角床下喷洒,小孩子则用雄黄酒擦在鼻子上以去毒,还有做“煎嘚”。

以上记的都是清朝的事,到了民国,由于连年战乱,迄无宁岁,人民群众生活困苦,特别是在农村,端午节就没有像府志、县志里记载的那么美好了。

我的童年是在南安县城溪美镇度过的,经历过 20 世纪 40 年代闽南县城小集镇的端午节,那时在溪美没有看到赛龙舟,生活较好的人家做粽子,贫困人家就做煎嘚,更有一种以全麦粉蒸制而成的麦粿。饮雄黄酒也是极个别人家的事。生活较为过得去的人家才会给孩子佩戴香囊(香包),是一种用包有好几种气味芬芳的中药的香包,外形还绣有老虎或其他吉祥纹样,挂在小孩脖子上,有驱邪、杀菌、防病的作用。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梅雨天气多,毒气毒虫容易滋生,应该防疫,所以端午这一天大清早就要采艾草挂在门上,以防毒气入侵。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我一直居住在英都镇。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到 80 年代,英都农村过五月节都做煎嘚,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做粽子。近年来,生活越过越好,粽子也做得越来越讲究,配料多种多样。只有改革开放以后,粽子才真正成为节日的美食,进入寻常百姓家。

下面我把自己身历的英都农村过五月节的那些事和大家分享。

煎麦嘚。“嘚”字念dē,是用小麦磨成浆放在平底锅上烙成的油饼,相当于北方的烙饼。闽南语把烙说是“煎”,烙饼叫作煎嘚,这个煎嘚的“嘚”字是闽南语,没有字,所以乾隆版《泉州府志》用“堆”字代替,取其音近而已,并不是一堆一堆的意思。农历五月正是南方麦子收割完成以后,把新登场的麦子磨成粉、磨成浆加工而成的食品都有特殊的香味,农家用自己新收成的麦子做原料烙饼,实际上具有尝新的意思。麦嘚有咸、甜两种类别,咸的是在麦浆里加入些切碎的韭菜、小虾米(也称“虾皮”),甜的则是加入红糖。更讲究的则做成甜馅,磨浆时还在小麦里加入适量糯米,以增加烙饼的韧性,摊开烙到半熟时,放上馅料,再翻转把馅料夹在中间。甜馅用捣碎的花生米或黑芝麻熬糖做成,并加上适量的蒜蓉,香甜可口。麦嘚用的是没有去掉麸皮的全麦粉,而不是精面粉,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它和精面粉比起来,含有粗纤维,富含维生素B族。当然,这是营养学家研究的题目了。

挂艾草、采草药、送蚊尫。五月节历来被认为是送瘟神、驱病灾的节日,当天清晨要采摘带露水的艾草插于门上,以示祛病避灾。据说这一天去采摘的“香薷”“仙草”等中草药都特别有药用价值,晒干了收藏,可留作六月酷热天制作预防中暑的凉茶之用。当晚还有一个环节,叫“送蚊尫”,就是用麦草扎成火把,里面还夹带着“麦嘚”,点燃后送到溪涧河边的草丛、树林里,寓意把蚊虫送出我们居住的村庄,不再受蚊虫侵扰。这活动带有游戏性质,多为小孩子参与,他们举着麦草火把,念着朗朗上口的歌诀:“送蚊尫,送蚊虫,送去溪埔吃树花,咬树丛,唔通飞入阮厝来咬人。”顽皮的孩子有时现编歌诀,把“蚊尫”送到溪边,高声叫喊着隔岸“送”给对面村庄。因此,在孩子们送蚊尫的行动中,往往有些大人不放心,跟在后面,防止孩子们的“过激”行为,影响与相邻村落的团结。当然,更多的是把这当作一种娱乐,你送我,我送还给你,乐一乐罢了。

做田敬。英都古代在农历四月廿六日有做“田敬”的民俗,此时春播完成,敬一下田间的神祇,祈望保佑农作物不受虫病侵扰,旺盛生长。后来演变成在端午节这一天来做“田敬”了。考其原因可能是五月节既然寄托了人们防病去灾的愿望,善良的农民同时也希望他们种植的农作物不受虫害侵扰。南方农历五月是阴雨季节,田间农作物的各种病虫害频发,利用五月节做“田敬”,体现了农耕时代劳动人民祈求农作物无病无灾的朴素愿望。所谓做“田敬”,程序也非常简朴,就是在五月节这一天,到自己的每块耕地里插上小竹竿,竹竿上劈开个叉,夹着黄色的“纸钱”,给田头的土地神供“麦嘚”、烧香就行了。程序很简单,意义却是很重大的。我附近有个自然村,将这一习俗一直坚持到现在,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文化大革命”的“破除迷信”、当代商贸大潮对农业的冲击,都没能把这个风俗冲毁。

古代英都人过五月节的习俗,体现了闽南山区独特的农耕文化。据传说,煎“麦嘚”是为了补天,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不小心留了一个洞,以致每年五月南方阴雨绵绵,百病丛生,对人和农作物的健康成长都非常不利,煎“麦嘚”补天就是为了把这讨厌的阴雨堵住。“做田敬”“送蚊尫”等习俗也都和农业生产、人类健康有关。可见,古代英都农民过端午节和“悼念屈原”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先民的自然崇拜,由上古时的祭龙演变而来,经过长时期的传承、发展,形成了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享用节日美食于一体的民俗大节,是中华民族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大节。以龙为标志的龙舟,表现了我们是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龙舟竞渡,表现了团结拼搏、乐观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尽管悼念屈原是后来附会的,但通过在每年一度的端午节重温屈原事迹,激励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真理英勇献身的无畏精神;挂菖蒲、艾草等一系列习俗,提醒人们于五月梅雨季节注意防疫保健;由端午节产生的五花八门、各种风味的粽子,不但成为一项独特的节日美食,还通过馈赠亲友增进了亲朋之间的友谊,成为别具一格的节日风景线。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够像我们的端午节一样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的。

2022年5月31日 2BtrMU+8ECVEBa/AfH+MYvM+PEWbQgDeKO8Wvswz309q8BoSYK4vRYKCCEhkxS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