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都的牌楼

牌楼和牌坊都是独具文化特色的中华传统建筑物。牌楼和牌坊,虽然类似,实有区别。

据文献记载,牌坊起于周朝,是一种用于旌表节孝的建筑物。

后来在宫苑、寺观、园林、陵墓、官署、街道的路口均建有牌坊式的建筑物,然而这种牌坊并不具有表彰性质,这就是牌楼。

牌坊与牌楼在建筑形制上的区别在于:牌坊一般没有屋顶(闽南语称“厝盖”),没有楼层的构造,建筑的材料是比较单一的,为了保持永久,大部分用石料构成,所以常称为“石牌坊”,个别地方也有纯用木材建成的;牌楼则有屋顶(厝盖),屋面有瓦片、飞檐、屋脊,有楼层,这种牌楼有木结构的,也有由砖、木、瓦等多种材料构成的,木料部分是经过雕刻及油漆彩绘的斗、拱及花板。

但在实际中,牌坊和牌楼已经互混了。为了豪华壮观,显示主人身份的不凡,本来用于旌表的牌坊,建成了牌楼体制,有仿瓦当的石雕屋面,有仿木的石雕斗、拱,有楼层,俨然成了牌楼。也有本应该建成牌楼的,但建成了牌坊的样式,这种建筑物不具备旌表性质,不属于牌坊,习惯称为“门坊”。

由于牌坊和牌楼概念的互混,现在习惯上从功能来区分:属于旌表性质的,叫牌坊;属于寺观、园林、陵墓、街区、官署等标志性质的,则称为牌楼。

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牌楼建筑艺术,历史上曾经留下了许多豪华精美的大型牌楼,彰显了独具中华特色的建筑文化。据统计,北京市现存的明、清时期的牌楼还有 60 多座,建筑形制有三门四柱、五门六柱等。“国子监”牌楼、“成贤街”牌楼、“万流朝宗”牌楼等都是负有盛名的经典建筑。

英都古代没有牌楼。倒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发展,文化复兴,在一些寺庙宗祠的路头门口新建了一些牌楼,成为英都建筑文化景观中的亮点。其中,最有名的是 1996 年建于洪氏家庙建筑群入口处的“翁山”牌楼,这是一座砖、石、瓦混合结构的牌楼,三门二楼,屋面用绿色琉璃瓦,四垂脊,石雕仿木斗拱。整个牌楼造型线条流畅,形象壮观。之后,又有建于石泉院的“石泉古地”牌楼(石、砖、瓦混合结构,三门三楼),继而又新建了“宝湖古地”“承畴纪念园”“董山西二宗祠”等石结构的牌楼。

事实上,英都早在 1959 年就建过一座牌楼,只是在 1970 年被拆掉了。

1960 年 1 月,教育部在福州市举行“全国工农业余教育经验交流会”,这场为期 5 天的会议,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安排 1 天时间到南安县的英都公社检查农民业余教育情况。这是英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次盛会,为了迎接这一盛会,英都公社从 1959 年 9 月起就突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除了建造会议场馆(英都影剧院扫尾工程)和环保卫生设施外,还有一个新建项目,就是在塘边街入口处建一座迎宾牌楼。这一任务由公社的木器厂和公社的建筑工程队联合承担。由于时间紧迫和经费限制,这个牌楼没有按照中国传统的牌楼样式建造,而是一次创新。英都木器厂的洪恭芳(英都荣星人)、周媄(安溪墩坂人)二位“大木”师傅和建筑工程队的青年泥水师傅梁金邦(翔云梅庄人)领衔设计并建造,他们发挥敢想敢干的精神,土法上马,日夜加班,设计并亲手建造了一座中外合璧的砖木结构 2 墩 8 柱单门大牌楼。两旁各有一座四方形大墩,上各竖 4 支方形柱,4 支方柱上面建一圆形穹顶,穹顶上方置一圆球。中间为松木制成的火焰形状额枋。整座牌楼雄伟、简洁、大方,且带有南亚及欧洲的建筑元素,体现了解放初期许多新型建筑的风格。

这个大型跨街牌楼建于塘边街的入口处,即今民山村杉厝下自然村。1960 年1 月 12 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福建省委常委林修德、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率领当时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领导,还有陪同检查的中共晋江地委书记张桂如、南安县委书记宁安玉等领导,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记者,乘车徐徐开过这个迎宾牌楼,进入塘边街。民山、英东两个生产大队的民校文艺表演队在迎宾牌楼前载歌载舞,迎接嘉宾,一时传为盛事佳话。领导嘉宾们先在英都影剧院开会,听取英都公社党委书记陈奕芬的业余教育工作汇报,又到大新、石山、翔山(今属翔云镇)3 个大队(现在的行政村)现场检查农民识字夜校的教学情况,直到当夜 10时许才离开英都。

这座迎宾牌楼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因松木横梁腐朽而不得不拆除,实际存在将近 20 年之久,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杉厝下曾经有过这么一座牌楼,倒是年长的人们常常还会提起“牌楼顶”“牌楼脚”这些话语。因为牌楼建起以后,英都人习惯以这座牌楼作为镇区和农村的分界坐标。近来偶尔听到在塘边街入口处复建牌楼的倡议,这也是一件好事。不过,新建的牌楼有可能是仿古式的了。 QZMhW1JcseOlvTdkGoGwyOMZVkjn471HGoF3ogrF4RAUf0RcRzX5t0ysfkOzf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